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重庆高楼火灾生死救援:消防员为转移老人卸下防护

重庆高楼火灾生死救援:消防员为转移老人卸下防护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于 2020-01-07 17:33:4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请记住在这场执行搜救转移A4幢23-7老人“生死救援”中6名年轻的消防救援人员:



陈俊霖,28岁,重庆合川人,2013年6月入伍,二级指挥员,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

李泳卓,25岁,四川威远人,2016年6月入伍,四级指挥员,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副中队长。

胡辉,33岁,江西峡江人,2005年12月入伍,一级消防士,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助理。

伊纪斌,25岁,山东临沂人,二级消防士,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战斗班班长。

李宗键,22岁,四川阆中人,2016年9月入伍,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四级消防士。

段帅,20岁,重庆开州人,2017年9月入伍,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四级消防士。

在自下而上搜索到着火建筑A4幢23-7房时,28岁的消防救援指挥员陈俊霖心里“咯噔”一下,“有人!”

卧室的床上,躺着一名盖着被子的老人。屋里还有一名照顾老人的阿姨,神色紧张。

2020年1月1日下午,重庆市渝北区加州花园A4幢高层住宅发生火灾,由于消防“生命通道”被社会车辆占用,延误灭火救援,大火顺着着火建筑外墙立面,从2层一直烧到30层,现场触目惊心。

陈俊霖是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1月1日下午,他正带领5名队员执行火灾现场搜救疏散任务。

1月1日下午,消防救援人员准备对重庆市渝北区加州花园着火建筑中23层楼房中的一位老人进行安全转移。陈俊霖 摄

“这名老人有76岁高龄,得过脑溢血,缺乏行动能力,有语言障碍,意识模糊……”陈俊霖一边向现场指挥部汇报,一边组织队员关闭房屋门窗,并用湿毛巾堵住门缝,以保证房间内空气质量正常。此时,由于着火建筑住宅外墙立面已形成立体燃烧,楼道内也不同程度受到浓烟覆盖。

接到陈俊霖的报告,地面指挥部经研判后,决定派一名医生上来,协助救援队员转移这名老人。很快,正在地面待命的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刘文珉在其他消防救援队员的带领下,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快速通过楼梯间,带着担架上到23-7房,准备合力转移老人至楼下安全区域。

经慎重考虑,陈俊霖和队员们决定利用救援担架对老人身体进行固定,同时给老人使用氧气袋,防止其吸入有毒烟气。“因为现场有大量的聚氨酯泡沫在燃烧,这种材料的燃烧会形成有毒气体”。

天色越来越暗。

陈俊霖和22岁的队员李宗键用肩膀扛着担架走在前面,后面两名队员用手臂抬着担架,尽最大可能保持担架的平衡,向楼下转移。6名队员轮替换班。陈俊霖担心老人冻着,转移前,他让队员给老人盖上棉被。

1月3日,工作人员在察看加州花园着火建筑外墙立面的危险设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摄

“此时,楼道里充烟面积已较大,光线也很昏暗,再加上楼梯间较窄,导致我们救援转移的效率有所降低,特别是在楼道内转弯的时候,显得尤为艰难和漫长。”陈俊霖说。

救援队员们要与时间赛跑,要尽最大可能,以最短的时间将老人平安转移至楼下。

“这个救援非常考验我们的综合素质和配合能力。”陈俊霖说,“如果转移过程中,有一个人滑倒或者用力不均,或者走楼梯速度过快,就会导致担架的侧翻,后果也就不堪设想。整个下楼的过程,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非常小心!”

