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直击广州车展:被抛弃的油车重回C位,靠的是什么

直击广州车展:被抛弃的油车重回C位,靠的是什么

文章来源: 棱镜 于 2025-11-25 20:01: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直击广州车展:被抛弃的油车重回C位,靠的是什么

广州车展,上汽奥迪A5L。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岳家琛 吴遮

编辑 |孙春芳

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油电同智”过去只是一个口号,如今在广州车展,成为了现实。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当下,燃油车似乎正在被贴上“过时”的标签。然而,11月21日开幕的2025年广州车展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燃油车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正在加速智能化转型。

尽管电动化是未来趋势,但燃油车仍占据超过40%的市场份额,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因此,如何让燃油车具备与新能源车同等的智能化体验,成为传统车企的核心课题。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福特等传统巨头纷纷展示燃油车的智能化最新进展,包括高阶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中国品牌如长城、吉利、奇瑞等也在燃油车智能化领域发力。这些功能,在一年前的广州车展上,还难以想象。

燃油车的“智能化元年”,正在来临。而对于“新势力”来说,身旁“沉睡的老虎”或许已经苏醒。

“油”又回来了

两年前的广州车展上,一边是人山人海的新能源展台,一边是门可罗雀的燃油车展台,有媒体放出判断,称“燃油车已死”。

然而,燃油车却并未如预期那般退场。

广州车展上,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奥迪A5L静静停在展台中央,它的身后是一场席卷传统汽车制造业的智能化浪潮。

“过去市场上一直有个声音,智能化只能搭载在新能源车上,燃油车做不了智能化。”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前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这样表示。

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大关,不少人开始预言燃油车的迅速消亡。然而市场数据描绘了更为复杂的图景。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为10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6万辆,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6.4%,已经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燃油车“变聪明”了,对于销量的增长,功不可没。

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燃油车近期上市的新品,在保持驾驶性能品质的基础上,也会迎来进一步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的升级优化热潮,产品竞争力会得到提升。”

咨询机构J.D.Power的相关报告显示,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智能驾驶功能”权重从2020年的12%激增至2023年的35%,成为仅次于续驶里程的第二大考量因素。

面对这一变化,燃油车若继续固守“机械素质优先”的传统叙事,无异于将战场拱手让人。

此外,随着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即将正式退出,一些曾经想买新能源的消费者也重新开始考虑燃油车。

“最早一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由于当时技术不够成熟,没有获得足够好的用车体验,如今也有一些人回流到了油车市场。”吉利内部人士如是说。

面对新能源补贴退坡可能给合资车企带来的积极影响,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段建军表示:“这可能会是一点点利好,但从长久角度来讲,还是要做好油电同质和油电同智,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不做选择题。”

传统燃油车“大换脸”

燃油车合资巨头一方面放缓了纯电转型的步调,另一方面,试图重新在擅长的领域找回主场。

近年来,丰田、奥迪、大众等头部车企,其传统能源新车也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等方面进步明显。本次车展中,合资品牌集体发力,展出多款覆盖轿车、SUV、越野等多细分领域,融合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全新车型,希望从自主品牌手中扳回一局。

“依我看来,不管是智能座舱还是智能驾驶辅助,‘下一代油车’带给消费者的智能体验已经做到了和新能源车接近的水准。扎实好用的智能体验,已不再是电动车的专属。”崔东树表示。

日系车方面,2025广州车展前夕,广汽丰田焕新了旗下威兰达、汉兰达等主销燃油车型,全新锋兰达智能版将配备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组合。

此外,一汽丰田新一代卡罗拉,配备了驾驶辅助系统,包括疲劳驾驶监测、车道偏离警示、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等功能。

东风日产天籁则推出天籁·鸿蒙座舱版车型,搭载HarmonySpace 5智能座舱系统,配备15.6英寸华为智慧屏,具备AI语音智慧助手和手车互联等功能……

在德系车中,一汽奥迪A5L乾崑智驾版于广州车展上市,作为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一汽奥迪A5L乾崑智驾版配备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可实现城市及高速NOA以及全场景的智能泊车辅助。

座舱方面,该车型也配备了液晶仪表显示、14.5英寸中控屏及副驾屏。

大众朗逸Pro在广州车展前就已经上市,新车同样配备液晶仪表与12.9英寸中控屏,车机搭载高通8155芯片,并引入了DeepSeek。

“现在大屏幕、隐藏式门把手、智能语音交互、辅助驾驶,已经成了燃油车的‘标配’。”一位资深汽车行业人士看完广州车展后感叹道。

此外,“智能化”也成为BBA油车的新叙事。

广州车展成为传统豪华品牌与中国辅助驾驶技术融合的展示场。其中,奥迪选择华为乾崑智驾作为技术合作方,宝马则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联合开发新一代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奔驰也与Momenta签订合作协议。

