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公布人口数据引广泛质疑 为何说数据错漏百出

中国公布人口数据引广泛质疑 为何说数据错漏百出

文章来源: RFA 于 2021-05-11 09:37: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人口数据错漏百出引广泛质疑

中国官方终于宣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乎意料地,2020年人口超过14亿人,新增人口比2019年增加1.5倍,65岁人口也暴增六成,令大部分人口专家百思不得其解。 有不少专家仔细翻查数据细项后,发现官方的数据多处出现漏洞,前后矛盾,民间广泛对数据的真确性表示质疑。

本周二,中国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宁吉喆出席国新办记者会,公布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根据官方公布,中国总人口量超过14亿人,15至59岁人口虽然占总人口达63%。但较2010年的普查,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18%,较10年前升5.44个百分点,表明中国人口老化情况较10年前严重。

中国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宁吉喆出席国新办记者会。(路透社)

宁吉喆说,2020年相较2010年,中国总人口增加7206万人,较10年前的人口增长5.35%,平均年增长0.53%,但相较10年前的普查,每年年均增长率下降0.04百分点,反映中国在过去10年来,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表面上官方的数据没有什么惊喜,但对民间和知识界来说却是完全没有可信性。沈阳网络作家刘冬当天对本台说,这些数据极有可能是经过当局周密讨论,最后得出的一组数据:

“我是不相信这样的数字,当然我们没有真实的数据。因为真实的数据从各个城市反映的出生人口都在大幅度萎缩。居民生育意愿也在下降的情况下,竟然人口还在保持增长。但是拖到现在(原定于4月中旬公布)才公布,这个数字是值得质疑的。”

【中国人口增长率创新低】
【民众怎么看?】
中国周二公布最新人口数据,人口年均增速创1953年有纪录以来新低,对此中国民众并不感到惊讶。
从1979年的“一孩政策”,到2013年的“单独二胎”,再到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有上海妈妈即使“响应国家号召”生了二胎,事后却感到后悔。无他,只因“压力山大”。 pic.twitter.com/pVuzl0S5NL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y 11, 2021
官方细项数据与总数不相符矛盾重重

中国大陆民间对这官方数据抱持怀疑态度,其实不单单是凭主观感觉,而是官方数据确实出现了不少漏洞。

首先,人口统计专家易富贤提出,统计局公布过根据小学入学数字推算出的出生人数,1996年至2020年共有2亿3千8百多万人出生,但最新公布这14年间的出生数字却是2亿5千3百多万,多出了2千多万。按这数字推算,平均每年生育率达到1.6以上,远超过所有发达国家。

零至14岁零死亡率?

第二,亦是根据统计局自已公布的数据,2006年至2020年每年出生人口,加起来总数是2亿4千多万人,跟政府刚公布的累计数字完全一模一样,这表示0至14岁死亡率是零。这就完全不合符逻辑。

第三,由2016年开始,出生人口都是逐年向下,唯独2020年在疫情打击下,出生人口却不跌反升,而且单是2020年,就增加了2600万人,比2019年的1千4百多万人多出接近一倍。出生率更是打破了1991年以来纪录。

65岁人口突然暴增数新增老人从何而来?

而最让人不解的,是2020年65岁以上人口突然增加了1641万人,比2019年大增超过六成。翻查资料,去年满65岁的都是1955年出生,当年的出生率不是增长而是比往年骤降的,只有2000万人出生。

还有一点更离奇的,根据官方公布的人口净增长数据,2020年死亡人数是1461万人,比2019年的945万,足足增加了接近500万人,亦是创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纪录。

中国大陆民间对这官方数据抱持怀疑态度。(路透社资料图片)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接受本台查询时说,她也不清楚具体原因:

“这些数字你怎么去核证,怎么核实,也没办法。其实不仅仅在人口数据问题上,在所有问题上,是社会信任出了问题。所以(这些数据)很难让普通人相信。”

