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来中国掀起风暴,成为外国网红在中国运营的一个高峰案例。到现在,他的B站粉丝数为98.5万。
但还有一个人,比他更早进入中国市场,
在B站已经有450多万粉丝与3.6亿次的播放量。这就是YouTube的第一网红——MrBeast(野兽先生)。
他已经基本实现了同步更新,凡在YouTube更新的视频都在B站同步,虽然视频封面大多正能量化,每期节目也会有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的时间调整。
YouTube网红MrBeast入驻B站
MrBeast稳坐YouTube头把交椅,粉丝数逼近4亿大关。能够到达这个数量级,内容一定不一般。
他的节目以一掷千金闻名,比如他最近的大型企划召集了50名YouTube网红,奖金金额高达100万美元,而节目内容类似韩剧《鱿鱼游戏》,紧张刺激,并“深挖”人性的黑暗与抉择。
他的争议不断,最近因为在玛雅金字塔探险中违规置入自己的商品代言,被墨西哥国家机构提告。去年7月24日,前员工“DogPack404”披露他内容造假,且涉嫌在节目中操纵他人脆弱的心理以获取利润。
《纽约时报》也曾深入调查他与亚马逊合作的真人秀《野兽游戏》的乱象,包括现场操作混乱、选手受伤、医疗保障疏忽、大量性骚扰等。
但这些丝毫影响不到这位全球第一网红,他已经成为时代精神的一个象征,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01.
YouTube第一名之争
MrBeast成为全球第一网红是从2024年6月2日才开始的。
在那之前的第一网红是印度音乐频道T-Series,背靠印度庞大的人口及企业化运作实现。再往前是漫长的PewDiePie统治时代,一个个人风格强烈的游戏直播和搞笑网红。YouTube第一名之争,本就是个非常有价值的历程。
PewDiePie《我的世界》系列视频
2013年PewDiePie开始霸榜,这是YouTube发展历程上的一个转折点。2012年YouTube开始优先考虑观看总时长而非单纯点击量,让早期成功的一众病毒视频传播者,慢慢被游戏直播、vlog等长视频作者挑战。
PewDiePie靠自己夸张的反应、鲜明的个性与争议性语言脱颖而出。他在2014年初率先突破2000万订阅者,到2016年底,他成为首个达到5000万订阅者的创作者。
PewDiePie在镜头前是个疯癫又愤世嫉俗的小伙子,甲亢哥模仿的就是他的风格,只不过更夸张。他口无遮拦,几乎把涉及性别、犹太人、黑人、印度裔的所有禁忌一一干翻。
最后高峰是2019年3月,新西兰基督城公共场合无差别杀人枪手在直播时高喊“Subscribe to
PewDiePie”,成为他7年口无遮拦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那之后,他逐渐进入半退休状态。现在已经移居日本,转型清新的奶爸,影响力大不如前。
在PewDiePie如日中天之时,T-Series就在悄然集结力量。2013年T-Series仅有200-300万订阅者,与PewDiePie的千万级别相比微不足道。但随着YouTube的全球扩张,这一局面很快改变。
一场史无前例的对决来临,2017年底,T-Series突然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订阅者,几乎每天暴涨10万。2018年中,T-series突破5000万订阅者,随后是6000万、7000万……逐渐逼近PewDiePie。
PewDiePie长期佩戴的王冠受到代表印度蓬勃网络文化的企业巨头的威胁,全球粉丝和创作者都被2018年末至2019年初展开的“订阅战”深深吸引。
T-Series歌手系列视频
一方是PewDiePie——象征YouTube草根起源的个人创作者;另一方是T-Series——被视为主流(特别是印度娱乐产业力量)登陆YouTube的企业频道。这场竞争基本上轻松有趣,充满迷因(meme),但也带有东方对抗西方、独立创作者对抗企业的暗流。
PewDiePie以诙谐的姿态投入战斗:他发布了一首名为《Bitch
Lasagna》的搞笑diss曲,调侃T-Series,并以“Subscribe to PewDiePie”的口号号召粉丝。
就在两强相争到白热化、纷纷挑战1亿订阅者的时候,一位960万订阅者的网红在美国北卡买下当地所有的路牌和电视广告,号召大家“Subscribe
to PewDiePie”,这个人就是MrBeast。在PewDiePie半退休后,MrBeast开始与T-Series竞争。
二者最初差异巨大,但MrBeast找到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定位“挑战+慈善+炫富”,他的视频常常耗资巨大,包含设计非常复杂的挑战,以及极端慷慨的慈善行为,要么就是价格高昂到不可思议的消费。截至目前,他的视频中播放量排名前十的视频中,包含以下主题:
炫富视频:1美元到50万美元的飞机票是什么样的体验?1美元到10亿美元的游艇是什么样的体验?1美元到1亿美元的汽车是什么样的体验?1美元到100万美元的酒店是什么样的体验?