为保证老人不被楼层内的积水打湿,队员们又脱下自己的灭火防护服披在老人的身上。

“到20楼了!”“到18楼了!”“到15楼了!”转移过程中,陈俊霖一边看着楼层数号牌,一边努力和老人保持交流。

“虽然我知道他不能说话,但是我还是得跟他保持着交流啊!告诉他我们所在的楼层,给他信心,让他相信我们一定会把他救出去,并很快就会脱离危险!”陈俊霖解释。

为加快转移进度,在转移到10楼时,作为指挥员的陈俊霖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让队员们卸下空气呼吸器,因为身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在楼道空间里上下转移的时候,空间显得异常狭小。

“我们每到一层楼,特别是转弯的时候都要调整身体姿势。老人的身体虽然在担架上是固定的,但还是会往下滑,这样时间就耽搁了。”陈俊霖说。

在陈俊霖和队员们果断地卸下自己的个人防护装备后,转移老人疏散的速度加快了。

参与现场救援的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陈俊霖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何春中摄

但没有了佩戴空气呼吸器,队员们也容易吸入有毒烟气。“但在当时的那种情形下,我们根本没有去顾及这些,一心想的就是怎么让老人能够在第一时间平稳安全到达1楼,让他脱离危险,让他的家人放心。这也是当时作出那个决定的初衷。”陈俊霖说。

在快转移到3楼时,意外发生了。老人的氧气袋突然掉落,这直接影响到老人的正常呼吸。

那一刻,陈俊霖觉得自己“蒙住了”。

“因为那个时候,楼道里还是有烟气的。我很快反应过来,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和时间赛跑!”陈俊霖大声对队员们喊道:“加快步伐!抓紧时间!”

最后一段路,陈俊霖感觉周围的时空都静止了,“楼道里超过30公分的积水,完全感觉不到,吸入的有毒烟气对咽喉造成的不适,完全感觉不到”。

下到1楼的时候,救援队员们抬着担架,全力以赴朝救护车奔去。

当看着载着老人的救护车拉着鸣笛驶离加州花园时,陈俊霖和队员们才松了一口气,一个个几乎都要瘫在地上。

这场生死救援,陈俊霖估计,“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5分钟”。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电子垃圾三件套,捞了中国男人几百亿?
看不懂,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默克尔吐槽特朗普:镜头前拒绝握手 摄影机关了才握
区区一个“红军村”,俄军为何集11万兵力猛攻?
扎克伯格“暴利抢人”!挖走OpenAI前首席科学家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印度花巨资建90度死亡直角高架桥 7工程师遭解雇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很重要
已入籍也不保险!川普动手 这10类人恐失去美籍!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俄海军副总司令在指挥所阵亡,乌方袭击细节披露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反诈大使”朱时茂自曝一天两遇骗局 被骗走2000元
美国迈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问,你是哪种MAGA人?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重庆高楼火灾生死救援:消防员为转移老人卸下防护

中国青年报 2020-01-07 17:33:45

请记住在这场执行搜救转移A4幢23-7老人“生死救援”中6名年轻的消防救援人员:



陈俊霖,28岁,重庆合川人,2013年6月入伍,二级指挥员,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

李泳卓,25岁,四川威远人,2016年6月入伍,四级指挥员,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副中队长。

胡辉,33岁,江西峡江人,2005年12月入伍,一级消防士,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助理。

伊纪斌,25岁,山东临沂人,二级消防士,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战斗班班长。

李宗键,22岁,四川阆中人,2016年9月入伍,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四级消防士。

段帅,20岁,重庆开州人,2017年9月入伍,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四级消防士。

在自下而上搜索到着火建筑A4幢23-7房时,28岁的消防救援指挥员陈俊霖心里“咯噔”一下,“有人!”

卧室的床上,躺着一名盖着被子的老人。屋里还有一名照顾老人的阿姨,神色紧张。

2020年1月1日下午,重庆市渝北区加州花园A4幢高层住宅发生火灾,由于消防“生命通道”被社会车辆占用,延误灭火救援,大火顺着着火建筑外墙立面,从2层一直烧到30层,现场触目惊心。

陈俊霖是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1月1日下午,他正带领5名队员执行火灾现场搜救疏散任务。

