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从运动鞋制造看,美国能摆脱对亚洲廉价劳工的依赖?

从运动鞋制造看,美国能摆脱对亚洲廉价劳工的依赖?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25-06-17 00:34:1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国鞋履品牌Keen已将部分生产线搬回美国。

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郊区的一个角落,家族企业Keen鞋业公司一座新工厂即将在本月开工。

这项举措与特朗普政府所倡导的“美国优先”经济愿景不谋而合——它象征着美国制造业长期以来被承诺、却少有实现的复兴希望。

然而,Keen新工厂的背后,反映出美国制造业的复杂现实。

这座工厂仅有24名员工,却高度依赖自动化设备。精密机器人可完成融合鞋底和修剪材料。这反映出当今制造业的重大转型。

制造业如今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以劳动密集特征成为经济繁荣的引擎,而是资本密集、高科技主导的行业。

“美国的人工成本非常高,”Keen营运总监哈里·佩鲁马尔(Hari Perumal)表示。他指出,与亚洲的工厂相比,美国的人工支出大约是后者的10到12倍。

这样的现实早在2010年就迫使Keen寻求新解法。当时中国制造成本上升,Keen开始转向美国国内生产。如今,这个决定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为公司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缓冲。但这绝非单纯的成功案例。

制鞋产业与许多行业一样,仍深度依赖遍布全球的供应链。绝大多数鞋子仍在亚洲依赖人工生产,每年有数十亿双鞋进口到美国。

为了让本土制造具经济效益,Keen大量投入自动化技术,让肯塔基工厂仅需相当于海外工厂一小部分员工数的人手即可运作。

“我们正在美国以非常具效率且具经济效益的方式制鞋,”佩鲁马尔说。

“而我们能做到这点,靠的就是大量自动化设备,并从产品设计、使用的材料,到可自动化的程度等方面,全部重新思考。”

Keen在美国的工厂导入机器人技术进行生产。

Keen面对的挑战,也反映出整个制造业重返美国的难度。像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安德玛(Under Armour)等品牌,早在约十年前也曾尝试在美国发展新型制造技术,最终都未能成功。

即便是Keen,目前也仅有约9%的鞋款是在美国组装。事实证明,要以新方式大规模生产鞋子,既复杂又成本高昂。

美国制造业的故事,是从惊人崛起到逐步衰退的历程。二战后,美国工厂大量生产鞋子、汽车和家电,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机会,构筑出稳健的中产阶级。

但随着20世纪末全球化加速,许多产业转往海外,寻求更便宜的人力和较宽松的法规。这一转变使美国的工业核心地区空洞化,并引发至今仍在发酵的政治与经济紧张。

制鞋业正是这些变化的象征之一。约99%在美国销售的鞋子都是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中国、越南和印尼。

美国本土的制鞋供应链几乎不存在——仅有约1%的鞋子在美国国内制造。

Oka Brands是仍在美国制鞋的少数公司之一,其执行长佩珀·哈沃德(Pepper Harward)对此深有体会。Oka在乔治亚州布福德的工厂为纽巴伦(New Balance)和Ryka等品牌制鞋。

然而,要在美国取得价格合理的零件与材料,一直是个挑战。

“这不是一个能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哈沃德说,“你必须自己建立,而这非常困难,因为供应商往往来来去去,并不稳定。”

为了取得鞋底所需的泡棉与PVC材料,Oka Brands甚至试图借用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网络——这是一种非典型但不得不采用的方法。

制鞋公司Oka完全在美国本土生产。

对Keen与Oka这类企业而言,在美国制鞋需要长期的投入、创新与耐心。而问题在于,在当前的保护主义政策下,这种模式能否实现规模化发展?

哈沃德指出,因关税影响,本地制造近年来确实受到更多关注。他也提到,疫情期间的供应链混乱,进一步强化了重新在地化的兴趣。但他对仅靠关税能否促成制造业大规模回流仍持怀疑态度。

“大概需要十年、相当高的关税,才可能给企业足够的诱因去这么做。”哈沃德表示。他认为,即使如此,业界也可能仅看到约6%的产能真正回流美国。

至于Keen,早在十多年前的规划,如今终于开花结果。这正是只有家族企业才能承担的长期投资。

佩鲁马尔解释:“我们是一家私人企业,坚持以价值为导向。我们可以做出这类决策,而不必担心每一季的财报表现。”

然而,即使是已在美国制鞋的公司,也难以逆转过去数十年的全球化趋势。

Keen的新工厂并非复兴过往的象征,而是窥探美国制造未来形态的一扇窗口——在那里,科技与传统交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起底翟欣欣:大学“院花”、北交大硕士,两次闪婚
希腊船王女继承人香消玉殒,战胜癌症死于虫咬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2025年,2nm芯片为何集体“跳票”
曾被称为“美洲新艾滋病”的“接吻虫病”在美国蔓延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抗战电影“731”票房破纪录 恐加剧中日紧张
苏享茂哥哥:8年来总算有结果 只想安安静静的 累了
拜登“寒酸日常”:坐经济舱 百岁背房贷 演讲无人问津…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H-1B签证费用升至10万美元
翟欣欣犯敲诈勒索罪一审获刑12年,苏享茂哥哥回应
律师谈翟欣欣获刑12年:属较高量刑 体现司法严惩
“我32岁,海归硕士,现已流浪街头”
高校集体涨学费,我的大学还有“性价比”吗
500强中企竟是空壳 上海均和千亿骗贷 老板卷款潜逃
美农业州共和党人:好好和中国谈吧 我们需要协议
华裔女生赞毛泽东:全美哗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电影《731》首日票房3.45亿 预测总票房将超15亿
释永信案又有多人被带走协查 全力侦查多名私生子女
美议员出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阿里神秘芯片对标英伟达?业内人士回应
女教师在三人微信群聊天因诽谤被行拘,这合理吗?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从运动鞋制造看,美国能摆脱对亚洲廉价劳工的依赖?

