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大白开始讨要工资:入不敷出、日子难了

大白开始讨要工资:入不敷出、日子难了

文章来源: 大猫财经 于 2022-12-03 23:29:0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01

昨天一大早冒着寒风去做核酸,发现大白们不营业了,倒不是撤点,小区门口的大白比往常还多了不少,但他们不做核酸,而是凑在一起,围着两个同样大白打扮的人,不断高喊:还钱!还钱!

视频比较扎眼就不放了,跟讨薪的大白聊了聊,他们都觉得委屈大了。

一个大姐就说了,最近这些天,被人骂惨了,感觉一辈子都没挨过那么多骂,傻x是最常见的,生孩子没p眼这种诅咒也很多。前些天搞封闭,感觉随时会打起来。

挨骂也就算了,大姐说,关键是她三个多月没领到工资了。自己也没啥积蓄,家里孩子也没人管,本来干核酸检测还有不错的收入,但没成想还有几个月不发工资的事情,入不敷出,日子都很难坚持下去了。

跟她一样处境的人还有不少,每天干12个小时,月工资一万左右,开始他们觉得找到这份工作很幸运,以前即便有委屈,看在钱的份上也能忍忍,现在委屈多了,天天吵架,工资又都不发,都不忍了。

他们围着的那两个大白,是公司派来的管理人员,但吵了半天,也没个准信,这两人只说回公司反应,但到底发不发?什么时候发?没谱。

欠了好几个月了,为啥现在才想起来要?

原来很多人看了前一天的一则消息,不淡定了。

啥消息呢?

今年5月,有人发现北京朴石医学的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赤裸裸的造假啊,所以他们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被吊销了,半年之后,到了11月18日,公司的七个人被检察院提起公诉,这是对核酸造假公司处理比较重的一起案例。

在此之前,朴石医学的检测点还是很多的,雇佣的检测人员也不少,应该也挣了不少钱,但是他们拖欠了不少员工的工资,有的人熬不住了,就起诉了公司,要求公司把6万余元的欠薪给结了。

11月28日,这官司有结果了,“法院经查询未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因此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公司是一分钱没有了,至于钱去哪了,有人怀疑是这半年时间里被转移了,但这也就是猜测,真相一般人就不知道了。

大姐担心,他们公司要是也出问题了,这几个月的活也就白干了,骂也就白挨了。

02

别说,这些担心还真是很现实,核酸这潭水实在是有点深。

赚得最狠的是那些有资质、能拿到入场券的核酸公司,至于在第一线的检测人员,基本都是通过各种中介、劳务公司外包的,这些公司良莠不齐,有些公司就是抱着割韭菜的心态来的。

上海疫情严重时,需要大量大白,了解情况的都不愿意去,结果有的中介就开启了“欺骗式招工”,先是高薪诱惑,又承诺毫无风险,有的工人因为工厂停工就应聘了,结果被安排到了有阳性的小区。

中介把他们放到小区门口就直接消失了,同时还解散了群聊,这时候他们实际上已经无法离开了,要么穿上防护服去工作,要么滞留在封控区。

于是这帮人就只能被迫留置小区,住的地方只有一张钢丝床,剩下的20多人都是打地铺,工资也没发,原来的队长也凭空消失了,这些人想要工资都不知道该找谁,后来好歹是区政府介入才解决。

这种事绝非个例。同样在上海,有人被带来当大白,24小时守门口送物资,本来说好按24小时计酬,结果开始干活了,劳务公司说一天只能算12个小时,这也就算了,等到该算工资的时候,劳务公司说他们没签合同,死活不认,直接白嫖。

这纯属于被骗的,有些人有法律观念,签了正规合同,然后呢?该欠的还是欠。

去要工资,有的公司敷衍说,“领导们还在研究”。

有的人干三个月,只领到一个月工资。问劳务公司,公司说,局里不拨款,我也没法给你啊。

打了市长热线一问,局里说,当初打款是晚了几天,但也不至于这么久还不发啊。

意思很明确,就是这些中介公司把钱给截留了。

有些人实在领不到工资,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宣泄了:

03

不过客观的说,敢直接使出这么不要脸手段的公司还是少数,多数欠薪的公司,主要还是因为——没钱!

不是都说做核酸很挣钱吗,为啥会没钱了呢?

这其实就涉及到商业流通里的一个问题——账期。

很多公司明明营收不错,报表上的利润也不错,但说死就死了,这是为啥呢?

