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女子拒绝公司查手机聊天记录,被无偿辞退

女子拒绝公司查手机聊天记录,被无偿辞退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于 2023-04-06 09:22:2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我只是正常上个班,竟然说我泄露公司机密,要求查手机微信聊天记录和通讯录,不让查就辞退。”

近日,#女子拒绝公司查看手机被无偿辞退#冲上热搜。

查手机“找内奸”,不让查就开除

今年3月,在湖北武汉一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林女士,遇到了一件让其气愤的事。

3月7日,公司在例会上以“找内奸”为由,提出要查看员工手机,原因是有人泄露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员信息。迫于无奈,员工们接受了检查,但没想到第二天,公司要求再次查看手机。这次林女士拒绝配合,公司却以此认为林女士就是“内奸”,强行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

林女士告诉《工人日报》记者,2021年6月,她入职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职期间并不存在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

公司出具的员工辞退通知书上却称,林女士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及严重失职,达不到公司的岗位要求,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且无须支付劳动补偿金。

“不让查手机属于违反规章制度?”林女士对此不解。她表示,公司不仅拒绝支付劳动补偿金,还扣下其2月1日至3月8日的绩效工资,甚至在将其赶出办公区域时,强行检查其私人背包。

吉林正基律师事务所律师熊星星认为,用人单位检查劳动者手机微信聊天记录的做法,侵犯了劳动者的个人信息权、隐私权、人格尊严等,甚至涉及侵犯第三人隐私。

目前,林女士正在申请劳动仲裁。

无独有偶,4月3日,一份山东某公司倡导职工在工作中谨言慎行的文件截图引发关注,文件称“相关部门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调取微信电话、手机摄像头等数据”。该公司回应媒体称,文件已全部撤回。

网友:不能理解

专家:明显违法

有网友表示“公司这波操作简直离谱,不能理解。”还有网友认为“公司此举侵犯了员工隐私”。

以抓“内奸”为名查看员工手机中聊天记录,打着防“摸鱼”的旗号要求员工出示手机用电用网情况……对这些奇葩操作,很多人会感到疑惑:公司这么做不违法吗?

辽宁省工会维权专家、辽宁省劳动人事争议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嘉熙表示,实操中,有些公司管理者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有些管理者看来,查看手机聊天内容都是“正常”的举动,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是雇主,具有管理的权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878897598

但是问题在于,用人单位与员工实际上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并不是执法者,不具有公权力。换句话说,对于劳动者个人手机、个人电脑等的个人信息,他们是完全没有权力去查看的。

当然,这里也要分开看,如果是劳动者在工作设备上存储的信息经过劳动者同意所搜集的,用人单位可以去看。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劳动者的授权,单位不应该搜集。

上述案例中,公司没有经过员工的知情同意获取私人聊天记录,明显违法,也构成了对公民隐私权的违法侵犯。

审查手机、恢复聊天记录,这是赤裸裸无视劳动者权利的行为,律师提示劳动者应勇于依法维权,善于维护自身权利。

法官:劳动合同不是“卖身契”

据山东高法2021年发布的一则案例,李小鱼是某公司销售业务员,入职时,公司为其配备了工作手机。2021年初,李小鱼向公司辞职,并交回工作手机。

近日,公司提起劳动仲裁,要求李小鱼赔偿损失。公司方面称通过调取手机数据,认为李小鱼在职期间“接私活儿”,拿到订单后,没有交回公司,却交到其他公司赚取外快。按照公司规定,应承担高额赔偿责任。

李小鱼认为,公司始终远程监控个人通话等信息,且未经许可调取手机数据,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这些私自调取的数据资料不能作为证据。

公司却说,这是工作手机,所有权属于公司,发给销售员就是为了工作的,公司当然可以合法获取手机数据资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法官说法:

利用公司资源“接私活”,会导致公司财产损失,也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行为。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实施窃听他人私密活动、处理他人私密信息等行为。公司对劳动者履行工作职责进行管理监督,无可厚非,但应当在合法合理的限度内行使权利。

公司的确享有工作手机的所有权,但是劳动者利用该工作手机,在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中形成的通话等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享有未经本人许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

所以,在未得到李小鱼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恢复手机数据,获取的证据不具有合法性,如果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公司无法证明李小鱼“接私活儿”的事实。

在此,也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不是“卖身契”,对劳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尊重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人身权和人格权。

查看评论(1)

24小时热点排行

金正恩为爱女从中国进口数十吨“臭臭的东西”
“邓超给所有79年出生的人道歉”上热搜第一
薄瓜瓜母亲节为母喊冤 称谷开来是“当代窦娥”
纽约时报:这是习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贸易战
美公民入境中国遭强制“侵入性检测” 美政府将调查

