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月嫂》热播 倪萍:是否再当主持要看机缘(组图)

《月嫂》热播 倪萍:是否再当主持要看机缘

文章来源: 羊城晚报 于 2011-03-03 10:43: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月嫂》中的形象朴实无华

  倪萍宣传新书《姥姥语录》

  电视剧《月嫂》正于广州综合频道热播,主演倪萍近日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自离开春晚(专题)舞台后,倪萍渐渐淡出了观众的视线,对于主持工作,倪萍并不留恋,坦言“年纪大了,要离开了”。比起当主持人的日子,倪萍当下的生活似乎更加出彩,“我现在写书、画画,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没浪费一天工夫。”



  谈新戏:演活底层人物全靠用心


  倪萍在《月嫂》中饰演金牌月嫂牛丰收,一个从东北到上海当月嫂的女人,性格直来直往,开朗热情。倪萍表示这个角色最打动她的地方是:“像她这样不顾忌太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是我在生活中很难做到的。”

  羊城晚报:“月嫂”这个角色离你的现实生活很远,但你却把她演活了,是如何做到的?

  倪萍: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的生活离底层社会比较远,但不代表不能够了解他们。平常生活中,我会主动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例如到菜场买菜,会跟卖菜的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另外,还有文学作品可以借鉴,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和了解不同人的特点,再将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

  羊城晚报:您演过的角色大多是底层人物,例如护士、农村妇女、山村教师等,是刻意选择这些角色吗?

  倪萍:不是刻意的,我接戏的标准主要是看角色够不够生动,我喜欢演内心张力大的人物。演每一个角色,我都会十分投入和忘我,完全陷入角色的生活中。演牛丰收时,我那两个月都是穿着戏里的衣服,走路也会刻意地走得很快,想象自己就是牛丰收。

  羊城晚报:完全沉浸在角色中,过后会不会很难出戏?

  倪萍:不会,人毕竟有自己的生活,演完一个角色就会放下。不过我很享受角色带来的体验,能够尝试各种不一样的生活。

  羊城晚报:这次拍戏还要照顾小搭档———刚满一个月的小宝宝,有当妈妈的经验是不是比较得心应手?

  倪萍:是啊,我也是母亲,一抱起宝宝就会很自然地去照顾他,有时候会忘记是在面对镜头,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反应。

  羊城晚报:在戏里你跟“情敌”叶童有不少对手戏,你们合作得怎么样?

  倪萍:她是一个很好的演员,虽然大家的演绎方式不一样,但还是配合得很好。我们在戏外没有太多交流,她是一个比较安静的人,我也是属于那种不出门的人。



  谈近况:写书画画没有浪费一天


  春节期间倪萍亮相东方卫视《达人春晚》后,一度传出她将复出当主持。对此倪萍表示暂时没有这个打算,不过如果碰到好的团队、好的栏目,“我还是愿意做主持人、做节目的,但这要看机缘”。

  羊城晚报:很多人觉得您离开主持界挺可惜的,您有失落感吗?

  倪萍:当初离开那个舞台,是觉得那里不再需要我了,不断有新的主持人,我年纪也大了,再做下去只是在不断地重复。对于这个选择不能说对或错,只是人生有不同的阶段,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羊城晚报:最近您出了新书《姥姥语录》,为什么会出这本书?

  倪萍: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一直都有这个愿望。我和姥姥的感情特别好,她的离开让我很接受不了,那时都不能提姥姥这两个字,一拿笔眼泪就哗哗的。但现在已经平静多了,书里也一点儿没有所谓的煽情,就是真实地写我能想起来的那些事。

  羊城晚报:这本书写了多久?

  倪萍:大概20天,不算快了。因为这是50年的积累,写的时候,笔跟不上脑子,所有的事情都历历在目。

  羊城晚报:很多读者被你和姥姥的故事感动了。

  倪萍:仔细回想起来,姥姥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可能咱爹咱妈都说过做过,只不过是时间久了,我们忘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只要勤快,人人都能写。这本书火了,可能是大家看了产生共鸣,想起了自己的爸妈,想回家去看看,和老人吃顿饭……我想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羊城晚报:能说说您现在的生活吗?

  倪萍:和大家都一样,忙着一天三餐。姥姥走了,还有我妈要照顾,我妈也快80了。孩子才12岁,小学五年级,要陪他读书。同时也要工作,才50多岁的人,不能闲着。偶尔拍拍电影、电视剧,但是拍得不多,因为找我的都是同类型的角色,苦大仇深的、穷得不得了的,一个电影哭八百回,我都演够了。前一阶段写书,需要配插画,我就迷上了画画。画画这个职业真是好,你想做成什么样就能做成什么样,完全是独立的,不像做电视节目,需要一个团队才行。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特朗普19岁儿子最后一天上学,发福圆润到没脖子了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乘客突发急病,医生为何选择不救?
被拜登怼急眼,白宫怒批:他是国家之耻
扎克伯格透露了“AI社交计划”,让观众无言以对