死就死在现金流上了,看起来卖了不少货,但收不回来钱,应收账款占比太高,坏账风险高,遇到槛儿就过不去了。

咱们就拿几个有规模的核酸公司来说吧:

应收款占营收总额的比例低的超过40%,高的达到了77%,一般行业都无法接受这样的比例,哪个老板看了这数据都得急眼,看起来卖了100块的货,但75块还没收回来,咋办呢?

自然得守住手里的现金,上游不能得罪,公司员工的工资不能少,销售的高提成必须给,那剩下的外包公司的钱,能不给的就不给了,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于是,这些外包公司也照方抓药,基层大白们就成了最后的受害者。

这个链条就很明显了,大白找劳务公司,劳务公司说,核酸公司不给我钱,我也没法给你钱;

劳务公司找核酸公司,核酸公司说,我应收这么多,大金主啥时候给我钱,我啥时候给你钱。

有些核酸公司对大金主没信心,比如许昌这家公司一算账,干脆不干了。

04

那大金主啥情况呢?

以前31个省市,能自己解决财政问题的就6个,剩下的都得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来补缺口。

今年上半年,财政自给率最高的上海是99.5%,差18亿持平,像青海、甘肃、西藏、黑龙江、吉林这些地方,自给率都不到25%。

也就是说,所有省市都得仰仗中央的转移支付补缺口,上半年,这笔款项达到了9.8万亿,非常高。

问题是,中央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不能想印钱就印钱,防疫的这笔支出特别巨大而且不知道啥时候结束,如果想打赢这场持久战,以前的积蓄消耗不少了,拼命发债透支未来看起来更糟,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是逐步恢复经济的活力,让公司有钱赚,老百姓有收入,税收才有希望。

最近的好消息是,房地产终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有十几家公司拿到了上万亿的授信。虽然还有不少公司仍旧躺在icu里,但也有一些治疗方案让人看到希望,比如沉寂许久的房地产公司上市问题终于有了一条路径,虽然限制很多,但终归有了目标。

有秩序、有计划的恢复经济,已经到了比较紧迫的时间点了,稍懂历史的人都知道,打仗比拼的不仅是前方的军力,更是后方的钱粮,即便是为了更有效的打赢抗疫这场仗,这事也不能再拖了。

查看评论(24)

24小时热点排行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印度空难 飞行员询问同僚“为何切断发动机燃油供应”
小扎开2亿让他跳槽 库克连挽留的尝试都没有做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 千字感动全网

24小时讨论排行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没想到吧?农村还有800万亿财富在沉默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欧盟收30%关税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川普关税一波波,为何美股不跌反涨?专家揭背后"心理战"
印度航空坠机事件:为何驾驶舱录音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大白开始讨要工资:入不敷出、日子难了

大猫财经 2022-12-03 23:29:08

01

昨天一大早冒着寒风去做核酸,发现大白们不营业了,倒不是撤点,小区门口的大白比往常还多了不少,但他们不做核酸,而是凑在一起,围着两个同样大白打扮的人,不断高喊:还钱!还钱!

视频比较扎眼就不放了,跟讨薪的大白聊了聊,他们都觉得委屈大了。

一个大姐就说了,最近这些天,被人骂惨了,感觉一辈子都没挨过那么多骂,傻x是最常见的,生孩子没p眼这种诅咒也很多。前些天搞封闭,感觉随时会打起来。

挨骂也就算了,大姐说,关键是她三个多月没领到工资了。自己也没啥积蓄,家里孩子也没人管,本来干核酸检测还有不错的收入,但没成想还有几个月不发工资的事情,入不敷出,日子都很难坚持下去了。

跟她一样处境的人还有不少,每天干12个小时,月工资一万左右,开始他们觉得找到这份工作很幸运,以前即便有委屈,看在钱的份上也能忍忍,现在委屈多了,天天吵架,工资又都不发,都不忍了。

他们围着的那两个大白,是公司派来的管理人员,但吵了半天,也没个准信,这两人只说回公司反应,但到底发不发?什么时候发?没谱。

欠了好几个月了,为啥现在才想起来要?

原来很多人看了前一天的一则消息,不淡定了。

啥消息呢?

