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隐入尘烟》全网下架 抹黑"文化自信"?

《隐入尘烟》全网下架 抹黑"文化自信"?

文章来源: RFA自由亚洲 于 2022-10-01 11:13:3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RFA热贴回顾】《#隐入尘烟》全网下架 抹黑"#文化自信"? https://t.co/fYkkxLz41l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October 1, 2022
近日,一部反映中国西北底层民众生存状况的影片《隐入尘烟》突破上亿元票房后,却又被全网下架。这其中的原因,引发舆论热议。

今年7月8日,一部多次遭遇撤档的中国现实题材影片《隐入尘烟》,终于获得文化部门批准放映。这部仅花费了约200万元人民币的小成本电影,却在上线60天内,创造了破亿元票房的惊人纪录。

然而,在电影的网络密钥尚未到期时,该影片疑似由于“迎合西方”等原因被院线提前下架,中国流媒体平台也紧跟其后。

这部电影中,主人公马老四和曹贵英是西北甘肃农村两个毫无存在感的小人物。在被各自的原生家庭抛弃后,两人相知相守、相濡以沫,耕耘自己的人生。但麻绳总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面对村民的冷漠嘲讽,亲人和村霸的压榨,命运的捉弄和遭遇的不公,二人仍保持淳朴憨厚、任劳任怨。在电影的最终,身有生理缺陷的曹贵英跌入水渠却因未获村民搭救而身亡,马老四变卖了刚建成不久的土屋和庄稼,也喝下了农药。

这部呈现中国底层现实的影片公映后,迅速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反思。但在9月9日,中国智库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郑晏石发布檄文,声讨这部影片是别有用心,是“在我们即将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前反复炒作”。郑晏石还在文中质问,电影主创“到底站在什么立场,替谁说话?”;并且针对审查部门提出,“这部如此糟糕污浊的片子你们怎么审查的?”

旅居美国的中国青海省原政协委员王瑞琴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三农问题历来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隐入尘烟》只是如实反映了西北社会的现状。

“我本身就是西北人,我长期在青海、甘肃,我对西北很熟。所以这个电影对西北农村写得非常形象,非常真实。”王瑞琴说:“目前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思潮都是被中共掌控,任何中共认为诋毁、抹黑,都不会放过。他们只允许歌颂、唱赞歌,任何形式的客观准确反映,只要涉及社会不公,它不能接受就会攻击你。”

这部影片的内容涉及大龄未婚、生理缺陷、粮食欠款、老房拆迁等多种现实社会议题,真实反映了中国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状况,并未过多涉及政治。然而,还是有部分观影者质疑该片“抹黑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否定党的扶贫工作的伟大成果”。

截至目前,《隐入尘烟》是2022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在一向以观众挑剔著称的豆瓣网上斩获8.5的高分。该影片还曾入围第72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相关《建议》指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重要步骤。习近平还在会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然而,真正的“文化自信”难道容不下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吗?

身在纽约的独立电影制片人朱日坤告诉本台,导演李睿珺及主创团队在制作影片时一定会平衡其艺术性和政治性,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朱日坤:“(《隐入尘烟》)这样的电影比较讲究策略,要避免特别直接地刺激到审查制度。当然和创作者也有关系,他要考虑市场,可能会有很多妥协的成分。”

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通过孔子学院拉开了“文化输出”的序幕。几乎所有官媒也纷纷在中国国内被屏蔽的YouTube等国际平台开设官方账号,以此向对外展现“中国故事”。

在提到中国的“红色文化”输出时,朱日坤认为:“这个方面和文化无关,完全是中国政权的政治需要,是一种政治宣传,电影是政治和政权的工具。即使在国际上也很难看到(反映现实的)这种电影,因为被中国(官方)文化输出掩盖了。”

电影导演李睿珺日前接受中国媒体观察者网的采访时表示,为小人物立传是作为一个创作者还未泯灭的良知。他说:“他们不应该只是14亿人口的两个数字,值得被铭记、尊重和注目。我们有责任让给更多人了解我们‘边边角角的同胞’。”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印度空难 飞行员询问同僚“为何切断发动机燃油供应”
小扎开2亿让他跳槽 库克连挽留的尝试都没有做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 千字感动全网

24小时讨论排行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没想到吧?农村还有800万亿财富在沉默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欧盟收30%关税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川普关税一波波,为何美股不跌反涨?专家揭背后"心理战"
印度航空坠机事件:为何驾驶舱录音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隐入尘烟》全网下架 抹黑"文化自信"?