这种与国内企业合作的模式,或将成为传统豪华品牌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对此,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在汽车行业面向未来的变革过程当中,不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都需要智能化。”这种合作模式——合资品牌提供整车制造与品质保证,中国供应商提供智能化技术,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市场主流。

具体来看,奔驰长轴距C级车、E级车、S级轿车及GLB、GLC、GLS等SUV车型,均将高通8295智能座舱芯片等前沿科技大规模应用于燃油车型。其中,奔驰C级260L、奔驰E级等,将导航辅助驾驶等纳入标配。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表示:“智能只是电车专属这一认知已经过时了。梅赛德斯-奔驰主打‘油电同智’。智能化将是明年众多新车型的一大亮点。”

而在宝马展台,巨幅的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最先映入眼帘。

宝马首次展示了携手Momenta联合开发的全新一代中国专属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在新世代座舱,从驾驶员视角可见四大交互界面——全新3D抬头显示、视平线全景显示、超感中控、超感方向盘。

燃油车会与新能源车“平分天下”吗?

“没有落后的能源形式,只有落后的技术与体验。”奇瑞汽车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在9月的一场活动中如是说。

这一观点,在当前汽车市场中引发了共鸣,奇瑞、吉利等企业高管都明确表示不会放弃燃油车。

“油与电”的争论,再次成为车圈话题。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认为,油车与新能源车不可能“平分天下”。

“我以前一直说2030年会超过90%,这是好多年前的预言,我现在仍然保持这样一个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在新车销量里的市场占有率会超过90%,我觉得这个事是不可逆的。”李斌在广州车展上表示。

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博弈从未停止,但2025年的战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一场涉及能源形式、技术路线与市场选择的复杂博弈。

一位业内人士预言称,随着大众、丰田、吉利、奇瑞等主流车企全面推动燃油车智能化,2026年燃油车将以几何级速度普及中高阶智驾。

“‘电车过半时代’与‘下一代油车时代’将长期共存”,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这一判断基于官方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该路线图预测,到2040年,含内燃机的乘用车在新车销量中仍将占据约三分之一的份额。

过去,智能化往往与电动化绑定,尤其是新势力车企。但事实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技术并不依赖于电池驱动。

“燃油车并不是做不到智能化,只是过往的燃油车购买群体,对于智能化并不那么在乎,所以车企在这方面的投入意愿也不强烈。”某传统车企内部人士说道。

拥有极氪、吉利银河的吉利汽车集团,已经拿到了新能源时代的“入场票”。即便如此,其CEO淦家阅也表示,不会放弃燃油车市场。

此外,奇瑞今年9月还提出“中国新燃油”战略,将以“新技术、新智能、新安全、新格局”四新标准推动燃油车进化,与新能源车长期共存。

奇瑞汽车副总经理李学用表示,燃油车会一直存在,尤其在海外市场电动化进程较慢,因此奇瑞需在燃油车领域保持超级竞争力。

不过,燃油车智能化也面临成本控制的挑战。一位业内人士预估,燃油车在智驾和智舱上的成本将提升15%至20%,这让处于中端及性价比市场的车型面临更明显的压力。

对于燃油车企业而言,销售规模越大,这种成本压力越容易承受。2024年,大众品牌向中国市场交付超过200万辆汽车,其中燃油车型占比近九成。如此大的规模效应为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成本摊薄的可能,让燃油车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提升智能体验。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兼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齐泽凯表示,通过在全系车型中采用标准化CEA架构,大众汽车将依托可观的规模效益,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曾自称“纯电品牌”的各家车企开始重拾油箱。

在小鹏汽车展台上,首款搭载鲲鹏超级增程系统的小鹏X9增程版占据核心位置;在极氪展台,搭载超级电混技术的极氪9X与009共同组成“双9旗舰”;而广汽埃安、上汽智己展台上,搭载增程技术的新车也成了品牌受关注的车型。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49岁余秀华为“绝经”写诗,网友笑晕在评论区
“水果姐”现身上海南京东路一杂货店 引歌迷合唱
年轻中国男子在日本机场坠亡 更多事发细节披露
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前主任:郑丽文追求终极统一
特朗普想重启成龙《尖峰时刻》系列 “重振”男子气概




