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们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为了生活奔波,如果有一些兴趣能带来快乐,将人从缺乏希望的现实中短暂抽离,或许是一件好事。
但是,当这些兴趣被利用,甚至连兴趣本身都是被制造的,会令人失去自由。
近来,日本部分年轻女性群体受到关注,她们或者沉迷于追星,或者沉迷于为牛郎消费,这些原本产生情绪价值的活动,却在蚕食她们的正常生活,不少女性为此深陷负债深渊。
是什么塑造了女性的欲望?又是什么造就了她们的贫困?今天的文章,学者潘妮妮将从日本年轻女性的困境出发,讲述女性的选择权是如何被剥夺的。“情绪价值越多,它的边际效益就会不断递减,情绪价值可能渐渐变得不再是快乐,而是一种上瘾的需求”。
讲述 | 潘妮妮
来源 |《日本“失去的30年”再认识》
01.
从一则出轨故事说起
2024年5月,日本的八卦杂志报道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动画配音演员婚内出轨的新闻。这位配音演员古谷彻出轨的对象,是一位只比自己女儿大一岁的女性,她长期向这位年逾70的配音演员提供金钱和各种物品,还付出了很多其它代价。
而这位女性无私付出的起因,是她疯狂迷恋这位配音演员配音的一个动画角色。
古谷彻曾为多个经典动漫角色配音,比如《圣斗士星矢》里的星矢,《美少女战士》的男主角地场卫,还有《机动战士高达》里的阿姆罗等等,最近让他再次大红的角色,是《名侦探柯南》里的日本警察安室透,那位女性所沉迷的也正是这个角色。
她不但购入了大量角色的周边产品,还积极付费参加配音演员的各种现场活动,花费巨额金钱获得前排座位,最后和配音演员发展成男女关系。
这则八卦新闻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它关联到近几年一个很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从事非法色情交易的年轻女性甚至未成年人在增加,她们从事这类交易的理由不完全是贫困,也有很多是为了给“兴趣”或者说自己的“情绪价值”花钱。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
在日本东京的新宿区,有一栋东宝大楼,楼顶上有一个巨大的怪兽“哥斯拉”头像,吸引很多人来打卡。渐渐地,大楼周边成了未成年人的聚集地,他们被叫做 “东横小孩”。日语里的“横”,有周边、附近的意思。
很多“东横小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自己日常感到孤独和被排斥,到这里可以找到有同样兴趣爱好的朋友,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绝大多数“东横小孩”的兴趣爱好,是时尚、二次元、偶像等等,但同样也有一些糟糕的,例如2021年5月,一名18岁的男生和一名14岁的女生从一栋大楼顶上跳下,事后法医检查,发现两人都服用了过量的致幻药物。
相比于药物和暴力犯罪,这一群体中更普遍的问题,是未成年性交易。东宝大楼位于东京新宿娱乐区的中心,周围有大量日式酒馆和一些提供色情服务的娱乐场所,于是一些未成年就开始在这里拦截喝完酒的上班族获取金钱。更让社会担忧的是,这一代还有很多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
他们在这里确实可以感到一些心灵上的放松,因为没有人干预、批评他们,还可以和很多同龄的朋友坐在马路边分享共同的想法和兴趣。
但是他们要在这个地方生存下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衣食住行都需要钱,甚至还要喝酒,再接触一些非法的东西,不然就显得不合群。这些孩子有的会被警察或者慈善机构收容,送回父母身边,但同样也有可能又回到东横来。

《东京沙拉碗》
近年日本媒体里还有一个和性交易有关的热词,是“大久保公园”。二战之后,日本法律严格禁止性交易,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很难在实践中杜绝,所以就有了很多执法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灰色地带,“大久保公园”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这里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公园,但紧挨着日本著名的娱乐街,新宿歌舞伎町,人口构成非常复杂。早在战争前,大量公司的上班族,搞戏剧的文艺青年,热情又迷惘的大学生,还有从异国他乡来的劳动者,都聚集在这一带,公园也就成了隐蔽交易的聚集地。
近几年,日本警察和媒体发现,在这附近出没的人数好像有所增加,而且年轻女性和让人怀疑是未成年的女性显著增加了。
日本老牌杂志《文艺春秋》曾经去做调查,记者说自己站在大久保医院和大久保公园之间的一条小道上,一眼望去看到8个女性,大概每个人间隔三米站着,穿着是年轻女性当中流行的“地雷系”装扮。这些年轻的女性等待路过的男性搭话,同时也用社交媒体传递信息。
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写:“我现在在公园,有可以来和我见面的人吗,能见面的人请私信”,看上去似乎是年轻人在非常可爱地呼唤伙伴,但其实有着特定的含义,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让日本警察和有关部门非常头疼。
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纯粹抱着猎奇的态度过来,拍摄了大量的视频,俨然把这个现象当成了一种新鲜的亚文化,引发热议。
02.
在社会中,没有位置的女性
很多记者和社会团体在调查和追踪这些年轻女性后,会发现一个问题 ,在被调查者当中,有些女性生活贫穷,没有其它技能,也没有家庭成员可以依靠,只能以此来维持生计。
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受访者,她们的态度是比较随性的,挣钱是为了维持昂贵的个人兴趣。其中最让日本记者震惊的是,很多女性挣钱,是为了给夜店里的男性陪酒人员。
这类陪酒人员日语里叫做男公关,中文经常翻译成牛郎。牛郎夜店早在泡沫经济的时候就有了,很多收入丰厚的女性上班族,还有炒股挣了点零花钱的家庭主妇,可以在这里购买情绪价值。
由于日本经济的不景气,有消费实力的女性减少了,同时找不到稳定工作又想挣快钱的男性增加了,于是牛郎业越来越卷,越来越恶性竞争,很多牛郎开始无视消费者的实际经济水平,不断地诱导她们进行高昂消费,等她们付不起钱的时候,唆使她们去借高利贷,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女性不得不卖身还债。
2024年1至4月,日本警方逮捕了22个行为极为恶劣的牛郎。接着在5月3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开了一条热线,给相关受害者提供咨询。
5月7日,日本最大的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搞了个议会提案,要求在日本现有的色情业经营管理法规里加入一条,规定色情业经营者有自我审查的义务,不能让顾客负担超出自身偿还能力的高额债务。
这个提案的动机是防止女性陷入还债深渊,却缺乏实际的限制,它并没有强制规定牛郎店的最高消费,甚至没有直接表明禁止牛郎店让顾客背负债务。

