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我和太太在上海方舱:饮用水很有限 病友无水吃药

我和太太在上海方舱:饮用水很有限 病友无水吃药

文章来源: 新民周刊 于 2022-04-07 18:31: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希望拿到阴性证明可以早日回家。

我是上海人,今年 61 岁,和太太住在浦东新区的潍坊路,家里还有一个 84 岁的老父亲。对于感染新冠,我和太太并不太担心,我们都打过两针新冠疫苗,这波疫情重症率也很低,我们一直很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没想到,在南汇方舱的这几天,我经历了很多意料之外。

没有做好准备,半夜被拉走

3 月 25 日晚上,我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喉咙痛,开始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两天以后,我的太太也开始出现症状,连发了三天寒热。这下,我才担心我们可能中招了。

回想一下,我太太 3 月 8 日上好课(她是晚托班教师)以后除了做核酸就没有出过门。而我负责家里买菜,我估计就是外出买菜的时候中了招,随后感染给我太太的。

3 月 28 日浦东封控第一天,我们做了核酸检测,但是健康云上一直没有出结果。3 月 30 日再次做核酸,这一次我和太太都是阴性。那个时候,我的 " 感冒 " 已经快好了。

本来以为核酸阴性就没事了,谁知 3 月 31 日,我们被通知单独做核酸检测,健康云上还是没有出结果。

在惴惴不安的等待中,4 月 2 日,我太太接到了疾控的电话,告诉她是阳性。我在 4 月 3 日也接到了疾控的通知电话。84 岁的老父亲算是密接。

其实那个时候,我和太太的症状基本上都已消失了,和健康人没什么两样。但是为了不让老父亲也感染新冠病毒,我们积极配合。

4 月 4 日 00:05,疾控中心打电话给我们,通知会有车接我们去方舱医院隔离。我和太太之前从电视里看到了有关上海方舱的新闻报道,每个床位会发放洗漱用品、拖鞋、脸盆、毛巾等。我和太太感觉在这样的方舱隔离,生活并没有太多不便。因此,我们打包行李的时候,只带了一些换洗衣物和一点饼干。

我在上海的弟弟和女儿各自封控在小区。幸好,84 岁老父亲身体健康,自己一个人也能生活。

4 月 4 日 00:35,我和太太带好行李,站在潍坊路的小区门口等。大半夜,我们等了将近半小时,一辆面包车开来。这辆车在潍坊新村的几个小区之间轮流接送,大概到了当天凌晨 3 点多,才接到所有人,然后大家换了大巴,把我们拉到此前传说中的 " 南汇方舱 "。

没有热水的废弃宿舍

南汇方舱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拱北路 168 号,这里原来是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2011 年停办后就废弃至今。

网上的照片都是很多年前的,现在这里已经破败不堪。

南汇方舱所在地,是 2011 年就停办的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图片来源 | 大众点评

我们被拉到南汇方舱的时候,听说条件已经比之前好多了,没有出现 " 抢 " 的情况。我们被安排入住在原来的学生宿舍。我们这里的病人,都是浦东拉过来的。

我和太太住在 4 楼四人一间的宿舍内,屋内还有另外两位女同志,我们都是一个小区的,彼此还能有个照应。

倪先生所在的南汇方舱病房,四人一间 受访者供图

因为什么物资都没发,这让我和太太很窘迫。不知是宿舍废弃太久还是什么原因,这里的热水器和空调都是摆设。我们很注重个人卫生,但是这里没有热水可以洗脸洗脚,我们连脸盆也没带,让我们很不习惯。

南汇方舱的热水器不能用受访者供图

而且,这里除了发放一日三餐和饮用水以外,基本上没人来管我们。我们准备的口罩和卫生纸都快没了,不能外出购买,没有网购资源,也不知道找谁要。

4 月 7 日南汇方舱发放的早餐和午餐 受访者供图

从 4 月 5 日开始,我们楼的 5 楼和 6 楼陆续停水。现在这两层楼的病友都到我们 4 楼来借自来水用。我们害怕 4 楼也会突然停水,这样大家就尴尬了,厕所都没法上了。

入住到现在,我只在 4 月 5 日晚上 7 点多见过一次应急的医生。医生说,南汇方舱不发放药品,他来我们这里,只负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药品登记工作。

后来,我们每人发了连花清瘟胶囊。我们可以离开自己的房间,到楼下散散步。在闲聊中,我对本楼病友的情况略有了解。

南汇方舱,宿舍楼内的病人可以下楼散步 受访者供图

6 楼的一位病友本来就有心脏方面基础疾病,现在心脏不舒服,又没水服药(发放的饮用水很有限,已经喝完)。我们楼还有一些小朋友和 90 多岁的老人一起隔离,他们的状况也令人担忧。

我们理解上海目前防疫任务艰巨,浦东尤甚。但是,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对南汇方舱的病友们提供基本的物资保障。如果不行,能否让一部分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病友先回家呢?或者尽快对南汇方舱进行新一轮的核酸检测,我相信很多人像我这样已经自愈了,希望拿到阴性证明可以早日回家。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习近平整肃解放军「并非失势」,美学者揭他最大担忧
欧洲7巨头撑腰,防泽伦斯基"被霸凌"?卢比欧怒斥:愚蠢
纽约时报:美国人的“救命药”也许将来自中国
泽伦斯基抵美发文了!白宫曝川普会谈时间表
普京要让步了?川普特使曝「2大条件」有进展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大爷机上偷包 伊朗男暴力挥拳 揍到他怀疑人生
中共突然发布《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引发热议
川普与美乌领袖会谈 欧洲领导人陆续抵达白宫
川普喊话泽伦斯基:"接受2条件"可立刻结束战争
“川泽会”气氛友好 川普不排除派军赴乌克兰维和
BBC:泽连斯基要在普京更强势的阴影下会见特朗普?
可毁灭沿海城市 大阅兵“海啸武器”现身北京街头
笑意盈盈 川泽会面和上次截然不同 记者会要点来了
中国使馆示警赴日本小心遇袭 犯人竟是中国人
特朗普中断美乌欧会谈,致电普京
特朗普加大施压:泽连斯基可以立即结束战争
川普:将废除邮寄投票和投票机 恢复期中选举公正性
日经评论:普京和习近平已经看穿了特朗普
卢比奥披露细节:俄方给飞机加油只能用现金 竟因…
"将顿巴斯地区彻底割让给普京"对乌克兰意味着什么
美印关系陷僵局,特朗普"助力"印度重新向中国靠拢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我和太太在上海方舱:饮用水很有限 病友无水吃药

