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习近平明日出访俄国 外界关注中国微妙立场

习近平明日出访俄国 外界关注中国微妙立场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3-03-19 10:28:3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在3月20日开始为期3天的俄罗斯之行。现在,各界都关心这次国事访问是否会改变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访问对于刚刚获得连任的习近平来说“非常微妙”。 https://t.co/RZ8c6xWqT9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March 19, 2023
刚刚开启第三个中国国家主席任期的习近平,将于3月20日开始为期三天的俄罗斯之行。北京将此次访问描述为"和平之旅",旨在"改善全球治理",并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预计习近平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会面,并可能稍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

俄方表示,俄中两国领导人将讨论进一步深化边合作,并预计两国领导人将签署重要的双边文件。

一些观察人士表示,中国试图利用最近从调停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重建外交关系中获得的外交声誉。"他们想推动俄罗斯和乌克兰至少重启谈判,"奥地利欧洲安全防务政策研究所所长查卡洛娃(Velina Tchakarova)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加速了这次访问。"

查卡洛娃还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将试图利用此次访问来加强反西方和反美国的叙事,同时展示两国关系的紧密程度。"所有这些都对北京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打算加强与许多持批评美国立场国家的关系。"

中国调停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试图在乌克兰持续的战争中表现得中立,敦促俄罗斯和乌克兰开始和平谈判,并呼吁放弃"冷战思维"。尽管北京上个月通过一份"12点和平计划"阐述了其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但许多西方国家仍对中国的意图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继续坚持与莫斯科的"无上限合作伙伴关系"。

美国警告称,中国可能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但德国总理肖尔茨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北京方面曾对他说不会越过这条红线。在中国上周成功斡旋伊朗和沙特达成复交协议之后,一些国家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可能在乌克兰战争中扮演类似的角色。

然而,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高级研究员马安洲(Andrew Small)认为,尽管北京希望展示自己作为调解人的形象,但是否愿意真正推动冲突的任何一方重启和平谈判,则依然存疑。他对德国之声说:"中国将不得不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但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真正愿意这么做的迹象。"

其他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试图在全球冲突中树立自己调解人形象只是表面上的,更大的意图是"在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挑拨离间"。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的中国问题专家诗丽娜(Justyna Szczudlik)表示:"尽管北京知道华盛顿对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所持立场的看法无法改变,但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改变欧洲对中国的看法。"

尽管北京试图向某些国家展示自己的"和平"形象,诗丽娜认为,中国仍未公开谴责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行为。这表明,中方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没有改变。"试图说服乌克兰和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却没有呼吁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这是中国无法成为调解人的最佳证据,"

极其微妙的现状

尽管一些西方国家持怀疑态度,乌克兰仍认为中国在促进乌克兰战争和平进程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2月24日,即战争周年纪念日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北京加入和谈峰会。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于3月16日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进行了通话,强调中国在战争中的立场仍然客观公正,致力于促进和平、推动谈判。秦刚补充说,中国一直呼吁国际社会为和平谈判创造条件。

查卡洛娃表示,基辅方面明白中国是少数几个可以对俄罗施加影响并推动双方恢复和平谈判的国家之一。她认为,乌克兰可以利用泽连斯基与习近平的可能通话了解北京对战争的立场,接收来自莫斯科的任何信息,并讨论一些紧迫的非军事问题,例如商品价格和粮食出口。"像粮食出口、战俘交换或确保安全的人道主义通道这样的具体话题都是和平计划的一部分,而中国可以将实现这些事情包装为成果"。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究竟有没有用?

然而,一些国家仍对中国在战争中的真实立场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在外交和经济上继续维持和俄罗斯的紧密关系。上月,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访问莫斯科时,他将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双边关系描述为"坚如磐石"。王毅补充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致力于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

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大加制裁之际,中国仍是俄罗斯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据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双边贸易也在2022年增长了34.3%。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诗丽娜认为,对于北京和莫斯科来说,让威权国家更加强大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认为西方国家正在包围像他们这样的威权国家。"从中国和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威权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马安洲则指出,北京既需要与乌克兰保持接触,又要维持好和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因此习近平的俄罗斯之行将"极其微妙"。他对德国之声表示:"此次旅行需要小心处理,因为仍有一种观点认为北京正在继续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

北京成为"良性和平推动者"?

