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再跌17%!中国人口危机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再跌17%!中国人口危机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文章来源: 中立智库思想观察 于 2021-09-18 17:13: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前言:2021上半年,中国新生人口下降17%。按照目前年轻育龄妇女迅速下滑的趋势,考虑到新冠病毒疫情延续及打疫苗半年内不建议生育的影响,预计2021全年新生人口跌破1000万以下。2020年中国死亡人口已经突破1000万。这就意味着,2021年中国人口步入负增长,比过去计生委预计的负增长时间(2030~2050年)大幅提前!


中国某地人口倒金字塔,接近危险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国人的思想观念在改变。尤其是结婚、生娃这两个观念,仿佛在一夜之间大变。两组数据,可见一斑:一是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813.1万对,同比下降12.2%,全国1.7亿90后,2020年的结婚率不足10%,而且三成以上的已婚90后现在的婚姻状态是“离婚”。值得一提的是,过去7年中国的结婚率已经“7连降”;二是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仅为1200万,较“全面二孩”政策实行第一年(2016年)1786万,足足减少了586万。

  8月下旬,央视报道,202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是1.3,已经低于1.5的国际警戒线,成为全球倒数第十,大有跌入低生育风险的潜在可能性。

  基于近几年中国的结婚率、离婚率、出生率、出生人口等数据,一众专家学者预测,“如不采取措施,最快5年内,中国的出生人口将跌破千万。”尤其是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还曾大胆预言,5年内,中国将步入“人口负增长”发展阶段。至此中国的人口警报将彻底拉响。所以他在2年前就呼吁国家,尽快放开生育,让生育权回归家庭自主。

  然而,现实数据证明,中国的人口问题远比很多专家想象的还要严峻。

  2021年上半年出生人口数据出炉,出生人口数量再次下跌17%!

  根据官方公布的2021年各地出生人口与生育登记情况统计汇总显示,2021年上半年(部分地区统计范围是1-7月份),河南、宁夏、贵州、湖南、山东、江苏、云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西、浙江、安徽等13个省市出生人口总数同比下跌17.2%。

  其中降幅超过30%的地区有:山东省鱼台县(-30.49%)、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61.11%)、江苏省如东县(-35.23%)、云南省瑞丽市(-31.15%)、重庆市万州区(-32.22%)、江西省瑞昌市(-35.34%)、宁波市镇海区(-33.86%)、马鞍山雨山区(-31.47%)、安徽省砀山县(-32.56%)。

  基于今年上半年全国13个省市的出生人口下滑情况,有专家直言指出,今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总数将跌破千万——2020年出生人口是1200万,按照17%的跌幅,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量是996万。

  专家的这个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事实上,过去5年有4年时间,下半年的新生儿数量减少得比上半年多,尤其是2020年更出现了大幅下降。

  此外,人口专家梁建章等认为,2020年死亡人数的数据没有公布,那么我们就看2019年的数据,死亡人数是998万,正常情况下,死亡人数是逐年增加的,所以今年很可能是人口拐点——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或出现在今年。

  毫无疑问,这是最接近事实的预测,也是最让人感到恐慌的预测。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美国经济学家哈瑞.丹特在其《人口峭壁》一书中曾经明确提出,人口负增长将是中国债务、房地产泡沫加速破灭的根本原因。

  为了提振生育,国家操碎了心。

  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仅仅5年后,又宣布放开三孩政策,而且时隔仅3个月,又将三孩政策正式入法,可见生育率下跌的紧迫性。

  到此,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放开三孩了。首先,不得不说,过去这几年,国家层面对于中国生育率的提高太过自信了,所以错过了催生的最好机会——2016inane出台二孩政策时,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到,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总和生育率方面提出到2030年仍然能维持1.8。可是现实很打脸,2020年中国的人口总和生育率就已经下滑到1.3了;

  其次,中国的人口警报已经拉响,出生率大幅下滑所导致的人口负增长局面也即将到来。事实上,国家层面早已经意识到了人口负增长可能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一是导致社会巨大的养老负担。三十年前的养老方式和现在有天壤之别。过去是儿子承担主要的养老责任,所以很多父母愿意多生孩子,而且特别重男轻女;现在我们的养老不是靠自己,而是靠社保养老制度。未来随着人口总量减少,少子化、老龄化会同时到来,届时我们的社保养老储备可能就不足以支撑巨大的养老任务;

