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战争推高原油冲100美元 “第四次石油危机”远不远?

战争推高原油冲100美元 “第四次石油危机”远不远?

文章来源: 香港01 于 2025-06-22 07:44: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以色列突袭伊朗,导致中东局势瞬间恶化,油价反应最迅速,成为受此影响最大的资产价格,国际油价上涨了约10%。布伦特原油、美国WTI原油都站在75美元上方,创下五个月新高。目前,伊朗方面宣称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美国方面表示总统川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攻打伊朗,这些都会进一步推高油价。甚至有些舆论担心,当前局势会否直接引发“第四次石油危机”。

以色列于6月13日凌晨对伊朗发动的大规模空袭。一时间,“中东火药桶”被彻底点燃,全球能源供应链的神经瞬间绷紧,布伦特原油期货与美国WTI原油期货上周双双录得超过10%的惊人涨幅。

布伦特原油站在75美元上方。(trading economics)

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伊斯梅尔·库萨里(Esmail Kosari)通过国家电视台释放信号宣称,德黑兰正在评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Hormuz)的可行性。市场的恐慌情绪达到了新的顶点。对全球原油市场来说,伊朗方面关于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表态,无疑是火上浇油。

加密预测平台Polymarket的押注数据显示,投资者对“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可能性的判断,从以色列空袭前的24%一度飙升至40%。

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伊斯梅尔·库萨里(Esmail Kosari)宣称,德黑兰正在评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可行性。

霍尔木兹海峡,这条位于伊朗与阿曼之间形如弯弓的狭窄水道,连接着波斯湾与阿曼湾。全长约150公里,最窄处仅有38.9公里,平均水深70米,最浅处仅10.5米,却承载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沉重使命,被誉为“世界油阀”“中东油库的总阀门”。

据克拉克森的统计数据,全球11%的海运贸易量经过伊朗管辖的霍尔木兹海峡,其中包括34%的海运原油出口、30%的液化石油气出口、20%的液化天然气贸易、18%的化学品贸易、7%的汽车贸易、3%的全球集装箱贸易和2%的乾散货。对于中东来说,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约佔全球的40%,其石油出口量更是佔到全球出口总量的60%,其中绝大部分都需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据外媒最新数据,每日约有2000万桶石油及相关产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

不仅是伊朗,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在内的主要海湾产油国,其绝大多数的原油出口也高度依赖这条水道。这意味着,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或其航运受到严重干扰。全球原油供应将骤然减少至少五分之一,这将直接冲击全球贸易体系和能源供应安全,引发全球性通胀。对于某些国家而言,霍尔木兹海峡的畅通与否,甚至直接关係到其经济的存亡。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日本高达90%、韩国高达85%的进口原油,都必须经过这条“生命线”。

以色列特拉维夫区的城市拉马特甘(Ramat Gan)6月19日遭伊朗导弹袭击,由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可见,多栋建筑物明显受到破坏。(Reuters)

摩根大通预估,如果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的“最坏情景”发生,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20至130美元;高盛也上调了短期油价预测,并指出在最糟糕情况下油价可能突破100美元大关。但是华尔街分析人士普遍表示,儘管伊朗不断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海峡完全关闭仍属小概率事件。

摩根大通分析认为,伊朗之所以始终未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因为封锁成本对伊朗自身而言过于高昂。伊朗经济可谓极度依赖石油出口,通过规避西方制裁的 “黑暗船队” 出口的石油也需通过霍尔木兹,一旦封锁将严重伤及伊朗本已脆弱的经济命脉。更何况,不仅会违背国际准则,更将直接威胁海湾国家经济利益,可能孤立伊朗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

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所带来的经济战略风险可谓非常高,伊朗方面深知其利弊,这也是伊朗至今尚未封锁该海峡的核心逻辑。纵观历史,伊朗在战争期间确实曾对霍尔木兹海峡造成影响,更是多次“喊话”威胁封锁,但尚未有过真正意义上对该海峡进行过彻底、持续、全面的封锁。因此在分析人士看来,若伊朗-以色列冲突局势未明显升级,霍尔木兹海峡彻底关闭的可能性仍较低。