今年5月,有人发现北京朴石医学的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赤裸裸的造假啊,所以他们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被吊销了,半年之后,到了11月18日,公司的七个人被检察院提起公诉,这是对核酸造假公司处理比较重的一起案例。

在此之前,朴石医学的检测点还是很多的,雇佣的检测人员也不少,应该也挣了不少钱,但是他们拖欠了不少员工的工资,有的人熬不住了,就起诉了公司,要求公司把6万余元的欠薪给结了。

11月28日,这官司有结果了,“法院经查询未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因此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公司是一分钱没有了,至于钱去哪了,有人怀疑是这半年时间里被转移了,但这也就是猜测,真相一般人就不知道了。

大姐担心,他们公司要是也出问题了,这几个月的活也就白干了,骂也就白挨了。

02

别说,这些担心还真是很现实,核酸这潭水实在是有点深。

赚得最狠的是那些有资质、能拿到入场券的核酸公司,至于在第一线的检测人员,基本都是通过各种中介、劳务公司外包的,这些公司良莠不齐,有些公司就是抱着割韭菜的心态来的。

上海疫情严重时,需要大量大白,了解情况的都不愿意去,结果有的中介就开启了“欺骗式招工”,先是高薪诱惑,又承诺毫无风险,有的工人因为工厂停工就应聘了,结果被安排到了有阳性的小区。

中介把他们放到小区门口就直接消失了,同时还解散了群聊,这时候他们实际上已经无法离开了,要么穿上防护服去工作,要么滞留在封控区。

于是这帮人就只能被迫留置小区,住的地方只有一张钢丝床,剩下的20多人都是打地铺,工资也没发,原来的队长也凭空消失了,这些人想要工资都不知道该找谁,后来好歹是区政府介入才解决。

这种事绝非个例。同样在上海,有人被带来当大白,24小时守门口送物资,本来说好按24小时计酬,结果开始干活了,劳务公司说一天只能算12个小时,这也就算了,等到该算工资的时候,劳务公司说他们没签合同,死活不认,直接白嫖。

这纯属于被骗的,有些人有法律观念,签了正规合同,然后呢?该欠的还是欠。

去要工资,有的公司敷衍说,“领导们还在研究”。

有的人干三个月,只领到一个月工资。问劳务公司,公司说,局里不拨款,我也没法给你啊。

打了市长热线一问,局里说,当初打款是晚了几天,但也不至于这么久还不发啊。

意思很明确,就是这些中介公司把钱给截留了。

有些人实在领不到工资,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宣泄了:

03

不过客观的说,敢直接使出这么不要脸手段的公司还是少数,多数欠薪的公司,主要还是因为——没钱!

不是都说做核酸很挣钱吗,为啥会没钱了呢?

这其实就涉及到商业流通里的一个问题——账期。

很多公司明明营收不错,报表上的利润也不错,但说死就死了,这是为啥呢?

死就死在现金流上了,看起来卖了不少货,但收不回来钱,应收账款占比太高,坏账风险高,遇到槛儿就过不去了。

咱们就拿几个有规模的核酸公司来说吧:

应收款占营收总额的比例低的超过40%,高的达到了77%,一般行业都无法接受这样的比例,哪个老板看了这数据都得急眼,看起来卖了100块的货,但75块还没收回来,咋办呢?

自然得守住手里的现金,上游不能得罪,公司员工的工资不能少,销售的高提成必须给,那剩下的外包公司的钱,能不给的就不给了,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于是,这些外包公司也照方抓药,基层大白们就成了最后的受害者。

这个链条就很明显了,大白找劳务公司,劳务公司说,核酸公司不给我钱,我也没法给你钱;

劳务公司找核酸公司,核酸公司说,我应收这么多,大金主啥时候给我钱,我啥时候给你钱。

有些核酸公司对大金主没信心,比如许昌这家公司一算账,干脆不干了。

04

那大金主啥情况呢?

以前31个省市,能自己解决财政问题的就6个,剩下的都得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来补缺口。

今年上半年,财政自给率最高的上海是99.5%,差18亿持平,像青海、甘肃、西藏、黑龙江、吉林这些地方,自给率都不到25%。

也就是说,所有省市都得仰仗中央的转移支付补缺口,上半年,这笔款项达到了9.8万亿,非常高。

问题是,中央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不能想印钱就印钱,防疫的这笔支出特别巨大而且不知道啥时候结束,如果想打赢这场持久战,以前的积蓄消耗不少了,拼命发债透支未来看起来更糟,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是逐步恢复经济的活力,让公司有钱赚,老百姓有收入,税收才有希望。

最近的好消息是,房地产终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有十几家公司拿到了上万亿的授信。虽然还有不少公司仍旧躺在icu里,但也有一些治疗方案让人看到希望,比如沉寂许久的房地产公司上市问题终于有了一条路径,虽然限制很多,但终归有了目标。

有秩序、有计划的恢复经济,已经到了比较紧迫的时间点了,稍懂历史的人都知道,打仗比拼的不仅是前方的军力,更是后方的钱粮,即便是为了更有效的打赢抗疫这场仗,这事也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