在中国试图将自己呈现为俄乌冲突的潜在调停者的同时,北京近几个月还加大了外交魅力攻势,与白俄罗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峰会,同时试图修复与澳大利亚、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马安洲指出,这些举措是中国试图巩固自己集团的努力。"这同时也是试图在和美国的持续斗争中确保有一群盟友。"

其他专家也认为,北京将通过其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来增加其全球可见度。"这场战争是中国获得更高国际信誉的跳板," 拉脱维亚里加斯特拉金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塞伦科娃(Una Cerenkova)对德国之声表示。"如果中国想维护其信誉,习近平迟早需要与泽连斯基进行对话。"

尽管有些人希望中国能促进俄乌和谈,但专家们对北京成为"良性和平推动者"的前景持谨慎态度。马安洲表示:"中国仍然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这是不会改变的。……西方应该关注一个风险更大的情况,即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会如何深化。关键问题是,这是否会为中国今后向俄罗斯供应武器创造先决条件?我们依然有理由担心中俄罗斯关系的走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三万中国人涌入非洲:种菜、做电商,卖期房
她开了一家咖啡馆,却意外成为总理夫人
试管婴儿出生不久确诊肾病综合征:医院被判担责10%
老外也信风水?第一批靠玄学出海的中国人已经赚翻了
29元一晚的“县城招待所”巨头,如今估值570亿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H-1B签证费用升至10万美元
美国住院医师年薪涨到7.5万美元,为何还不满意?
美工作签证要收10万美元?出境者抢返美 机票飙涨
美大豆协会主席拖拉机上喊话: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旅行箱失而复得 “无语哥”:还好在中国 我太幸运了
习近平女儿信息泄露案:牛腾宇被判14年,父母喊冤5年遭暴力
中国抗战电影“731”票房破纪录 恐加剧中日紧张
全智贤代言广告被撤 主演《暴风圈》在中国遭抵制
10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名单揭晓 包括英法加澳
阿里神秘芯片对标英伟达?业内人士回应
中国签证9月30日起可线上申请 这些类别不适用
特朗普称普京“让我失望” 克宫回应:他有些情绪化
川普轰媒体97%负面报导"非言论自由":这根本不合法!
特朗普扔出H-1B“炸弹”:企业急发禁令 拦员工出境
艺术家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引发巨大环保争议
特朗普出创收新招金卡签证,低档100万美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习近平明日出访俄国 外界关注中国微妙立场

德国之声 2023-03-19 10:28:35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在3月20日开始为期3天的俄罗斯之行。现在,各界都关心这次国事访问是否会改变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访问对于刚刚获得连任的习近平来说“非常微妙”。 https://t.co/RZ8c6xWqT9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March 19, 2023
刚刚开启第三个中国国家主席任期的习近平,将于3月20日开始为期三天的俄罗斯之行。北京将此次访问描述为"和平之旅",旨在"改善全球治理",并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预计习近平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会面,并可能稍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

俄方表示,俄中两国领导人将讨论进一步深化边合作,并预计两国领导人将签署重要的双边文件。

一些观察人士表示,中国试图利用最近从调停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重建外交关系中获得的外交声誉。"他们想推动俄罗斯和乌克兰至少重启谈判,"奥地利欧洲安全防务政策研究所所长查卡洛娃(Velina Tchakarova)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加速了这次访问。"

查卡洛娃还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将试图利用此次访问来加强反西方和反美国的叙事,同时展示两国关系的紧密程度。"所有这些都对北京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打算加强与许多持批评美国立场国家的关系。"