  二是对经济发展不利。人类的活动可以归纳为生产和消费,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老龄化社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生产能力不足——老人比例过高,意味着只有消费,没有生产,这会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不足,会导致消费无法满足。

  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早在二十年前日本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现在是深度老龄化社会。社会上的各个主要行业的位置上,依然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忙碌的身影。反观日本的年轻一代,早已没有了进取心,更有甚者早就选择躺平了。他们无欲无求,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无论国家怎么鼓励都无济于事。其代价就是“日本失去了30年”——年轻人躺平,提高生产力就成了空话,日本的GDP早在30年前就已经达到了5万亿美元,30年后的今天依然维持在5万亿美元的水平。

  除此之外,人口负增长还可能导致人口比例失衡加剧、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紧缺等“恶果”的出现。一句话,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这不仅意味着出生人数少于死亡人数,也意味着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安排都会随之改变。人口负增长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正如经济学家马光远所说的,人口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综合而言,国家之所以在短时期内放开三孩,是为了催生,为了让中国的生育政策起到效果。根本原因是,目前中国正处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生育政策的成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国运。

  放开三孩,大家就愿意多生了吗?在我们看来,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一方面,生育始终是个人选择,想要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仅靠政策诱因很难达到。直白点说就是,国家放开三孩,可能也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不得不说,不管是二孩生育配套政策还是三孩生育配套政策,都没有直击绝大多数人不愿生、不想生的“痛点”——现在很多人连一孩、二孩都不愿意生了,三孩从何谈起?

  在谈到三孩生育政策时,央视名嘴白岩松曾一针见血指出,现在的年轻人不太愿意生孩子,更多的是不愿意生一孩。一孩都不愿意生,怎么可能愿意生生二孩、三孩呢?

  在我们看来,想提高中国的生育率,还是应该从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着手。因为生三孩意味着更大的房子,更多的育孩时间,更大的消费支出,而这些恰恰都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欠缺的。

  住房方面:2020年末,全国平均房价接近万元一平。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2021年6月份,全国有23个城市房价超过2万元一平。另外,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重点50城房价收入比数值已经高达13.3,所以不管是基于哪个数据来看,在中国购买一套房子都需要掏空绝大多数积蓄。尤其是全国排名20的城市,普通的工薪阶层基本不能指望靠工资收入买房。一言概之,动辄百万甚至是千万的购房款和后续的还贷压力,正在成为数以万计年轻人不买房、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娃的最大阻碍。

  教育方面: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教育费用支出,其实不亚于购买一套房子。尤其是在过去各种教育机构遍布的情况下,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不得不被各种兴趣班、教学班包围。机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孩子幼儿、小学、中学以及大学,这四大项教育开支合计总成本大约是75.8万元到199.1万元之间。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其实住房、教育等直接成本高,才是导致生育率低,导致现在的年轻父母们不愿意多生孩子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达到“催生”的目的,推出的任何政策都应该跟降低住房成本,降低教育成本挂钩,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对比之下,人口专家梁建章和经济学家任泽平的“催生”建议,还是比较直接的。比如梁建章曾经建议。具体实施上,可以对已经有多孩的家庭买房直接降价,两个孩子以上家庭可半价买房。也就是地方政府将相应地价部分从卖地收入中免除,对于买房以后多生的家庭则可以退还地税部分。再比如任泽平认为,75后-85后才是生三孩的主力军,基于此他建议对一线城市生三孩的人,每人每月发放3000元-5000元的教育基金。与此同时,还应该给予多孩家庭购房适当的贷款优惠,房价打折。

