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20大前 中国经济继续压力山大 超越美国越来越远

20大前 中国经济继续压力山大 超越美国越来越远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2-09-30 09:18:2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动态清零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带来了许多限制,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变得更加遥远,甚至不可及。https://t.co/pBk5sWBfXv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September 30, 2022
当世界上其他国家正在努力与病毒共存时,中国仍继续其新冠病毒动态清零政策。这些对企业的生存带来了许多限制。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变得更加遥远,甚至不可及。


由于继续执行严格新冠动态清零政策,以及不断对各大中型城市进行封城管理,中国的经济发展继续面临严重的阻碍。最新公布的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 中国制造业景气继续收缩。9月30日公布的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录得48.1,低于8月1.4个百分点,与5月持平,同为五个月以来最低。50是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枯荣线,之上意味着扩张,之下意味着收缩。

这一走势和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同一经济指标并不一致。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

中国官方的数据和财新公布的数据结果不相符的原因包括:中国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大型企业的PMI为51.1%,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7%和48.3%,比上月上升0.8和0.7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但总体综合的结果仍然呈微幅扩张趋势。

而财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中,主要分项指数全线下降,除了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均处于收缩区间,其中生产指数6月以来首次低于荣枯线,就业指数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则分别降至2016年2月和2016年1月以来最低

财新公布的最新数据还显示,中国经济服务业的情绪也在恶化,恶化程度超过预期。德新社援引财新经济学家王喆报道称,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增加"。

对于10月中旬即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而言,经济疲软是坏消息。中国国家习近平执政十年后,会寻求获得第三个任期。之前他已经通过修改宪法取消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任期限制。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不确定性

对经济疲软感同身受的也包括在华的各大外资企业。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越来越多外国商业团体的调查显示,欧洲和美国的公司正计划迁出中国。该报援引上海统计局的数据报道称,今年6月至7月期间,上海的海外投资项目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3%。4月份,这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商业中心被关闭,新的外国投资企业仅有13家,而3月份还有305家。

《南华早报》报道称:这就是笼罩着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不确定性。从本地分包商到跨国公司,中国的公司都在努力了解商业环境。该报评论称:这就是笼罩着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不确定性。从本地分包商到跨国公司,中国的企业都在努力了解自己到底处在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前景都显得越来越黯淡。

报道指出,美国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激进加息措施正在影响全球经济,激起人们对衰退的担忧。中国和西方之间不断恶化的关系有可能破坏几十年的供应链整合。而中国政府强硬的零关税战略正在限制中国的经济,并破坏了其可预测性和效率的声誉。

因此,中国人正在增加储蓄,减少支出,公司不愿意扩大业务,外国投资者正在制定撤出计划。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一直在稳步下降,从2010年的10.6%到2020-2021年的平均5.1%。但今年第二季度经济仅增长了0.4%,这主要是由于全国各地的封锁造成的。

《南华早报》同时也指出:政府研究人员和经济学家倾向于将当前的经济麻烦视为大流行病造成的短期问题。但是,外国投资者怀疑中国政府是否会很快解决他们最迫切的问题:十分严厉的新冠防疫政策。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艾雷洛(Alicia Garcia Herrero)向《南华早报》表示:"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习近平将在其第三个任期开始时改变其清零政策。"

中国超越美国:不是何时 而是会不会?

同时也很少有人认为政府 "5.5%左右 "的年度增长目标将得到实现。世界银行周一(9月26日)公布最新报告,再次将中国的经济增长大幅下调至2.8%,明显低于4月时预期的5.1%和6月时预期的4.3%。世界银行在报告中表示,调降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由于疫情及封控对其影响大于预测。

新冠疫情在中国武汉首次大规模爆发之前,中国经济一直以令人叹为观止的速度增长。虽然近些年来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中国官员还是喜欢在各种场合声称每年中国经济的增量等于多少个阿根廷或者瑞士这样的世界其它发达经济体。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经济超过美国"的说法在经济学术圈内也比较盛行,很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何时的问题"。

但鉴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大幅下滑的趋势,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又变回了"会不会的问题"。许多经济专家对此开始重新评估。《华尔街日报》于9月初发表报道称,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已经将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时间推后了两年,至2030年。日本经济研究中信则认为,中国的经济体量到2033年才会超越美国,比其之前的预测晚了四年。

同时,有包括美国前财务部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内的观察人士表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中国政府越来越倾向于干预企业事务,再加上其他挑战,使他大幅降低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萨默斯认为,对中国崛起的预测与早期关于日本或俄罗斯将超越美国的预言有相似之处--他说,这些预言今天看起来很荒谬。

同时美国研究公司"中国褐皮书"(China Beige Book)的首席执行官米勒(Leland Miller)向《华尔街日报》表示,仅靠规模并不能反映增长的质量。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美国的生活水平是中国的五倍,而且这一差距不太可能很快缩小。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已入籍也不保险!川普动手 这10类人恐失去美籍!
为什么加拿大的猪肉总有股“尿味”?真相竟是…
人民日报纪念李克强冥诞发出了什么信号
吹牛老爹判了 震动欧美圈 最重罪行全躲了 刑期仅…
印度小哥简历90%造假 身兼数职 干翻硅谷AI创业公司

