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习近平明日出访俄国 外界关注中国微妙立场

习近平明日出访俄国 外界关注中国微妙立场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3-03-19 10:28:3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在3月20日开始为期3天的俄罗斯之行。现在,各界都关心这次国事访问是否会改变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访问对于刚刚获得连任的习近平来说“非常微妙”。 https://t.co/RZ8c6xWqT9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March 19, 2023
刚刚开启第三个中国国家主席任期的习近平,将于3月20日开始为期三天的俄罗斯之行。北京将此次访问描述为"和平之旅",旨在"改善全球治理",并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预计习近平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会面,并可能稍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

俄方表示,俄中两国领导人将讨论进一步深化边合作,并预计两国领导人将签署重要的双边文件。

一些观察人士表示,中国试图利用最近从调停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重建外交关系中获得的外交声誉。"他们想推动俄罗斯和乌克兰至少重启谈判,"奥地利欧洲安全防务政策研究所所长查卡洛娃(Velina Tchakarova)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加速了这次访问。"

查卡洛娃还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将试图利用此次访问来加强反西方和反美国的叙事,同时展示两国关系的紧密程度。"所有这些都对北京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打算加强与许多持批评美国立场国家的关系。"

中国调停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试图在乌克兰持续的战争中表现得中立,敦促俄罗斯和乌克兰开始和平谈判,并呼吁放弃"冷战思维"。尽管北京上个月通过一份"12点和平计划"阐述了其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但许多西方国家仍对中国的意图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继续坚持与莫斯科的"无上限合作伙伴关系"。

美国警告称,中国可能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但德国总理肖尔茨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北京方面曾对他说不会越过这条红线。在中国上周成功斡旋伊朗和沙特达成复交协议之后,一些国家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可能在乌克兰战争中扮演类似的角色。

然而,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高级研究员马安洲(Andrew Small)认为,尽管北京希望展示自己作为调解人的形象,但是否愿意真正推动冲突的任何一方重启和平谈判,则依然存疑。他对德国之声说:"中国将不得不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但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真正愿意这么做的迹象。"

其他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试图在全球冲突中树立自己调解人形象只是表面上的,更大的意图是"在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挑拨离间"。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的中国问题专家诗丽娜(Justyna Szczudlik)表示:"尽管北京知道华盛顿对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所持立场的看法无法改变,但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改变欧洲对中国的看法。"

尽管北京试图向某些国家展示自己的"和平"形象,诗丽娜认为,中国仍未公开谴责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行为。这表明,中方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没有改变。"试图说服乌克兰和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却没有呼吁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这是中国无法成为调解人的最佳证据,"

极其微妙的现状

尽管一些西方国家持怀疑态度,乌克兰仍认为中国在促进乌克兰战争和平进程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2月24日,即战争周年纪念日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北京加入和谈峰会。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于3月16日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进行了通话,强调中国在战争中的立场仍然客观公正,致力于促进和平、推动谈判。秦刚补充说,中国一直呼吁国际社会为和平谈判创造条件。

查卡洛娃表示,基辅方面明白中国是少数几个可以对俄罗施加影响并推动双方恢复和平谈判的国家之一。她认为,乌克兰可以利用泽连斯基与习近平的可能通话了解北京对战争的立场,接收来自莫斯科的任何信息,并讨论一些紧迫的非军事问题,例如商品价格和粮食出口。"像粮食出口、战俘交换或确保安全的人道主义通道这样的具体话题都是和平计划的一部分,而中国可以将实现这些事情包装为成果"。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究竟有没有用?

然而,一些国家仍对中国在战争中的真实立场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在外交和经济上继续维持和俄罗斯的紧密关系。上月,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访问莫斯科时,他将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双边关系描述为"坚如磐石"。王毅补充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致力于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

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大加制裁之际,中国仍是俄罗斯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据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双边贸易也在2022年增长了34.3%。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诗丽娜认为,对于北京和莫斯科来说,让威权国家更加强大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认为西方国家正在包围像他们这样的威权国家。"从中国和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威权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马安洲则指出,北京既需要与乌克兰保持接触,又要维持好和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因此习近平的俄罗斯之行将"极其微妙"。他对德国之声表示:"此次旅行需要小心处理,因为仍有一种观点认为北京正在继续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

北京成为"良性和平推动者"?

