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烂尾楼事件,上演最魔幻一幕

烂尾楼事件,上演最魔幻一幕

文章来源: 人间三角 于 2022-07-21 19:40:4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文|西坡

刚刚看到 " 真实故事计划 " 的文章《硕博生困于烂尾楼》,说郑州有个烂尾楼盘永威西棠,被誉为郑州业主学历最高的楼盘。在项目 1172 户业主中,博士、硕士学历的业主就有 670 人。郑州市自 2016 年开始实施人才引进计划,这个楼盘有 246 人享受郑州市人才补贴。

想起前几年各地上演的 " 抢人大战 ",不禁疑惑,房子和人到底谁是为谁服务的。这些被现金补贴、房票吸引过来的高学历人才,当初应该是以为,这座城市需要自己,房子是人才的配套设施。而现在看来,人才更像是房子的配套设施。城市需要房子,房子需要人,所以有了人才引进。

这个小区的售价比周边房价高出近 3000 元,则是人才为房子做出的明确贡献。而今,人才已就位,房子却姗姗来迟,更能看出谁的身份较尊贵,仿佛开会或者赴宴,最后到的总是贵宾。

这篇报道里提到一个叫王兴文的业主,是郑州某高校的讲师,浙江大学的博士。他现在每天在忙于科研之余,花两小时关注楼盘烂尾的消息,注意力严重被分散。虽然关心,虽然焦虑,但是他并未采取实际行动。妻子不允许他参与线下申诉,因为怕一旦单位知道,受处分。后来,妻子强行让王兴文退出业主群,以避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烂尾楼受害者,也是有单位的人。

还记得我们之前写过另外一个烂尾楼受害者吗,那是武汉一个烂尾楼盘的业主,因为担心影响孩子将来考公,不敢停贷(点击阅读)。

在大众认知里,高校老师跟公务员大致享受同等待遇吧,都是铁饭碗,都是有身份有单位的人。所以这两个烂尾楼受害者的故事,可以连在一起了。

不慎买了烂尾楼,需要继续还房贷,因为孩子将来要考公务员。等将来孩子出息了,有了编,不慎又买到烂尾楼,到时候也不要申诉,因为不能让单位知道。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单位是对受害者的有力制衡。最令人钦佩的是,单位在故事里都没有出场,并没有明确指示不许维权,但烂尾楼受害者光是想到单位可能不高兴,就已经不敢动弹了。那位操心孩子考公的母亲,甚至自己都没有单位,只是想到孩子二三十年之后可能会加入的单位,就惧成了这样。

单位真厉害呀。单位比房子、人才都厉害。如果要排序的话,单位排第一,房子排第二,人才排第三。人才还能排个季军,可歌可泣。

" 单位 " 是个非常有历史感也非常有现实感的词,曾经我们以为 " 单位 " 的现实感会越来越弱,但没想到 " 单位 " 枯木逢春、王者归来了。据说现在的审美时尚,是局里局气、厅里厅气," 藏青色或纯黑的翻领夹克,内搭白衬衫,永远黑色的西裤,不苟言笑的表情 "。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单位,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严格来讲,私营企业也是单位。但懂事的私营企业职工,从来不好意思讲我们单位如何如何。把单位挂在嘴边的,通常是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的人,他们在抱怨单位的时候,你也会听出来隐藏的含义," 我是有单位的人 "。

当然,做单位人是有代价的,人们对此心知肚明,比如那些有单位的朋友,通常不会乱发朋友圈。我是属于最不适合有单位的人,不让我说话会要我的命。

代价这个词不好听,我们可以说,有单位的人要讲纪律。要讲纪律的地方,不止是朋友圈和烂尾楼。

上大学遇到城市里的同学和发达地区的农村同学,发现他们几乎全部是独生子女,而我们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几乎全部有兄弟姐妹。大家彼此惊诧一番过后,开始研究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就是单位。

农民没有单位,计划生育的执行力度就差一些。城里人都有单位,计划生育的效果就显著得多。苏南等地的农村,因为集体企业发达,农民也相当于有单位了,所以计划生育的执行效果向城市靠拢。

单位之所以吃香,是因为能给人安全感。而烂尾楼是破坏人的安全感的。但单位能约束烂尾楼受害者不去维权,足以说明单位给人的安全感比房子和钱更多。厉害了我的单位,不,你们的单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为了纸片人,我和男朋友分手了”
明年你买不到iPhone 18,因为苹果想你买更贵的
“监控看不出来”,给女孩擦碎发时被指猥亵
这条“躺”进985、211的捷径,要没了
自闭症男孩参加夏令营遇难,揭秘背后的草台班子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拿大宣布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喊话:农民不应为贸易战埋单
川普关税可望在未来十年减少4兆美元的国家赤字
“秦始皇讲的可能是潮汕话”,知名学者再次回应
是谁在企图掩盖武大图书馆事件的真相?
中国各航司分配500架空巴大单 传三大航各取百架
黄仁勋:想对华销售新型特供芯片,正与美国磋商
金正恩亲自迎灵!朝鲜公开出兵库尔斯克详情
长江全面禁渔将延续?拯救濒临灭绝的中国长江江豚
美国政府已持有英特尔10%的股份 特朗普:伟大的交易
“北溪”管道被毁细节曝光 遭至少4枚定时炸弹引爆
欧尔班晒特朗普回信:他对乌袭击输油管道“愤怒”
九三阅兵典礼在即 总指挥却没公布 传这些上将“出事”
悲剧!20岁中国留学生在马来西亚遭电信诈骗后自杀
山东临沂有小学老师转岗教高中,老师:放平心态
谈到俄乌冲突,特朗普现在爱恨交加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烂尾楼事件,上演最魔幻一幕