高额奖金挑战视频:50个最火的Youtuber挑战得到100万美元;孤男寡女在封闭房间生存100天,得到50万美元;每在一个超市中生存一天,可以得到1万美元;从1岁到100岁的百人比赛,赢家得到50万美元。
极端直白的慈善视频:我帮助2000名残疾人重新行走;我建造100栋房屋并赠送给100人;我拯救100只濒死的宠物狗;我在非洲打了100口井;我帮助1000名听障患者听到声音;我帮助1000名视障患者看到世界。
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了YouTube第一网红,订阅数还在飞速增长。MrBeast的成功非常直白,追求点击率和留存率最大化——这是驱动YouTube推荐的两个关键指标。
他的视频通常在开头几秒就抛出令人无法抗拒的钩子,告诉你视频的疯狂或高风险之处,然后通过快节奏剪辑,持续提供悬念感和紧张感。
他还开创了一种大预算、高回报的视频类型,感觉像是为YouTube量身定制的真人秀。通过不断将利润再投资到下一支视频,他不断提高赌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观。
MrBeast生存挑战视频
02.
十年间用户与环境的转变
从PewDiePie到T-Series到MrBeast,其实也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10年。全球网民数从2012年的24亿增长到2025年的56亿,渗透率从35%到68%。智能手机保有量从10亿台暴涨到74亿台,固定宽带订阅从每百人8.3上升到每百人21。
这背后,是YouTube用户成分的剧变。从以18-29岁用户和电脑观看为主,美国为单一最大市场,到以25-34岁用户和手机观看为主,印度为最大单一市场。而三个网红的变迁,就是网络世纪的变迁。
PewDiePie是经典的早期网红,有强烈的亚文化色彩,他的受众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大多数是年轻的游戏玩家,擅长形成小圈子,对互联网最新迷因了若指掌,热衷于内部梗的使用。
T-Series挖掘了一个巨大的未开发群体——印度观众,以及YouTube从小圈子兴趣到大众文化(MTV和主流娱乐业)变迁的过程,这赋予了它潜在观众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形成一个中期的爆火市场。
而MrBeast面对的是短视频时代内容绝对过剩、注意力极端稀缺的时代,MrBeast的迅速蹿红体现了这种对高概念、快节奏娱乐的渴求。观看游戏直播或vlog长大的观众,十年后更倾向于观看每十秒一个刺激点的视频。
大众审美趣味和价值观也发生了转变。PewDiePie玩世不恭,总在政治正确问题上栽跟头,同样年轻的MrBeast却在社会问题上非常中庸而谨慎,代表一种看起来疯狂、实则精明的形象,这极大体现在他的慈善内容上。
慈善是其品牌的核心支柱和观众参与的主要驱动力。除了在节目中一掷千金,他还参与创办了用于植树的Team
Trees,筹款超过2400万美元,以及用于海洋清理的Team Seas,筹款超过3000万美元。
此外,他创立了Beast Philanthropy频道,将其所有广告收入、品牌合作和商品销售专用于慈善事业。
这些慈善活动熨平了他在其他挑战上的争议和激进,塑造了某种“财富再分配”的底层逻辑,为他的炫富和无意义玩闹提供了道德正当性。
例如,一段展示消费10万美元冰淇淋的影片,可以被框定为扩大观众群从而为未来积累资金的手段。这样的精明是PewDiePie不会去做的。
MrBeast慈善主题视频
2025年,一个视频博主已经可以维持一个商业帝国,而不仅仅是面对自己的小众圈子卖T恤之类的纪念品。MrBeast于2020年推出了虚拟餐厅连锁品牌MrBeast
Burger(野兽先生汉堡),并于2022年1月推出了食品品牌Feastables,主营巧克力等零食产品。
Feastables的品牌延伸方式尤为特别,借助MrBeast现有的线上影响力大力推广,在推出后的前72小时内售出超过100万条巧克力棒,创造超过1000万美元的销售额。最近MrBeast与墨西哥官方的争议,就是他推广Feastables引发的。
该品牌的销售额从2022年的3300万美元,暴涨到2024年的2.5亿美元,仅用三年就跨过亿元营收和盈利两道门槛,在传统快消品行业被视为高速成长案例。渠道上,上架了沃尔玛全美4700家门店,并同步铺入亚马逊电商和便利店体系。
2023年起则陆续登陆英国(Tesco、Asda等)、加拿大、澳洲与欧盟多国,门店总数已逾万家。其营业额已经超出被家乐氏(Kellogg's)收购的网红蛋白能量棒RxBar的两倍,已经步入传统快消巨头会认真对待的量级。
这种直接面向消费者(DTC)品牌的扩张,显示了顶尖创作者角色的重大演变。MrBeast不仅是内容制作人,还是新兴的媒体和消费品(CPG)集团的执行长。对YouTube内容的大量再投资,成为这些附属事业的强大营销引擎。
03.
