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央行考虑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乌克兰央行近期罕见释出信号,可能考虑让本国货币荷林夫纳(hryvnia)与欧元更紧密挂钩,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不仅与全球贸易版图的变化有关,也反映出乌克兰与欧洲的联系日益加深。
根据《路透社》报导,乌克兰中央银行总裁皮什尼(Andriy Pyshnyi)表示,随着乌克兰有望加入欧盟,以及欧盟在协助提升乌克兰防卫能力上的角色越来越关键,加上全球市场波动及贸易体系可能走向分裂,央行正重新评估是否该让欧元取代美元,成为格里夫纳的主要参考货币。
皮什尼指出,「这项工作很复杂,需要高品质、全方位的准备。」这也是乌国官员首次明确表态可能调整货币参考体系。
目前美元主导国际贸易,占据全球大部分外汇储备,包括沙乌地阿拉伯、香港等主要经济体,都将自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然而,自从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掀起了一场贸易战,推行可能是百年来最高的关税后,因投资者开始减少持有美国资产,美元指数(DXY)对许多主要货币贬值超过9%,部分观察家开始质疑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未来地位。
也有专家警告,不应单纯将美元强势与其储备货币地位画上等号,但历史上,美元持有量确实与安全联盟、军事联系等与华盛顿的关系密切相关。
皮什尼提到,用美元进行的交易仍然主导外汇市场的各个领域,但欧元计价的交易占比正在大多数领域增加,但目前上升幅度尚属温和。
乌克兰在1996年推出格里夫纳,几十年来一直以美元作为参考货币。俄罗斯于2022年2月入侵后,中央银行实施资本管制,并将格里夫纳以约29比1的官方汇率与美元挂钩。
不过,后来因财政失衡累积,乌克兰被迫贬值,到了2023年10月,中央银行从固定汇率制转为以美元作为参考的管理汇率制,用以作为外汇干预及平抑汇率波动的基准。
皮什尼表示,若乌克兰与欧洲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正常化带动投资和消费活动复苏,未来两年内的经济成长率可望略微回升至3.7%至3.9%,「如果战争快速结束,对乌克兰来说,肯定是一个带来良好经济结果的正面情境,特别是如果这当中包含安全保障的话。」
皮什尼坦言,结束战争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显现。目前乌克兰仰赖外部融资来支撑战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