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从一次政治群殴说起 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步弯曲的?

从一次政治群殴说起 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步弯曲的?

文章来源: 杨锦麟|老杨到处说 于 2024-06-11 23:40:0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933年12月胡风与妻子梅志

署名「大川」的作者曾对五十年代的胡风事件发表过感慨。

1949年,胡风写了一首交响乐式的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那诗句那抒情,是说:不仅全中国、而且全人类,在此之前都是黑洞,时间根本就没开始,只有到了某人在城楼子上一声吆喝,时间才正式算是开始了。

马屁不可谓不响、舔功不可谓不精。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5年后,被他狂拍马屁的领袖,下令逮捕他,连他太太一起抓。罪名是“胡风反革命集团”。

他有什么罪过呢?

据说是因为跟周扬辩论文艺思想,被舒芜揭发,反对“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

后来胡风的孩子问他:姓毛的为什么对你这么狠?

胡风说:“…因为他不喜欢别人不佩服他。也许他觉得我不尊重他。”

不佩服、不尊重,就抓、就关。

在秦城监狱关了10年后,对他进行了审判。

抓了10年后,才进行审判。判刑14年。

没过两年,又改判无期徒刑。

胡风的亲朋好友,亲朋好友的亲朋好友,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但是能拐弯抹角联系上的人,以及完全没有关系的人,成千上万,都被抓被关,罪名是“胡风反革命集团”。

胡风的家乡,湖北黄冈蕲qi春县,全县的语文老师,虽然没有一个人认识胡风,但是全被停职审查一年,交待清楚与胡风的关系。

在监狱中胡风得了精神分裂症。1979年被释出狱之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大风说,各界名人在整胡风的时候,像非洲草原上最擅长掏肛的鬣狗群一样,一拥而上:

戏剧家夏衍(胡风20多年的老朋友,一夜之间反目):彻底揭露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罪恶活动,是我们革命事业一个伟大的胜利。这等于从我们的身体上割掉了一个足以致命的毒瘤。阶级敌人一刻也没有睡觉,他们处心积虑地在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缺口,他们在磨刀,窥测方向。

作协副主席冯雪峰(第一个建议法律处理胡风的人):胡风曾经挑拨鲁迅和茅盾的关系,这就是他反革命的证据。应该作出决定,把胡风从中国作家协会清洗出去,撤销一切职务,并建议政府依法处理。

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吴伯萧:反革命分子胡风,走也好,滚也好,割下头颅抛掷也好,我们再也不会上当了,我们必须彻底清查这个反动集团的底细。

作家老舍发文《看透了胡风的心》

作家丁玲发文《敌人在哪里?》

“世纪老人”冰心发文《我看出了胡风的阴谋》

“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发文《必须彻底打垮胡风反党集团》

大戏剧家曹禺发文《胡风,你的主子是谁?》

著名演员赵丹发文《我的愤怒已达极点》;

历史学家翦伯赞发文《坚决反对胡风集团的罪行》;

画家丰子恺发文《肃清阴险的反革命分子》;

豫剧艺术家常香玉发文《坚决镇压胡风》;

音乐家马思聪发文《胡风——蛀墙角的白蚁》;

这些整胡风的人们,日后还有反右和文革等着他们。一个个都遭受了跟胡风类似比胡风更惨的下场。

大风感慨,洪洞县里,哪有一个好人?

只有一个好人,就是胡风的太太梅志,对胡风始终不离不弃。梅志被抓时,坚信胡风无罪,拒绝划清界限,放出来之后几次探监,又要求重返监狱陪伴胡风,二十多年冤案中,她一直陪伴他照顾他,最后送走他,最后晚年又为平反胡风冤案奔走呼吁。梅志最后活到了90岁。

梅志,是中国女性的勇敢、坚韧、诚实、正直的化身。

不由得记起一句话: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厦门大学七七级中文系毕业的陈徒手, 在其《故国人民有所思》和《人有病,天知否》这两部作品中,写新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运动”当中的种种难堪,讲述11位大学教授1949年后“思想改造”的过程。

黄宗英曾经打电话给陈徒手:“冯亦代看了你这本书,看哭了。书中说到的这些人都是他的熟人,但是你说的这些事他又不知道,所以哭了。”

1957年“反右”,中国作协开了二十多次大会批判“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会上常常状况不断,有人骂,有人哭,有人闹。一次会议,天津女作家柳溪当众揭发陈企霞,指认陈曾和自己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床笫之间的细节也一一抖落。全场愕然。