在中国试图将自己呈现为俄乌冲突的潜在调停者的同时,北京近几个月还加大了外交魅力攻势,与白俄罗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峰会,同时试图修复与澳大利亚、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马安洲指出,这些举措是中国试图巩固自己集团的努力。"这同时也是试图在和美国的持续斗争中确保有一群盟友。"

其他专家也认为,北京将通过其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来增加其全球可见度。"这场战争是中国获得更高国际信誉的跳板," 拉脱维亚里加斯特拉金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塞伦科娃(Una Cerenkova)对德国之声表示。"如果中国想维护其信誉,习近平迟早需要与泽连斯基进行对话。"

尽管有些人希望中国能促进俄乌和谈,但专家们对北京成为"良性和平推动者"的前景持谨慎态度。马安洲表示:"中国仍然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这是不会改变的。……西方应该关注一个风险更大的情况,即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会如何深化。关键问题是,这是否会为中国今后向俄罗斯供应武器创造先决条件?我们依然有理由担心中俄罗斯关系的走向。"

查看评论(38)

24小时热点排行

贝索斯带55岁未婚妻去酒店,桑切斯的“衣服”引争议
马斯克再添龙凤胎?“海后”官宣生下一儿一女
美对中重大退让!因中国在2问题上未有任何承诺
查尔斯癌症恶化入院?王室已做好秘密继位准备...
女护士家暴致死案:她在言语中沉默,在日记中求生

24小时讨论排行

贸易谈判北京没跪?网友:美国征的还是比中国多
贝森特:不脱钩 但战略品必需脱钩 钢铁芯片链更去中国化
印巴空战 中制导弹无损落地 印度捡到军情大礼包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 “丰硕”成果可能只在股市?
紧跟川普准没错?他两度高喊买股 标普大涨了…
中媒:中国面子里子全拿下 应当感谢“特朗普同志”
一批南非白人难民抵美国 川普政府高官机场迎接
中国男晒日本护照喊“打入敌人内部” 遭日网友检举急删文
薄瓜瓜歌颂母亲是“当代窦娥” 网友翻出黑历史秒破防
川普签史上最具影响力行政令 美国人不再为他国买单!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谈判结果
现场细节:财长贝森特用糖来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薄瓜瓜母亲节为母喊冤 称谷开来是“当代窦娥”
经贸会谈结束 何立峰: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机制
贸易战重大进展!央视播《纽约我爱你》引热议
离谱!特朗普拟接受卡塔尔赠送豪华飞机当“空军一号”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习近平明日出访俄国 外界关注中国微妙立场

德国之声 2023-03-19 10:28:35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在3月20日开始为期3天的俄罗斯之行。现在,各界都关心这次国事访问是否会改变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访问对于刚刚获得连任的习近平来说“非常微妙”。 https://t.co/RZ8c6xWqT9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March 19, 2023
刚刚开启第三个中国国家主席任期的习近平,将于3月20日开始为期三天的俄罗斯之行。北京将此次访问描述为"和平之旅",旨在"改善全球治理",并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预计习近平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会面,并可能稍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

俄方表示,俄中两国领导人将讨论进一步深化边合作,并预计两国领导人将签署重要的双边文件。

一些观察人士表示,中国试图利用最近从调停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重建外交关系中获得的外交声誉。"他们想推动俄罗斯和乌克兰至少重启谈判,"奥地利欧洲安全防务政策研究所所长查卡洛娃(Velina Tchakarova)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加速了这次访问。"

查卡洛娃还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将试图利用此次访问来加强反西方和反美国的叙事,同时展示两国关系的紧密程度。"所有这些都对北京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打算加强与许多持批评美国立场国家的关系。"