RFA自由亚洲 2022-10-01 11:13:33

【#RFA热贴回顾】《#隐入尘烟》全网下架 抹黑"#文化自信"? https://t.co/fYkkxLz41l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October 1, 2022
近日,一部反映中国西北底层民众生存状况的影片《隐入尘烟》突破上亿元票房后,却又被全网下架。这其中的原因,引发舆论热议。

今年7月8日,一部多次遭遇撤档的中国现实题材影片《隐入尘烟》,终于获得文化部门批准放映。这部仅花费了约200万元人民币的小成本电影,却在上线60天内,创造了破亿元票房的惊人纪录。

然而,在电影的网络密钥尚未到期时,该影片疑似由于“迎合西方”等原因被院线提前下架,中国流媒体平台也紧跟其后。

这部电影中,主人公马老四和曹贵英是西北甘肃农村两个毫无存在感的小人物。在被各自的原生家庭抛弃后,两人相知相守、相濡以沫,耕耘自己的人生。但麻绳总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面对村民的冷漠嘲讽,亲人和村霸的压榨,命运的捉弄和遭遇的不公,二人仍保持淳朴憨厚、任劳任怨。在电影的最终,身有生理缺陷的曹贵英跌入水渠却因未获村民搭救而身亡,马老四变卖了刚建成不久的土屋和庄稼,也喝下了农药。

这部呈现中国底层现实的影片公映后,迅速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反思。但在9月9日,中国智库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郑晏石发布檄文,声讨这部影片是别有用心,是“在我们即将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前反复炒作”。郑晏石还在文中质问,电影主创“到底站在什么立场,替谁说话?”;并且针对审查部门提出,“这部如此糟糕污浊的片子你们怎么审查的?”

旅居美国的中国青海省原政协委员王瑞琴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三农问题历来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隐入尘烟》只是如实反映了西北社会的现状。

“我本身就是西北人,我长期在青海、甘肃,我对西北很熟。所以这个电影对西北农村写得非常形象,非常真实。”王瑞琴说:“目前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思潮都是被中共掌控,任何中共认为诋毁、抹黑,都不会放过。他们只允许歌颂、唱赞歌,任何形式的客观准确反映,只要涉及社会不公,它不能接受就会攻击你。”

这部影片的内容涉及大龄未婚、生理缺陷、粮食欠款、老房拆迁等多种现实社会议题,真实反映了中国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状况,并未过多涉及政治。然而,还是有部分观影者质疑该片“抹黑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否定党的扶贫工作的伟大成果”。

截至目前,《隐入尘烟》是2022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在一向以观众挑剔著称的豆瓣网上斩获8.5的高分。该影片还曾入围第72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相关《建议》指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重要步骤。习近平还在会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然而,真正的“文化自信”难道容不下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吗?

身在纽约的独立电影制片人朱日坤告诉本台,导演李睿珺及主创团队在制作影片时一定会平衡其艺术性和政治性,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朱日坤:“(《隐入尘烟》)这样的电影比较讲究策略,要避免特别直接地刺激到审查制度。当然和创作者也有关系,他要考虑市场,可能会有很多妥协的成分。”

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通过孔子学院拉开了“文化输出”的序幕。几乎所有官媒也纷纷在中国国内被屏蔽的YouTube等国际平台开设官方账号,以此向对外展现“中国故事”。

在提到中国的“红色文化”输出时,朱日坤认为:“这个方面和文化无关,完全是中国政权的政治需要,是一种政治宣传,电影是政治和政权的工具。即使在国际上也很难看到(反映现实的)这种电影,因为被中国(官方)文化输出掩盖了。”

电影导演李睿珺日前接受中国媒体观察者网的采访时表示,为小人物立传是作为一个创作者还未泯灭的良知。他说:“他们不应该只是14亿人口的两个数字,值得被铭记、尊重和注目。我们有责任让给更多人了解我们‘边边角角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