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林毅夫教授,网民喊您兑现“光刻机三年之约”…

林毅夫教授,网民喊您兑现“光刻机三年之约”…

文章来源: 老丁语云 于 2024-06-13 13:17:0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大家好,我是老丁。

对于林毅夫教授这位国内知名的经济学者,有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说在国际物理学界有一个理论叫“薛定谔的猫”,那在国内经济学界则有一个“林毅夫的5年”。

这话是怎么说的呢?根据媒体的报道,林教授曾在不止一个时间点,预言中国会在“5年后”进入、跻身高收入国家。然鹅,伴随着5年复5年,林教授美好的预言也不断在跳票、逾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相约5年”的预言中,林教授多次用到“可能”“相信将进入”等留有余地的字眼。您就说,这是否可以理解成某种“严谨”呢?倘若是,下文中您将还会再见到。

除此之外,林教授还曾几十年如一日地掷出豪言,中国会在203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过,老丁今天既不准备论证这个“5年”,也不想深究这个“2030年”,要说近期不少网民最关注的,还属林教授的“光刻机3年之约”。

这话又是怎么说的呢?当把时间拨回到2021年5月29日,观察者网、《环球时报》、财联社等国内媒体,不约而同都报道了这么一则消息:

在2021年中国企业未来发展论坛上,林毅夫表示ASML首席执行官担心不把光刻机卖给中国,大概3年以后中国就会自己掌握这个技术。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只要中国掌握这个技术,中国的生产成本会比国际上便宜,那时候ASML可能就退出了世界光刻机市场。

资料显示,光刻机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将电路图案转移到硅片上的设备,相当于芯片制造的“打印机”,决定着芯片的工艺水平和性能,是芯片制造中的关键核心设备,也是半导体产业核心中的核心。《证券日报》2023年7月的一篇报道指出,彼时最先进的EUV光刻机,有超过45万个零件,零件数量是一辆F1赛车的20倍以上,制造难度超乎想象。“全球光刻机市场几乎被荷兰的阿斯麦(ASML)、日本的佳能和尼康垄断,其中ASML更是独占高端极紫外光刻机(EUV)的市场份额。随着这些国家对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限制,中国获取高端光刻机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也因此,从3年前的那个5月29日起,不少网民就翘首盼望林教授许下的这个“3年之约”能落地成真。如果真的能在那之后的3年里实现光刻机的国产化,那对于中国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可说是有着里程碑式和史诗级的意义啊!

这期间知乎上一些“匿名用户”的回答,像是“且听龙吟”“2023年底不量产提头来见”等,更是给予了外界对于林教授兑现预言的信心,以及无限憧憬与想象的空间。

盼望着,盼望着,光刻机国产化的脚步真的近了吗?到昨天也就是2024年5月29日,3年已经过去。只不过,大家迎来的却不是“中国已自己掌握这个技术”“ASML退出世界光刻机市场”这些振奋人心的大消息,而是众多大V与网民的追问:“三年过去了,我们的光刻机呢?”

有人斥责这些追问的大V与网民不懂得“审题”——人家林教授3年前是在引用ASML首席执行官的话。对于这一点,头条大V“Jim博士”恰好在前天有一篇题为《深度调查:林毅夫“光刻机三年之约”是谣言吗?》的文章,若有兴趣不妨一读,读罢或许您会有意想不到的一些收获。

还有人说,人家林教授三年前说的是“大概3年以后中国就会自己掌握这个技术”“那时候ASML可能就退出了世界光刻机市场”,换言之“大概3年”也不非得是正好3年,“可能退出”也不就是一定会退出,所以林教授说得也没啥毛病呀。您瞧,这不就和老丁上文所说的那份“严谨”对上了吗?

说到林教授的这个“光刻机3年之约”,或许您还会回想起,2013年9月29日,中科院院士黄维亦曾放出豪言,“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在文学奖之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奖项将陆续被中国人斩获,没有任何悬念……”在去年9月29日这个“十年之约”到站的时候,不少人也在追问黄院士:说好的“成为常态”、“家常便饭”,都去哪儿了呢?