  那么问题来了,每月奖励3000-5000元,二孩家庭买房打半价,你愿意多生孩子吗?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川普又爆惊人语:在美国出生的坏人也应该赶出去
特朗普看着自己的新肖像画,忍不住要为自己点赞
知情人称“南航机长杀伤领导后跳楼身亡”,警方回应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越南关税谈好了 川普抢先发文曝税率
“这么恨中国,现在是不是回来当间谍了?”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被视“国运之战” 中国发力超级计划 堪比“两弹一星”
美国正式关闭USAID!卢比奥详述理由 列4大失败
示范样板?美对越20% 越对美0%+开放市场+堵"洗产地"…
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 那是什么党?这次认真的?
视频热传:专业团队砍巨树 “最后一击”砸毁了一切…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印防长突提永久划界 抛“四步走”计划 中方冷处理
美澳印日启动矿产计划,被视为在抗衡矿产主领导中国
贝佐斯辣妻以前长这样!整形医分析"外貌进化"过程
财新的制造业数据已成绝唱,从此有九大数据不再公布
越南吹填南海岛礁 扩大8.5平方公里 现3千米跑道
新加坡前外长:若20年后不得不选边 新加坡倾向中国
媒体对决川普落败!CBS母公司支付川普巨额和解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再跌17%!中国人口危机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中立智库思想观察 2021-09-18 17:13:11
  前言:2021上半年,中国新生人口下降17%。按照目前年轻育龄妇女迅速下滑的趋势,考虑到新冠病毒疫情延续及打疫苗半年内不建议生育的影响,预计2021全年新生人口跌破1000万以下。2020年中国死亡人口已经突破1000万。这就意味着,2021年中国人口步入负增长,比过去计生委预计的负增长时间(2030~2050年)大幅提前!


中国某地人口倒金字塔,接近危险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国人的思想观念在改变。尤其是结婚、生娃这两个观念,仿佛在一夜之间大变。两组数据,可见一斑:一是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813.1万对,同比下降12.2%,全国1.7亿90后,2020年的结婚率不足10%,而且三成以上的已婚90后现在的婚姻状态是“离婚”。值得一提的是,过去7年中国的结婚率已经“7连降”;二是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仅为1200万,较“全面二孩”政策实行第一年(2016年)1786万,足足减少了586万。

  8月下旬,央视报道,202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是1.3,已经低于1.5的国际警戒线,成为全球倒数第十,大有跌入低生育风险的潜在可能性。

  基于近几年中国的结婚率、离婚率、出生率、出生人口等数据,一众专家学者预测,“如不采取措施,最快5年内,中国的出生人口将跌破千万。”尤其是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还曾大胆预言,5年内,中国将步入“人口负增长”发展阶段。至此中国的人口警报将彻底拉响。所以他在2年前就呼吁国家,尽快放开生育,让生育权回归家庭自主。

  然而,现实数据证明,中国的人口问题远比很多专家想象的还要严峻。

  2021年上半年出生人口数据出炉,出生人口数量再次下跌17%!

  根据官方公布的2021年各地出生人口与生育登记情况统计汇总显示,2021年上半年(部分地区统计范围是1-7月份),河南、宁夏、贵州、湖南、山东、江苏、云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西、浙江、安徽等13个省市出生人口总数同比下跌17.2%。

  其中降幅超过30%的地区有:山东省鱼台县(-30.49%)、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61.11%)、江苏省如东县(-35.23%)、云南省瑞丽市(-31.15%)、重庆市万州区(-32.22%)、江西省瑞昌市(-35.34%)、宁波市镇海区(-33.86%)、马鞍山雨山区(-31.47%)、安徽省砀山县(-32.56%)。

  基于今年上半年全国13个省市的出生人口下滑情况,有专家直言指出,今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总数将跌破千万——2020年出生人口是1200万,按照17%的跌幅,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量是996万。

  专家的这个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事实上,过去5年有4年时间,下半年的新生儿数量减少得比上半年多,尤其是2020年更出现了大幅下降。

  此外,人口专家梁建章等认为,2020年死亡人数的数据没有公布,那么我们就看2019年的数据,死亡人数是998万,正常情况下,死亡人数是逐年增加的,所以今年很可能是人口拐点——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或出现在今年。

  毫无疑问,这是最接近事实的预测,也是最让人感到恐慌的预测。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美国经济学家哈瑞.丹特在其《人口峭壁》一书中曾经明确提出,人口负增长将是中国债务、房地产泡沫加速破灭的根本原因。

  为了提振生育,国家操碎了心。

  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仅仅5年后,又宣布放开三孩政策,而且时隔仅3个月,又将三孩政策正式入法,可见生育率下跌的紧迫性。

  到此,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放开三孩了。首先,不得不说,过去这几年,国家层面对于中国生育率的提高太过自信了,所以错过了催生的最好机会——2016inane出台二孩政策时,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到,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总和生育率方面提出到2030年仍然能维持1.8。可是现实很打脸,2020年中国的人口总和生育率就已经下滑到1.3了;