24小时讨论排行

赖清德称中国目标2027武统,宣布高额国防特别预算
中日争端中,台湾人吃日料对高市早苗表达支持
与川普通话结束,高市早苗:谈及习近平对话内容
中国六代机新样机使用矢量喷口,引外媒关注
高市早苗越过红线后:中日航线减少、文娱活动取消
日本研议放弃非核三原则,掀国内外安全疑虑
乌克兰大砍"亲俄条款",卫报:美版和平方案减为19点
习近平罕见致电特朗普,美国介入中日僵局?
中方重申“敌国条款”,日本外务省曲解事实被“打脸”
纽约时报:美国正在给自己“挖坑”
美财长证实特朗普致电习近平,重申对台立场不变
南风窗:中国要崛起,必须告别革命外交
和平协议挡不住?学者示警:俄最快"停战1年内"挑战北约
明星频出却无人领军 民主党为何没有“自己的特朗普”?
"台湾有事"中日闹到联合国,彭博:北京施压全球选边站
美国人2000红利快到手?「关税案会赢」商务部长有信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直击广州车展:被抛弃的油车重回C位,靠的是什么

棱镜 2025-11-25 20:01:19
直击广州车展:被抛弃的油车重回C位,靠的是什么

广州车展,上汽奥迪A5L。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岳家琛 吴遮

编辑 |孙春芳

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油电同智”过去只是一个口号,如今在广州车展,成为了现实。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当下,燃油车似乎正在被贴上“过时”的标签。然而,11月21日开幕的2025年广州车展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燃油车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正在加速智能化转型。

尽管电动化是未来趋势,但燃油车仍占据超过40%的市场份额,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因此,如何让燃油车具备与新能源车同等的智能化体验,成为传统车企的核心课题。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福特等传统巨头纷纷展示燃油车的智能化最新进展,包括高阶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中国品牌如长城、吉利、奇瑞等也在燃油车智能化领域发力。这些功能,在一年前的广州车展上,还难以想象。

燃油车的“智能化元年”,正在来临。而对于“新势力”来说,身旁“沉睡的老虎”或许已经苏醒。

“油”又回来了

两年前的广州车展上,一边是人山人海的新能源展台,一边是门可罗雀的燃油车展台,有媒体放出判断,称“燃油车已死”。

然而,燃油车却并未如预期那般退场。

广州车展上,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奥迪A5L静静停在展台中央,它的身后是一场席卷传统汽车制造业的智能化浪潮。

“过去市场上一直有个声音,智能化只能搭载在新能源车上,燃油车做不了智能化。”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前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这样表示。

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大关,不少人开始预言燃油车的迅速消亡。然而市场数据描绘了更为复杂的图景。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9月,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为10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6万辆,环比增长10.9%,同比增长6.4%,已经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燃油车“变聪明”了,对于销量的增长,功不可没。

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燃油车近期上市的新品,在保持驾驶性能品质的基础上,也会迎来进一步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的升级优化热潮,产品竞争力会得到提升。”

咨询机构J.D.Power的相关报告显示,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智能驾驶功能”权重从2020年的12%激增至2023年的35%,成为仅次于续驶里程的第二大考量因素。

面对这一变化,燃油车若继续固守“机械素质优先”的传统叙事,无异于将战场拱手让人。

此外,随着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即将正式退出,一些曾经想买新能源的消费者也重新开始考虑燃油车。

“最早一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由于当时技术不够成熟,没有获得足够好的用车体验,如今也有一些人回流到了油车市场。”吉利内部人士如是说。

面对新能源补贴退坡可能给合资车企带来的积极影响,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段建军表示:“这可能会是一点点利好,但从长久角度来讲,还是要做好油电同质和油电同智,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不做选择题。”

传统燃油车“大换脸”

燃油车合资巨头一方面放缓了纯电转型的步调,另一方面,试图重新在擅长的领域找回主场。

近年来,丰田、奥迪、大众等头部车企,其传统能源新车也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等方面进步明显。本次车展中,合资品牌集体发力,展出多款覆盖轿车、SUV、越野等多细分领域,融合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全新车型,希望从自主品牌手中扳回一局。

“依我看来,不管是智能座舱还是智能驾驶辅助,‘下一代油车’带给消费者的智能体验已经做到了和新能源车接近的水准。扎实好用的智能体验,已不再是电动车的专属。”崔东树表示。

日系车方面,2025广州车展前夕,广汽丰田焕新了旗下威兰达、汉兰达等主销燃油车型,全新锋兰达智能版将配备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组合。

此外,一汽丰田新一代卡罗拉,配备了驾驶辅助系统,包括疲劳驾驶监测、车道偏离警示、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等功能。

东风日产天籁则推出天籁·鸿蒙座舱版车型,搭载HarmonySpace 5智能座舱系统,配备15.6英寸华为智慧屏,具备AI语音智慧助手和手车互联等功能……

在德系车中,一汽奥迪A5L乾崑智驾版于广州车展上市,作为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一汽奥迪A5L乾崑智驾版配备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可实现城市及高速NOA以及全场景的智能泊车辅助。