是啊,都去哪儿了呢?答案,可能在风中飘荡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消费降级 五星级饭店纷纷在街头摆起了地摊
9年前未买百架歼-10C! 伊朗军官曝当年“打错牌”内幕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特朗普扬言把他驱逐出美国,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他高调捐款20亿后“消失”,如今早已换了副面孔!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利用"疯子理论"改变世界,对敌人和盟友都有效?
美国德州洪患增至43死,川普将批准联邦协助
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放弃进入南海 转道前往澳洲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是玻璃至上?
马斯克“美国党”明年参选 共和党:他会成没国家的人
日媒:“日本先生”拒绝叫特朗普“爸爸”,这很对!
马斯克组建美国党"挑战两党制",巨额美债恐成焦点
72岁曾志伟和25岁女星合影,姿势不雅惹争议
对普丁很失望!川普挺乌克兰「需要爱国者飞弹」
美国得州洪灾死亡人数升至51人 其中包括15名儿童
美国得州洪水逐渐退去,20余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俄共翻案: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报告有错误
那个县城文科女,踩中张雪峰所有雷区后
2050年衰老将被攻克?合成生物学教父揭秘长寿未来
汽车撞入购物中心!美国犹他州一商场发生爆炸
石家庄男子受审三十年,本月7号将第7次开庭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林毅夫教授,网民喊您兑现“光刻机三年之约”…

老丁语云 2024-06-13 13:17:05



大家好,我是老丁。

对于林毅夫教授这位国内知名的经济学者,有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说在国际物理学界有一个理论叫“薛定谔的猫”,那在国内经济学界则有一个“林毅夫的5年”。

这话是怎么说的呢?根据媒体的报道,林教授曾在不止一个时间点,预言中国会在“5年后”进入、跻身高收入国家。然鹅,伴随着5年复5年,林教授美好的预言也不断在跳票、逾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相约5年”的预言中,林教授多次用到“可能”“相信将进入”等留有余地的字眼。您就说,这是否可以理解成某种“严谨”呢?倘若是,下文中您将还会再见到。

除此之外,林教授还曾几十年如一日地掷出豪言,中国会在203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过,老丁今天既不准备论证这个“5年”,也不想深究这个“2030年”,要说近期不少网民最关注的,还属林教授的“光刻机3年之约”。

这话又是怎么说的呢?当把时间拨回到2021年5月29日,观察者网、《环球时报》、财联社等国内媒体,不约而同都报道了这么一则消息:

在2021年中国企业未来发展论坛上,林毅夫表示ASML首席执行官担心不把光刻机卖给中国,大概3年以后中国就会自己掌握这个技术。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只要中国掌握这个技术,中国的生产成本会比国际上便宜,那时候ASML可能就退出了世界光刻机市场。

资料显示,光刻机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将电路图案转移到硅片上的设备,相当于芯片制造的“打印机”,决定着芯片的工艺水平和性能,是芯片制造中的关键核心设备,也是半导体产业核心中的核心。《证券日报》2023年7月的一篇报道指出,彼时最先进的EUV光刻机,有超过45万个零件,零件数量是一辆F1赛车的20倍以上,制造难度超乎想象。“全球光刻机市场几乎被荷兰的阿斯麦(ASML)、日本的佳能和尼康垄断,其中ASML更是独占高端极紫外光刻机(EUV)的市场份额。随着这些国家对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限制,中国获取高端光刻机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也因此,从3年前的那个5月29日起,不少网民就翘首盼望林教授许下的这个“3年之约”能落地成真。如果真的能在那之后的3年里实现光刻机的国产化,那对于中国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可说是有着里程碑式和史诗级的意义啊!

这期间知乎上一些“匿名用户”的回答,像是“且听龙吟”“2023年底不量产提头来见”等,更是给予了外界对于林教授兑现预言的信心,以及无限憧憬与想象的空间。

盼望着,盼望着,光刻机国产化的脚步真的近了吗?到昨天也就是2024年5月29日,3年已经过去。只不过,大家迎来的却不是“中国已自己掌握这个技术”“ASML退出世界光刻机市场”这些振奋人心的大消息,而是众多大V与网民的追问:“三年过去了,我们的光刻机呢?”

有人斥责这些追问的大V与网民不懂得“审题”——人家林教授3年前是在引用ASML首席执行官的话。对于这一点,头条大V“Jim博士”恰好在前天有一篇题为《深度调查:林毅夫“光刻机三年之约”是谣言吗?》的文章,若有兴趣不妨一读,读罢或许您会有意想不到的一些收获。

还有人说,人家林教授三年前说的是“大概3年以后中国就会自己掌握这个技术”“那时候ASML可能就退出了世界光刻机市场”,换言之“大概3年”也不非得是正好3年,“可能退出”也不就是一定会退出,所以林教授说得也没啥毛病呀。您瞧,这不就和老丁上文所说的那份“严谨”对上了吗?

说到林教授的这个“光刻机3年之约”,或许您还会回想起,2013年9月29日,中科院院士黄维亦曾放出豪言,“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在文学奖之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奖项将陆续被中国人斩获,没有任何悬念……”在去年9月29日这个“十年之约”到站的时候,不少人也在追问黄院士:说好的“成为常态”、“家常便饭”,都去哪儿了呢?

是啊,都去哪儿了呢?答案,可能在风中飘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