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朋友开着高级领导的车来聚会 结果闹出了大误会

朋友开着高级领导的车来聚会 结果闹出了大误会

文章来源: Gitler 于 2010-08-30 01:43:4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核心提示: 有这样一件事,是去年有一次到北京来时发生的。那晚,我和一位老朋友一起吃饭,吃完饭后他让司机开车送我回酒店,已经有两位网友在酒店门口等我。


有这样一件事,是去年有一次到北京来时发生的。那晚,我和一位老朋友一起吃饭,吃完饭后他让司机开车送我回酒店,已经有两位网友在酒店门口等我。这两位网友自然也是见过面的新朋友,因为特别谈得来,每次来北京,都会找机会见一下,哪怕只有半个小时。

我们在酒店大堂聊了一会就分手了。过了不到一个星期,其中一位就给我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他实在忍不住了,他一直不敢、不想、也不知道如何对我说,但他还是要说,他知道我不是那种人,但却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和那些人交往?他说,他希望我是受骗了,他不相信我会被招安,也不会向权贵低头和妥协,但是……

这信看得我一头雾水,直到信件的最后一行,我才恍然大悟,他写道:我查了车牌,那是领导人专用的车……

我的惊讶可想而知。可这是天大的误会,我的老朋友虽然是个小领导,但远远不能坐挂这种牌子的车,只不过他是干这工作的,可以调动一些最高领导人的车。那天和我吃饭,是他在工作中挤出的时间。当然,不排除二十几年的老朋友想向我炫耀。可要知道,他甚至都不知道网络上的“杨恒均”就是我,我们一起也就叙旧、扯谈加上吹牛而已。

没想到他的车牌在我新朋友的眼里会有这样的反应,造成了这么大的误会。我于是回信婉转地向网友解释,并告诉他,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排斥一些地位、观点不同的老朋友,不管他们是干什么工作的,甚至不妨交一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新朋友……这两位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勉强接受了我的解释,但遗憾的是,从那以后,我们都没有再聚会过。

我当然不能责怪他们,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但是这两个网友,就是其他的一些不认识我的网友,每当看到到我和“不属于我这个阵营”的朋友一起时,都会生出疑虑甚至不满。可我就有另外的看法,我总是喜欢接触不同观点的人,包括那些反对我的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没有孔子那么牛,所以我始终抱定“一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我的敌人,也有值得我学习,或者对照他,我可以改进自己的地方。

至于同体制内的人士交流,那就更有必要了,他们大多是精英,对中国体制与社会问题的了解,有我们无法企及的地方,不同他们交流,怎么行?例如,这次短短几天,我就两次同外交系统的一些领导聊天,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现在网民意见的忧虑。你想啊,任何一个外交政策出来,总有相当大一部分中国网民在网络上反对,这其实也很正常。可外交部只有对外发言人,没有对内发言人,所以啊,他们就哑巴吃黄连,连个为外交政策辩解的网络平台都没有。

我一听就觉得很有意思,我说,那外交部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对网民(国民)作些解释、沟通的机构,像美国使领馆一样,经常同中国网民与意见领袖沟通,我们自己的外交部却高高在上。或者,你们外交部搞一个网络平台,放下身段,别老抱着“外交无小事”的教条唬人,现在连中学生都能对外交政策评头论足了,你们得与时俱进,得学点“科学发展观”。

和那些不同背景,以及与自己立场与意见不同的人士接触,当然少不了争论,我想,大概我们都有与人争论的经历吧?现在各种会议与聚会很多,总会碰上一些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人,难免要讨论、切磋一番,小则面红耳赤,大则弄得不欢而散。当然,生活中的争论也不会少,尤其是我认识的一些读者,总想用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去说服亲戚朋友,结果可想而知,大多落得灰头灰脸。

关心政治的人,碰上“持不同政见者”,总会忍不住想说服对方的,可从我个人的经验以及网友的反馈来看,很少有人能够说服对方,更别说让他们“转变”思想了,这一点你不会否认吧?

可你也不必那么沮丧,因为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那些无法被你说服的“顽固不化”的家伙,现在也和你一样垂头丧气,因为,他们也没有能够说服你呀……

我可能是最想说服人的家伙了,但你真给我几个固执己见的家伙(而不是我的长期读者),我也无能为力,我们大概都有被一些“脑残”弄得快要神经的时候,但千万别忘记,在他们眼里,我们也同样是“脑子进水了”。我最近也参加了一些讨论会,听到参与者自说自话,甚至鸡同鸭讲,只好闭上了嘴巴,开动脑筋思考这种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的困境。

如果我们把这个困境的出路定义在“说服”对方,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枪杆子,掌握了枪杆子,就可以让对方闭嘴,否则,就把他脑袋轰掉。

