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鸡蛋面里没鸡蛋,蟹味棒里没有蟹…

鸡蛋面里没鸡蛋,蟹味棒里没有蟹…

文章来源: ZAKER 于 2023-02-19 23:46: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你知道吗?

很多人爱吃的鸡蛋面

其实里面没有鸡蛋

火遍全网的燕麦奶

其实里面没有牛奶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

食品标签里的 " 秘密 "

什么是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展示食品特征和性能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的定义,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食品标签主要包含哪些要素

食品标签主要包括一般标示的内容和推荐标示的内容。一般标示的内容主要有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推荐标示的内容主要有食用方法、致敏物质等。

小心食品标签里的那些 " 坑 "

▲鸡蛋面里并没有鸡蛋,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销售的鸡蛋面,实际添加的是鸡全蛋粉,而非鲜鸡蛋。

▲ " 含乳饮料 " 是 " 饮料 " 不是 " 乳制品 "。

▲ " 素肉 " 不是 " 肉制品 ",大部分是豆制品。

▲无蔗糖食品不等于无糖," 无糖 " 不是 "0 糖 ",例如无蔗糖黑芝麻糊往往是添加了果糖。

▲非油炸食品 ≠ 能量低,诸如薯片、锅巴、方便面等非油炸食品,往往都是淋上油烤的。

▲日本豆腐 ≠ 豆腐,日本虽然声称是 " 豆腐 ",但大多数产品并不存在大豆成分。

▲ " 果蔬汁 " 和 " 果蔬汁饮料 " 质量指标不同。

▲虾片里没有虾。虾片又称玉片,传统生产方法是用虾汁加淀粉制成。市面上大多数虾片、虾条属于油炸膨化食品,其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加上各种虾味调料。

▲多数蟹味棒里没有螃蟹,其大多属于海洋仿生食品,也就是 " 人造食品 "。蟹味棒的主要成分是鱼肉糜和淀粉,有些还加入了大豆蛋白或蛋清。

▲燕麦奶里没有牛奶。市面上的燕麦奶其外包装大多印有植物蛋白饮料、谷物饮料、燕麦谷物浓浆等字样,且配料表排在前两位的为水和燕麦或燕麦浓浆,所以是以水和燕麦为主要原料的纯植物蛋白饮料。

如何通过食品标签

辨识出有利于健康的食品

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了解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免买到过期的食物。

看食品名称

例如蛋糕,当产品风味仅来自于所使用的食用香精香料时,就需用 "XX 味 " 来命名,如仅使用草莓香精但是没有使用草莓成分的蛋糕,食品名称仅能标注为 " 草莓味蛋糕 ",不能标注为 " 草莓蛋糕 "。

看配料表

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加工食品的各种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都必须在配料表中标示并按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少于 2%的配料除外),即加入量最大的配料应当排在第一位,加入量少的配料排在后面。例如,市面上很多全麦面包、粗粮饼干等食品,其主要配料是小麦粉和植物油,之后才是全麦粉。大家在选购时一定要仔细查看!

看营养成分表

即 " 营养标签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1+4":1 指能量;4 指的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这 4 种营养素。

这里需要特别关注 " 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长期盐(钠含量)摄入超标,不仅会增加高血压风险,还会对心脏、肾脏、心血管等身体健康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看过敏原信息

对少数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如误食含有过敏成分的食品,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选购食品时,一定不要忘记看配料表中是否含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注意以上信息

不仅可以避免买错产品

也能避免被广告和营销忽悠

选到有利于健康的食品

查看评论(1)