2018年12月21日,油轮驶越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

川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暗示,美国可能介入伊以冲突,以打击伊朗的核计划和领导层。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美国高级官员正在为未来几天对伊朗发动袭击的可能性做准备,但情况仍在演变,可能会发生变化。白宫最新表态:川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攻打伊朗。对于能源界人士来说,:“这场(冲突)会扩大到什么程度,目前的不确定因素是美国。”华尔街分析师也警告称,如果伊朗局势持续动盪,油价将进一步上涨,美国是否介入冲突是最大的变数。当然,若美国介入冲突,将加大霍尔木兹海峡航运中断的风险。

此外,摩根大通分析师也指出,儘管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油价冲击往往是短暂的,但产油国的政权更迭可能会带来更持久的价格风险,这可能导致政策和产量的重大转变。自1979年以来,石油生产国发生了八次显著的政权更迭,油价从开始到达到峰值飙升了76%,平均涨幅达30%,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事实上,中东的每一次烽火,都与油价的剧烈波动形成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宿命轮迴。在过去半个世纪,全球共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石油危机(1973年石油禁运、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1990年海湾战争),每一次危机的共同起点,几乎都是地区性的政治冲突引发了市场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深切焦虑。

川普表示会在“两周内决定”是否对伊朗採取军事行动。(Reuters)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开打,对油价的影响最大。在这场战争中,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团结一致,阿拉伯国家抗议美西方支持以色列,并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禁运,导致了严重的石油危机。事后看,1973年至1974年间,油价短时间内暴涨超过250%‌。由此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全球经济遭严重冲击,西方消费者对中东战争对油价的影响力初次感受到恐惧。IEA(国际能源署)也是次年成立以协调能源政策。

紧接着,1978年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The Pahlavi dynasty)的革命,社会和经济出现剧烈动盪。伊朗政局导致石油产量骤降,全球恐慌性囤油。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石油500万桶,约佔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致使油价动盪和供应紧张。更要命的是,1980年9月20日伊拉克空军轰炸伊朗,两伊战争爆发。

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世界石油产量完全受到影响,产量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底的41美元。这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全球陷入严重滞涨。

海湾战争时期,美国海军两栖指挥舰蓝岭号(USS BLUE RIDGE)及法国海军等船隻停泊在巴林港口。(美国国防部)

1990线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两伊在霍尔木兹海峡佈水雷,展开“袭船战”,海峡航运面临威胁。油价一度暴涨200%。由此引发第三次石油危机,全球能源供应受到严重威胁。三次石油危机也奠定了“中东有事,油价必妖”的规律。

如今,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的正面冲突,是否会不幸成为“第四次石油危机”的导火索?以伊冲突的态势仍将持续,双方似乎都无意轻易退让。虽然以伊双方的相互袭击正在加剧本轮冲突的烈度和规模,但若美国介入冲突,将加大霍尔木兹海峡航运中断的风险。一旦霍尔木兹海峡真的遭到封锁,即意味着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将扩大为全面战争,这隻会加剧地区局势的複杂性和外溢风险,导致全球能源价格和供应链陷入前所未有的紊乱。

一边俄乌战争未停,一边以伊战争又起,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奠定了国际油价的飙升。未来油价的趋势,将主要取决于以伊冲突的最终烈度、霍尔木兹海峡的实际稳定性。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拜登“寒酸日常”:坐经济舱 百岁背房贷 演讲无人问津…
9月30日起,中国签证可在线申请办理
“我32岁,海归硕士,现已流浪街头”
可怕!华人男子遭AI"洗脑"到崩溃 被送精神病房
裁员的HR,当场把自己搞崩溃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裔女生赞毛泽东:全美哗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美议员出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苏享茂哥哥:8年来总算有结果 只想安安静静的 累了
电影《731》首日票房3.45亿 预测总票房将超15亿
翟欣欣犯敲诈勒索罪一审获刑12年,苏享茂哥哥回应
高校集体涨学费,我的大学还有“性价比”吗
中国抗战电影“731”票房破纪录 恐加剧中日紧张
希腊船王女继承人香消玉殒,战胜癌症死于虫咬
起底翟欣欣:大学“院花”、北交大硕士,两次闪婚
律师谈翟欣欣获刑12年:属较高量刑 体现司法严惩
美呆!凯特与梅拉尼娅穿搭对比 英伦玫瑰V美式经典
美农业州共和党人:好好和中国谈吧 我们需要协议
为何想讨回阿富汗基地 川普:因接近中国核武制造地
女教师在三人微信群聊天因诽谤被行拘,这合理吗?
释永信案又有多人被带走协查 全力侦查多名私生子女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战争推高原油冲100美元 “第四次石油危机”远不远?