官方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被嘲讽

众多微博网民对官方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提出质疑。网民“马氏体相变”留言写道,有点假。还有人说,“还以为回归13亿人口”,网民“苦月亮”嘲讽道,终于出来了,大家看看就好,呵呵,统计局也不容易,辛苦了”。

北京独立政治评论人,政治学博士吴强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从中国人口宏观角度而言,中国人口低增长已经持续十年,在此次人口普查之前,多地政府对出生率的调查,已经呈现负数:

“单独人口统计数据表明,多个城市人口下降的趋势,正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担心,确实像官方所说的,中国人口的确进入持续的低增长,这个低增长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它是人口的倒转。”

2021年5月11日,在北京的一条街道上,一名老年男女坐着轮椅。 (法新社)

依赖廉价劳力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结束

吴强解释,中国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连续高增长的模式因为人口出生的变化,已经发生逆转。中国依赖廉价劳动力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结束。他说,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口处于长期低增长,而此前经济高增长期已经结束。

吴强说:“它意味着中国在未来要用更多的资源,作内部结构性改革。从经济、社会到政治,都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这样的人口结构。”

另外,中国公布全国有超过7亿名男性,女性则约6亿8千多万人,男女比例为每100名女性有105名男性,与10年前相比略有降低,反映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对此,关注性别歧视的中国民间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联合创办人陆军对本台说,官方公布的男女性别比例虽然比十年前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表明中国女婴的出生数量,被人为减少:

陆军:“根本原因是因为整个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女性的就业比男性更加困难,而很多高校在招生的时候也会公开宣称,女生的录取分数比男生高。在文化领域,大量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广告等等,把女性描绘为消费动物,需要男人保护等角色。”

陆军说,在中国各个领域女性地位远远低于男性,重男轻女导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印度空难 飞行员询问同僚“为何切断发动机燃油供应”
小扎开2亿让他跳槽 库克连挽留的尝试都没有做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 千字感动全网

24小时讨论排行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没想到吧?农村还有800万亿财富在沉默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欧盟收30%关税
川普关税一波波,为何美股不跌反涨?专家揭背后"心理战"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印度航空坠机事件:为何驾驶舱录音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公布人口数据引广泛质疑 为何说数据错漏百出

RFA 2021-05-11 09:37:54


中国人口数据错漏百出引广泛质疑

中国官方终于宣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乎意料地,2020年人口超过14亿人,新增人口比2019年增加1.5倍,65岁人口也暴增六成,令大部分人口专家百思不得其解。 有不少专家仔细翻查数据细项后,发现官方的数据多处出现漏洞,前后矛盾,民间广泛对数据的真确性表示质疑。

本周二,中国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宁吉喆出席国新办记者会,公布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根据官方公布,中国总人口量超过14亿人,15至59岁人口虽然占总人口达63%。但较2010年的普查,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18%,较10年前升5.44个百分点,表明中国人口老化情况较10年前严重。

中国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宁吉喆出席国新办记者会。(路透社)

宁吉喆说,2020年相较2010年,中国总人口增加7206万人,较10年前的人口增长5.35%,平均年增长0.53%,但相较10年前的普查,每年年均增长率下降0.04百分点,反映中国在过去10年来,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表面上官方的数据没有什么惊喜,但对民间和知识界来说却是完全没有可信性。沈阳网络作家刘冬当天对本台说,这些数据极有可能是经过当局周密讨论,最后得出的一组数据:

“我是不相信这样的数字,当然我们没有真实的数据。因为真实的数据从各个城市反映的出生人口都在大幅度萎缩。居民生育意愿也在下降的情况下,竟然人口还在保持增长。但是拖到现在(原定于4月中旬公布)才公布,这个数字是值得质疑的。”