新民周刊 2022-04-07 18:31:32

希望拿到阴性证明可以早日回家。

我是上海人,今年 61 岁,和太太住在浦东新区的潍坊路,家里还有一个 84 岁的老父亲。对于感染新冠,我和太太并不太担心,我们都打过两针新冠疫苗,这波疫情重症率也很低,我们一直很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没想到,在南汇方舱的这几天,我经历了很多意料之外。

没有做好准备,半夜被拉走

3 月 25 日晚上,我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喉咙痛,开始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两天以后,我的太太也开始出现症状,连发了三天寒热。这下,我才担心我们可能中招了。

回想一下,我太太 3 月 8 日上好课(她是晚托班教师)以后除了做核酸就没有出过门。而我负责家里买菜,我估计就是外出买菜的时候中了招,随后感染给我太太的。

3 月 28 日浦东封控第一天,我们做了核酸检测,但是健康云上一直没有出结果。3 月 30 日再次做核酸,这一次我和太太都是阴性。那个时候,我的 " 感冒 " 已经快好了。

本来以为核酸阴性就没事了,谁知 3 月 31 日,我们被通知单独做核酸检测,健康云上还是没有出结果。

在惴惴不安的等待中,4 月 2 日,我太太接到了疾控的电话,告诉她是阳性。我在 4 月 3 日也接到了疾控的通知电话。84 岁的老父亲算是密接。

其实那个时候,我和太太的症状基本上都已消失了,和健康人没什么两样。但是为了不让老父亲也感染新冠病毒,我们积极配合。

4 月 4 日 00:05,疾控中心打电话给我们,通知会有车接我们去方舱医院隔离。我和太太之前从电视里看到了有关上海方舱的新闻报道,每个床位会发放洗漱用品、拖鞋、脸盆、毛巾等。我和太太感觉在这样的方舱隔离,生活并没有太多不便。因此,我们打包行李的时候,只带了一些换洗衣物和一点饼干。

我在上海的弟弟和女儿各自封控在小区。幸好,84 岁老父亲身体健康,自己一个人也能生活。

4 月 4 日 00:35,我和太太带好行李,站在潍坊路的小区门口等。大半夜,我们等了将近半小时,一辆面包车开来。这辆车在潍坊新村的几个小区之间轮流接送,大概到了当天凌晨 3 点多,才接到所有人,然后大家换了大巴,把我们拉到此前传说中的 " 南汇方舱 "。

没有热水的废弃宿舍

南汇方舱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拱北路 168 号,这里原来是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2011 年停办后就废弃至今。

网上的照片都是很多年前的,现在这里已经破败不堪。

南汇方舱所在地,是 2011 年就停办的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图片来源 | 大众点评

我们被拉到南汇方舱的时候,听说条件已经比之前好多了,没有出现 " 抢 " 的情况。我们被安排入住在原来的学生宿舍。我们这里的病人,都是浦东拉过来的。

我和太太住在 4 楼四人一间的宿舍内,屋内还有另外两位女同志,我们都是一个小区的,彼此还能有个照应。

倪先生所在的南汇方舱病房,四人一间 受访者供图

因为什么物资都没发,这让我和太太很窘迫。不知是宿舍废弃太久还是什么原因,这里的热水器和空调都是摆设。我们很注重个人卫生,但是这里没有热水可以洗脸洗脚,我们连脸盆也没带,让我们很不习惯。

南汇方舱的热水器不能用受访者供图

而且,这里除了发放一日三餐和饮用水以外,基本上没人来管我们。我们准备的口罩和卫生纸都快没了,不能外出购买,没有网购资源,也不知道找谁要。

4 月 7 日南汇方舱发放的早餐和午餐 受访者供图

从 4 月 5 日开始,我们楼的 5 楼和 6 楼陆续停水。现在这两层楼的病友都到我们 4 楼来借自来水用。我们害怕 4 楼也会突然停水,这样大家就尴尬了,厕所都没法上了。

入住到现在,我只在 4 月 5 日晚上 7 点多见过一次应急的医生。医生说,南汇方舱不发放药品,他来我们这里,只负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药品登记工作。

后来,我们每人发了连花清瘟胶囊。我们可以离开自己的房间,到楼下散散步。在闲聊中,我对本楼病友的情况略有了解。

南汇方舱,宿舍楼内的病人可以下楼散步 受访者供图

6 楼的一位病友本来就有心脏方面基础疾病,现在心脏不舒服,又没水服药(发放的饮用水很有限,已经喝完)。我们楼还有一些小朋友和 90 多岁的老人一起隔离,他们的状况也令人担忧。

我们理解上海目前防疫任务艰巨,浦东尤甚。但是,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对南汇方舱的病友们提供基本的物资保障。如果不行,能否让一部分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病友先回家呢?或者尽快对南汇方舱进行新一轮的核酸检测,我相信很多人像我这样已经自愈了,希望拿到阴性证明可以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