直到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枪杆子才被选票代替。有人说选票不是万能的,这个没错,但选票的出现,却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困境。让我们先从这样一句话说起: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和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作用的就是那个“萝卜白菜议事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你表达你的意见,我表达我的意见。

可是,他如果表达的意见不是“普世价值”,如果他表达的意见正好是反对普世价值的,如果他表达的意见就是反对“自由表达”,他在罗伯特议事规则指导下发表的意见就是破坏这个规则,怎么办?你可能说,不和他玩了,不和他争论了,他脑残……于是,我们看到当今的学术会议与“饭醉”基本上都是“志同道合”者的聚会,气氛和谐,鲜有争论。偶尔有一两个那边阵营的人“混”了进来,或者正好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种相反的意见(例如要民主与要集权),那场面一定惨不忍睹,最后弄得大家都不开心,举办者也感叹:啊,下次一定不能把他们弄到一起了。可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他们说的也都是这个国家的事,不到一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吗?

而且,如果上升到制度层面呢?你不和他玩就可以了吗?如果他表达的意见将会形成国家的政策,决定国家的前途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呢?

于是,更大的困境出现了,虽然我们知道永远别想着去说服别人,更别想着去说服全世界,可我们却必须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共识”,必须走出困境。目前唯一不使用武力和强权的办法,就是用选票,用民主的方法。

所以,你知道,虽然在每一次争论中我都无法占便宜,但最终却都是我胜利,原因很简单,我问对方:我这帮人要民主,你那帮人不要民主,在我们都无法说服对方的情况下,又不想拿斧头互相砍杀,弄得血流成河,你说该咋办呢?很奇怪的事发生了,他们会说,看谁的人多,有些甚至脱口而出:我们投票决定吧。

我说,谢谢你,不用投票了,因为我已经赢了。你可能会说,你怎么知道选票一定会选出你想要的结果,我说,结果并不重要,道理每个人都有一套,但只要你用选票,就可以“说服”任何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这么恨中国,现在是不是回来当间谍了?”
川普又爆惊人语:在美国出生的坏人也应该赶出去
美国、越南关税谈好了 川普抢先发文曝税率
不要回答!死卫星发出超强无线电讯号 科学家震惊

24小时讨论排行

被视“国运之战” 中国发力超级计划 堪比“两弹一星”
美国正式关闭USAID!卢比奥详述理由 列4大失败
示范样板?美对越20% 越对美0%+开放市场+堵"洗产地"…
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 那是什么党?这次认真的?
视频热传:专业团队砍巨树 “最后一击”砸毁了一切…
印防长突提永久划界 抛“四步走”计划 中方冷处理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大而美法案"众院219票闯关!5共和党人一度倒戈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中国杂技大妈WNBA表演时坠落!已效力NBA超30年
“10亿人挺你” 马斯克杠川普 中国网友一面倒支持
媒体对决川普落败!CBS母公司支付川普巨额和解
大而美法案是川普的胜利 马斯克或成最大牺牲品
纽约时报:共和党削减电动车补贴将削弱车企竞争力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它的一份无耻的判决
美国证实暂停部分对乌克兰军援,泽连斯基回应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朋友开着高级领导的车来聚会 结果闹出了大误会

Gitler 2010-08-30 01:43:46
核心提示: 有这样一件事,是去年有一次到北京来时发生的。那晚,我和一位老朋友一起吃饭,吃完饭后他让司机开车送我回酒店,已经有两位网友在酒店门口等我。


有这样一件事,是去年有一次到北京来时发生的。那晚,我和一位老朋友一起吃饭,吃完饭后他让司机开车送我回酒店,已经有两位网友在酒店门口等我。这两位网友自然也是见过面的新朋友,因为特别谈得来,每次来北京,都会找机会见一下,哪怕只有半个小时。

我们在酒店大堂聊了一会就分手了。过了不到一个星期,其中一位就给我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他实在忍不住了,他一直不敢、不想、也不知道如何对我说,但他还是要说,他知道我不是那种人,但却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和那些人交往?他说,他希望我是受骗了,他不相信我会被招安,也不会向权贵低头和妥协,但是……

这信看得我一头雾水,直到信件的最后一行,我才恍然大悟,他写道:我查了车牌,那是领导人专用的车……

我的惊讶可想而知。可这是天大的误会,我的老朋友虽然是个小领导,但远远不能坐挂这种牌子的车,只不过他是干这工作的,可以调动一些最高领导人的车。那天和我吃饭,是他在工作中挤出的时间。当然,不排除二十几年的老朋友想向我炫耀。可要知道,他甚至都不知道网络上的“杨恒均”就是我,我们一起也就叙旧、扯谈加上吹牛而已。

没想到他的车牌在我新朋友的眼里会有这样的反应,造成了这么大的误会。我于是回信婉转地向网友解释,并告诉他,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排斥一些地位、观点不同的老朋友,不管他们是干什么工作的,甚至不妨交一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新朋友……这两位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勉强接受了我的解释,但遗憾的是,从那以后,我们都没有再聚会过。

