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落马不见了,老百姓为何怀念贪官?

落马不见了,老百姓为何怀念贪官?

文章来源: 只给少数人看 于 2025-06-18 00:12:2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讲我老家县里一个落马县委书记周XX的。

没想到,评论区除了骂他的,也有很多人为这个贪官摆好。

“有一说一,周XX犯错误了该批!但他对我县的发展有目共睹,城镇建设、企业发展、民生福祉等,哪一件他都用心在做!作为老百姓,怀念他!”

​​​​​​​

“周书记工作能力强,为我县的发展做出来巨大的贡献!放眼看看XX、XX等周边城市,哪个建设的有我县好?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生机。”

“作为在外工作的XX人,这几年回到家乡,每每听到乡邻谈论家乡政事,周XX在我县人民的心中留下的是肯干敢干实干的形象,当然自身贪腐也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但不像现在,守着老摊子无所作为。”

难道本县的建设当真要靠周XX这样的贪官吗?

当然不是的。

评论区有人说得好:“那只是赶上了时代,那个时候大家都有钱,和气生财而已。”

大概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贪官:倒不是他们能力有多强,只是他们恰好赶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间段,老百姓在那个时间段的切身感受是很好的,所以当这些贪官落马后,老百姓还记得他们的“好”。

或者说,老百姓真正怀念的,其实不是贪官,而是那个搞钱容易的岁月。只是,那些贪官是那个岁月的具象化,所以他们“怀念”那些贪官。

抓贪官是没错的,但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贪官较多的岁月,经济是反倒是快速发展的?这当然不是因为贪官们具有超强的能力,而是因为那个时期,地方在发展权限上较大,努力招商,相互之间开展营商环境的竞争,是这种竞争,推动了地方经济高速增长。

大部分官员的素质也就那样。比如蓬安县委书记袁菱,贪起来简单粗暴,还玩弄男同事,你说她能有多高的素质?重点还是因为他们赶上了机制。

地方竞争这方面,很多学者都做过研究。我知道的,张五常、钱颖一、陶然、周业安、张维迎等学者,都是。

还有毛寿龙教授。那时候全国舆论都在批“唯GDP论”,说老百姓的满意比GDP更重要。有次我采访毛寿龙教授,他说,地方的GDP竞争当然是有问题的,可没有比GDP竞争更好的竞争。老百姓满意怎么评?其实就体现在GDP上。老百姓满意,才会来你这儿投资、就业,你这儿GDP增长自然就好。你说其他指标,没用。

这里说一下陶然教授的研究,挺有意思。其实很多年前,舆论上都在说GDP决定升迁,但我结合经济学、历史知识以及新闻观察,认为“GDP决定升迁”只是大众的错觉。我认为大部分官员搞好GDP,主要还是为了当官有味、财政有钱花。即便是外地来的官员,也要照顾当地人的利益。如果和当地人的利益对着干,那官当得没意思的。

晚清的“疆臣权重”,其实就是如此。比如曾国藩当两江总督,同时还挂大学士衔,大学士衔其实就是宰相衔,所以大家称曾国藩为“曾相”,这已经位极人臣没法再升官了,但曾国藩还是努力发展两江GDP,为啥?他得照顾当地人的利益。即便喜欢捞钱的官员,也会照顾当地人的利益的,否则捞钱也不方便。什么情况下,封疆大臣才会不照顾当地人的利益呢?当朝廷推出不切实际的计划,要求疆臣必须执行时。

但我仅仅是根据理论和历史做出推断,毕竟没有进行过数据的研究。后来陶然教授做了这个数据研究,他的结论基本印证了我的推断。陶然教授的数据研究说,在县以上,GDP和升迁之间的关系要紧一点,在县以及县以下,GDP和升迁之间的相关性很弱。这个层级以下的官员搞GDP,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其实,我的观察,到省这一级,GDP也不决定升迁。

但是无奈的是,大众舆论基于“GDP决定升迁”的错觉,而对地方竞争大肆批判,最终演变成对地方竞争的压抑。

今天老百姓对那个时期的贪官的“怀念”,或许可以提示人们,贪官固然要抓,但发展经济更加重要。现在老百姓变聪明了。如果老百姓搞钱不容易,你这个官再不贪,老百姓也不会怀念你的。能否在抓贪官的同时,恢复一下宽松的发展氛围,再次给地方努力招商搞钱的动力和空间?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7)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我32岁,海归硕士,现已流浪街头”
裁员的HR,当场把自己搞崩溃了
起底翟欣欣:大学“院花”、北交大硕士,两次闪婚
美议员出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香港黄金大劫案:警方将5900万港元的赃物全数追回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裔女生赞毛泽东:全美哗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苏享茂哥哥:8年来总算有结果 只想安安静静的 累了
中国抗战电影“731”票房破纪录 恐加剧中日紧张
电影《731》首日票房3.45亿 预测总票房将超15亿
翟欣欣犯敲诈勒索罪一审获刑12年,苏享茂哥哥回应
高校集体涨学费,我的大学还有“性价比”吗
希腊船王女继承人香消玉殒,战胜癌症死于虫咬
律师谈翟欣欣获刑12年:属较高量刑 体现司法严惩
美农业州共和党人:好好和中国谈吧 我们需要协议
9月30日起,中国签证可在线申请办理
女教师在三人微信群聊天因诽谤被行拘,这合理吗?
释永信案又有多人被带走协查 全力侦查多名私生子女
俄外长在联合国大楼吸烟 被提醒后反呛安南指手画脚
首位Neuralink脑机芯片植入者自述:马斯克帮我重生
为何想讨回阿富汗基地 川普:因接近中国核武制造地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落马不见了,老百姓为何怀念贪官?