  其次,中国的人口警报已经拉响,出生率大幅下滑所导致的人口负增长局面也即将到来。事实上,国家层面早已经意识到了人口负增长可能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一是导致社会巨大的养老负担。三十年前的养老方式和现在有天壤之别。过去是儿子承担主要的养老责任,所以很多父母愿意多生孩子,而且特别重男轻女;现在我们的养老不是靠自己,而是靠社保养老制度。未来随着人口总量减少,少子化、老龄化会同时到来,届时我们的社保养老储备可能就不足以支撑巨大的养老任务;

  二是对经济发展不利。人类的活动可以归纳为生产和消费,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老龄化社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生产能力不足——老人比例过高,意味着只有消费,没有生产,这会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不足,会导致消费无法满足。

  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早在二十年前日本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现在是深度老龄化社会。社会上的各个主要行业的位置上,依然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忙碌的身影。反观日本的年轻一代,早已没有了进取心,更有甚者早就选择躺平了。他们无欲无求,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无论国家怎么鼓励都无济于事。其代价就是“日本失去了30年”——年轻人躺平,提高生产力就成了空话,日本的GDP早在30年前就已经达到了5万亿美元,30年后的今天依然维持在5万亿美元的水平。

  除此之外,人口负增长还可能导致人口比例失衡加剧、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紧缺等“恶果”的出现。一句话,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这不仅意味着出生人数少于死亡人数,也意味着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安排都会随之改变。人口负增长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正如经济学家马光远所说的,人口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综合而言,国家之所以在短时期内放开三孩,是为了催生,为了让中国的生育政策起到效果。根本原因是,目前中国正处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生育政策的成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国运。

  放开三孩,大家就愿意多生了吗?在我们看来,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一方面,生育始终是个人选择,想要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仅靠政策诱因很难达到。直白点说就是,国家放开三孩,可能也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不得不说,不管是二孩生育配套政策还是三孩生育配套政策,都没有直击绝大多数人不愿生、不想生的“痛点”——现在很多人连一孩、二孩都不愿意生了,三孩从何谈起?

  在谈到三孩生育政策时,央视名嘴白岩松曾一针见血指出,现在的年轻人不太愿意生孩子,更多的是不愿意生一孩。一孩都不愿意生,怎么可能愿意生生二孩、三孩呢?

  在我们看来,想提高中国的生育率,还是应该从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着手。因为生三孩意味着更大的房子,更多的育孩时间,更大的消费支出,而这些恰恰都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欠缺的。

  住房方面:2020年末,全国平均房价接近万元一平。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2021年6月份,全国有23个城市房价超过2万元一平。另外,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重点50城房价收入比数值已经高达13.3,所以不管是基于哪个数据来看,在中国购买一套房子都需要掏空绝大多数积蓄。尤其是全国排名20的城市,普通的工薪阶层基本不能指望靠工资收入买房。一言概之,动辄百万甚至是千万的购房款和后续的还贷压力,正在成为数以万计年轻人不买房、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娃的最大阻碍。

  教育方面: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教育费用支出,其实不亚于购买一套房子。尤其是在过去各种教育机构遍布的情况下,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不得不被各种兴趣班、教学班包围。机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孩子幼儿、小学、中学以及大学,这四大项教育开支合计总成本大约是75.8万元到199.1万元之间。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其实住房、教育等直接成本高,才是导致生育率低,导致现在的年轻父母们不愿意多生孩子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达到“催生”的目的,推出的任何政策都应该跟降低住房成本,降低教育成本挂钩,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对比之下,人口专家梁建章和经济学家任泽平的“催生”建议,还是比较直接的。比如梁建章曾经建议。具体实施上,可以对已经有多孩的家庭买房直接降价,两个孩子以上家庭可半价买房。也就是地方政府将相应地价部分从卖地收入中免除,对于买房以后多生的家庭则可以退还地税部分。再比如任泽平认为,75后-85后才是生三孩的主力军,基于此他建议对一线城市生三孩的人,每人每月发放3000元-5000元的教育基金。与此同时,还应该给予多孩家庭购房适当的贷款优惠,房价打折。

  那么问题来了,每月奖励3000-5000元,二孩家庭买房打半价,你愿意多生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