我当然不能责怪他们,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但是这两个网友,就是其他的一些不认识我的网友,每当看到到我和“不属于我这个阵营”的朋友一起时,都会生出疑虑甚至不满。可我就有另外的看法,我总是喜欢接触不同观点的人,包括那些反对我的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没有孔子那么牛,所以我始终抱定“一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我的敌人,也有值得我学习,或者对照他,我可以改进自己的地方。

至于同体制内的人士交流,那就更有必要了,他们大多是精英,对中国体制与社会问题的了解,有我们无法企及的地方,不同他们交流,怎么行?例如,这次短短几天,我就两次同外交系统的一些领导聊天,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现在网民意见的忧虑。你想啊,任何一个外交政策出来,总有相当大一部分中国网民在网络上反对,这其实也很正常。可外交部只有对外发言人,没有对内发言人,所以啊,他们就哑巴吃黄连,连个为外交政策辩解的网络平台都没有。

我一听就觉得很有意思,我说,那外交部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对网民(国民)作些解释、沟通的机构,像美国使领馆一样,经常同中国网民与意见领袖沟通,我们自己的外交部却高高在上。或者,你们外交部搞一个网络平台,放下身段,别老抱着“外交无小事”的教条唬人,现在连中学生都能对外交政策评头论足了,你们得与时俱进,得学点“科学发展观”。

和那些不同背景,以及与自己立场与意见不同的人士接触,当然少不了争论,我想,大概我们都有与人争论的经历吧?现在各种会议与聚会很多,总会碰上一些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人,难免要讨论、切磋一番,小则面红耳赤,大则弄得不欢而散。当然,生活中的争论也不会少,尤其是我认识的一些读者,总想用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去说服亲戚朋友,结果可想而知,大多落得灰头灰脸。

关心政治的人,碰上“持不同政见者”,总会忍不住想说服对方的,可从我个人的经验以及网友的反馈来看,很少有人能够说服对方,更别说让他们“转变”思想了,这一点你不会否认吧?

可你也不必那么沮丧,因为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那些无法被你说服的“顽固不化”的家伙,现在也和你一样垂头丧气,因为,他们也没有能够说服你呀……

我可能是最想说服人的家伙了,但你真给我几个固执己见的家伙(而不是我的长期读者),我也无能为力,我们大概都有被一些“脑残”弄得快要神经的时候,但千万别忘记,在他们眼里,我们也同样是“脑子进水了”。我最近也参加了一些讨论会,听到参与者自说自话,甚至鸡同鸭讲,只好闭上了嘴巴,开动脑筋思考这种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的困境。

如果我们把这个困境的出路定义在“说服”对方,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枪杆子,掌握了枪杆子,就可以让对方闭嘴,否则,就把他脑袋轰掉。

直到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枪杆子才被选票代替。有人说选票不是万能的,这个没错,但选票的出现,却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困境。让我们先从这样一句话说起: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和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作用的就是那个“萝卜白菜议事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你表达你的意见,我表达我的意见。

可是,他如果表达的意见不是“普世价值”,如果他表达的意见正好是反对普世价值的,如果他表达的意见就是反对“自由表达”,他在罗伯特议事规则指导下发表的意见就是破坏这个规则,怎么办?你可能说,不和他玩了,不和他争论了,他脑残……于是,我们看到当今的学术会议与“饭醉”基本上都是“志同道合”者的聚会,气氛和谐,鲜有争论。偶尔有一两个那边阵营的人“混”了进来,或者正好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种相反的意见(例如要民主与要集权),那场面一定惨不忍睹,最后弄得大家都不开心,举办者也感叹:啊,下次一定不能把他们弄到一起了。可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他们说的也都是这个国家的事,不到一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吗?

而且,如果上升到制度层面呢?你不和他玩就可以了吗?如果他表达的意见将会形成国家的政策,决定国家的前途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呢?

于是,更大的困境出现了,虽然我们知道永远别想着去说服别人,更别想着去说服全世界,可我们却必须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共识”,必须走出困境。目前唯一不使用武力和强权的办法,就是用选票,用民主的方法。

所以,你知道,虽然在每一次争论中我都无法占便宜,但最终却都是我胜利,原因很简单,我问对方:我这帮人要民主,你那帮人不要民主,在我们都无法说服对方的情况下,又不想拿斧头互相砍杀,弄得血流成河,你说该咋办呢?很奇怪的事发生了,他们会说,看谁的人多,有些甚至脱口而出:我们投票决定吧。

我说,谢谢你,不用投票了,因为我已经赢了。你可能会说,你怎么知道选票一定会选出你想要的结果,我说,结果并不重要,道理每个人都有一套,但只要你用选票,就可以“说服”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