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在输给中国” 印度怕“后院”不保(图)

“正在输给中国” 印度怕“后院”不保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17-12-25 09:25:4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斯里兰卡汉巴托塔港。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正式将汉班托塔港移交中国。(美国之音朱诺拍摄,2016年1月3日)

  2017年,中国与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力量角逐进入到一个短兵相接的局面。除了夏天发生的不丹边境的洞朗对峙危机之外,中国在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印度邻国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这些发展使得印度越来越担心,在这些传统上被认为是“印度后院”的国家,中国正逐渐削弱印度的影响力,并对印度形成一种战略合围的态势。

  南亚地区历来被认为是印度传统的势力范围,历届印度政府都对任何域外大国染指这一地区十分敏感。《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最近撰文指出:“除了常年敌对的巴基斯坦,印度可以毫不费力地主宰它那些弱小的邻居,很大程度上像美国主宰加勒比海地区那样:他们(这些小国)可能会抱怨、或者憎恨这个偶显笨拙的大哥,但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避开它的方式。然而,中国日益大胆的推进正在挑战印度的影响力。”

  邻国转向中国

  《经济学人》继而列举了一系列近来发生在南亚国家的事件,其中包括: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正式将南部汉班托塔港(Hambantota)99年租赁权授予一家中国国企;同一周,在尼泊尔举行的大选中,亲中的尼共联盟横扫亲印的国大党,获得组建下届政府的权力;11月底,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成为继巴基斯坦之后第二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亚国家。此外,马尔代夫还将一座岛屿租借给了一家中国公司,并将其他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授予了其他中国公司。

  印度总理莫迪于2014年上台时,曾经推出“邻国优先”(neighborhood-first)政策,然而与印度许多响亮的口号一样,“邻国优先”在很多方面都未能落实到实处。印度学者图贝(Surajkumar Thube)在英文刊物《外交家》(The Diplomat)上撰文指出:“所谓的‘邻国优先’政策已经出现了明显裂痕,这项旨在与周边国家互惠互利的宏大举措自2014年以来已经陷入绝境,实际上已变成印度的外交障碍。”

  在不丹和孟加拉国这些与印度关系还算稳定的国家中,也出现了一些对印度不利的声音。在今年夏天的洞朗对峙期间,不丹政府并没有如印度所愿,站出来旗帜鲜明地指责中国,而不丹国内的媒体却不断刊登谴责印度干涉不丹外交、阻止不丹与中国建交的文章。孟加拉国则在抱怨印度不仅没有在罗兴亚难民事件中向缅甸政府施压,反而声明要遣返印度境内的罗兴亚人。

  “金钱外交”上不敌中国

  在今年10月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印度峰会期间,与会的印度代表们纷纷流露出对“后院不保”的担忧。他们承认印度无法在“金钱外交”上与中国匹敌,又苦于很难找到突破包围的办法。《印度教徒报》(The Hindu)的编辑海达尔(Suhasini Haidar)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如果新德里试图与中国在投资方面进行大规模的竞争,那么“我们是在自找失败。我们需要发挥我们的优势。”。

  然而,除了地理位置更为接近之外,与会的代表们并没有论证出印度具有什么样的优势。低成本太阳能技术、低廉的仿制药品、以及以卢比为结算的贷款等在会议上被提及,但是,这些“优势”是否能够抵挡住中国资本、是否能够转化为“坚固的围墙”?印度的代表们也没有多大信心。

  经济规模较小 民主决策缓慢

  《经济学人》认为,印度的经济规模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除了这个事实之外,印度混乱的民主使决策变得缓慢,让印度饱受制度性限制。

  长期关注并报道印度的英国记者兼作家艾略特(John Elliott)今年早些时候在《新闻周刊》(Newsweek)上撰写了题为《每当印度与中国竞争,印度总是失败》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尽管印度已经成功地从一个贫困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日益现代化的国家,但是,无论是在自己的地区还是在世界舞台上,印度都还没有建立起发挥重要作用的自信和能力。它正在输给中国,而且,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一场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国发生
她是谁?那位成都骑车自杀的女生
超过两千人遇难!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
要么走账,要么走人…大学老师开始“贷款上班”
吉米坎摩尔暗示柯克案疑凶或是川普支持者 节目遭停播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裔女生引毛语录 主张政治暗杀遭肉搜 网:遣返她
习近平似仍沉醉于阅兵 要籍此完善大党大国典礼制度
川普竞选时说让电费减半 现在美国电价正迅速上涨
奥巴马又开怼,白宫反击:他一有机会就制造分裂
美国掀“老年贫穷”潮!年薪百万前工程师晚景凄凉
沙特高调与巴基斯坦军事结盟,打破以色列核威慑
宾州爆枪击案 警员3死2伤 现场“连珠炮”似的枪响…
数额巨大!两华人篡改礼品卡诈骗案 你花钱他赚钱!
AI应用快速渗透 引爆美国电力荒!核能重返C位
不满企业给川普政府送钱!中国突然封杀辉达AI晶片
历时4年终赢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有话要说
大豆,中国的贸易战筹码和美国农民的危机
安提法有多恐怖?川普将左翼运动指定为“主要恐怖组织”
哈马斯高层遇袭后首次公开露面:1分钟内12枚导弹
年薪上亿的清华学霸在美遭双重起诉,曾想反诉公司诽谤
特朗普“自己人”,投下唯一一张反对票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正在输给中国” 印度怕“后院”不保