24小时讨论排行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遥祝薄熙来生日快乐 薄瓜瓜发文:最伟大的父亲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亚裔女川粉遭逮捕 老公:川普是对的 他为美国好
利物浦球星若塔因车祸丧生 年仅28岁 十天前刚结婚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很重要
以色列空袭学校避难所!加萨民防机构曝:已25死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攻台B计划?美媒曝北京更大野心 垂涎俄资源宝地
网红女总理一声“叔叔”引爆政坛!对方直播爆黑料
默克尔吐槽特朗普:镜头前拒绝握手 摄影机关了才握
甘薇送孩子去美国,还带上了贾跃亭要的桃酥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20大前 中国经济继续压力山大 超越美国越来越远

德国之声 2022-09-30 09:18:22

动态清零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带来了许多限制,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变得更加遥远,甚至不可及。https://t.co/pBk5sWBfXv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September 30, 2022
当世界上其他国家正在努力与病毒共存时,中国仍继续其新冠病毒动态清零政策。这些对企业的生存带来了许多限制。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变得更加遥远,甚至不可及。


由于继续执行严格新冠动态清零政策,以及不断对各大中型城市进行封城管理,中国的经济发展继续面临严重的阻碍。最新公布的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 中国制造业景气继续收缩。9月30日公布的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录得48.1,低于8月1.4个百分点,与5月持平,同为五个月以来最低。50是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枯荣线,之上意味着扩张,之下意味着收缩。

这一走势和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同一经济指标并不一致。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

中国官方的数据和财新公布的数据结果不相符的原因包括:中国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大型企业的PMI为51.1%,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7%和48.3%,比上月上升0.8和0.7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但总体综合的结果仍然呈微幅扩张趋势。

而财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中,主要分项指数全线下降,除了生产经营预期指数,均处于收缩区间,其中生产指数6月以来首次低于荣枯线,就业指数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则分别降至2016年2月和2016年1月以来最低

财新公布的最新数据还显示,中国经济服务业的情绪也在恶化,恶化程度超过预期。德新社援引财新经济学家王喆报道称,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增加"。

对于10月中旬即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而言,经济疲软是坏消息。中国国家习近平执政十年后,会寻求获得第三个任期。之前他已经通过修改宪法取消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任期限制。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不确定性

对经济疲软感同身受的也包括在华的各大外资企业。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越来越多外国商业团体的调查显示,欧洲和美国的公司正计划迁出中国。该报援引上海统计局的数据报道称,今年6月至7月期间,上海的海外投资项目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3%。4月份,这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商业中心被关闭,新的外国投资企业仅有13家,而3月份还有305家。

《南华早报》报道称:这就是笼罩着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不确定性。从本地分包商到跨国公司,中国的公司都在努力了解商业环境。该报评论称:这就是笼罩着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不确定性。从本地分包商到跨国公司,中国的企业都在努力了解自己到底处在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前景都显得越来越黯淡。

报道指出,美国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激进加息措施正在影响全球经济,激起人们对衰退的担忧。中国和西方之间不断恶化的关系有可能破坏几十年的供应链整合。而中国政府强硬的零关税战略正在限制中国的经济,并破坏了其可预测性和效率的声誉。

因此,中国人正在增加储蓄,减少支出,公司不愿意扩大业务,外国投资者正在制定撤出计划。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一直在稳步下降,从2010年的10.6%到2020-2021年的平均5.1%。但今年第二季度经济仅增长了0.4%,这主要是由于全国各地的封锁造成的。

《南华早报》同时也指出:政府研究人员和经济学家倾向于将当前的经济麻烦视为大流行病造成的短期问题。但是,外国投资者怀疑中国政府是否会很快解决他们最迫切的问题:十分严厉的新冠防疫政策。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艾雷洛(Alicia Garcia Herrero)向《南华早报》表示:"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习近平将在其第三个任期开始时改变其清零政策。"

中国超越美国:不是何时 而是会不会?

同时也很少有人认为政府 "5.5%左右 "的年度增长目标将得到实现。世界银行周一(9月26日)公布最新报告,再次将中国的经济增长大幅下调至2.8%,明显低于4月时预期的5.1%和6月时预期的4.3%。世界银行在报告中表示,调降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由于疫情及封控对其影响大于预测。

新冠疫情在中国武汉首次大规模爆发之前,中国经济一直以令人叹为观止的速度增长。虽然近些年来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中国官员还是喜欢在各种场合声称每年中国经济的增量等于多少个阿根廷或者瑞士这样的世界其它发达经济体。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经济超过美国"的说法在经济学术圈内也比较盛行,很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何时的问题"。

但鉴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大幅下滑的趋势,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又变回了"会不会的问题"。许多经济专家对此开始重新评估。《华尔街日报》于9月初发表报道称,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已经将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时间推后了两年,至2030年。日本经济研究中信则认为,中国的经济体量到2033年才会超越美国,比其之前的预测晚了四年。

同时,有包括美国前财务部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内的观察人士表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中国政府越来越倾向于干预企业事务,再加上其他挑战,使他大幅降低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萨默斯认为,对中国崛起的预测与早期关于日本或俄罗斯将超越美国的预言有相似之处--他说,这些预言今天看起来很荒谬。

同时美国研究公司"中国褐皮书"(China Beige Book)的首席执行官米勒(Leland Miller)向《华尔街日报》表示,仅靠规模并不能反映增长的质量。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美国的生活水平是中国的五倍,而且这一差距不太可能很快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