【中国人口增长率创新低】
【民众怎么看?】
中国周二公布最新人口数据,人口年均增速创1953年有纪录以来新低,对此中国民众并不感到惊讶。
从1979年的“一孩政策”,到2013年的“单独二胎”,再到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有上海妈妈即使“响应国家号召”生了二胎,事后却感到后悔。无他,只因“压力山大”。 pic.twitter.com/pVuzl0S5NL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y 11, 2021
官方细项数据与总数不相符矛盾重重

中国大陆民间对这官方数据抱持怀疑态度,其实不单单是凭主观感觉,而是官方数据确实出现了不少漏洞。

首先,人口统计专家易富贤提出,统计局公布过根据小学入学数字推算出的出生人数,1996年至2020年共有2亿3千8百多万人出生,但最新公布这14年间的出生数字却是2亿5千3百多万,多出了2千多万。按这数字推算,平均每年生育率达到1.6以上,远超过所有发达国家。

零至14岁零死亡率?

第二,亦是根据统计局自已公布的数据,2006年至2020年每年出生人口,加起来总数是2亿4千多万人,跟政府刚公布的累计数字完全一模一样,这表示0至14岁死亡率是零。这就完全不合符逻辑。

第三,由2016年开始,出生人口都是逐年向下,唯独2020年在疫情打击下,出生人口却不跌反升,而且单是2020年,就增加了2600万人,比2019年的1千4百多万人多出接近一倍。出生率更是打破了1991年以来纪录。

65岁人口突然暴增数新增老人从何而来?

而最让人不解的,是2020年65岁以上人口突然增加了1641万人,比2019年大增超过六成。翻查资料,去年满65岁的都是1955年出生,当年的出生率不是增长而是比往年骤降的,只有2000万人出生。

还有一点更离奇的,根据官方公布的人口净增长数据,2020年死亡人数是1461万人,比2019年的945万,足足增加了接近500万人,亦是创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纪录。

中国大陆民间对这官方数据抱持怀疑态度。(路透社资料图片)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接受本台查询时说,她也不清楚具体原因:

“这些数字你怎么去核证,怎么核实,也没办法。其实不仅仅在人口数据问题上,在所有问题上,是社会信任出了问题。所以(这些数据)很难让普通人相信。”

官方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被嘲讽

众多微博网民对官方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提出质疑。网民“马氏体相变”留言写道,有点假。还有人说,“还以为回归13亿人口”,网民“苦月亮”嘲讽道,终于出来了,大家看看就好,呵呵,统计局也不容易,辛苦了”。

北京独立政治评论人,政治学博士吴强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从中国人口宏观角度而言,中国人口低增长已经持续十年,在此次人口普查之前,多地政府对出生率的调查,已经呈现负数:

“单独人口统计数据表明,多个城市人口下降的趋势,正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担心,确实像官方所说的,中国人口的确进入持续的低增长,这个低增长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它是人口的倒转。”

2021年5月11日,在北京的一条街道上,一名老年男女坐着轮椅。 (法新社)

依赖廉价劳力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结束

吴强解释,中国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连续高增长的模式因为人口出生的变化,已经发生逆转。中国依赖廉价劳动力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结束。他说,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口处于长期低增长,而此前经济高增长期已经结束。

吴强说:“它意味着中国在未来要用更多的资源,作内部结构性改革。从经济、社会到政治,都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这样的人口结构。”

另外,中国公布全国有超过7亿名男性,女性则约6亿8千多万人,男女比例为每100名女性有105名男性,与10年前相比略有降低,反映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对此,关注性别歧视的中国民间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联合创办人陆军对本台说,官方公布的男女性别比例虽然比十年前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表明中国女婴的出生数量,被人为减少:

陆军:“根本原因是因为整个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女性的就业比男性更加困难,而很多高校在招生的时候也会公开宣称,女生的录取分数比男生高。在文化领域,大量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广告等等,把女性描绘为消费动物,需要男人保护等角色。”

陆军说,在中国各个领域女性地位远远低于男性,重男轻女导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