美国之音 2017-12-25 09:25:42
 

  斯里兰卡汉巴托塔港。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正式将汉班托塔港移交中国。(美国之音朱诺拍摄,2016年1月3日)

  2017年,中国与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力量角逐进入到一个短兵相接的局面。除了夏天发生的不丹边境的洞朗对峙危机之外,中国在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印度邻国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这些发展使得印度越来越担心,在这些传统上被认为是“印度后院”的国家,中国正逐渐削弱印度的影响力,并对印度形成一种战略合围的态势。

  南亚地区历来被认为是印度传统的势力范围,历届印度政府都对任何域外大国染指这一地区十分敏感。《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最近撰文指出:“除了常年敌对的巴基斯坦,印度可以毫不费力地主宰它那些弱小的邻居,很大程度上像美国主宰加勒比海地区那样:他们(这些小国)可能会抱怨、或者憎恨这个偶显笨拙的大哥,但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避开它的方式。然而,中国日益大胆的推进正在挑战印度的影响力。”

  邻国转向中国

  《经济学人》继而列举了一系列近来发生在南亚国家的事件,其中包括: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正式将南部汉班托塔港(Hambantota)99年租赁权授予一家中国国企;同一周,在尼泊尔举行的大选中,亲中的尼共联盟横扫亲印的国大党,获得组建下届政府的权力;11月底,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成为继巴基斯坦之后第二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亚国家。此外,马尔代夫还将一座岛屿租借给了一家中国公司,并将其他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授予了其他中国公司。

  印度总理莫迪于2014年上台时,曾经推出“邻国优先”(neighborhood-first)政策,然而与印度许多响亮的口号一样,“邻国优先”在很多方面都未能落实到实处。印度学者图贝(Surajkumar Thube)在英文刊物《外交家》(The Diplomat)上撰文指出:“所谓的‘邻国优先’政策已经出现了明显裂痕,这项旨在与周边国家互惠互利的宏大举措自2014年以来已经陷入绝境,实际上已变成印度的外交障碍。”

  在不丹和孟加拉国这些与印度关系还算稳定的国家中,也出现了一些对印度不利的声音。在今年夏天的洞朗对峙期间,不丹政府并没有如印度所愿,站出来旗帜鲜明地指责中国,而不丹国内的媒体却不断刊登谴责印度干涉不丹外交、阻止不丹与中国建交的文章。孟加拉国则在抱怨印度不仅没有在罗兴亚难民事件中向缅甸政府施压,反而声明要遣返印度境内的罗兴亚人。

  “金钱外交”上不敌中国

  在今年10月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印度峰会期间,与会的印度代表们纷纷流露出对“后院不保”的担忧。他们承认印度无法在“金钱外交”上与中国匹敌,又苦于很难找到突破包围的办法。《印度教徒报》(The Hindu)的编辑海达尔(Suhasini Haidar)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如果新德里试图与中国在投资方面进行大规模的竞争,那么“我们是在自找失败。我们需要发挥我们的优势。”。

  然而,除了地理位置更为接近之外,与会的代表们并没有论证出印度具有什么样的优势。低成本太阳能技术、低廉的仿制药品、以及以卢比为结算的贷款等在会议上被提及,但是,这些“优势”是否能够抵挡住中国资本、是否能够转化为“坚固的围墙”?印度的代表们也没有多大信心。

  经济规模较小 民主决策缓慢

  《经济学人》认为,印度的经济规模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除了这个事实之外,印度混乱的民主使决策变得缓慢,让印度饱受制度性限制。

  长期关注并报道印度的英国记者兼作家艾略特(John Elliott)今年早些时候在《新闻周刊》(Newsweek)上撰写了题为《每当印度与中国竞争,印度总是失败》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尽管印度已经成功地从一个贫困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日益现代化的国家,但是,无论是在自己的地区还是在世界舞台上,印度都还没有建立起发挥重要作用的自信和能力。它正在输给中国,而且,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