香港01 2025-06-22 07:44:23


以色列突袭伊朗,导致中东局势瞬间恶化,油价反应最迅速,成为受此影响最大的资产价格,国际油价上涨了约10%。布伦特原油、美国WTI原油都站在75美元上方,创下五个月新高。目前,伊朗方面宣称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美国方面表示总统川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攻打伊朗,这些都会进一步推高油价。甚至有些舆论担心,当前局势会否直接引发“第四次石油危机”。

以色列于6月13日凌晨对伊朗发动的大规模空袭。一时间,“中东火药桶”被彻底点燃,全球能源供应链的神经瞬间绷紧,布伦特原油期货与美国WTI原油期货上周双双录得超过10%的惊人涨幅。

布伦特原油站在75美元上方。(trading economics)

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伊斯梅尔·库萨里(Esmail Kosari)通过国家电视台释放信号宣称,德黑兰正在评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Hormuz)的可行性。市场的恐慌情绪达到了新的顶点。对全球原油市场来说,伊朗方面关于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表态,无疑是火上浇油。

加密预测平台Polymarket的押注数据显示,投资者对“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可能性的判断,从以色列空袭前的24%一度飙升至40%。

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伊斯梅尔·库萨里(Esmail Kosari)宣称,德黑兰正在评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可行性。

霍尔木兹海峡,这条位于伊朗与阿曼之间形如弯弓的狭窄水道,连接着波斯湾与阿曼湾。全长约150公里,最窄处仅有38.9公里,平均水深70米,最浅处仅10.5米,却承载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沉重使命,被誉为“世界油阀”“中东油库的总阀门”。

据克拉克森的统计数据,全球11%的海运贸易量经过伊朗管辖的霍尔木兹海峡,其中包括34%的海运原油出口、30%的液化石油气出口、20%的液化天然气贸易、18%的化学品贸易、7%的汽车贸易、3%的全球集装箱贸易和2%的乾散货。对于中东来说,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约佔全球的40%,其石油出口量更是佔到全球出口总量的60%,其中绝大部分都需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据外媒最新数据,每日约有2000万桶石油及相关产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

不仅是伊朗,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在内的主要海湾产油国,其绝大多数的原油出口也高度依赖这条水道。这意味着,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或其航运受到严重干扰。全球原油供应将骤然减少至少五分之一,这将直接冲击全球贸易体系和能源供应安全,引发全球性通胀。对于某些国家而言,霍尔木兹海峡的畅通与否,甚至直接关係到其经济的存亡。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日本高达90%、韩国高达85%的进口原油,都必须经过这条“生命线”。

以色列特拉维夫区的城市拉马特甘(Ramat Gan)6月19日遭伊朗导弹袭击,由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可见,多栋建筑物明显受到破坏。(Reuters)

摩根大通预估,如果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的“最坏情景”发生,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20至130美元;高盛也上调了短期油价预测,并指出在最糟糕情况下油价可能突破100美元大关。但是华尔街分析人士普遍表示,儘管伊朗不断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海峡完全关闭仍属小概率事件。

