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北京模式无法承受之重!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作者:公民经济学家吴迪 文学城博客精选

     

  21世纪是老龄化的世纪,深受其苦的将不只是欧洲和日本,中国也将从看客变成当事人。根据德意志银行的研究,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到2015年将达到峰值——9亿9800万,之后便将大踏步地加入与欧洲、日本为伍的老年化社会的洪流。令人不安的是,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和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的情形很类似,这不得不让人担忧起中国现有经济模式的长期可持续性。

1970年代末实施的计划生育,导致当时年轻化的中国社会人口扶养比(dependency ratio,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下降,那个时候,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输送了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燃料。到了2015年,计划生育会使届时老龄化的中国社会的抚养比快速攀升:中国的人口中位数年龄(median age)在2025年前会超过美国。这种情况下,在廉价劳动力的盛宴中高歌猛进的低端中国制造业(更大胆一点的说法,是所有靠廉价劳动力支撑的低附加值产业)将无以为继。

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的影响已不是新闻,人们还关注不太多的,是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为代表)的影响。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房价有明显的下行压力。其他因素不变,老年人口抚养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真实房价会下降三分之二个百分点。在2010年的前40年,由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一代(baby boomer)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购房年龄,美国的房价比在中性人口结构(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40%。然而,从2010年开始的后40年里,婴儿潮一代开始进入退休年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售房产变现,美国的房价将比在中性人口结构的情况下减少40%。

老龄化推高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除此之外,老龄化还将提高房地产业的融资成本,因为老龄化会导致储蓄率下降,而且会提高政府的养老金和医保支出,因此房地产业将越来越频繁地和政府一起争夺越来越有限的信贷资源。历史数据表明,房地产价格和长期融资成本(比如长期真实利率)成负相关性,因此老龄化会在供应层面(成本)和需求层面,对房地产价格形成下行压力。老龄化对许多固定资产的价格的影响都同此理。这似乎奏响了把固定资产投资当经济增长火车头的北京模式的闭幕曲。

在这样的情况下,认为中国将在接下来的一两个十年,继续保持7%至-8%的增长速度的看法,显然过于乐观。

美国公共政策企业研究所亚洲问题专家埃伯施塔特(Nicholas N. Eberstadt)在今年2月发表的展望2030年全球人口结构趋势报告,指出了许多被人低估的人口结构变化,对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发展的巨大抑制作用。

 

第一个制约因素:劳动力人口增长的终结。在过去30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增长了三分之二,平均每年增长1.8%。在2015年到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会越来越快的减少。到了2030年,50岁至64岁劳动力对15岁至29岁劳动力的比率,将超过一又三分之一,几乎是现在的比率的倒数。

第二个制约因素,计划生育会使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在接下来的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呈爆炸性增长。201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有1.15亿,到了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4亿,这就意味着中国的老年人口,将平均每年增长3.7%。老年人口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压力,将会是和中国同等收入国家中罕见的。

第三个制约因素,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中国适婚却无法婚配的男性数目会急剧增长。计划生育使中国的男女比率严重失调。2005年,中国官方的男女性别比率是1.2:1,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伟雄说过:“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无法结婚,后继无人的普遍性,将会使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而且这种情形也将极大地冲击社会的稳定。另外,婚房需求是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刚需之一,因此人口比例失调,是笼罩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方的一股不容小觑的长期空头力量。

商业风险和交易成本将提高

最后一个制约因素,中国的家庭结构将面临革命性的变化。到目前为止,中国主要依靠“关系”而不是西方社会普遍的信用制约来进行商业活动。血缘关系又是中国式“关系”的基石。这种关系网是在中国控制商业风险和交易成本的最重要工具。但是计划生育和老龄化将逐步侵蚀中国式“关系”的基础——血缘关系。如果中国不能及时建立信用制约的社会机制,中国的经济运行将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以丰富的便宜劳动力和固定资产投资为增长引擎的北京模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但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在人口结构变化的重压下,北京模式终将失去巨大的效力。由于老龄化人口的增多,中国必须把经济从“体力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为主”,转型成”对体力要求不高的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为主”,这也是深受老龄化困扰的德国的经验。

另外,老龄化将启动固定资产价格的下行通道,并加速债务杠杆的去除,这将是依靠资产价格泡沫进行高杠杆融资的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所无法逾越的一道障碍。欧洲在老龄化的重压之下走向危机,而德国却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绝非偶然。老龄化社会是北京模式无法承受之重,也注定了北京模式下资产泡沫破灭的必然。中国经济必须义无反顾地进行结构性调整,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社会乃至新兴市场的繁荣,有赖于此。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经济的提振依然寄望于货币性刺激,而忽视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老龄化挑战,远非货币性刺激所能及。打个比方说,一个人年轻时,体质出问题,可以靠大吃猛药来解决,等到年老了,大吃猛药的话不但作用不明显,甚至会让身体难以承受。中国经济必须启动结构性调整的温补之术。

 