座舱方面,该车型也配备了液晶仪表显示、14.5英寸中控屏及副驾屏。

大众朗逸Pro在广州车展前就已经上市,新车同样配备液晶仪表与12.9英寸中控屏,车机搭载高通8155芯片,并引入了DeepSeek。

“现在大屏幕、隐藏式门把手、智能语音交互、辅助驾驶,已经成了燃油车的‘标配’。”一位资深汽车行业人士看完广州车展后感叹道。

此外,“智能化”也成为BBA油车的新叙事。

广州车展成为传统豪华品牌与中国辅助驾驶技术融合的展示场。其中,奥迪选择华为乾崑智驾作为技术合作方,宝马则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联合开发新一代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奔驰也与Momenta签订合作协议。

这种与国内企业合作的模式,或将成为传统豪华品牌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对此,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在汽车行业面向未来的变革过程当中,不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都需要智能化。”这种合作模式——合资品牌提供整车制造与品质保证,中国供应商提供智能化技术,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市场主流。

具体来看,奔驰长轴距C级车、E级车、S级轿车及GLB、GLC、GLS等SUV车型,均将高通8295智能座舱芯片等前沿科技大规模应用于燃油车型。其中,奔驰C级260L、奔驰E级等,将导航辅助驾驶等纳入标配。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佟欧福表示:“智能只是电车专属这一认知已经过时了。梅赛德斯-奔驰主打‘油电同智’。智能化将是明年众多新车型的一大亮点。”

而在宝马展台,巨幅的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最先映入眼帘。

宝马首次展示了携手Momenta联合开发的全新一代中国专属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在新世代座舱,从驾驶员视角可见四大交互界面——全新3D抬头显示、视平线全景显示、超感中控、超感方向盘。

燃油车会与新能源车“平分天下”吗?

“没有落后的能源形式,只有落后的技术与体验。”奇瑞汽车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在9月的一场活动中如是说。

这一观点,在当前汽车市场中引发了共鸣,奇瑞、吉利等企业高管都明确表示不会放弃燃油车。

“油与电”的争论,再次成为车圈话题。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认为,油车与新能源车不可能“平分天下”。

“我以前一直说2030年会超过90%,这是好多年前的预言,我现在仍然保持这样一个预测,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在新车销量里的市场占有率会超过90%,我觉得这个事是不可逆的。”李斌在广州车展上表示。

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博弈从未停止,但2025年的战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一场涉及能源形式、技术路线与市场选择的复杂博弈。

一位业内人士预言称,随着大众、丰田、吉利、奇瑞等主流车企全面推动燃油车智能化,2026年燃油车将以几何级速度普及中高阶智驾。

“‘电车过半时代’与‘下一代油车时代’将长期共存”,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这一判断基于官方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该路线图预测,到2040年,含内燃机的乘用车在新车销量中仍将占据约三分之一的份额。

过去,智能化往往与电动化绑定,尤其是新势力车企。但事实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技术并不依赖于电池驱动。

“燃油车并不是做不到智能化,只是过往的燃油车购买群体,对于智能化并不那么在乎,所以车企在这方面的投入意愿也不强烈。”某传统车企内部人士说道。

拥有极氪、吉利银河的吉利汽车集团,已经拿到了新能源时代的“入场票”。即便如此,其CEO淦家阅也表示,不会放弃燃油车市场。

此外,奇瑞今年9月还提出“中国新燃油”战略,将以“新技术、新智能、新安全、新格局”四新标准推动燃油车进化,与新能源车长期共存。

奇瑞汽车副总经理李学用表示,燃油车会一直存在,尤其在海外市场电动化进程较慢,因此奇瑞需在燃油车领域保持超级竞争力。

不过,燃油车智能化也面临成本控制的挑战。一位业内人士预估,燃油车在智驾和智舱上的成本将提升15%至20%,这让处于中端及性价比市场的车型面临更明显的压力。

对于燃油车企业而言,销售规模越大,这种成本压力越容易承受。2024年,大众品牌向中国市场交付超过200万辆汽车,其中燃油车型占比近九成。如此大的规模效应为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成本摊薄的可能,让燃油车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提升智能体验。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兼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齐泽凯表示,通过在全系车型中采用标准化CEA架构,大众汽车将依托可观的规模效益,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曾自称“纯电品牌”的各家车企开始重拾油箱。

在小鹏汽车展台上,首款搭载鲲鹏超级增程系统的小鹏X9增程版占据核心位置;在极氪展台,搭载超级电混技术的极氪9X与009共同组成“双9旗舰”;而广汽埃安、上汽智己展台上,搭载增程技术的新车也成了品牌受关注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