24小时热点排行

《老友记》钱德勒死因大反转,不是溺亡!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中国“N号房”曝光,大量女性私密照在外网传播
斯坦福揭秘婚姻现代真相:为何"优质"单身女性更多?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人家的花园太丑险遭罚款,大家评评冤不冤
一份与释永信通奸女人笔录 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释永信涉刑事犯罪 严重违反戒律 包养多名情妇还有私生子
中国餐厅日营业额“惨崩9成” 关店潮猛烈来袭
58岁宋祖英罕见露面,短发造型惊艳,皮肤光泽Q弹
卢比奥:万斯是2028年美国总统“绝佳候选人”
大罢免失败 给民进党上了一堂民主课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民进党误判情势? 赖清德罢免前还认为能罢10席
直击河北易县暴雨:“一天下完了一年的雨”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手术成功!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将造福数十亿人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川普花式改造白宫 装修前后对比图曝光 网友疯狂吐槽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鸡蛋面里没鸡蛋,蟹味棒里没有蟹…

ZAKER 2023-02-19 23:46:18

你知道吗?

很多人爱吃的鸡蛋面

其实里面没有鸡蛋

火遍全网的燕麦奶

其实里面没有牛奶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

食品标签里的 " 秘密 "

什么是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展示食品特征和性能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的定义,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食品标签主要包含哪些要素

食品标签主要包括一般标示的内容和推荐标示的内容。一般标示的内容主要有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推荐标示的内容主要有食用方法、致敏物质等。

小心食品标签里的那些 " 坑 "

▲鸡蛋面里并没有鸡蛋,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销售的鸡蛋面,实际添加的是鸡全蛋粉,而非鲜鸡蛋。

▲ " 含乳饮料 " 是 " 饮料 " 不是 " 乳制品 "。

▲ " 素肉 " 不是 " 肉制品 ",大部分是豆制品。

▲无蔗糖食品不等于无糖," 无糖 " 不是 "0 糖 ",例如无蔗糖黑芝麻糊往往是添加了果糖。

▲非油炸食品 ≠ 能量低,诸如薯片、锅巴、方便面等非油炸食品,往往都是淋上油烤的。

▲日本豆腐 ≠ 豆腐,日本虽然声称是 " 豆腐 ",但大多数产品并不存在大豆成分。

▲ " 果蔬汁 " 和 " 果蔬汁饮料 " 质量指标不同。

▲虾片里没有虾。虾片又称玉片,传统生产方法是用虾汁加淀粉制成。市面上大多数虾片、虾条属于油炸膨化食品,其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加上各种虾味调料。

▲多数蟹味棒里没有螃蟹,其大多属于海洋仿生食品,也就是 " 人造食品 "。蟹味棒的主要成分是鱼肉糜和淀粉,有些还加入了大豆蛋白或蛋清。

▲燕麦奶里没有牛奶。市面上的燕麦奶其外包装大多印有植物蛋白饮料、谷物饮料、燕麦谷物浓浆等字样,且配料表排在前两位的为水和燕麦或燕麦浓浆,所以是以水和燕麦为主要原料的纯植物蛋白饮料。

如何通过食品标签

辨识出有利于健康的食品

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了解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免买到过期的食物。

看食品名称

例如蛋糕,当产品风味仅来自于所使用的食用香精香料时,就需用 "XX 味 " 来命名,如仅使用草莓香精但是没有使用草莓成分的蛋糕,食品名称仅能标注为 " 草莓味蛋糕 ",不能标注为 " 草莓蛋糕 "。

看配料表

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加工食品的各种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都必须在配料表中标示并按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少于 2%的配料除外),即加入量最大的配料应当排在第一位,加入量少的配料排在后面。例如,市面上很多全麦面包、粗粮饼干等食品,其主要配料是小麦粉和植物油,之后才是全麦粉。大家在选购时一定要仔细查看!

看营养成分表

即 " 营养标签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1+4":1 指能量;4 指的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这 4 种营养素。

这里需要特别关注 " 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长期盐(钠含量)摄入超标,不仅会增加高血压风险,还会对心脏、肾脏、心血管等身体健康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看过敏原信息

对少数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如误食含有过敏成分的食品,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选购食品时,一定不要忘记看配料表中是否含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注意以上信息

不仅可以避免买错产品

也能避免被广告和营销忽悠

选到有利于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