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韩国人穷得只能买奢侈品了?

韩国人穷得只能买奢侈品了?

文章来源: 新周刊 于 2023-03-12 00:09: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韩国人对待奢侈品,是执着的。/ 韩国电视剧《顶楼》

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式微,但韩国的奢侈品市场却依旧火爆。2022 年,韩国人均奢侈品消费高达 325 美元,位列世界第一。这届韩国年轻人,为什么对于奢侈品如此痴迷?

全球经济衰退的当下,奢侈品比想象中更具抗风险力。贝恩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 年全球奢侈品行业收入同比增长 21%。

而这繁荣的景象,又以韩国人出力最多。据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2022 年,韩国奢侈品消费总额高达 168 亿美元,人均消费 325 美元——居世界首位,远高于美国的 280 美元和中国的 55 美元。

曾有网友吐槽,韩国人把日用品和奢侈品画等号了。韩国兼职网站 Alba Cheonguk 在 2020 年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当地有 83.3% 的 20 来岁年轻人会用兼职工资买奢侈品。

韩国年轻人排队买奢侈品。/ 央视财经

韩国银行试图将消费狂潮归功于 2021 年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11% 的家庭净资产值上,但这种推论明显站不住脚,据国际清算银行 ( BIS ) 透露,这一年,韩国家庭负债占 GDP 的 105.8%,意味着家庭负债额超过了生产力值。

人们不由得好奇,韩国人的钱到底从哪里来?他们对奢侈品的强依赖性是如何形成的?

当代年轻人:买不起房,却买得起包

夜里倾盆大雨,雨水混着大街上的污泥和垃圾,如瀑布般冲进地下室,水位很快升至半人高。住在里面的一家人,不停用盆将污水舀走,但无济于事,女孩只能蹲在全屋的最高处——厕所的马桶上。同一时间,粪水从马桶缓慢涌出。

这是奥斯卡获奖电影《寄生虫》中的一幕,也是大多数韩国人生存现状的缩影——将逼仄、昏暗与潮湿的地下室,称之为 " 家 "。

电影里一家人挤在地下室度日的画面,是韩国底层群体的真实写照。/ 韩国电影《寄生虫》

截至 2020 年底,韩国有近 38 万间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约 2% 的韩国人住在这种地方。而看过韩剧的人会知道," 考试院 "(廉租房代名词)也是当地一大特色。虽然它有窗户,能晒到太阳和呼吸到新鲜空气,但居住面积大多仅 4 平方米。

在 2010 年、2011 年连续发生洪水涌入半地下室致人死亡事件后,韩国政府在 2012 年禁止将地下室用于住宅用途。但整改失败了,2012 年后,光是首尔就又新增了 4 万个半地下室住宅。

地下室租户以独居老人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居多,韩国巨大的房贷压力,让他们无法搬离这种糟糕的生存环境。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韩国房价在过去 5 年里上涨了 80%,目前首尔的两室一厅住宅均价为 12.4 亿韩元 / 套(约合人民币 655 万元 / 套),而 2022 年韩国人均总收入仅为 4220.3 万韩元,相当于要不吃不喝近 29 年才能买到一套 " 普普通通的房子 "。

全额买房不现实,但贷款也不算是好主意。韩国《中央日报》在今年 1 月指出,韩国商业银行的房贷利率上限突破了 8%。按此利率计算,假如你找银行贷款人民币 655 万元,期限是 30 年,那光是利息就高达人民币 1000.07 万元。

韩国电影《寄生虫》剧照

而且,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一样,韩国年轻人的支出板块不只有住房,旅行、聚餐、装扮、购买电子产品等等都是重要的生活元素。在薪酬未能满足所需,又不愿意伸手找父母要钱的情况下,"P2P 借贷属合法行为 " 的韩国社会特色,给年轻人提供了更简单的来钱渠道。

P2P,指 " 个人对个人 "。尽管如今已有多家 P2P 借贷公司在韩国上市、管理趋向规范,但依旧藏有灰色地带。韩国文化博主 "BB 大王 " 在视频中提到,韩国贷款利率曾一度高达 66%,政府在经过 7 轮调整后,利率才在 2021 年降至 20%。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也侧面解释了韩国家庭高负债现象。

高昂的住房、生活成本与债务,进一步拉大韩国的阶层财富差异——穷的家庭只能越来越穷。韩国年轻人的心情,可用一个例子描述。近年,炒虚拟货币潮在韩国年轻群体间流行。在社交平台上,24 岁的韩国大学生徐允秀被问及 " 迷恋炒币的原因 " 时,他答道:" 如果不这样,就真的没有希望跨阶层了。"

