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预计在国安战略检讨中研议是否废除日本长期奉行的“非核三原则”,以因应日益升温的区域紧张情势。相关讨论引发国内强烈反弹声浪,外国学者警告日本若拥有自主核武,恐推升区域军备竞赛。

(德国之声中文网)随著东北亚的安全挑战日益升温,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将针对国家安全政策展开讨论,其中包含研议是否废除日本长期奉行的“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非核武三原则。
作为全球唯一曾在战争中遭受核武攻击的国家,日本如今可能扭转立场,甚至发展自主的核威慑。适逢原子弹重创广岛及长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週年,这项讨论在国内引发强烈反弹。
“非核三原则是一项根植于全国共识的基本国策。”推动废除核武器的日本NGO团体和平船(Peace
Boat)高级成员、国际废除核武器网络(ICAN)共同主席川崎哲(Akira
Kawasaki)说道。他指出,日本国会曾通过支持非核三原则的决议,历任首相每年8月也都会在广岛与长崎纪念日承诺维持这项原则。
川崎哲向DW表示,“我个人对政府可能讨论非核原则的报道感到非常惊讶,和平团体与‘被爆者’(hibakusha,原爆幸存者)也深感震惊。”
东京考虑调整核武政策
这起争议源于11月11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拒绝向国会委员会表态,政府是否仍坚守1971年正式采纳的非核三原则。
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小林鹰之20日表示,近期的国安战略检讨将通盘检视各个领域,此一说法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忧虑。他说:“身为执政党,我们有责任摆脱禁忌进行对话......我们应该讨论各类议题。”政府也将重新审视国防支出,并于明年4月底前提出涵盖所有国安领域的建议。

2025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週年。
日本《每日新闻》19日的社论则指出:“重新检讨这项原则会使日本作为和平国家的道路出现倒退。高市若以她个人观点继续鲁莽推进,将留下长久的伤痕。”
不过,该社论也承认,日本的安全环境“无疑变得更加严峻”,例如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朝鲜加速发展核武;“但忽视理想将抹灭日本数十年来的废核努力,也会引发邻国的担忧。”
原爆幸存者站在反核最前线
前首相、现任日本立宪民主党党魁野田佳彦也持反对立场,指日本应“带头”推动废除核武,他并在11月中的记者会承诺,将抵制任何改变非核三原则的企图。
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团体协议会(Nihon
Hidankyo,日本被团)20日发布声明,“强烈抗议”试图推翻非核三原则的行动,称广岛与长崎的幸存者“无法接受核武被带入日本,抑或是让日本成为核战基地或核攻击目标。”该组织92岁成员田中照美(Terumi
Tanaka)向共同社表示,核武器是“恶魔的工具”。
川崎哲表示,过去十年重复的民调显示,即使地缘政治的情势紧张,约7成日本民众仍支持维持非核三原则。
中日紧张升温
然而,近来区域的紧张局势急遽升温,因高市早苗先前表态中国若侵略台湾,将对日本构成存亡危机、并可能触发日本自卫队行动,引发中日关系紧张。
中国在国内播放反日宣传影片、强化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并指控日本挑动区域紧张。
美国总统特朗普未公开评论中日之间的争端。然而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24日的通话中向特朗普表示,台湾“回归中国”是维系北京对世界秩序愿景的关键部分。
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23日前往距离台湾仅110
公里、位于冲绳西南端的与那国岛,视察中程地对空新型飞弹系统的预定部署地点。
中国回应称,该部署是日本“制造区域紧张、挑起军事对抗”的行为。
日本核武辩论引发警讯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国际防止核战争医师组织的共同主席拉夫(Tilman
Ruff)认为,日本长期以来依赖美国的核武保护伞、事实上默许核武存在,并对美军过去在日本境内及军舰上布署核武一事“睁一眼闭一眼”。
但拉夫指出,若日本拥有自主核武,将是重大突破。“如果日本部署自己的核武器,将是极具意义的发展......这会破坏东北亚稳定,可能引发连锁扩散效应,并也提升韩国发展核武的可能性。凡此种种,恐进一步推动区域军备竞赛。”
拉夫也认为,日本民众对核武的疑虑相当大,他补充:“基于对核武真实破坏力的深刻理解与反感,日本社会对此高度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