《千寻小姐》
而对于“东横小孩”和“大久保公园”,日本政治家和很多媒体表现出不解的样子,他们会说,怎么会有这么多年轻女性如此沉迷于虚幻的兴趣,会为了一时的情绪价值付出这么多呢?日本网民经常会为这类现象吵架,争论的焦点是性别问题。
一方说日本被西方教育、思想腐蚀了,父母对孩子太溺爱、太放纵,女性活得过于自由,所以不自爱;另一方则主张这是传统日本男权社会造成的,女性长期被压抑、被规训,不敢反抗男性,才会对牛郎言听计从。双方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和论据。
这些年轻女性的困境在于,她们看上去是自由的,但是在社会中没有自己的位置。这是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后,社会阶层分化下,底层年轻人的普遍困境,这种困境在底层女性身上会尤其沉重。
日本不管是保守主义思想还是进步主义思想,都缺乏对底层的关心,更没有什么人来关心底层女性的精神生活。
03.
对于底层女性的忽视
时代发展到现在,日本女性的劳动率得到了提高,据前几年的统计,女性劳动者在总劳动力人口中占比44.3%,15岁以上女性中,劳动女性占比53.2%。
很多女性推迟结婚或者不准备结婚了,然而,日本的传统保守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的指向,没有发生变化。
针对这种顽固的保守思想,日本的女性主义思想做出反击。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一个高潮,那时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男性拼命上班,家里的事情都要靠妇女。同时,日本在开展激烈的左翼运动,反对美军基地,反对日本跟着美国扩军备战。
很多家庭妇女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年轻的学生在奋斗,认为自己不能只坐在家里,要去支持这些年轻人,所以妇女们主动地结成了很多团体,展开社会运动。
后来日本的很多社会运动,例如反对越南战争,反对政府修宪等,妇女团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这些妇女团体还会进行社区管理。这样一来,虽然没有摆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但是妇女也堂堂正正地走出了家庭,获得了更大的社会话语权。这是日本社会平权上的一次重大进步。
但是,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这种让日本左派右派都感到满意的状况,只限于上层和中产阶级,她们有物质和精神上的闲暇来参加社会活动。
那些比较贫困的家庭,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被社区排斥的家庭或者说单身女性,实质上是被排斥在这场平权运动之外的,她们被社会默默地无视了,这既和性别有关,也和社会阶层有关。

《母亲》
比如在《哆啦A梦》里,妈妈们一起商讨社区事务,我们很少能看到胖虎妈妈的身影。连《哆啦A梦》明显是左派、进步的作品,对胖虎妈妈都是比较“无视”的,更不用说大多数民众了。
而差不多跟《哆啦A梦》同一个时代,日本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也萌芽了。后现代女性主义会关心像胖虎妈妈这样的女性吗?不会。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很多发起者,本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参加过60年代的日本左翼运动。在这类运动中,她们感觉到很多男同学虽然是左派,但依然坚持大男子主义,不把女同学当回事,所以她们更强调女性应该有女性自己的目标,要有主体性。
这些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学术理论都非常说服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自我主体解放的物质条件。
从战后一直到现在,日本大众一直都知道整个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情况很严重,也知道很多女性受到压迫。知识分子、政治家和政党做了很多研究,但是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很少直接覆盖到那些相对贫困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的女性,尤其是未婚的女性。也许并不是他们故意不关心,只是纯粹不知道她们的生活状况。
在上世纪日本经济还比较好的时候,普通女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问题还不是那么突出。因为经济好,容易找到工作,不至于陷入贫困。
而在精神生活方面,随着电视普及,7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娱乐产业突飞猛进,普通的家庭主妇或者单身女性发现,一个人在家看看电视,日子好像也挺快乐的。
在此之前,日本的娱乐产业都是针对男性,或者是针对整个家庭的合家欢。家庭妇女,或未成年的女性,被社会主流认为没有什么钱,也不配拥有自己的娱乐生活,市场完全不关心她们。