"BB 大王 " 还吐槽,许多韩国漫画和影视剧总是开篇就写主角欠债,但背后原因,却鲜有人深究。/ 韩国电影《金氏漂流记》

奢侈品作为同样具备 " 钱生钱 " 属性的品类,受到韩国年轻人的欢迎,也在意料之中。比如香奈儿的经典翻盖手袋(Classic),2023 年 3 月的价格比 2019 年 11 月的价格高了 74%。

当买奢侈品,成为一种情绪消费

" 既然买不起,那就不买了!" 越来越多韩国人放下对 " 房屋拥有权 " 的执念。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2022 年 8 月,韩国全国房价创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最大月度跌幅,此前已连续 9 个月下跌;2022 年上半年,公寓成交量同比下跌 50.6%。

"YOLO 主义 " 在这种语境下流行起来,并反过来进一步加深韩国年轻人对职场规则、传统观念,以及其他造成心理束缚的社会因素的反抗情绪。

YOLO 主义是 "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 的缩写,即为自己而活的人生理念。2013 年,韩国偶像团体 BTS(防弹少年团)在迷你专辑《O!RUL8,2?》中唱道:"Nothing lasts forever, you only live once. So live your life, not any other's lives."(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你只活一次。过你的生活,而不是其他人的生活。)在发达的 K-POP 文化推动下,YOLO 主义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被大多数年轻人认可。

韩国的 YOLO 主义,主要体现在 " 逃离城市 "" 及时行乐 " 现象上。

首尔是韩国的核心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20%,但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首尔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首尔人口自 2020 年跌破千万后,在 2022 年进一步跌破 950 万。首尔周边地区京畿道的人口,则在 2018 年突破 1300 万后,在 2022 年直逼 1400 万。

可见,首尔出现了持续性的人口逆流现象,年轻人厌倦了大城市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愿意放弃这里的工作机会和高薪酬。

老家的生活压力小,没这么多烦人的工作,令人向往。/ 韩国电视剧《金秘书为何那样》

社交媒体上,一位在保险行业工作的韩国网友 Christine Lee 曾发出灵魂拷问:" 我们为什么要为将来存钱?" 这显然让老一辈的人难以理解——如果不存钱,忽然生病或失业了该怎么办?

但这恰恰是 YOLO 主义者的态度——为了抵御未来的或许不会出现的风险,而牺牲眼前的快乐?NO,NO,NO!谁知道我能活到多少岁呢?

从消费偏好的转变上看,他们真的在付诸行动。早前,韩联社在报道中指出,2021 年韩国恩格尔系数高达 12.86%,创近 21 年新高。恩格尔系数指饮食支出占生活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情况下,随着个人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会降低。

但如今,常识在韩国的 YOLO 主义群体里适用了——他们开始花更多的钱,去吃顶级的食材、去高级餐饮店享受进食以外的服务。

以具有消遣属性的甜品为例,据韩国新世界百货发布的数据,2021 年 1-5 月,甜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37.7%,消费主力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从 2010 年开始,韩国恩格尔系数便逐年上升。/2008 年至 2016 年韩国恩格尔系数变化图

YOLO 主义在韩国各个角落蔓延," 花钱买快乐 " 已成新风尚。那么,谁又能拒绝可提升外形和经济成就的奢侈品呢?

" 为了不被欺负,我开始炫富 "

如果说奢侈品能给外形加分,是全球消费者都认同的,那么将它与社会地位挂钩,恐怕是韩国的特色文化了。

麦肯锡曾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消费群体进行访问,发现在 " 是否认同炫耀奢侈品有失品位 " 的问题下,中国、日本分别有 38%、45% 的消费者表示认同,而韩国只有 22% 的消费者认同。

韩国人注重外貌,下楼扔个垃圾也要化妆、学生们放学后会结伴逛美妆店,如果素颜出门就必须用帽子和口罩把自己的脸捂严实。

早在 2016 年,韩联社便指出,韩国受访女性中,有 97%认为保持美丽很重要、61%不满足于自己的容貌、42%做过整容手术。2015 年爆红的韩国漫画《整容液》也是在讽刺这种已经趋向病态的容貌焦虑。漫画中,女主角为了快速减肥,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最终不幸被整容液泡溶了。