摩根大通分析认为,伊朗之所以始终未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因为封锁成本对伊朗自身而言过于高昂。伊朗经济可谓极度依赖石油出口,通过规避西方制裁的 “黑暗船队” 出口的石油也需通过霍尔木兹,一旦封锁将严重伤及伊朗本已脆弱的经济命脉。更何况,不仅会违背国际准则,更将直接威胁海湾国家经济利益,可能孤立伊朗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

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所带来的经济战略风险可谓非常高,伊朗方面深知其利弊,这也是伊朗至今尚未封锁该海峡的核心逻辑。纵观历史,伊朗在战争期间确实曾对霍尔木兹海峡造成影响,更是多次“喊话”威胁封锁,但尚未有过真正意义上对该海峡进行过彻底、持续、全面的封锁。因此在分析人士看来,若伊朗-以色列冲突局势未明显升级,霍尔木兹海峡彻底关闭的可能性仍较低。

2018年12月21日,油轮驶越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

川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暗示,美国可能介入伊以冲突,以打击伊朗的核计划和领导层。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美国高级官员正在为未来几天对伊朗发动袭击的可能性做准备,但情况仍在演变,可能会发生变化。白宫最新表态:川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攻打伊朗。对于能源界人士来说,:“这场(冲突)会扩大到什么程度,目前的不确定因素是美国。”华尔街分析师也警告称,如果伊朗局势持续动盪,油价将进一步上涨,美国是否介入冲突是最大的变数。当然,若美国介入冲突,将加大霍尔木兹海峡航运中断的风险。

此外,摩根大通分析师也指出,儘管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油价冲击往往是短暂的,但产油国的政权更迭可能会带来更持久的价格风险,这可能导致政策和产量的重大转变。自1979年以来,石油生产国发生了八次显著的政权更迭,油价从开始到达到峰值飙升了76%,平均涨幅达30%,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事实上,中东的每一次烽火,都与油价的剧烈波动形成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宿命轮迴。在过去半个世纪,全球共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石油危机(1973年石油禁运、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1990年海湾战争),每一次危机的共同起点,几乎都是地区性的政治冲突引发了市场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深切焦虑。

川普表示会在“两周内决定”是否对伊朗採取军事行动。(Reuters)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开打,对油价的影响最大。在这场战争中,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团结一致,阿拉伯国家抗议美西方支持以色列,并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禁运,导致了严重的石油危机。事后看,1973年至1974年间,油价短时间内暴涨超过250%‌。由此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全球经济遭严重冲击,西方消费者对中东战争对油价的影响力初次感受到恐惧。IEA(国际能源署)也是次年成立以协调能源政策。

紧接着,1978年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The Pahlavi dynasty)的革命,社会和经济出现剧烈动盪。伊朗政局导致石油产量骤降,全球恐慌性囤油。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石油500万桶,约佔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致使油价动盪和供应紧张。更要命的是,1980年9月20日伊拉克空军轰炸伊朗,两伊战争爆发。

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世界石油产量完全受到影响,产量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底的41美元。这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全球陷入严重滞涨。

海湾战争时期,美国海军两栖指挥舰蓝岭号(USS BLUE RIDGE)及法国海军等船隻停泊在巴林港口。(美国国防部)

1990线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两伊在霍尔木兹海峡佈水雷,展开“袭船战”,海峡航运面临威胁。油价一度暴涨200%。由此引发第三次石油危机,全球能源供应受到严重威胁。三次石油危机也奠定了“中东有事,油价必妖”的规律。

如今,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的正面冲突,是否会不幸成为“第四次石油危机”的导火索?以伊冲突的态势仍将持续,双方似乎都无意轻易退让。虽然以伊双方的相互袭击正在加剧本轮冲突的烈度和规模,但若美国介入冲突,将加大霍尔木兹海峡航运中断的风险。一旦霍尔木兹海峡真的遭到封锁,即意味着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将扩大为全面战争,这隻会加剧地区局势的複杂性和外溢风险,导致全球能源价格和供应链陷入前所未有的紊乱。

一边俄乌战争未停,一边以伊战争又起,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奠定了国际油价的飙升。未来油价的趋势,将主要取决于以伊冲突的最终烈度、霍尔木兹海峡的实际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