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除了年夜饭,绝大多数中国青年还坚持这些过年传统

除了年夜饭,绝大多数中国青年还坚持这些过年传统

文章来源: 中时电子报 于 2024-02-08 13:22:3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青年报》8日报导,你看重哪些过年的“仪式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大陆1333名青年进行调查显示,94.1%受访青年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76.7%的受访青年注重过年的“仪式感”,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是受访青年认为过年“仪式感”最重要的体现。

“我觉得过年时要跟父母一块儿过,尤其是除夕那天一定要回家。”今年30岁的锃亮是土生土长北京人,每年除夕到正月初五,他都会与家人共同度过,陪长辈走亲戚、拉家常。

调查显示,59.3%的受访青年今年过年会回老家与大家庭团聚,19.9%的受访青年会和自己的小家庭或朋友一起外出旅游,10.6%的受访青年会和自己的小家庭一起过年,9.7%的受访青年会在工作地一个人或者与朋友一起过年。

来自湖北黄冈的00后大学生宴文峰比较注重过年的“仪式感”,每年临近春节时,她都会买当年属相的窗花布置家里,也会买一身新衣服,“每年过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换一身新衣服,开启新的生活”。

数据显示,76.7%的受访青年注重过年的“仪式感”。交叉分析显示,受访男性注重过年“仪式感”的比例(77.5%)略高于女性(76.1%)。90后受访者注重过年“仪式感”的比例最高,为79.2%。

具体来说,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是受访青年认为过年“仪式感”最重要的体现,获选率为69.2%,63.8%的受访青年认为贴春联、年画能让过年更有“仪式感”。此外,受访青年觉得过年的“仪式感”还体现在:拜访亲友(49.7%)、拍全家福(47.9%)、大扫除、布置家里(47.3%)、买新衣、换新发型(45.6%)以及挂灯笼、放鞭炮营造节日氛围(40.9%)等。

杨敏的家乡巴彦淖尔市位于河套地区,当地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每年人们从腊八开始准备年货,炸麻花、蒸馒头、杀鸡宰羊……在年夜饭的餐桌上,通常都少不了“河套硬四盘”:外酥里嫩的“酥鸡”、鲜美糯嫩的“丸子”、肥而不腻的“扒条肉”和鲜美可口的“清蒸羊”。

每到除夕夜,在巴彦淖尔市,当地居民还有“堆旺火”的传统习俗。白天,各家各户把院子里堆上炭火,到了晚上11点到12点,人们会点着旺火,放烟花,象征平安跨过除夕。

吃白菜会发财”。

调查显示,94.1%的受访青年仍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具体到过年前,近五成(49.0%)的受访青年表示“二十四扫房子”是必不可少的活动,40.4%的受访青年还坚持除夕包饺子的传统。39.8%的受访青年表示“蒸馒头,杀猪割年肉”是过年重要的准备工作。其他还有:宰鸡赶大集(37.7%)、祭祖上大供(33.5%)、磨豆腐(33.3%)、祭灶(31.4%)和宰鸭、打糕蒸馍贴窗花(30.3%)等。

数据显示,不同地区受访者的年俗习惯有一定差异。在华北地区的受访者中,更多人会坚持“除夕包饺子”“二十四扫房子”“蒸馒头,杀猪割年肉”等年俗,而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受访者更看重“祭祖上大供”等习俗。

受访青年中,男性占46.1%,女性占53.9%。00后占21.2%,95后占21.3%,90后占35.0%,85后占13.3%,80后占9.2%。来自华东地区的占22.4%,华北地区的占19.3%,华南地区的占17.8%,东北地区的占13.9%,西北地方的占9.9%,西南地区的占8.8%,华中地区的占7.9%。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祭"旅游警示",日本女议员呼吁反制!
2.7万亿资金,33万名赌客,他的贪婪到头了
“全职儿女”,是新型“啃老”?
中国飞日航班柜台现人龙 游客喊“政治与我无关”
少林寺原住持释永信被正式批捕 罪名是…