韩国的容貌焦虑无处不在。/《整容液》电影版

他们对别人的外貌要求也同样苛刻。据韩国教育部发布于 2019 年的调查报告,校园霸凌第二大的原因,是霸凌者认为被害者的外貌很奇怪。

首尔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郭锦珠曾在接受采访时分析:" 韩国具有很强的用外貌和物质来比较和判断人的倾向。例如,法国人用会否演奏乐器、会说几种外语、烹饪能力等为标准来定义中产阶级,而韩国人是以年薪、公寓、存款等标准来定义中产阶级。"

由此,韩国人热衷于买奢侈品的另一个原因就出来了——他们需要通过奢侈品来向旁人证明自己的财富值,以换取尊重和赞美。同时,他们用奢侈品装扮自己,以 " 逃避外貌霸凌 "。

韩国发达的社交媒体行业,也推动了奢侈品购买潮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聘请韩国艺人当代言人,如女子偶像组合 BLACKPINK 的四位成员,分别为 CELINE、宝格丽、香奈儿、迪奥、卡地亚、YSL 等品牌服务,其中成员 LISA 在 2022 年 6 月与 CELINE 的联合话题,在外国社交媒体上,只用了短短 50 分钟,阅读量就达到 100 万。

名人效应提高奢侈品在韩国年轻人心中的地位。今年年初,韩国 44 岁父亲金永信在接受《首尔体育报》采访时表示,自己刚上中学的女儿很爱奢侈品包包," 她是 NewJeans(韩国女子演唱组合)的粉丝,其中一位成员是 LV 的品牌大使,女儿就让我给她买 LV 钱包 "。

LISA 背着 CELINE 包包拍摄。/《ELLE》杂志

韩国年轻人对奢侈品的依赖心理,是由经济压力、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促成的。因此,可以预测,韩国的奢侈品购买浪潮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当潮水退去后,沙滩上会是什么景象?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演唱会CEO出轨最大赢家是他 还清57万元学生贷款
新一轮的美国妖股来了 散户压路机前捡铜板?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权力更集中?川普有望藉日资圆主权基金梦 掌钱袋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人家的花园太丑险遭罚款,大家评评冤不冤
释永信涉刑事犯罪 严重违反戒律 包养多名情妇还有私生子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一份与释永信通奸女人笔录 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俄媒寻人 25年前与普京合影中国男孩找到了 现任...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中国餐厅日营业额“惨崩9成” 关店潮猛烈来袭
直击河北易县暴雨:“一天下完了一年的雨”
斯坦福揭秘婚姻现代真相:为何"优质"单身女性更多?
特朗普发奥巴马版乘车逃亡恶搞图,其本人及万斯扮演警察
“回来报备!”新疆社区的权力有多大?
美波音737起飞失火冒烟 173人仓皇逃生:看到轮子喷飞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韩国人穷得只能买奢侈品了?

新周刊 2023-03-12 00:09:54


韩国人对待奢侈品,是执着的。/ 韩国电视剧《顶楼》

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式微,但韩国的奢侈品市场却依旧火爆。2022 年,韩国人均奢侈品消费高达 325 美元,位列世界第一。这届韩国年轻人,为什么对于奢侈品如此痴迷?

全球经济衰退的当下,奢侈品比想象中更具抗风险力。贝恩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 年全球奢侈品行业收入同比增长 21%。

而这繁荣的景象,又以韩国人出力最多。据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2022 年,韩国奢侈品消费总额高达 168 亿美元,人均消费 325 美元——居世界首位,远高于美国的 280 美元和中国的 55 美元。

曾有网友吐槽,韩国人把日用品和奢侈品画等号了。韩国兼职网站 Alba Cheonguk 在 2020 年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当地有 83.3% 的 20 来岁年轻人会用兼职工资买奢侈品。

韩国年轻人排队买奢侈品。/ 央视财经

韩国银行试图将消费狂潮归功于 2021 年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11% 的家庭净资产值上,但这种推论明显站不住脚,据国际清算银行 ( BIS ) 透露,这一年,韩国家庭负债占 GDP 的 105.8%,意味着家庭负债额超过了生产力值。

人们不由得好奇,韩国人的钱到底从哪里来?他们对奢侈品的强依赖性是如何形成的?

