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场领舞这一行业在沈阳已出现了许多年,这一群体多是些为了个人兴趣和爱好,或兼职、或放弃原有的工作到迪吧当领舞。 在领舞者中以女性为主,几乎都是80、甚至90后,她们的身影遍及沈阳,以及国内其他大中型城市的每个迪吧。
24岁的琳琳5年前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生性活泼的她曾从事过一年的幼儿教育工作。4年前一个周末的夜晚,偶然与几位同学到迪吧玩儿的琳琳,被那里的气氛和领舞者的舞姿深深吸引。
因为自己的乐感好,加上在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基础,只去了几趟迪吧的她凭借不俗的舞姿脱颖而出,不但在客人中小有名气,还吸引了迪吧老板的目光——那位老板约她到迪吧领舞,每晚的劳务费是100元。不久,琳琳辞掉了每月只有700元工资的幼教工作,正式踏入迪吧领舞者的行列。
去年5月,抚顺市新开了一家高档迪吧,那家老板亲自到沈阳来“挖人”,不但免费提供宿舍,而且付出的劳务费要比沈阳那家迪吧高许多;为此,琳琳辞掉原来那家迪吧的工作,带着两个领舞的姐妹来到抚顺。 “我喜欢迪吧领舞那种随心所欲、没有压力的生活,但也知道这碗青春饭没啥前途,我答应男朋友将来结婚就不再跳了。”提起自己的领舞生涯,琳琳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似乎很满意。夜场领舞说着简单,但实际工作起来并不轻松:领舞非常消耗体力,但姑娘们为了表演晚饭不能吃饱;她们每晚必须提前到岗化完妆、换演出服,10多人分成两组,从客人光顾那刻开始,每隔不久就要有一组领舞者轮换登台表演。
一组舞曲下来,每位领舞者都是汗流夹背返回休息室,如此反复循环,直至第二天凌晨2点。 绝大多数的迪吧休息室设在舞台旁,环境和通风条件普遍不好,大汗淋漓的领舞者们从领舞台下来常用电风扇纳凉,有些人因此患上了风湿,身上留有很多拔火罐的痕迹。
因为这种生物钟长期颠到的生活,24岁的内蒙姑娘小霞的眼角已出现了细细的鱼尾纹。不过,每当凌晨其他同伴进入梦乡时,她都不忘拿出书本自学一会英语。她说不清学英语是为了什么,但“英语将来肯定有用……”
狼女:原词是“廊女”,指的是在酒吧里跳舞的吧员。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各个酒吧为了招揽顾客,想出了各种办法,而雇佣舞姿优美的吧员就成了当时最主要的促销方式。因其舞蹈充满野性和每次喊顾客拿酒时的特殊声音,逐渐形成“狼女”这一称呼。
评说:
五光十色、明明灭灭的霓虹灯下游荡的不一定都是堕落的灵魂和躯体,这里也有一飞冲天的梦想者。为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他们挥洒着汗水,透支着青春。
没有谁能随随便成功。既然选择了就必须付出,虽然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
虽然他们是辛苦的,但是他们也是比较幸运的,这些幸运是较之农民工而言,毕竟他们白天不用上班,上班不用烈日暴晒,不用风吹雨淋,可以轮班休息,可以得到比农民工丰厚的报酬,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辛劳中,有他们的爱好和乐趣。
但愿闪烁的永远是霓虹灯,而不是梦想者意志的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