中国调停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试图在乌克兰持续的战争中表现得中立,敦促俄罗斯和乌克兰开始和平谈判,并呼吁放弃"冷战思维"。尽管北京上个月通过一份"12点和平计划"阐述了其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但许多西方国家仍对中国的意图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继续坚持与莫斯科的"无上限合作伙伴关系"。

美国警告称,中国可能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但德国总理肖尔茨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北京方面曾对他说不会越过这条红线。在中国上周成功斡旋伊朗和沙特达成复交协议之后,一些国家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可能在乌克兰战争中扮演类似的角色。

然而,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高级研究员马安洲(Andrew Small)认为,尽管北京希望展示自己作为调解人的形象,但是否愿意真正推动冲突的任何一方重启和平谈判,则依然存疑。他对德国之声说:"中国将不得不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但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真正愿意这么做的迹象。"

其他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试图在全球冲突中树立自己调解人形象只是表面上的,更大的意图是"在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挑拨离间"。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的中国问题专家诗丽娜(Justyna Szczudlik)表示:"尽管北京知道华盛顿对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所持立场的看法无法改变,但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改变欧洲对中国的看法。"

尽管北京试图向某些国家展示自己的"和平"形象,诗丽娜认为,中国仍未公开谴责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行为。这表明,中方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没有改变。"试图说服乌克兰和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却没有呼吁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这是中国无法成为调解人的最佳证据,"

极其微妙的现状

尽管一些西方国家持怀疑态度,乌克兰仍认为中国在促进乌克兰战争和平进程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2月24日,即战争周年纪念日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北京加入和谈峰会。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于3月16日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进行了通话,强调中国在战争中的立场仍然客观公正,致力于促进和平、推动谈判。秦刚补充说,中国一直呼吁国际社会为和平谈判创造条件。

查卡洛娃表示,基辅方面明白中国是少数几个可以对俄罗施加影响并推动双方恢复和平谈判的国家之一。她认为,乌克兰可以利用泽连斯基与习近平的可能通话了解北京对战争的立场,接收来自莫斯科的任何信息,并讨论一些紧迫的非军事问题,例如商品价格和粮食出口。"像粮食出口、战俘交换或确保安全的人道主义通道这样的具体话题都是和平计划的一部分,而中国可以将实现这些事情包装为成果"。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究竟有没有用?

然而,一些国家仍对中国在战争中的真实立场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在外交和经济上继续维持和俄罗斯的紧密关系。上月,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访问莫斯科时,他将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双边关系描述为"坚如磐石"。王毅补充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致力于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

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大加制裁之际,中国仍是俄罗斯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据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双边贸易也在2022年增长了34.3%。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诗丽娜认为,对于北京和莫斯科来说,让威权国家更加强大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认为西方国家正在包围像他们这样的威权国家。"从中国和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威权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马安洲则指出,北京既需要与乌克兰保持接触,又要维持好和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因此习近平的俄罗斯之行将"极其微妙"。他对德国之声表示:"此次旅行需要小心处理,因为仍有一种观点认为北京正在继续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

北京成为"良性和平推动者"?

在中国试图将自己呈现为俄乌冲突的潜在调停者的同时,北京近几个月还加大了外交魅力攻势,与白俄罗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峰会,同时试图修复与澳大利亚、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马安洲指出,这些举措是中国试图巩固自己集团的努力。"这同时也是试图在和美国的持续斗争中确保有一群盟友。"

其他专家也认为,北京将通过其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来增加其全球可见度。"这场战争是中国获得更高国际信誉的跳板," 拉脱维亚里加斯特拉金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塞伦科娃(Una Cerenkova)对德国之声表示。"如果中国想维护其信誉,习近平迟早需要与泽连斯基进行对话。"

尽管有些人希望中国能促进俄乌和谈,但专家们对北京成为"良性和平推动者"的前景持谨慎态度。马安洲表示:"中国仍然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这是不会改变的。……西方应该关注一个风险更大的情况,即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会如何深化。关键问题是,这是否会为中国今后向俄罗斯供应武器创造先决条件?我们依然有理由担心中俄罗斯关系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