当代年轻人:买不起房,却买得起包

夜里倾盆大雨,雨水混着大街上的污泥和垃圾,如瀑布般冲进地下室,水位很快升至半人高。住在里面的一家人,不停用盆将污水舀走,但无济于事,女孩只能蹲在全屋的最高处——厕所的马桶上。同一时间,粪水从马桶缓慢涌出。

这是奥斯卡获奖电影《寄生虫》中的一幕,也是大多数韩国人生存现状的缩影——将逼仄、昏暗与潮湿的地下室,称之为 " 家 "。

电影里一家人挤在地下室度日的画面,是韩国底层群体的真实写照。/ 韩国电影《寄生虫》

截至 2020 年底,韩国有近 38 万间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约 2% 的韩国人住在这种地方。而看过韩剧的人会知道," 考试院 "(廉租房代名词)也是当地一大特色。虽然它有窗户,能晒到太阳和呼吸到新鲜空气,但居住面积大多仅 4 平方米。

在 2010 年、2011 年连续发生洪水涌入半地下室致人死亡事件后,韩国政府在 2012 年禁止将地下室用于住宅用途。但整改失败了,2012 年后,光是首尔就又新增了 4 万个半地下室住宅。

地下室租户以独居老人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居多,韩国巨大的房贷压力,让他们无法搬离这种糟糕的生存环境。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韩国房价在过去 5 年里上涨了 80%,目前首尔的两室一厅住宅均价为 12.4 亿韩元 / 套(约合人民币 655 万元 / 套),而 2022 年韩国人均总收入仅为 4220.3 万韩元,相当于要不吃不喝近 29 年才能买到一套 " 普普通通的房子 "。

全额买房不现实,但贷款也不算是好主意。韩国《中央日报》在今年 1 月指出,韩国商业银行的房贷利率上限突破了 8%。按此利率计算,假如你找银行贷款人民币 655 万元,期限是 30 年,那光是利息就高达人民币 1000.07 万元。

韩国电影《寄生虫》剧照

而且,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一样,韩国年轻人的支出板块不只有住房,旅行、聚餐、装扮、购买电子产品等等都是重要的生活元素。在薪酬未能满足所需,又不愿意伸手找父母要钱的情况下,"P2P 借贷属合法行为 " 的韩国社会特色,给年轻人提供了更简单的来钱渠道。

P2P,指 " 个人对个人 "。尽管如今已有多家 P2P 借贷公司在韩国上市、管理趋向规范,但依旧藏有灰色地带。韩国文化博主 "BB 大王 " 在视频中提到,韩国贷款利率曾一度高达 66%,政府在经过 7 轮调整后,利率才在 2021 年降至 20%。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也侧面解释了韩国家庭高负债现象。

高昂的住房、生活成本与债务,进一步拉大韩国的阶层财富差异——穷的家庭只能越来越穷。韩国年轻人的心情,可用一个例子描述。近年,炒虚拟货币潮在韩国年轻群体间流行。在社交平台上,24 岁的韩国大学生徐允秀被问及 " 迷恋炒币的原因 " 时,他答道:" 如果不这样,就真的没有希望跨阶层了。"

"BB 大王 " 还吐槽,许多韩国漫画和影视剧总是开篇就写主角欠债,但背后原因,却鲜有人深究。/ 韩国电影《金氏漂流记》

奢侈品作为同样具备 " 钱生钱 " 属性的品类,受到韩国年轻人的欢迎,也在意料之中。比如香奈儿的经典翻盖手袋(Classic),2023 年 3 月的价格比 2019 年 11 月的价格高了 74%。

当买奢侈品,成为一种情绪消费

" 既然买不起,那就不买了!" 越来越多韩国人放下对 " 房屋拥有权 " 的执念。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2022 年 8 月,韩国全国房价创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最大月度跌幅,此前已连续 9 个月下跌;2022 年上半年,公寓成交量同比下跌 50.6%。

"YOLO 主义 " 在这种语境下流行起来,并反过来进一步加深韩国年轻人对职场规则、传统观念,以及其他造成心理束缚的社会因素的反抗情绪。

YOLO 主义是 "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 的缩写,即为自己而活的人生理念。2013 年,韩国偶像团体 BTS(防弹少年团)在迷你专辑《O!RUL8,2?》中唱道:"Nothing lasts forever, you only live once. So live your life, not any other's lives."(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你只活一次。过你的生活,而不是其他人的生活。)在发达的 K-POP 文化推动下,YOLO 主义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被大多数年轻人认可。

韩国的 YOLO 主义,主要体现在 " 逃离城市 "" 及时行乐 " 现象上。

首尔是韩国的核心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20%,但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首尔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首尔人口自 2020 年跌破千万后,在 2022 年进一步跌破 950 万。首尔周边地区京畿道的人口,则在 2018 年突破 1300 万后,在 2022 年直逼 1400 万。

可见,首尔出现了持续性的人口逆流现象,年轻人厌倦了大城市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愿意放弃这里的工作机会和高薪酬。

老家的生活压力小,没这么多烦人的工作,令人向往。/ 韩国电视剧《金秘书为何那样》

社交媒体上,一位在保险行业工作的韩国网友 Christine Lee 曾发出灵魂拷问:" 我们为什么要为将来存钱?" 这显然让老一辈的人难以理解——如果不存钱,忽然生病或失业了该怎么办?