BBC中文 2025-06-17 00:34:10



美国鞋履品牌Keen已将部分生产线搬回美国。

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郊区的一个角落,家族企业Keen鞋业公司一座新工厂即将在本月开工。

这项举措与特朗普政府所倡导的“美国优先”经济愿景不谋而合——它象征着美国制造业长期以来被承诺、却少有实现的复兴希望。

然而,Keen新工厂的背后,反映出美国制造业的复杂现实。

这座工厂仅有24名员工,却高度依赖自动化设备。精密机器人可完成融合鞋底和修剪材料。这反映出当今制造业的重大转型。

制造业如今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以劳动密集特征成为经济繁荣的引擎,而是资本密集、高科技主导的行业。

“美国的人工成本非常高,”Keen营运总监哈里·佩鲁马尔(Hari Perumal)表示。他指出,与亚洲的工厂相比,美国的人工支出大约是后者的10到12倍。

这样的现实早在2010年就迫使Keen寻求新解法。当时中国制造成本上升,Keen开始转向美国国内生产。如今,这个决定在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为公司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缓冲。但这绝非单纯的成功案例。

制鞋产业与许多行业一样,仍深度依赖遍布全球的供应链。绝大多数鞋子仍在亚洲依赖人工生产,每年有数十亿双鞋进口到美国。

为了让本土制造具经济效益,Keen大量投入自动化技术,让肯塔基工厂仅需相当于海外工厂一小部分员工数的人手即可运作。

“我们正在美国以非常具效率且具经济效益的方式制鞋,”佩鲁马尔说。

“而我们能做到这点,靠的就是大量自动化设备,并从产品设计、使用的材料,到可自动化的程度等方面,全部重新思考。”

Keen在美国的工厂导入机器人技术进行生产。

Keen面对的挑战,也反映出整个制造业重返美国的难度。像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安德玛(Under Armour)等品牌,早在约十年前也曾尝试在美国发展新型制造技术,最终都未能成功。

即便是Keen,目前也仅有约9%的鞋款是在美国组装。事实证明,要以新方式大规模生产鞋子,既复杂又成本高昂。

美国制造业的故事,是从惊人崛起到逐步衰退的历程。二战后,美国工厂大量生产鞋子、汽车和家电,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机会,构筑出稳健的中产阶级。

但随着20世纪末全球化加速,许多产业转往海外,寻求更便宜的人力和较宽松的法规。这一转变使美国的工业核心地区空洞化,并引发至今仍在发酵的政治与经济紧张。

制鞋业正是这些变化的象征之一。约99%在美国销售的鞋子都是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中国、越南和印尼。

美国本土的制鞋供应链几乎不存在——仅有约1%的鞋子在美国国内制造。

Oka Brands是仍在美国制鞋的少数公司之一,其执行长佩珀·哈沃德(Pepper Harward)对此深有体会。Oka在乔治亚州布福德的工厂为纽巴伦(New Balance)和Ryka等品牌制鞋。

然而,要在美国取得价格合理的零件与材料,一直是个挑战。

“这不是一个能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哈沃德说,“你必须自己建立,而这非常困难,因为供应商往往来来去去,并不稳定。”

为了取得鞋底所需的泡棉与PVC材料,Oka Brands甚至试图借用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网络——这是一种非典型但不得不采用的方法。

制鞋公司Oka完全在美国本土生产。

对Keen与Oka这类企业而言,在美国制鞋需要长期的投入、创新与耐心。而问题在于,在当前的保护主义政策下,这种模式能否实现规模化发展?

哈沃德指出,因关税影响,本地制造近年来确实受到更多关注。他也提到,疫情期间的供应链混乱,进一步强化了重新在地化的兴趣。但他对仅靠关税能否促成制造业大规模回流仍持怀疑态度。

“大概需要十年、相当高的关税,才可能给企业足够的诱因去这么做。”哈沃德表示。他认为,即使如此,业界也可能仅看到约6%的产能真正回流美国。

至于Keen,早在十多年前的规划,如今终于开花结果。这正是只有家族企业才能承担的长期投资。

佩鲁马尔解释:“我们是一家私人企业,坚持以价值为导向。我们可以做出这类决策,而不必担心每一季的财报表现。”

然而,即使是已在美国制鞋的公司,也难以逆转过去数十年的全球化趋势。

Keen的新工厂并非复兴过往的象征,而是窥探美国制造未来形态的一扇窗口——在那里,科技与传统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