24小时讨论排行

反击日本,中国舆论掀“琉球地位未定论”
高市内阁罕见支持率持续高涨 中国恐错估高市韧性
中国承诺跳票 采购美大豆不到3% 美农民撑不下去了
反差强烈 日动画《鬼灭之刃》中国票房3天飙破3亿
纽约深夜爆仇亚群殴:一群人狂喊“我讨厌亚洲人”
“太子集团”天价比特币,被美国“黑吃黑”?
决裂后川普穷追猛打 格林:体会到爱泼斯坦案受害者的恐惧
成“重点猎物”?FBI警告:在美国讲中文者小心
曾经轰动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岁 各自开启不同人生
中国对日本发出留学预警!指"治安形势不佳"风险上升
曝17岁少女多次进出普京官邸 百万英镑豪宅当分手费
大家都在省!留学生“剩饭盲盒”硬撑生活 $40吃一周
特朗普私下重点讨论的不是毒品 而是马杜罗的命运和石油
中国驻美大使:欢迎愈来愈多美国民众访中国
成本15元却卖4.7万 美陆军部长批军火商坑自家人
官媒继续开骂“撒泡尿照照自己几斤几两!“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除了年夜饭,绝大多数中国青年还坚持这些过年传统

中时电子报 2024-02-08 13:22:33



《中国青年报》8日报导,你看重哪些过年的“仪式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大陆1333名青年进行调查显示,94.1%受访青年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76.7%的受访青年注重过年的“仪式感”,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是受访青年认为过年“仪式感”最重要的体现。

“我觉得过年时要跟父母一块儿过,尤其是除夕那天一定要回家。”今年30岁的锃亮是土生土长北京人,每年除夕到正月初五,他都会与家人共同度过,陪长辈走亲戚、拉家常。

调查显示,59.3%的受访青年今年过年会回老家与大家庭团聚,19.9%的受访青年会和自己的小家庭或朋友一起外出旅游,10.6%的受访青年会和自己的小家庭一起过年,9.7%的受访青年会在工作地一个人或者与朋友一起过年。

来自湖北黄冈的00后大学生宴文峰比较注重过年的“仪式感”,每年临近春节时,她都会买当年属相的窗花布置家里,也会买一身新衣服,“每年过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换一身新衣服,开启新的生活”。

数据显示,76.7%的受访青年注重过年的“仪式感”。交叉分析显示,受访男性注重过年“仪式感”的比例(77.5%)略高于女性(76.1%)。90后受访者注重过年“仪式感”的比例最高,为79.2%。

具体来说,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是受访青年认为过年“仪式感”最重要的体现,获选率为69.2%,63.8%的受访青年认为贴春联、年画能让过年更有“仪式感”。此外,受访青年觉得过年的“仪式感”还体现在:拜访亲友(49.7%)、拍全家福(47.9%)、大扫除、布置家里(47.3%)、买新衣、换新发型(45.6%)以及挂灯笼、放鞭炮营造节日氛围(40.9%)等。

杨敏的家乡巴彦淖尔市位于河套地区,当地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每年人们从腊八开始准备年货,炸麻花、蒸馒头、杀鸡宰羊……在年夜饭的餐桌上,通常都少不了“河套硬四盘”:外酥里嫩的“酥鸡”、鲜美糯嫩的“丸子”、肥而不腻的“扒条肉”和鲜美可口的“清蒸羊”。

每到除夕夜,在巴彦淖尔市,当地居民还有“堆旺火”的传统习俗。白天,各家各户把院子里堆上炭火,到了晚上11点到12点,人们会点着旺火,放烟花,象征平安跨过除夕。

吃白菜会发财”。

调查显示,94.1%的受访青年仍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具体到过年前,近五成(49.0%)的受访青年表示“二十四扫房子”是必不可少的活动,40.4%的受访青年还坚持除夕包饺子的传统。39.8%的受访青年表示“蒸馒头,杀猪割年肉”是过年重要的准备工作。其他还有:宰鸡赶大集(37.7%)、祭祖上大供(33.5%)、磨豆腐(33.3%)、祭灶(31.4%)和宰鸭、打糕蒸馍贴窗花(30.3%)等。

数据显示,不同地区受访者的年俗习惯有一定差异。在华北地区的受访者中,更多人会坚持“除夕包饺子”“二十四扫房子”“蒸馒头,杀猪割年肉”等年俗,而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受访者更看重“祭祖上大供”等习俗。

受访青年中,男性占46.1%,女性占53.9%。00后占21.2%,95后占21.3%,90后占35.0%,85后占13.3%,80后占9.2%。来自华东地区的占22.4%,华北地区的占19.3%,华南地区的占17.8%,东北地区的占13.9%,西北地方的占9.9%,西南地区的占8.8%,华中地区的占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