但这恰恰是 YOLO 主义者的态度——为了抵御未来的或许不会出现的风险,而牺牲眼前的快乐?NO,NO,NO!谁知道我能活到多少岁呢?

从消费偏好的转变上看,他们真的在付诸行动。早前,韩联社在报道中指出,2021 年韩国恩格尔系数高达 12.86%,创近 21 年新高。恩格尔系数指饮食支出占生活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情况下,随着个人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会降低。

但如今,常识在韩国的 YOLO 主义群体里适用了——他们开始花更多的钱,去吃顶级的食材、去高级餐饮店享受进食以外的服务。

以具有消遣属性的甜品为例,据韩国新世界百货发布的数据,2021 年 1-5 月,甜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37.7%,消费主力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从 2010 年开始,韩国恩格尔系数便逐年上升。/2008 年至 2016 年韩国恩格尔系数变化图

YOLO 主义在韩国各个角落蔓延," 花钱买快乐 " 已成新风尚。那么,谁又能拒绝可提升外形和经济成就的奢侈品呢?

" 为了不被欺负,我开始炫富 "

如果说奢侈品能给外形加分,是全球消费者都认同的,那么将它与社会地位挂钩,恐怕是韩国的特色文化了。

麦肯锡曾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消费群体进行访问,发现在 " 是否认同炫耀奢侈品有失品位 " 的问题下,中国、日本分别有 38%、45% 的消费者表示认同,而韩国只有 22% 的消费者认同。

韩国人注重外貌,下楼扔个垃圾也要化妆、学生们放学后会结伴逛美妆店,如果素颜出门就必须用帽子和口罩把自己的脸捂严实。

早在 2016 年,韩联社便指出,韩国受访女性中,有 97%认为保持美丽很重要、61%不满足于自己的容貌、42%做过整容手术。2015 年爆红的韩国漫画《整容液》也是在讽刺这种已经趋向病态的容貌焦虑。漫画中,女主角为了快速减肥,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最终不幸被整容液泡溶了。

韩国的容貌焦虑无处不在。/《整容液》电影版

他们对别人的外貌要求也同样苛刻。据韩国教育部发布于 2019 年的调查报告,校园霸凌第二大的原因,是霸凌者认为被害者的外貌很奇怪。

首尔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郭锦珠曾在接受采访时分析:" 韩国具有很强的用外貌和物质来比较和判断人的倾向。例如,法国人用会否演奏乐器、会说几种外语、烹饪能力等为标准来定义中产阶级,而韩国人是以年薪、公寓、存款等标准来定义中产阶级。"

由此,韩国人热衷于买奢侈品的另一个原因就出来了——他们需要通过奢侈品来向旁人证明自己的财富值,以换取尊重和赞美。同时,他们用奢侈品装扮自己,以 " 逃避外貌霸凌 "。

韩国发达的社交媒体行业,也推动了奢侈品购买潮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聘请韩国艺人当代言人,如女子偶像组合 BLACKPINK 的四位成员,分别为 CELINE、宝格丽、香奈儿、迪奥、卡地亚、YSL 等品牌服务,其中成员 LISA 在 2022 年 6 月与 CELINE 的联合话题,在外国社交媒体上,只用了短短 50 分钟,阅读量就达到 100 万。

名人效应提高奢侈品在韩国年轻人心中的地位。今年年初,韩国 44 岁父亲金永信在接受《首尔体育报》采访时表示,自己刚上中学的女儿很爱奢侈品包包," 她是 NewJeans(韩国女子演唱组合)的粉丝,其中一位成员是 LV 的品牌大使,女儿就让我给她买 LV 钱包 "。

LISA 背着 CELINE 包包拍摄。/《ELLE》杂志

韩国年轻人对奢侈品的依赖心理,是由经济压力、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促成的。因此,可以预测,韩国的奢侈品购买浪潮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当潮水退去后,沙滩上会是什么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