 

zhu_charlie 发表评论于
"独生子女素质最差.好吃懒做,生怕吃苦,遇到挫折不是抱怨父母就是抱怨社会,觉得什么都应该给他们安排好" --- My wife's sister has a 独生子 who is 25 years old now stays at home depending on his parents. Why can't he find a job, whatever kind of job, simply do something.
Interread 发表评论于
Tiger-22 完全不懂美国。美国穷人退休金不高。他们要工作到67岁才能拿钱。中国的老人待遇好多了。照他那说法,非把中国年青人的钱都弄到老人那儿去。
wenxuecityzyq 发表评论于
还是现任政府官员不做为哎。跟咱工程师们一样。有能力干活的一般搞不过不能干活,但是会谋权的MBA。如果能力超过你的上级,而且威胁到老板那你就死定了。目前国家其实是特别需要能人来挑大梁的,可是能人被下野了,还有谁主沉浮呢。
那些可怜的农村老人其实真的不许要多少钱就能改变他们的悲惨现状的。将老人们召集在一起,过集体生活,哪怕10 个人一个大通房,天冷时点上炉子取暖,给三餐饭吃,哪里会要多少钱啊。需要的是真正为民作想的人民公仆!!!
公道者 发表评论于
tiger-22 如果这些老人不耒美国,在中国,日子可以过得很好,他们的錢存在国内不用,而情愿一付穷酸相来美国排队申请廉租屋,这叫有便宜就得沾,不沾白不沾。这些人脸面、尊严不重要,沾到便宜就行。中国知识分子現在退休金不低,加之以前买的便宜房,所以退休人员在中国日子好过,現在菜埸买菜不还价的是老人,还价的是中年人。
storit 发表评论于
想不老龄化,就得不停地生,直到每个角落都站满人。

况且中国一胎的家庭其实非常少,大部分家庭生两三个。
mikecwu 发表评论于
以色列科学家说过,用以色列科学方式管理中国资源,中国可以轻轻松松养活30亿人口.

用一胎制提高人口素质?独生子女素质最差.好吃懒做,生怕吃苦,遇到挫折不是抱怨父母就是抱怨社会,觉得什么都应该给他们安排好,他们不用辛苦劳动,应该轻轻松松座办公室,朝九晚五,就拿到十万以上的年薪.

中国要降到4亿人口才好过?那么比中国面积还小的欧洲为什么不提倡把人口降到3亿?除了中国,世界还有哪个国家要降低自己的人口?

民族之间竞争是靠人的智慧,人的劳动来创新.中东地球人均资源(石油)很高,国家富有,人口稀少,但真正国力很弱.这不是中国应该模仿的.相反,日本,韩国等,人口密集,资源缺乏,但他们并没有要求降低自己的人口,而是开发教育,开发经济,开发人口的智力.日本韩国是强大的国家,靠的不是丰富的人均自然资源.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民族或者国家是在人口下降中发展起来的.所有民族的崛起都是伴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所有民族的衰退都是伴随人口的下降.人口多是一个民族的福气,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不希望自己人口下降.需要的是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来满足人口的需要,而不是愚蠢的去下降人口.
还是老李 发表评论于
最爱高跟鞋:不好意思我不应该出言不逊对不住了.

不过看你的名字如果你是女的呢,我应该闭嘴才是上策,如果你是男的呢,跟变态吵嘴就更不应该了
LEIMONG 发表评论于
北京的老年人守着“第一首都”这块金字招牌日子过得还可以,不知整个国家的老年人如何度过晚年。
tiger-22 发表评论于
大陆应该大力提高退休金。
看看那些退休后随子女移居美国的中国老人们,曾在大陆勤奋工作一辈子,有的德高望重,职位职称还不低, 但其中国退休金折换成外币还不及一个文盲洋老人退休金的零头,还不够人家洋流浪汉几顿酒钱。
在洋老人们四处旅游享乐的同时,中国老人们在国外寄人篱下,排队申请廉租屋,买打折处理商品,拣拾垃圾,如果不靠子女连吃饭钱都成问题,白发苍苍,斯文尊严扫地。难道在大陆辛苦一辈子,老来就如此结局?
虽然中国在职职工工资已有较大提高,但中外退休金水准仍然差距巨大。大部份中国老人们的贫寒让外国民众看在眼里,心里讥笑。这些身居海外的老人群体代表的是整个中国老年人的形象。中国政府有钱有能力大把大把地援外,买美债,搞神九,辛苦终身的老年中国公民却没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在全世界丢脸,令中国人寒心,让洋人轻视。
大陆应该尽快提高退休金。
OldZhong 发表评论于
可以学习广州,迎进30万黑人劳工,就可解决老龄化危机。
soccer2010 发表评论于
胡温再干500年。
北京老乡 发表评论于
推迟退休年龄,55岁是有经验有能力的时间短,这么早退休太浪费人才了
hugh.williams 发表评论于
印钞,直到本币和冥币全流通。
grhg 发表评论于
计划生育的恶果,中华民族最大的危机.大家在海外记得多生孩子,别让我们民族绝种了.
hanker 发表评论于
象胡温黄金10年一样开动印钞机,保持GDP增长率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