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核酸检测历史意义:汇总中国人信息分享给全世界

核酸检测历史意义:汇总中国人信息分享给全世界

文章来源: CDT 于 2022-08-14 14:18: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帖拍卖4850万上海“随申码”数据库信息,包含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健康码状态、UUID(通用唯一识别码)等多项个人隐私信息。发帖者称,这些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大量网民关注、讨论。

8月12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报道《网传“4850万用户上海随申码泄露” 上海大数据中心:不是我们泄露的》,文章随后被404。

多名网友发现,本次数据泄露的消息,在短暂登上微博热搜后即被平台撤下。微博账号@中心经纬 在发布本条新闻后,获得近5万条评论与大量转发,这条微博目前已被删除。

目前,微博平台已将“官方回应网传上海随申码泄露”、“上海信息泄露”、“官方回应网站兜售疑似随申码数据”等多个事件相关话题删除。

2020年3月,上海的健康码系统“随申码”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时,开发“随申码”系统的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曾接受媒体采访。这段旧视频日前也被网友重新翻了出来。

采访中,针对有市民担心“随申码”会不会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称,市民的信息数据保存在上海电子政务云上,有很强的安全防护措施,而个人信息内容无法通过普通扫描行为获取,“因此,‘随申码’不存在隐私泄露的问题,市民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以下评论由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网络:

学术大观察:刚刚冲上热搜,就下搜了[狗头]

赵峥新知创作者:上次超大规模的信息泄露没声无息就给过去了,词条还给炸了。这次又给泄露了,官方回应:不是我们泄露的。这第一时间撇清嫌疑。隐私保护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这么儿戏呢?

月下饕餮君:还建议居民自己前往公安机关报案,抓谁?抓你吗?

> FatFullFull:然后报案信息再泄露一次

> 又又又又炸号了:就像匿名举报信,第二天被举报的人来踢门

> 后现代茴香豆: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孤独runner:有能力实行实名制,没能力保护隐私信息。

> throwingclothes:实名制是为了管控你,又不是为了保护你。

> LowMistfades:你见过正部级以上干部的隐私泄露吗?

> narcoticprettymuch:不是没能力,是没有这个意愿。

> 时光机w028:“你要隐私干什么?”

炸鸡粉裹糖心蛋:诸君!盛世啊!!!

在卧:话术不错,“不是我们泄露的”和“不是从我们这泄露的”、“不是因为我们(的收集行为)而泄露的”,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三者都要负沉重的法律责任。

Hubery98:裸奔人生。

彦过也:核酸检测的最大历史意义:把中国人信息汇总起来,然后分享给全世界。

佑shu:系统性的数据泄露,建议“个人”去报案啊。。。。。。呵呵呵呵呵呵。。。。。。

二十三号公路:又是上海!我为什么说又?

_十罒周:政务是否完全公开透明尚且不谈,公民的信息倒是给透明完了。

_radicalmaniac:没那个信息保护能力,就不要乱收集信息,也就不会有泄露风险,这么简单的道理。

娘娘好糊涂:全民开盒时代。

那爸爸:疫情让上海市各职能部门推卸责任的能力上了个新境界。

木瓜来啦:都泄露等于都没泄露。

shyshinezsy:这样的公信力真是掉在地上捡不起来。

小企鹅1551:本地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权责高度不对称。权力集中的地方本应高度透明,以接受监督与质询。然而这里最公开透明的,永远在被监控被质疑的,从来不是郭嘉机器,而是升斗小民。

间歇性失智症:虽然无法制止“个人信息”被泄漏,但是可以制止“个人信息被泄漏”的消息泄漏。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35岁失去高薪,我在14个月后重启生活
直击广州车展:被抛弃的油车重回C位,靠的是什么
9.9元“偷甘蔗”爆火,人流量暴涨,老板亏出血
Claude 4.5重夺最强模型王冠:编码能力超越人类专家
电影的衰退,不是因为电影人“不走心”