人间三角 2022-07-21 19:40:45


文|西坡

刚刚看到 " 真实故事计划 " 的文章《硕博生困于烂尾楼》,说郑州有个烂尾楼盘永威西棠,被誉为郑州业主学历最高的楼盘。在项目 1172 户业主中,博士、硕士学历的业主就有 670 人。郑州市自 2016 年开始实施人才引进计划,这个楼盘有 246 人享受郑州市人才补贴。

想起前几年各地上演的 " 抢人大战 ",不禁疑惑,房子和人到底谁是为谁服务的。这些被现金补贴、房票吸引过来的高学历人才,当初应该是以为,这座城市需要自己,房子是人才的配套设施。而现在看来,人才更像是房子的配套设施。城市需要房子,房子需要人,所以有了人才引进。

这个小区的售价比周边房价高出近 3000 元,则是人才为房子做出的明确贡献。而今,人才已就位,房子却姗姗来迟,更能看出谁的身份较尊贵,仿佛开会或者赴宴,最后到的总是贵宾。

这篇报道里提到一个叫王兴文的业主,是郑州某高校的讲师,浙江大学的博士。他现在每天在忙于科研之余,花两小时关注楼盘烂尾的消息,注意力严重被分散。虽然关心,虽然焦虑,但是他并未采取实际行动。妻子不允许他参与线下申诉,因为怕一旦单位知道,受处分。后来,妻子强行让王兴文退出业主群,以避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烂尾楼受害者,也是有单位的人。

还记得我们之前写过另外一个烂尾楼受害者吗,那是武汉一个烂尾楼盘的业主,因为担心影响孩子将来考公,不敢停贷(点击阅读)。

在大众认知里,高校老师跟公务员大致享受同等待遇吧,都是铁饭碗,都是有身份有单位的人。所以这两个烂尾楼受害者的故事,可以连在一起了。

不慎买了烂尾楼,需要继续还房贷,因为孩子将来要考公务员。等将来孩子出息了,有了编,不慎又买到烂尾楼,到时候也不要申诉,因为不能让单位知道。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单位是对受害者的有力制衡。最令人钦佩的是,单位在故事里都没有出场,并没有明确指示不许维权,但烂尾楼受害者光是想到单位可能不高兴,就已经不敢动弹了。那位操心孩子考公的母亲,甚至自己都没有单位,只是想到孩子二三十年之后可能会加入的单位,就惧成了这样。

单位真厉害呀。单位比房子、人才都厉害。如果要排序的话,单位排第一,房子排第二,人才排第三。人才还能排个季军,可歌可泣。

" 单位 " 是个非常有历史感也非常有现实感的词,曾经我们以为 " 单位 " 的现实感会越来越弱,但没想到 " 单位 " 枯木逢春、王者归来了。据说现在的审美时尚,是局里局气、厅里厅气," 藏青色或纯黑的翻领夹克,内搭白衬衫,永远黑色的西裤,不苟言笑的表情 "。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单位,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严格来讲,私营企业也是单位。但懂事的私营企业职工,从来不好意思讲我们单位如何如何。把单位挂在嘴边的,通常是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的人,他们在抱怨单位的时候,你也会听出来隐藏的含义," 我是有单位的人 "。

当然,做单位人是有代价的,人们对此心知肚明,比如那些有单位的朋友,通常不会乱发朋友圈。我是属于最不适合有单位的人,不让我说话会要我的命。

代价这个词不好听,我们可以说,有单位的人要讲纪律。要讲纪律的地方,不止是朋友圈和烂尾楼。

上大学遇到城市里的同学和发达地区的农村同学,发现他们几乎全部是独生子女,而我们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几乎全部有兄弟姐妹。大家彼此惊诧一番过后,开始研究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就是单位。

农民没有单位,计划生育的执行力度就差一些。城里人都有单位,计划生育的效果就显著得多。苏南等地的农村,因为集体企业发达,农民也相当于有单位了,所以计划生育的执行效果向城市靠拢。

单位之所以吃香,是因为能给人安全感。而烂尾楼是破坏人的安全感的。但单位能约束烂尾楼受害者不去维权,足以说明单位给人的安全感比房子和钱更多。厉害了我的单位,不,你们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