时代精神
MrBeast的成功远比T-Series和PewDiePie复杂,他本身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
他一面是高中生的玩闹和狂想,充满了挑衅、玩世不恭和炫耀;另一面是慈善家,节目基调是利他主义和高度温暖;还有一面是精明的商人,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狂想和关怀中,商业帝国的推广和延展无处不在。
这三面,疯狂的、慈善的、逐利的完全相悖,却在一个人身上结合与呈现。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表演性。
《鱿鱼游戏》第一季
和MrBeast相比,我甚至会更喜欢PewDiePie。他无疑更真诚且平易近人,与观众建立起个人联系。他那些无脚本的闲聊、未经修饰的搞笑,甚至不太正确的即兴笑话,都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达的形象。
而MrBeast的一切都是奇观,连同他的巧克力棒品牌。他在自家品牌的巧克力中放入了奖券,幸运者不仅有机会获得豪车和游艇,还能获得一家真正的巧克力工厂,这非常有争议,甚至涉及非法博彩。
不管是做节目、做慈善、做商业,他都以表演性为目标,而这些表演性背后是精致的平庸与中立,避免陷入任何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这时代的特征——一种包含表面利他性的娱乐,甚至可以直接称呼其为“以正能量作为保护壳的深层冒犯”,这里面有三重的表演。
其一是慈善表演,他的所有慈善行动可以被称作某种“贫困色情”(Poverty
Porn)。节目展示了惊人的匮乏,以及受助者在面对巨款时的惊讶、痛哭和感谢,大多数慈善内容都遵循震惊、翻转、催泪的流程。
这背后是对真实问题的极端简化,比如在治愈1000名盲人/聋人的节目中,把白内障手术、助听器植入剪辑成“瞬间见光/听见”的戏剧化时刻。医护与残障社群批评这种呈现简化了疾病与复健过程,将身心障碍者物化为“灵感素材”,甚至制造“只要肯付钱就能瞬间痊愈”的误解。
在其他慈善视频中,受助者本身的经历和需要,他们面临的社会结构性困境也被极端扁平化,受助者提供强烈情绪化的片段,其需要和尊严被忽略。当然这些质疑都可以以“做了慈善总比不做好”为由得到辩护。
其二是疯狂表演,他的疯狂与甲亢哥一样,是精心选择的风格,而不是真实的性格呈现。在“被活埋7天”的挑战中,他被埋入地下10英尺,滴水不进。但员工爆料实际现场有通风管、供氧泵、5分钟内可起吊的逃生升降机,连如厕都用密封容器,并有24小时的医疗监控。
那些看似随机或激烈的挑战,可能都经过反复重拍和剪辑。当然,这些都是可供享受的疯狂,背后参与者的恐慌、痛哭和医疗事故与插曲,也都在最终的呈现中被一并抹去。
其三是商业表演,恰恰是他表演“满不在乎”的部分。他的慈善影片充斥着Feastables的广告,在他的挑战中,这个品牌也作为道具多次出现。
在面临集体诉讼的真人秀《野兽游戏》中,2000名素人长时间缺水缺药,睡球场地板,吃不饱,仍然要在镜头前吃Feastables。但他却表现得对这个品牌漫不经心。
这些表演可以成立,其背后是真正的时代精神——不在乎。
《激赞网红》
我们不在乎他的挑战到底是不是真的,早就接受了真人秀背后有剧本、有剪辑;我们接受名人用他的影响力说我们爱听的话,不管他心里是不是这样想,接受这些都是逢场作戏;我们接受这些慈善可能不解决真实问题,本身也有夸大的成本,但做就比不做强;我们接受这些背后都是商业的部分,接受被遮掩和抹除的经济动机。
真正让MrBeast成功的,是受众的不在乎。
尾声.
被技术塑造的时代精神
驱动这种表演性和不在乎之时代精神的,实际上是技术,是移动高速网络的渗透率。在感官世界被饱和度攻击的时代,大多数人的情感和注意力长期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只有非常强烈的情绪(惊奇、感动、笑点)才能带来短暂的情绪波动。除非是绝对的社会热点,否则持续时间只能用秒计算。在这样的情绪涨落中,公众对背后的真诚性是没有任何要求的。
居依•德波在《景观社会》早就讲了:“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在这里真诚也成为了一种表演,甚至有时候袒露恶念,也成为“透明度”的证明。通过MrBeast的方法,用眼泪和大把现金表演正直,可以迎合受众的情感,形成情感共鸣。
以上方法不需要同时具备,有时只需要满足一点就获得了“片段化的真诚”,而这些真诚互相打架也没有关系,想想特朗普如何被理解为一个“真实的人”。在一个表演性和不在乎的时代,我们早就不考虑一致性的问题了。
这是被算法、短视频、信息轰炸完全控制的人性,彻底商品化的人性。这也许预示着人性的“历史终结”,最后能剩下的只有一种“理性的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