24小时讨论排行

急转弯?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奥特曼在国会承认:中美的差距确实越来越小
二战结束80年 “台湾籍日本兵”的双重身份认同之争
副总统万斯:印巴两国冲突 “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普京在俄胜利日阅兵演讲:真理和正义在我们这边
谎报留美学历 她被判入狱!去年刚获环球小姐称号
印巴爆发近20年最严重冲突后,莫迪首次发声
比尔盖茨决定捐99%财产,却没准备给新女友留点
悠仁亲王学术造假入读名校,引爆日本皇室危机!
美总统贸易顾问:英国人会喜欢美国“氯洗鸡、激素牛”
男子“死而复生”,AI视频出庭原谅凶手,法官居然...
特朗普:鲍威尔不降息,可能是因为“他不爱我”
我在国外做公务员,年薪30万,但很想回国
沈阳将举行纪念苏军“不朽军团”游行 中小学生也参加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川普高喊“美经济将如火箭飙升”:现在就去买美股!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月嫂》热播 倪萍:是否再当主持要看机缘

羊城晚报 2011-03-03 10:43:36


 《月嫂》中的形象朴实无华

  倪萍宣传新书《姥姥语录》

  电视剧《月嫂》正于广州综合频道热播,主演倪萍近日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自离开春晚(专题)舞台后,倪萍渐渐淡出了观众的视线,对于主持工作,倪萍并不留恋,坦言“年纪大了,要离开了”。比起当主持人的日子,倪萍当下的生活似乎更加出彩,“我现在写书、画画,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没浪费一天工夫。”



  谈新戏:演活底层人物全靠用心


  倪萍在《月嫂》中饰演金牌月嫂牛丰收,一个从东北到上海当月嫂的女人,性格直来直往,开朗热情。倪萍表示这个角色最打动她的地方是:“像她这样不顾忌太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是我在生活中很难做到的。”

  羊城晚报:“月嫂”这个角色离你的现实生活很远,但你却把她演活了,是如何做到的?

  倪萍: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的生活离底层社会比较远,但不代表不能够了解他们。平常生活中,我会主动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例如到菜场买菜,会跟卖菜的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另外,还有文学作品可以借鉴,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和了解不同人的特点,再将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

  羊城晚报:您演过的角色大多是底层人物,例如护士、农村妇女、山村教师等,是刻意选择这些角色吗?

  倪萍:不是刻意的,我接戏的标准主要是看角色够不够生动,我喜欢演内心张力大的人物。演每一个角色,我都会十分投入和忘我,完全陷入角色的生活中。演牛丰收时,我那两个月都是穿着戏里的衣服,走路也会刻意地走得很快,想象自己就是牛丰收。

  羊城晚报:完全沉浸在角色中,过后会不会很难出戏?

  倪萍:不会,人毕竟有自己的生活,演完一个角色就会放下。不过我很享受角色带来的体验,能够尝试各种不一样的生活。

  羊城晚报:这次拍戏还要照顾小搭档———刚满一个月的小宝宝,有当妈妈的经验是不是比较得心应手?

  倪萍:是啊,我也是母亲,一抱起宝宝就会很自然地去照顾他,有时候会忘记是在面对镜头,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反应。

  羊城晚报:在戏里你跟“情敌”叶童有不少对手戏,你们合作得怎么样?

  倪萍:她是一个很好的演员,虽然大家的演绎方式不一样,但还是配合得很好。我们在戏外没有太多交流,她是一个比较安静的人,我也是属于那种不出门的人。



  谈近况:写书画画没有浪费一天


  春节期间倪萍亮相东方卫视《达人春晚》后,一度传出她将复出当主持。对此倪萍表示暂时没有这个打算,不过如果碰到好的团队、好的栏目,“我还是愿意做主持人、做节目的,但这要看机缘”。

  羊城晚报:很多人觉得您离开主持界挺可惜的,您有失落感吗?

  倪萍:当初离开那个舞台,是觉得那里不再需要我了,不断有新的主持人,我年纪也大了,再做下去只是在不断地重复。对于这个选择不能说对或错,只是人生有不同的阶段,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羊城晚报:最近您出了新书《姥姥语录》,为什么会出这本书?

  倪萍: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一直都有这个愿望。我和姥姥的感情特别好,她的离开让我很接受不了,那时都不能提姥姥这两个字,一拿笔眼泪就哗哗的。但现在已经平静多了,书里也一点儿没有所谓的煽情,就是真实地写我能想起来的那些事。

  羊城晚报:这本书写了多久?

  倪萍:大概20天,不算快了。因为这是50年的积累,写的时候,笔跟不上脑子,所有的事情都历历在目。

  羊城晚报:很多读者被你和姥姥的故事感动了。

  倪萍:仔细回想起来,姥姥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可能咱爹咱妈都说过做过,只不过是时间久了,我们忘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只要勤快,人人都能写。这本书火了,可能是大家看了产生共鸣,想起了自己的爸妈,想回家去看看,和老人吃顿饭……我想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羊城晚报:能说说您现在的生活吗?

  倪萍:和大家都一样,忙着一天三餐。姥姥走了,还有我妈要照顾,我妈也快80了。孩子才12岁,小学五年级,要陪他读书。同时也要工作,才50多岁的人,不能闲着。偶尔拍拍电影、电视剧,但是拍得不多,因为找我的都是同类型的角色,苦大仇深的、穷得不得了的,一个电影哭八百回,我都演够了。前一阶段写书,需要配插画,我就迷上了画画。画画这个职业真是好,你想做成什么样就能做成什么样,完全是独立的,不像做电视节目,需要一个团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