只给少数人看 2025-06-18 00:12:21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讲我老家县里一个落马县委书记周XX的。

没想到,评论区除了骂他的,也有很多人为这个贪官摆好。

“有一说一,周XX犯错误了该批!但他对我县的发展有目共睹,城镇建设、企业发展、民生福祉等,哪一件他都用心在做!作为老百姓,怀念他!”

​​​​​​​

“周书记工作能力强,为我县的发展做出来巨大的贡献!放眼看看XX、XX等周边城市,哪个建设的有我县好?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生机。”

“作为在外工作的XX人,这几年回到家乡,每每听到乡邻谈论家乡政事,周XX在我县人民的心中留下的是肯干敢干实干的形象,当然自身贪腐也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但不像现在,守着老摊子无所作为。”

难道本县的建设当真要靠周XX这样的贪官吗?

当然不是的。

评论区有人说得好:“那只是赶上了时代,那个时候大家都有钱,和气生财而已。”

大概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贪官:倒不是他们能力有多强,只是他们恰好赶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间段,老百姓在那个时间段的切身感受是很好的,所以当这些贪官落马后,老百姓还记得他们的“好”。

或者说,老百姓真正怀念的,其实不是贪官,而是那个搞钱容易的岁月。只是,那些贪官是那个岁月的具象化,所以他们“怀念”那些贪官。

抓贪官是没错的,但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贪官较多的岁月,经济是反倒是快速发展的?这当然不是因为贪官们具有超强的能力,而是因为那个时期,地方在发展权限上较大,努力招商,相互之间开展营商环境的竞争,是这种竞争,推动了地方经济高速增长。

大部分官员的素质也就那样。比如蓬安县委书记袁菱,贪起来简单粗暴,还玩弄男同事,你说她能有多高的素质?重点还是因为他们赶上了机制。

地方竞争这方面,很多学者都做过研究。我知道的,张五常、钱颖一、陶然、周业安、张维迎等学者,都是。

还有毛寿龙教授。那时候全国舆论都在批“唯GDP论”,说老百姓的满意比GDP更重要。有次我采访毛寿龙教授,他说,地方的GDP竞争当然是有问题的,可没有比GDP竞争更好的竞争。老百姓满意怎么评?其实就体现在GDP上。老百姓满意,才会来你这儿投资、就业,你这儿GDP增长自然就好。你说其他指标,没用。

这里说一下陶然教授的研究,挺有意思。其实很多年前,舆论上都在说GDP决定升迁,但我结合经济学、历史知识以及新闻观察,认为“GDP决定升迁”只是大众的错觉。我认为大部分官员搞好GDP,主要还是为了当官有味、财政有钱花。即便是外地来的官员,也要照顾当地人的利益。如果和当地人的利益对着干,那官当得没意思的。

晚清的“疆臣权重”,其实就是如此。比如曾国藩当两江总督,同时还挂大学士衔,大学士衔其实就是宰相衔,所以大家称曾国藩为“曾相”,这已经位极人臣没法再升官了,但曾国藩还是努力发展两江GDP,为啥?他得照顾当地人的利益。即便喜欢捞钱的官员,也会照顾当地人的利益的,否则捞钱也不方便。什么情况下,封疆大臣才会不照顾当地人的利益呢?当朝廷推出不切实际的计划,要求疆臣必须执行时。

但我仅仅是根据理论和历史做出推断,毕竟没有进行过数据的研究。后来陶然教授做了这个数据研究,他的结论基本印证了我的推断。陶然教授的数据研究说,在县以上,GDP和升迁之间的关系要紧一点,在县以及县以下,GDP和升迁之间的相关性很弱。这个层级以下的官员搞GDP,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其实,我的观察,到省这一级,GDP也不决定升迁。

但是无奈的是,大众舆论基于“GDP决定升迁”的错觉,而对地方竞争大肆批判,最终演变成对地方竞争的压抑。

今天老百姓对那个时期的贪官的“怀念”,或许可以提示人们,贪官固然要抓,但发展经济更加重要。现在老百姓变聪明了。如果老百姓搞钱不容易,你这个官再不贪,老百姓也不会怀念你的。能否在抓贪官的同时,恢复一下宽松的发展氛围,再次给地方努力招商搞钱的动力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