中国调停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试图在乌克兰持续的战争中表现得中立,敦促俄罗斯和乌克兰开始和平谈判,并呼吁放弃"冷战思维"。尽管北京上个月通过一份"12点和平计划"阐述了其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但许多西方国家仍对中国的意图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继续坚持与莫斯科的"无上限合作伙伴关系"。

美国警告称,中国可能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但德国总理肖尔茨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北京方面曾对他说不会越过这条红线。在中国上周成功斡旋伊朗和沙特达成复交协议之后,一些国家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可能在乌克兰战争中扮演类似的角色。

然而,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高级研究员马安洲(Andrew Small)认为,尽管北京希望展示自己作为调解人的形象,但是否愿意真正推动冲突的任何一方重启和平谈判,则依然存疑。他对德国之声说:"中国将不得不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但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真正愿意这么做的迹象。"

其他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试图在全球冲突中树立自己调解人形象只是表面上的,更大的意图是"在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挑拨离间"。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的中国问题专家诗丽娜(Justyna Szczudlik)表示:"尽管北京知道华盛顿对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所持立场的看法无法改变,但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改变欧洲对中国的看法。"

尽管北京试图向某些国家展示自己的"和平"形象,诗丽娜认为,中国仍未公开谴责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行为。这表明,中方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没有改变。"试图说服乌克兰和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却没有呼吁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这是中国无法成为调解人的最佳证据,"

极其微妙的现状

尽管一些西方国家持怀疑态度,乌克兰仍认为中国在促进乌克兰战争和平进程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2月24日,即战争周年纪念日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北京加入和谈峰会。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于3月16日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进行了通话,强调中国在战争中的立场仍然客观公正,致力于促进和平、推动谈判。秦刚补充说,中国一直呼吁国际社会为和平谈判创造条件。

查卡洛娃表示,基辅方面明白中国是少数几个可以对俄罗施加影响并推动双方恢复和平谈判的国家之一。她认为,乌克兰可以利用泽连斯基与习近平的可能通话了解北京对战争的立场,接收来自莫斯科的任何信息,并讨论一些紧迫的非军事问题,例如商品价格和粮食出口。"像粮食出口、战俘交换或确保安全的人道主义通道这样的具体话题都是和平计划的一部分,而中国可以将实现这些事情包装为成果"。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究竟有没有用?

然而,一些国家仍对中国在战争中的真实立场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在外交和经济上继续维持和俄罗斯的紧密关系。上月,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访问莫斯科时,他将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双边关系描述为"坚如磐石"。王毅补充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致力于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

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大加制裁之际,中国仍是俄罗斯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据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双边贸易也在2022年增长了34.3%。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诗丽娜认为,对于北京和莫斯科来说,让威权国家更加强大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认为西方国家正在包围像他们这样的威权国家。"从中国和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威权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马安洲则指出,北京既需要与乌克兰保持接触,又要维持好和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因此习近平的俄罗斯之行将"极其微妙"。他对德国之声表示:"此次旅行需要小心处理,因为仍有一种观点认为北京正在继续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

北京成为"良性和平推动者"?

在中国试图将自己呈现为俄乌冲突的潜在调停者的同时,北京近几个月还加大了外交魅力攻势,与白俄罗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峰会,同时试图修复与澳大利亚、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马安洲指出,这些举措是中国试图巩固自己集团的努力。"这同时也是试图在和美国的持续斗争中确保有一群盟友。"

其他专家也认为,北京将通过其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来增加其全球可见度。"这场战争是中国获得更高国际信誉的跳板," 拉脱维亚里加斯特拉金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塞伦科娃(Una Cerenkova)对德国之声表示。"如果中国想维护其信誉,习近平迟早需要与泽连斯基进行对话。"

尽管有些人希望中国能促进俄乌和谈,但专家们对北京成为"良性和平推动者"的前景持谨慎态度。马安洲表示:"中国仍然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这是不会改变的。……西方应该关注一个风险更大的情况,即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会如何深化。关键问题是,这是否会为中国今后向俄罗斯供应武器创造先决条件?我们依然有理由担心中俄罗斯关系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