《母亲》
但这个时候,有一个小娱乐公司发现了市场的空白地带,于是孤注一掷,专门面向这些手头只有少量零花钱的中下层女性打造长相漂亮、中性,充满邻家亲和力的男偶像。
这些偶像的演唱会门票比同行便宜得多,围绕他们开发的周边也是如此。而这个家庭经营的小娱乐公司,就是后来被称为日本偶像帝国的杰尼斯事务所。
杰尼斯事务所的崛起,令日本的娱乐行业大受震惊,于是他们纷纷开始转头关注中下层女性市场。他们分析之后认为,这些女性,虽然钱少,但是愿意花钱。甚至成为父母之后,可能会带着孩子一起追星,追星成为某种家庭的合家欢活动。
04.
女性被剥夺的选择权
当日本商家发现了这个秘密后,开始努力让女性沉迷于兴趣,且一直沉迷于兴趣。他们找到的终极答案是,要让女性做一辈子公主梦。
由于主流社会思想很保守,大多数普通家庭都默认女孩子反正以后应该嫁人、照顾家庭,所以也不需要培养社会生存技能。在日本,不管是想要赚钱的商家,还是单纯爱女儿的父母,都有意无意地让女性走上了沉迷于兴趣,沉迷于情绪价值的道路。
偶像就是让公主感到满足愉悦的王子。偶像文化越来越发达,慢慢从三次元延伸到二次元。尤其是泡沫经济崩溃后,商家需要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加上互联网发达,万事万物都可以偶像化。
于是,一个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出生的日本女孩会发现,只要自己愿意,可以一辈子都有“王子”,儿童的时候可以当迪士尼公主,上学之后可以追三次元或二次元偶像,还可以追配音演员。
前面提到的那位出轨的配音演员饰演的角色,《名侦探柯南》里的安室透,就是一个典型专为女性钱包打造的、全方位无死角的王子,而且因为是动画人物,观众不用担心丑闻。

《萍水相腐檐廊下》
但是,越是沉迷于兴趣,很多年轻女性就无法满足于仅仅远距离地观看,开始追求更直接、更亲密的接触。
真正的偶像明星和动画角色很难直接接触到,很多女性就选择把陪酒男公关当作心目中王子的替代品。而这些训练有素的专业男公关,清楚女性的需要,把自己装扮成理想的王子,吸引前来光顾的女性消费、负债,再不惜一切代价还债。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她们不能分清虚拟和现实?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对她们来说就是现实。
这些家境普通的女性从小被夹在两种思想之间,保守思想默认女性不需要努力学习,进步思想又鼓励女性不要受保守思想的束缚,要自由快乐,追求自己的个性。
对于一个还不太懂社会,而且也没有很好物质条件的未成年女孩来说,她实际能够追求的“自由”十分有限。
等到成年之后找工作,她们还会发现虽然表面上日本有3000多万的女性劳动者,但是有1200万左右属于零工。在3000多万人当中,有640万从事的是医疗和护理类的工作,有518万从事物流和零售业。
想象一个出生在农村或者小城市的日本女性,她为了自食其力来到大城市,做护理或者小公司的文员,生活是拮据的,工作是枯燥和有巨大压力的。那么,除了继续沉迷兴趣,人生令人愉悦的部分在哪里?
那些沉迷于偶像或牛郎的年轻女性,她们的背后是这样深层的社会困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日本政府和社会以为日本理所当然永远是“一亿总中流”,忽略了底层和下层。
泡沫经济崩溃后,在“失去的三十”年中,越来越多的人在经济水平上逐渐沦为下层,在精神生活上只能沉迷于一些小小的兴趣。
与此同时,国家、政府因为财政状况恶化,越来越失去照顾下层的能力,商家为了保住利润,只能更努力地让人消费,让更多人沉迷于兴趣。

《千寻小姐》
在今天自由的名义下,下层年轻人的生活越是没有保障,就越需要到兴趣消费中去寻找精神自由。对男性、女性来说,这种下层困境都是存在的。
之所以日本女性身上的困境更加严重,是因为日本女性从小被鼓励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竞争,她们被“温柔”地剥夺了选择的权利。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兴趣,兴趣使人精神愉悦,让生活丰富多彩,可以带我们去了解很多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物。
但是日本这“失去的三十年”中发生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情绪价值越多,它的边际效益就会不断递减,情绪价值可能渐渐变得不再是快乐,而是一种上瘾的需求。
或许,我们需要不时从让人快乐的兴趣和情绪里抽离出来,去做一些可能让自己不太快乐,不太舒适的事情,保留更多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