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1人控制18万个摄像头,可怕的偷拍黑产

1人控制18万个摄像头,可怕的偷拍黑产

文章来源: 法治日报 于 2024-04-13 09:10: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无数双眼睛可能正在盯着你……

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网络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2019-2023年度)》,通报该院近5年审结的网络犯罪案件办理情况。其中一起“窥私”案例不禁让人后背发凉——

被告人巫某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了某品牌摄像头的用户名和密码数据库,将其置于自建的App中,通过指令调取数据库信息实现入侵并控制目标摄像头。巫某某控制的摄像头超过18万个,场所涵盖医院、家庭、养老院、实验室等,宣传“足不出户看世界”向“客户”收取68元至688元不等的会员费并提供实时监控画面。最终,法院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巫某某有期徒刑5年,罚金10万元,并没收其违法所得80余万元。

可怕的窥私欲,屡打不绝的偷拍犯罪!

如今,摄像头成为了人们很多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标配”,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摄像头存在大量系统漏洞,不严格的访问控制更容易被黑客入侵,加上很多视频数据缺乏加密处理,让许多家庭、酒店隐私信息处于“裸奔”状态。

通过摄像头窥探、贩卖个人隐私,此前早有不少案例。从私家车内的行车记录仪被盗,到公共场所摄像头被“黑”;从家用摄像头被入侵,再到用户手机摄像头被远程打开……现实版《楚门的世界》频频上演,而且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懂的秒进”“一律对床”,在部分社交平台和论坛中,只要支付两三百元,就可以看到陌生人家里的实时监控画面。凡此种种,不断引发公众对于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和讨论。

虚拟的网络世界,隐私安全是每个网民的基本诉求,也是数字生活的“刚需”。保护个人隐私,切断摄像头窥私黑色产业链,已经成为摄像头行业,甚至是网络空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遏制摄像头成为窃取隐私的“窗口”,必须从多个层面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和防范。近年来,为了遏制偷拍黑产的蔓延,公安部门持续开展“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开展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断源”行动和打击偷拍偷窥的“扫雷”行动,依法严打非法生产、安装、控制网络摄像头等窃听窃照器材及偷拍偷窥违法犯罪,切实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企业和电商平台也不断升级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安全技术水平,提升技术对抗能力,屏蔽和下架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关键词及产品,减少用户信息被入侵和窃取的风险。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破解摄像头“窥私”犯罪的难点和痛点。诸如,摄像头破解的隐蔽化、犯罪分子的专业化、犯罪链条的产业化、犯罪成本相对较低等等,都加剧了摄像头隐私泄露监管的难度。

万物互联时代,网络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更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避免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在遇到侵害隐私权的事件发生时,应当懂得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当然,说到底,没有需求,也就没有滋生犯罪的“温床”。想要摆脱“被围观”的恐惧,每个人都应该有“不围观”的自觉。从法律后果来看,盗取网络摄像头账号密码并进行控制的,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此外,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社交软件向他人传播淫秽视频的,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则构成犯罪。

摄像头背后的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摄像头下的生活是真实的,依法严惩网络犯罪,让偷拍摄像头彻底销声匿迹,人们的生活才更有安全感!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英伟达CEO黄仁勋:马斯克脑袋堪称“终极GPU”
美法官裁定:拜登任期内大规模海上钻探禁令违法
美军袭击委内瑞拉附近海域“贩毒船只”,船上4人死亡
部分股东反对马斯克薪酬方案 要求重组特斯拉董事会
“China Travel”火爆背后,3500万外国游客的难题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大豆丰收中国不买 “特朗普考虑100亿美元援助”
52岁莱温斯基久违现身 聊起和克林顿往事泪流满面
知名网红在攀岩时失足坠崖,直播间观众目睹坠亡瞬间
特朗普想上1美元纪念币 美国教授:过不了法律这关
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们,如今终于胜利了
“出片式旅行”,正在毁掉当代人的假期......
马斯克等亿万富豪称,大学毕业生有望去太空上班
清华登顶多项全球计算机科学榜 “冲击美国主导地位”
日本首相争夺战今日“决战”,你看好谁?
哈里与国王见面秘密内容泄露 威廉继位将集中清算
中国半导体,准备好迎接全球万亿美元市场了吗
特朗普前丈母娘过99岁生日,伊万卡和弟弟为她祝寿
哈马斯提交对特朗普“20点计划”回应,都说了些什么
张继科否认瀑布落水是“假摔”:我是被人踹下去的
4名贵州刀迷自驾3000多公里去看演唱会,途中却...
22起5G基站纵火案背后:美国阴谋论的狂热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1人控制18万个摄像头,可怕的偷拍黑产

法治日报 2024-04-13 09:10:26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无数双眼睛可能正在盯着你……

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网络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2019-2023年度)》,通报该院近5年审结的网络犯罪案件办理情况。其中一起“窥私”案例不禁让人后背发凉——

被告人巫某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了某品牌摄像头的用户名和密码数据库,将其置于自建的App中,通过指令调取数据库信息实现入侵并控制目标摄像头。巫某某控制的摄像头超过18万个,场所涵盖医院、家庭、养老院、实验室等,宣传“足不出户看世界”向“客户”收取68元至688元不等的会员费并提供实时监控画面。最终,法院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巫某某有期徒刑5年,罚金10万元,并没收其违法所得80余万元。

可怕的窥私欲,屡打不绝的偷拍犯罪!

如今,摄像头成为了人们很多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标配”,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摄像头存在大量系统漏洞,不严格的访问控制更容易被黑客入侵,加上很多视频数据缺乏加密处理,让许多家庭、酒店隐私信息处于“裸奔”状态。

通过摄像头窥探、贩卖个人隐私,此前早有不少案例。从私家车内的行车记录仪被盗,到公共场所摄像头被“黑”;从家用摄像头被入侵,再到用户手机摄像头被远程打开……现实版《楚门的世界》频频上演,而且已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懂的秒进”“一律对床”,在部分社交平台和论坛中,只要支付两三百元,就可以看到陌生人家里的实时监控画面。凡此种种,不断引发公众对于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和讨论。

虚拟的网络世界,隐私安全是每个网民的基本诉求,也是数字生活的“刚需”。保护个人隐私,切断摄像头窥私黑色产业链,已经成为摄像头行业,甚至是网络空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遏制摄像头成为窃取隐私的“窗口”,必须从多个层面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和防范。近年来,为了遏制偷拍黑产的蔓延,公安部门持续开展“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开展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断源”行动和打击偷拍偷窥的“扫雷”行动,依法严打非法生产、安装、控制网络摄像头等窃听窃照器材及偷拍偷窥违法犯罪,切实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企业和电商平台也不断升级技术手段,提高信息安全技术水平,提升技术对抗能力,屏蔽和下架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关键词及产品,减少用户信息被入侵和窃取的风险。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破解摄像头“窥私”犯罪的难点和痛点。诸如,摄像头破解的隐蔽化、犯罪分子的专业化、犯罪链条的产业化、犯罪成本相对较低等等,都加剧了摄像头隐私泄露监管的难度。

万物互联时代,网络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更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避免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在遇到侵害隐私权的事件发生时,应当懂得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当然,说到底,没有需求,也就没有滋生犯罪的“温床”。想要摆脱“被围观”的恐惧,每个人都应该有“不围观”的自觉。从法律后果来看,盗取网络摄像头账号密码并进行控制的,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此外,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社交软件向他人传播淫秽视频的,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则构成犯罪。

摄像头背后的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摄像头下的生活是真实的,依法严惩网络犯罪,让偷拍摄像头彻底销声匿迹,人们的生活才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