24小时讨论排行

经贸会谈结束 何立峰: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机制
美中贸易谈判重大进展 美官员:中国急于重启贸易
川普夸中美谈判“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方不评价
星二代称"中国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门铃恶作剧”酿悲剧 高中生毕业前夕遭枪击身亡
紧跟川普准没错?他两度高喊买股 标普大涨了…
来自美国的新教皇在大选中投给了特朗普吗?
中国“真空磁浮列车”:北京上海仅需90分钟
印巴空战 中制导弹无损落地 印度捡到军情大礼包
都结束了!美大使称:川普“第51州”言论已过去
空战捷报与假新闻,印巴停火背后的较量
3岁女童突严重脱发 被确诊铊中毒 警调查:人为投毒
美对中重大退让!因中国在2问题上未有任何承诺
离谱!特朗普拟接受卡塔尔赠送豪华飞机当“空军一号”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 “丰硕”成果可能只在股市?
中国男晒日本护照喊“打入敌人内部” 遭日网友检举急删文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女子拒绝公司查手机聊天记录,被无偿辞退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4-06 09:22:25

“我只是正常上个班,竟然说我泄露公司机密,要求查手机微信聊天记录和通讯录,不让查就辞退。”

近日,#女子拒绝公司查看手机被无偿辞退#冲上热搜。

查手机“找内奸”,不让查就开除

今年3月,在湖北武汉一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林女士,遇到了一件让其气愤的事。

3月7日,公司在例会上以“找内奸”为由,提出要查看员工手机,原因是有人泄露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员信息。迫于无奈,员工们接受了检查,但没想到第二天,公司要求再次查看手机。这次林女士拒绝配合,公司却以此认为林女士就是“内奸”,强行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赔偿。

林女士告诉《工人日报》记者,2021年6月,她入职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职期间并不存在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

公司出具的员工辞退通知书上却称,林女士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及严重失职,达不到公司的岗位要求,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且无须支付劳动补偿金。

“不让查手机属于违反规章制度?”林女士对此不解。她表示,公司不仅拒绝支付劳动补偿金,还扣下其2月1日至3月8日的绩效工资,甚至在将其赶出办公区域时,强行检查其私人背包。

吉林正基律师事务所律师熊星星认为,用人单位检查劳动者手机微信聊天记录的做法,侵犯了劳动者的个人信息权、隐私权、人格尊严等,甚至涉及侵犯第三人隐私。

目前,林女士正在申请劳动仲裁。

无独有偶,4月3日,一份山东某公司倡导职工在工作中谨言慎行的文件截图引发关注,文件称“相关部门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调取微信电话、手机摄像头等数据”。该公司回应媒体称,文件已全部撤回。

网友:不能理解

专家:明显违法

有网友表示“公司这波操作简直离谱,不能理解。”还有网友认为“公司此举侵犯了员工隐私”。

以抓“内奸”为名查看员工手机中聊天记录,打着防“摸鱼”的旗号要求员工出示手机用电用网情况……对这些奇葩操作,很多人会感到疑惑:公司这么做不违法吗?

辽宁省工会维权专家、辽宁省劳动人事争议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嘉熙表示,实操中,有些公司管理者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有些管理者看来,查看手机聊天内容都是“正常”的举动,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是雇主,具有管理的权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878897598

但是问题在于,用人单位与员工实际上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并不是执法者,不具有公权力。换句话说,对于劳动者个人手机、个人电脑等的个人信息,他们是完全没有权力去查看的。

当然,这里也要分开看,如果是劳动者在工作设备上存储的信息经过劳动者同意所搜集的,用人单位可以去看。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劳动者的授权,单位不应该搜集。

上述案例中,公司没有经过员工的知情同意获取私人聊天记录,明显违法,也构成了对公民隐私权的违法侵犯。

审查手机、恢复聊天记录,这是赤裸裸无视劳动者权利的行为,律师提示劳动者应勇于依法维权,善于维护自身权利。

法官:劳动合同不是“卖身契”

据山东高法2021年发布的一则案例,李小鱼是某公司销售业务员,入职时,公司为其配备了工作手机。2021年初,李小鱼向公司辞职,并交回工作手机。

近日,公司提起劳动仲裁,要求李小鱼赔偿损失。公司方面称通过调取手机数据,认为李小鱼在职期间“接私活儿”,拿到订单后,没有交回公司,却交到其他公司赚取外快。按照公司规定,应承担高额赔偿责任。

李小鱼认为,公司始终远程监控个人通话等信息,且未经许可调取手机数据,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这些私自调取的数据资料不能作为证据。

公司却说,这是工作手机,所有权属于公司,发给销售员就是为了工作的,公司当然可以合法获取手机数据资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法官说法:

利用公司资源“接私活”,会导致公司财产损失,也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行为。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实施窃听他人私密活动、处理他人私密信息等行为。公司对劳动者履行工作职责进行管理监督,无可厚非,但应当在合法合理的限度内行使权利。

公司的确享有工作手机的所有权,但是劳动者利用该工作手机,在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中形成的通话等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享有未经本人许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

所以,在未得到李小鱼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恢复手机数据,获取的证据不具有合法性,如果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公司无法证明李小鱼“接私活儿”的事实。

在此,也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不是“卖身契”,对劳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尊重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人身权和人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