陈徒手抄到这份会议记录,大感震撼:“这大概是最残酷的一次,原本都是老朋友,当着面争得你死我活,拿最恶心的事情来治你。”

为了整陈企霞,作协党组书记刘白羽专程去天津动员柳溪来现场。陈企霞任《文艺报》主编,原本“很神气、很坚持的一个人”,一下垮掉了。

陈徒手总结:“反右是一个战役套着另一个战役,一个人套着另一个人,好像都有安排。”先反丁玲,再是冯雪峰,回头再斗丁玲。最后开会表决是否开除丁玲党籍,丁玲自己也举了手。

《人有病,天知否》用到的档案材料不及他抄录总数的一半,绝大部分信息是首次公布。

《梁启超传》作者、评论家解玺璋评价:陈徒手的当代知识分子研究,始终依托大量的官方材料和原始档案,无一字无来历。

1987年1月,党号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协也不断开展学习和运动。每次开理事会,左右两派争相发言,攻击对方观点是自由化,火药味十足。一次文代会,陈徒手做记录,王蒙说:这里有问题,你们不要动不动给中央报警。“可见当时有人没完没了地告状。”陈徒手回忆。

1980年代末作协整顿,书记、副书记免职,党组成员全部撤换,七十多岁的刘白羽重返作协,担任《人民文学》主编。

1950年代“人人过关”的局面又出现了。

《人有病,天知否》引用了汪曾祺“文革”后写的检查等材料,都是从未公布过的全新材料。事后在陈徒手提醒下,汪朗去京剧团索要档案,以防销毁,却遭到档案处的拒绝:家属是不能看的。

陈徒手有一阵研究梁思成,想查1960年代梁思成在历届北京市人大的发言,根据目录,什么也没查到。档案馆的做法是:把北京市人大的所有会议发言稿,钉成厚厚一本,陈徒手只好从头至尾翻阅,最后找到了梁思成的部分发言。

陈徒手读了市面上几乎所有梁思成的传记,编排得好看,卖得也好,但是“抄来抄去,没有新意”,最后强化的都是梁思成“解放后如何跟随社会主义道路”。陈徒手在档案和口述中发现梁思成的另外一面,则从未展现在世人面前。

“反右”时期,梁思成被批得很狼狈,到后来,他也开始批别人。他在斗钱伟长的会议上言辞激烈:“用我们的丁字尺,把你打成肉酱”。“打成肉酱”是“反右”时期工农兵的常用语之一。

陈徒手对冯友兰的评价是:“他的经历有标本性质,他一直在斗争,又一直游离,关键时候他能收缩,永远是喘口气又活过来了。”

他这样理解冯友兰晚年参加“梁效写作组”:“就是给人家改写古文注释,并不是多大罪恶,结果被人说得那么恶心。”

即使忠厚如老舍,也会本能地规避危险。“‘右派’吴祖光挨斗,老舍会上也频繁发言附和。但私下他对吴祖光又很关照,吴祖光后来去北大荒劳改,老舍买一些吴祖光的画回来,送给吴的夫人新凤霞,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后来吴祖光写文章,还感慨老舍先生做人还是挺好的。”陈徒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1964年文化界整风,北京市委想要保全自己,便把老舍推了出去....1966年8月,红色恐怖,那一个月特别厉害。但其实之后,整个形势就缓和了。老舍如果不自杀的话,就能扛下去了。”陈徒手对老舍自杀的理解是:“1949年以后他没吃过什么苦,突然间这样他受不了。”

“不能苛求他们,主要是时代很荒诞。”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集体萎缩,陈徒手想展示的却还是他们美好和善良的一面。

陈徒手常自问:换作我,会怎么样?“也许我还不如他们,假如不粉碎‘四人帮’,不改革开放,我们接下去都会是这个命运。”

“一定要保自己——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难堪、最令人痛心的地方。当然,在那种政治环境中,人人都有当脏手的可能,这次不脏,下次就要脏,谁都没有干干净净的。”陈徒手说。

在一连串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运动组合拳”的“洗礼”下,知识分子们已经没有了这种“硬气”。

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一步弯曲的?“思想改造”、“洗澡”这些消失于教科书,只会偶尔散落在网络世界隐秘角落的陌生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知识分子又如何看待“今日之我”与“昨日之过”?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印度空难 飞行员询问同僚“为何切断发动机燃油供应”
小扎开2亿让他跳槽 库克连挽留的尝试都没有做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 千字感动全网

24小时讨论排行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没想到吧?农村还有800万亿财富在沉默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欧盟收30%关税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川普关税一波波,为何美股不跌反涨?专家揭背后"心理战"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印度航空坠机事件:为何驾驶舱录音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从一次政治群殴说起 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步弯曲的?

