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一件几乎一样的事情,开始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时,那么必然是哪里出了点问题。去年4月份,江西抚州的才子大桥上,出现护栏被成片吹倒的画面。当时也上了热搜,官方说夜里11级大风,而网友们骂骂咧咧:耗资2亿,就这?
人们怀疑质量上存在豆腐渣以及施工中存在官商之间的利益勾结,所以才被大风捡了便宜。但与此同时,也有一小部分声音认为:这很难评价。接近12级的风把护栏吹塌,并非完全不可能。

可一年之后的今天,同样的事件出现后,无论是在视频里,还是在新闻报道下面,人们为地方官方“解释”的评价,可以说是万里挑不到一条。这种现象,对于我们这儿的人来说,反倒是有点凤毛麟角的意思了。
但这也相当合理,毕竟再如何自欺欺人的货色,也必须在大山落到自己头上之前,重新做回一个人。
5月6日,“百姓关注”发布消息,四川雅安一桥面护栏被风吹倒,石材碎裂,市民质疑是“豆腐渣工程”。
当地的解释是咨询过气象部门了,就是风太大,后续维修会加一些相应的防护措施。

别再说风大了,笑太多,脸都要笑麻了。
怎么之前建造的时候,不加一点防护措施呢?有位网友的点评非常到位:照你们这个逻辑,那沿海城市是不是天天都得修护栏?黑白手套左右互搏,投标的公司岂不得发财。
这并不是普通人越来越爱刁难谁,是你常常用天气作借口,年年拿剧本喂饭,次次都说是真人真事。吃多了,哪怕只是一口热水,也会先咂摸咂摸,看看是不是工业风味。
真正被吹倒的,是群众的耐心、信任,还有那点点残余的期待。就像吃坏肚子的饭,你总不能每次都说锅的问题。


于是,见得多了,自然不好骗了、或是不愿意继续被骗了。隔三差五污吏落马,不是收了商人的钱,就是权色交易,或者是警察长期给黑恶势力提供庇护……甚至去年的央视纪录片里,还有某地公安局副局长的另一重身份曝光,直接是黑社会老大的。
连庇护都省了,自己去干。
真以为这种事情频繁的发生,只要打掉,便不会有任何影响吗?
殊不知,那些看不见的影响才是最致命的。很多人已经潜移默化的看到官,就想到贪,有的甚至看到穿着某些制服的人,都能联想到黑恶势力了。
失望多了,人心怎么可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这种失望导致的变化,换种说法便是:你说你的,反正我不信。
有些东西,就像那被风吹倒的护栏一样,看起来结实,其实早已风中摇摇。
前几天,各大媒体纷纷转发90后男子搬砖赚200万的新闻,结果翻车翻了个彻底,收获了满满当当的嘲讽和揶揄。
这几天,又一个大叔卖600万个鸡蛋饼,直接挣了4套房出来。

你好歹得尊重一下看客的智商吧,25年卖600万个鸡蛋饼,你当你是孙大圣,会72变吗?就算你每天工作10个小时,全年无休,连着干了25年,算下来也必须每54秒钟就卖出去一个。
而比起每54秒钟卖出一个鸡蛋饼而言,显然每54秒做出一个鸡蛋饼的手速,更让人感到“有趣”。
这种内容,能怪网友们不信,怪他们在评论里质疑嘲讽吗?你可以粉饰太平,但无法修复人心;可以控制流量,但挡不住失望积压成潮。
事实上,那些动不动便质疑的,还算是保留了一些信任。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到这些内容后,连质疑都不屑了。
失望的次数太多了,明摆着扯淡的内容,却被大量媒体奉为圭臬,动不动搬两个缺斤少两的信息出来,作为表明立场的素材。死不悔改,那还质疑个屁。
人设可以立,护栏可以倒,智商可以骗,但人心骗一次、两次、三次之后,就变成你现在看到的样子。
谁言大风无眼,专拣豆腐渣吹。
信任一旦破碎,重建就比修桥难得多。哪怕后来真的刮来了12级大风,也很难再有人信那护栏是被风吹倒的。
不是因为风不够大,而是因为“谎太多”,人心早就吹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