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美未来难完全脱钩?“双核驱动”成世界经济新常态

中美未来难完全脱钩?“双核驱动”成世界经济新常态

文章来源: 中时电子报 于 2025-06-08 14:05: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7日的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多位大陆与会专家表示,短期内川普关税面临挑战,中长期来看,世界经济较大几率会形成中美双核驱动,让更多国家参与其中形成大循环格局,且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在部分领域的脱钩可能会继续,但经济结构互补决定了完全脱钩是不可能的。

稍早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达成初步经贸协议,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关税水准,并建立磋商和会谈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同时预计9日也将在英国召开进一步中美贸易谈判。

观察未来局势,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指出,现在预测中美贸易走向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原因之一在于川普将关税作为一种谈判筹码,让谈判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这就导致美国关税政策已超越了传统的政策框架和博弈框架,认为现在需要更多关注一些周边因素,如金融市场、两党冲突等。

刘元春进一步表示,从过去几个月的情况来看,金融市场动荡、通膨、以及稀土等关键要素供应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贸易谈判进程和美国态度,加上美国内部政治分化加剧,很可能是影响下一步谈判进程的关键变数,甚至可能超越上述前三种力量,需要予以高度关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更提出全球经济“两驱化”的假设,也就是中美双方在部分领域自主独立,两者之间会互通有无,而欧盟、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中坚力量会同时与中美保持经济和政治上的联系。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也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未来的世界贸易和经济可能是双头驱动,中美之间的贸易联系很可能从直接联系,转向一种更扩散化的间接联系。他说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过去几年,通过第三方厂商中转,中美之间的互相依赖还在提高,未来“连接国”的地位或会越来越高,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多国家地区参与到中美之间的经济大循环中。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演唱会CEO出轨最大赢家是他 还清57万元学生贷款
俄媒寻人 25年前与普京合影中国男孩找到了 现任...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特朗普开怼:“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没去过”
“带敌意”外星飞船11月袭击地球?研究团队惊人观点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斡旋无果 联合国想买被拒 特朗普政府为何烧掉它
新一轮的美国妖股来了 散户压路机前捡铜板?
特朗普发奥巴马版乘车逃亡恶搞图,其本人及万斯扮演警察
不看好两位潜在买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沦为备件
密集游说施压 以色列曾威胁法国放弃承认巴勒斯坦国
台湾大罢免全数未过,美学者:政治对立恐削弱国安
斯坦福揭秘婚姻现代真相:为何"优质"单身女性更多?
“回来报备!”新疆社区的权力有多大?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美未来难完全脱钩?“双核驱动”成世界经济新常态

中时电子报 2025-06-08 14:05:44



在7日的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多位大陆与会专家表示,短期内川普关税面临挑战,中长期来看,世界经济较大几率会形成中美双核驱动,让更多国家参与其中形成大循环格局,且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在部分领域的脱钩可能会继续,但经济结构互补决定了完全脱钩是不可能的。

稍早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达成初步经贸协议,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关税水准,并建立磋商和会谈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同时预计9日也将在英国召开进一步中美贸易谈判。

观察未来局势,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指出,现在预测中美贸易走向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原因之一在于川普将关税作为一种谈判筹码,让谈判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这就导致美国关税政策已超越了传统的政策框架和博弈框架,认为现在需要更多关注一些周边因素,如金融市场、两党冲突等。

刘元春进一步表示,从过去几个月的情况来看,金融市场动荡、通膨、以及稀土等关键要素供应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贸易谈判进程和美国态度,加上美国内部政治分化加剧,很可能是影响下一步谈判进程的关键变数,甚至可能超越上述前三种力量,需要予以高度关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更提出全球经济“两驱化”的假设,也就是中美双方在部分领域自主独立,两者之间会互通有无,而欧盟、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中坚力量会同时与中美保持经济和政治上的联系。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也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未来的世界贸易和经济可能是双头驱动,中美之间的贸易联系很可能从直接联系,转向一种更扩散化的间接联系。他说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过去几年,通过第三方厂商中转,中美之间的互相依赖还在提高,未来“连接国”的地位或会越来越高,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多国家地区参与到中美之间的经济大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