杨锦麟|老杨到处说 2024-06-11 23:40:05


1933年12月胡风与妻子梅志

署名「大川」的作者曾对五十年代的胡风事件发表过感慨。

1949年,胡风写了一首交响乐式的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那诗句那抒情,是说:不仅全中国、而且全人类,在此之前都是黑洞,时间根本就没开始,只有到了某人在城楼子上一声吆喝,时间才正式算是开始了。

马屁不可谓不响、舔功不可谓不精。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5年后,被他狂拍马屁的领袖,下令逮捕他,连他太太一起抓。罪名是“胡风反革命集团”。

他有什么罪过呢?

据说是因为跟周扬辩论文艺思想,被舒芜揭发,反对“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

后来胡风的孩子问他:姓毛的为什么对你这么狠?

胡风说:“…因为他不喜欢别人不佩服他。也许他觉得我不尊重他。”

不佩服、不尊重,就抓、就关。

在秦城监狱关了10年后,对他进行了审判。

抓了10年后,才进行审判。判刑14年。

没过两年,又改判无期徒刑。

胡风的亲朋好友,亲朋好友的亲朋好友,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但是能拐弯抹角联系上的人,以及完全没有关系的人,成千上万,都被抓被关,罪名是“胡风反革命集团”。

胡风的家乡,湖北黄冈蕲qi春县,全县的语文老师,虽然没有一个人认识胡风,但是全被停职审查一年,交待清楚与胡风的关系。

在监狱中胡风得了精神分裂症。1979年被释出狱之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大风说,各界名人在整胡风的时候,像非洲草原上最擅长掏肛的鬣狗群一样,一拥而上:

戏剧家夏衍(胡风20多年的老朋友,一夜之间反目):彻底揭露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罪恶活动,是我们革命事业一个伟大的胜利。这等于从我们的身体上割掉了一个足以致命的毒瘤。阶级敌人一刻也没有睡觉,他们处心积虑地在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缺口,他们在磨刀,窥测方向。

作协副主席冯雪峰(第一个建议法律处理胡风的人):胡风曾经挑拨鲁迅和茅盾的关系,这就是他反革命的证据。应该作出决定,把胡风从中国作家协会清洗出去,撤销一切职务,并建议政府依法处理。

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吴伯萧:反革命分子胡风,走也好,滚也好,割下头颅抛掷也好,我们再也不会上当了,我们必须彻底清查这个反动集团的底细。

作家老舍发文《看透了胡风的心》

作家丁玲发文《敌人在哪里?》

“世纪老人”冰心发文《我看出了胡风的阴谋》

“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发文《必须彻底打垮胡风反党集团》

大戏剧家曹禺发文《胡风,你的主子是谁?》

著名演员赵丹发文《我的愤怒已达极点》;

历史学家翦伯赞发文《坚决反对胡风集团的罪行》;

画家丰子恺发文《肃清阴险的反革命分子》;

豫剧艺术家常香玉发文《坚决镇压胡风》;

音乐家马思聪发文《胡风——蛀墙角的白蚁》;

这些整胡风的人们,日后还有反右和文革等着他们。一个个都遭受了跟胡风类似比胡风更惨的下场。

大风感慨,洪洞县里,哪有一个好人?

只有一个好人,就是胡风的太太梅志,对胡风始终不离不弃。梅志被抓时,坚信胡风无罪,拒绝划清界限,放出来之后几次探监,又要求重返监狱陪伴胡风,二十多年冤案中,她一直陪伴他照顾他,最后送走他,最后晚年又为平反胡风冤案奔走呼吁。梅志最后活到了90岁。

梅志,是中国女性的勇敢、坚韧、诚实、正直的化身。

不由得记起一句话: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厦门大学七七级中文系毕业的陈徒手, 在其《故国人民有所思》和《人有病,天知否》这两部作品中,写新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运动”当中的种种难堪,讲述11位大学教授1949年后“思想改造”的过程。

黄宗英曾经打电话给陈徒手:“冯亦代看了你这本书,看哭了。书中说到的这些人都是他的熟人,但是你说的这些事他又不知道,所以哭了。”