24小时讨论排行

赖清德称中国目标2027武统,宣布高额国防特别预算
中日争端中,台湾人吃日料对高市早苗表达支持
日本研议放弃非核三原则,掀国内外安全疑虑
和平协议挡不住?学者示警:俄最快"停战1年内"挑战北约
高市早苗越过红线后:中日航线减少、文娱活动取消
美财长证实特朗普致电习近平,重申对台立场不变
香港大火疑人祸?工人竹棚架旁吸烟画面疯传
特朗普正在考虑:是否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先进AI芯片
台湾因应“超高龄化” 拟放宽近亲结婚 引爆伦理争议
特朗普:美方提出的乌克兰和平方案从28点缩减至22点
被曝在俄乌问题上尖锐对立,鲁比奥、万斯回应
在德国错过登机 两男子砸玻璃、闯安检、拦飞机
恒大清盘追资再获突破,许家印前妻2.2亿美元资产被冻结
"我的伪证导致三人被判终身监禁"美校园枪击案证人告白
特朗普称:习近平基本同意加快采购美国商品
重庆男子6年前花116万买房,如今55万卖掉,还借了26万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核酸检测历史意义:汇总中国人信息分享给全世界

CDT 2022-08-14 14:18:12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帖拍卖4850万上海“随申码”数据库信息,包含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健康码状态、UUID(通用唯一识别码)等多项个人隐私信息。发帖者称,这些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大量网民关注、讨论。

8月12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报道《网传“4850万用户上海随申码泄露” 上海大数据中心:不是我们泄露的》,文章随后被404。

多名网友发现,本次数据泄露的消息,在短暂登上微博热搜后即被平台撤下。微博账号@中心经纬 在发布本条新闻后,获得近5万条评论与大量转发,这条微博目前已被删除。

目前,微博平台已将“官方回应网传上海随申码泄露”、“上海信息泄露”、“官方回应网站兜售疑似随申码数据”等多个事件相关话题删除。

2020年3月,上海的健康码系统“随申码”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时,开发“随申码”系统的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曾接受媒体采访。这段旧视频日前也被网友重新翻了出来。

采访中,针对有市民担心“随申码”会不会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称,市民的信息数据保存在上海电子政务云上,有很强的安全防护措施,而个人信息内容无法通过普通扫描行为获取,“因此,‘随申码’不存在隐私泄露的问题,市民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以下评论由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网络:

学术大观察:刚刚冲上热搜,就下搜了[狗头]

赵峥新知创作者:上次超大规模的信息泄露没声无息就给过去了,词条还给炸了。这次又给泄露了,官方回应:不是我们泄露的。这第一时间撇清嫌疑。隐私保护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这么儿戏呢?

月下饕餮君:还建议居民自己前往公安机关报案,抓谁?抓你吗?

> FatFullFull:然后报案信息再泄露一次

> 又又又又炸号了:就像匿名举报信,第二天被举报的人来踢门

> 后现代茴香豆: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孤独runner:有能力实行实名制,没能力保护隐私信息。

> throwingclothes:实名制是为了管控你,又不是为了保护你。

> LowMistfades:你见过正部级以上干部的隐私泄露吗?

> narcoticprettymuch:不是没能力,是没有这个意愿。

> 时光机w028:“你要隐私干什么?”

炸鸡粉裹糖心蛋:诸君!盛世啊!!!

在卧:话术不错,“不是我们泄露的”和“不是从我们这泄露的”、“不是因为我们(的收集行为)而泄露的”,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三者都要负沉重的法律责任。

Hubery98:裸奔人生。

彦过也:核酸检测的最大历史意义:把中国人信息汇总起来,然后分享给全世界。

佑shu:系统性的数据泄露,建议“个人”去报案啊。。。。。。呵呵呵呵呵呵。。。。。。

二十三号公路:又是上海!我为什么说又?

_十罒周:政务是否完全公开透明尚且不谈,公民的信息倒是给透明完了。

_radicalmaniac:没那个信息保护能力,就不要乱收集信息,也就不会有泄露风险,这么简单的道理。

娘娘好糊涂:全民开盒时代。

那爸爸:疫情让上海市各职能部门推卸责任的能力上了个新境界。

木瓜来啦:都泄露等于都没泄露。

shyshinezsy:这样的公信力真是掉在地上捡不起来。

小企鹅1551:本地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权责高度不对称。权力集中的地方本应高度透明,以接受监督与质询。然而这里最公开透明的,永远在被监控被质疑的,从来不是郭嘉机器,而是升斗小民。

间歇性失智症:虽然无法制止“个人信息”被泄漏,但是可以制止“个人信息被泄漏”的消息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