1月1日下午,消防救援人员准备对重庆市渝北区加州花园着火建筑中23层楼房中的一位老人进行安全转移。陈俊霖 摄

“这名老人有76岁高龄,得过脑溢血,缺乏行动能力,有语言障碍,意识模糊……”陈俊霖一边向现场指挥部汇报,一边组织队员关闭房屋门窗,并用湿毛巾堵住门缝,以保证房间内空气质量正常。此时,由于着火建筑住宅外墙立面已形成立体燃烧,楼道内也不同程度受到浓烟覆盖。

接到陈俊霖的报告,地面指挥部经研判后,决定派一名医生上来,协助救援队员转移这名老人。很快,正在地面待命的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刘文珉在其他消防救援队员的带领下,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快速通过楼梯间,带着担架上到23-7房,准备合力转移老人至楼下安全区域。

经慎重考虑,陈俊霖和队员们决定利用救援担架对老人身体进行固定,同时给老人使用氧气袋,防止其吸入有毒烟气。“因为现场有大量的聚氨酯泡沫在燃烧,这种材料的燃烧会形成有毒气体”。

天色越来越暗。

陈俊霖和22岁的队员李宗键用肩膀扛着担架走在前面,后面两名队员用手臂抬着担架,尽最大可能保持担架的平衡,向楼下转移。6名队员轮替换班。陈俊霖担心老人冻着,转移前,他让队员给老人盖上棉被。

1月3日,工作人员在察看加州花园着火建筑外墙立面的危险设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摄

“此时,楼道里充烟面积已较大,光线也很昏暗,再加上楼梯间较窄,导致我们救援转移的效率有所降低,特别是在楼道内转弯的时候,显得尤为艰难和漫长。”陈俊霖说。

救援队员们要与时间赛跑,要尽最大可能,以最短的时间将老人平安转移至楼下。

“这个救援非常考验我们的综合素质和配合能力。”陈俊霖说,“如果转移过程中,有一个人滑倒或者用力不均,或者走楼梯速度过快,就会导致担架的侧翻,后果也就不堪设想。整个下楼的过程,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非常小心!”

为保证老人不被楼层内的积水打湿,队员们又脱下自己的灭火防护服披在老人的身上。

“到20楼了!”“到18楼了!”“到15楼了!”转移过程中,陈俊霖一边看着楼层数号牌,一边努力和老人保持交流。

“虽然我知道他不能说话,但是我还是得跟他保持着交流啊!告诉他我们所在的楼层,给他信心,让他相信我们一定会把他救出去,并很快就会脱离危险!”陈俊霖解释。

为加快转移进度,在转移到10楼时,作为指挥员的陈俊霖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让队员们卸下空气呼吸器,因为身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在楼道空间里上下转移的时候,空间显得异常狭小。

“我们每到一层楼,特别是转弯的时候都要调整身体姿势。老人的身体虽然在担架上是固定的,但还是会往下滑,这样时间就耽搁了。”陈俊霖说。

在陈俊霖和队员们果断地卸下自己的个人防护装备后,转移老人疏散的速度加快了。

参与现场救援的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陈俊霖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何春中摄

但没有了佩戴空气呼吸器,队员们也容易吸入有毒烟气。“但在当时的那种情形下,我们根本没有去顾及这些,一心想的就是怎么让老人能够在第一时间平稳安全到达1楼,让他脱离危险,让他的家人放心。这也是当时作出那个决定的初衷。”陈俊霖说。

在快转移到3楼时,意外发生了。老人的氧气袋突然掉落,这直接影响到老人的正常呼吸。

那一刻,陈俊霖觉得自己“蒙住了”。

“因为那个时候,楼道里还是有烟气的。我很快反应过来,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和时间赛跑!”陈俊霖大声对队员们喊道:“加快步伐!抓紧时间!”

最后一段路,陈俊霖感觉周围的时空都静止了,“楼道里超过30公分的积水,完全感觉不到,吸入的有毒烟气对咽喉造成的不适,完全感觉不到”。

下到1楼的时候,救援队员们抬着担架,全力以赴朝救护车奔去。

当看着载着老人的救护车拉着鸣笛驶离加州花园时,陈俊霖和队员们才松了一口气,一个个几乎都要瘫在地上。

这场生死救援,陈俊霖估计,“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