1957年“反右”,中国作协开了二十多次大会批判“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会上常常状况不断,有人骂,有人哭,有人闹。一次会议,天津女作家柳溪当众揭发陈企霞,指认陈曾和自己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床笫之间的细节也一一抖落。全场愕然。

陈徒手抄到这份会议记录,大感震撼:“这大概是最残酷的一次,原本都是老朋友,当着面争得你死我活,拿最恶心的事情来治你。”

为了整陈企霞,作协党组书记刘白羽专程去天津动员柳溪来现场。陈企霞任《文艺报》主编,原本“很神气、很坚持的一个人”,一下垮掉了。

陈徒手总结:“反右是一个战役套着另一个战役,一个人套着另一个人,好像都有安排。”先反丁玲,再是冯雪峰,回头再斗丁玲。最后开会表决是否开除丁玲党籍,丁玲自己也举了手。

《人有病,天知否》用到的档案材料不及他抄录总数的一半,绝大部分信息是首次公布。

《梁启超传》作者、评论家解玺璋评价:陈徒手的当代知识分子研究,始终依托大量的官方材料和原始档案,无一字无来历。

1987年1月,党号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协也不断开展学习和运动。每次开理事会,左右两派争相发言,攻击对方观点是自由化,火药味十足。一次文代会,陈徒手做记录,王蒙说:这里有问题,你们不要动不动给中央报警。“可见当时有人没完没了地告状。”陈徒手回忆。

1980年代末作协整顿,书记、副书记免职,党组成员全部撤换,七十多岁的刘白羽重返作协,担任《人民文学》主编。

1950年代“人人过关”的局面又出现了。

《人有病,天知否》引用了汪曾祺“文革”后写的检查等材料,都是从未公布过的全新材料。事后在陈徒手提醒下,汪朗去京剧团索要档案,以防销毁,却遭到档案处的拒绝:家属是不能看的。

陈徒手有一阵研究梁思成,想查1960年代梁思成在历届北京市人大的发言,根据目录,什么也没查到。档案馆的做法是:把北京市人大的所有会议发言稿,钉成厚厚一本,陈徒手只好从头至尾翻阅,最后找到了梁思成的部分发言。

陈徒手读了市面上几乎所有梁思成的传记,编排得好看,卖得也好,但是“抄来抄去,没有新意”,最后强化的都是梁思成“解放后如何跟随社会主义道路”。陈徒手在档案和口述中发现梁思成的另外一面,则从未展现在世人面前。

“反右”时期,梁思成被批得很狼狈,到后来,他也开始批别人。他在斗钱伟长的会议上言辞激烈:“用我们的丁字尺,把你打成肉酱”。“打成肉酱”是“反右”时期工农兵的常用语之一。

陈徒手对冯友兰的评价是:“他的经历有标本性质,他一直在斗争,又一直游离,关键时候他能收缩,永远是喘口气又活过来了。”

他这样理解冯友兰晚年参加“梁效写作组”:“就是给人家改写古文注释,并不是多大罪恶,结果被人说得那么恶心。”

即使忠厚如老舍,也会本能地规避危险。“‘右派’吴祖光挨斗,老舍会上也频繁发言附和。但私下他对吴祖光又很关照,吴祖光后来去北大荒劳改,老舍买一些吴祖光的画回来,送给吴的夫人新凤霞,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后来吴祖光写文章,还感慨老舍先生做人还是挺好的。”陈徒手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1964年文化界整风,北京市委想要保全自己,便把老舍推了出去....1966年8月,红色恐怖,那一个月特别厉害。但其实之后,整个形势就缓和了。老舍如果不自杀的话,就能扛下去了。”陈徒手对老舍自杀的理解是:“1949年以后他没吃过什么苦,突然间这样他受不了。”

“不能苛求他们,主要是时代很荒诞。”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集体萎缩,陈徒手想展示的却还是他们美好和善良的一面。

陈徒手常自问:换作我,会怎么样?“也许我还不如他们,假如不粉碎‘四人帮’,不改革开放,我们接下去都会是这个命运。”

“一定要保自己——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难堪、最令人痛心的地方。当然,在那种政治环境中,人人都有当脏手的可能,这次不脏,下次就要脏,谁都没有干干净净的。”陈徒手说。

在一连串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运动组合拳”的“洗礼”下,知识分子们已经没有了这种“硬气”。

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一步弯曲的?“思想改造”、“洗澡”这些消失于教科书,只会偶尔散落在网络世界隐秘角落的陌生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知识分子又如何看待“今日之我”与“昨日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