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谈父亲白崇禧:望历史公正地替我父亲写传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twbxw 发表评论于
白先勇这种提到自己父亲的文章和采访只能做部分参考用,子不言父之过,指望能从里面得到些公正历史事实还是比较困难。
实际上白崇禧这个人后期犯了两大重大战略错误,一就是囿于派系斗争,眼睁睁地看着杜聿明被围困于陈官庄不救,如果当时救了,徐蚌会战就不会是那种结果。还有就是渡江战役以后,白根本没有什么本钱和林彪决战,白白搭上20万桂军,如果当时提早撤回广西,甚至撤退到缅甸,甚至强行撤到兵力空虚的台湾,那么整个的东南亚局势将会是另外一种局面。白用20万桂军统一中南半岛都是有可能的。那么美国人会挺白而不会挺蒋,历史将是另外一种局面。白崇禧被林彪打垮后,自己一个光杆司令,而且数次在历史上逼迫蒋介石下野,你到了台湾后,蒋怎么可能给有好日子过?白在政治上和战略上完全不行。缺乏战略考量,太过自负,缺一个像样狗头军师。
jndhy 发表评论于
白先勇,历史没有和你们算旧账已经是很仁慈了!别得寸进尺!广西人民才不吃你们李、白那一套,受不了他们只谋桂林局部的利益把首府改签到南宁,全国人民不了解你们才被你们骗了。
Humbert 发表评论于
白先勇,算了吧!过去的已过去了,桂系到底不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注脚。
用心文艺尚可搏一个“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的美誉。
好望角骆驼 发表评论于
楼下败家难得的真话:

中国让土工吞并,并将治安得到强化,随着教育的强化,两代人过去了,就会土工化。
三木匠 发表评论于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其文“虽然如此,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我们说,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这是现时革命形势的特点。这是事实,这是一方面的事实。现在我们又说,帝国主义还是一个严重的力量,革命力量的不平衡状态是一个严重的缺点,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这是现时革命形势的又一个特点。
。。。摘自“百度百科”
Axyzxyz 发表评论于
共产党教育人民是共军抗战,国民党教育人民是国军抗战。
Kurve 发表评论于
不懂可以去学习。九一八事件是张学良对蒋介石反共优先策略心领神会的具体结果。张学良为了配合蒋介石反共,放纵炸死自己亲爹的日本人,一枪不放拱手相送中国东北三省的土地和人民给日本人。若不是共产党策动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制造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国民党部队还不都成了东北军?被逼抗日的蒋介石国民党如今还要恬着脸装英雄么?
============================================================================
PunchAndKick 发表评论于 2014-06-15 08:04:06

樓下有病嗎?共產黨還抗日呢?
PYXZ 发表评论于
不仅楼下有病,当时的中国人都有病,好端端最后把抗日的英勇国军赶到台湾去了.
这样说是不是听起来舒服许多?

========================
PunchAndKick 发表评论于 2014-06-15 08:04:06
樓下有病嗎?共產黨還抗日呢?
相当冷静 发表评论于
白建生跟着李宗仁处处想逼蒋下野,取而代之。难道不想想,到了共产党那儿,周恩来也就给李总个蝴蝶的女儿,就乐颠颠的。

若淮海战役或者叫徐蚌会战,白放弃门户之见,哪儿会有杜聿明的愚蠢的失败?

无论怎样,白也算为民族抗战做出贡献的人。人无完人,汲取教训吧。
百家争鸣2012 发表评论于
白崇禧将军军事能力强,但政治能力就不怎么的,所以他只能在李宗仁之后,当然他也愿意在李宗仁之后,有自知之明。

尽管抗日战争中白崇禧提出过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法,蒋介石也提出“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但蒋介石采取的是片面的抗战,没有具体措施唤醒和组织民众的抗战,将抗战局限于正规军队。如果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武装继续领导抗日,坚持唤醒全民族抗战的决心。同时,日本人不是那么贪婪去进攻南洋,引起美国的介入,将目标范围限定在中国,将所有投入的军队投入到中国境内,那么中国难保不会像东三省那样让日本人吞并,并将治安得到强化,随着教育的强化,一、两代人过去了,就会日本化。

所以说,日本人的败因:1、中国共产党的全民抗战(有了这条,不管日本人怎样做,也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2、日本人的野心超过自己的能力(树敌太多,导致美国和苏联的参战,如果目标只限于中国,这两个国家不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