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华人买房进行曲:居住投资两不误 成购房主力军(图)

华人买房进行曲:居住投资两不误 成购房主力军

文章来源: 鬼雨 于 2010-04-10 09:06:4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hr/news/2010/04-10/U59P4T8D2218341F107DT20100410170315.jpg" style="text-align: center;" border="0" ="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pbsrc="http://www.chinanews.com.cn/hr/news/2010/04-10/U59P4T8D2218341F107DT20100410170315.jpg" class="PopBoxImageSmall" pbShowPopImage="true" title="Click to magnify and shrink" onclick="Pop(this,15,'PopBoxImageLarge');" border="1" />
click image to enlarge


  4月10日至12日,美中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在北京召开,该交易会由美中贸易发展协会等机构组织,70多家美国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参加交易会。新华社

  房子永远是海内外华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买了房子的华人难掩幸福神情;正准备买房子的华人举棋不定;而那些买不起房子的华人只得遥看一路飙升的房价暗自神伤。

  在这条通往买房的大道上,华人移民们正诠释着各自悲喜交加的购房人生。

  加拿大·

  买房如抢房 买了就不想了

  2006年8月,Alen从台湾高雄的政府机构退休,举家移民加拿大。他们向往加拿大的水和空气,同时也梦想到加拿大去住大房子。

  广东出国在线报道,那一年的台湾经济不好,台币兑加币的汇率也不高,所以Alen 没有立刻买房子,先在烈治文租了一个占地五六千平方英尺的房子住。

  2009年4月,Alen觉得时机已成熟,他看上一所占地3700平方英尺的新房子,税后55万元(加币,下同),他只犹豫了一会就被别人出价买下。

  本以为到8月份的淡季买房的人会减少,可Alen 锁定的三个学区之内,除了一些靠学校太近或离马路太近有点吵闹的房子外,其他看好的房子都同时有五六个人在抢,最终售价比挂牌往往高出两三万元。

  现在,他在大温哥华地区的许多朋友都还没有买房,Alen也觉得薪水和房价的比例很不合理。他说:“在台湾,政府炒房价是会被立法院骂的,而在这里,政府炒房却无人问津。”

  2009年10月,Alen 终于买了一对老夫妇居住了16年的两层屋。房子占地7700平方英尺,屋子面积2800多平方英尺,税后55万元,跟政府的估价一样。房子的结构很好,只是缺少修饰和粉刷。

  至于买房子后悔不后悔的问题,Alen说:“买了就不想了,总想就睡不着觉了。儿子已经11年级,等他上了大学再买就没有意义了。”

  虽然房价涨了,仍有些后悔

  2000年2月,Linda一家三口从北京移民到温哥华。登陆加拿大两个月后,Linda的先生就顺利找到了一份从事IT的工作。

  Linda特别爱看房子,没事就和老公一起四处转悠。那时在加拿大的大陆移民还不算多,资讯来源有限,因此,他们对大温地区的房市一点都不了解。虽然工作稳定,但Linda夫妇在房市最低迷的时候没有选择入市。

  2001年以后,随着买房人的增多,房价也开始上涨。Linda一家到温哥华以后一直住在本拿比,所以对其他地区也不甚了解。2002年初,Linda夫妇在离铁道镇不远的京士威大道南面买了一个两层的房子。

  这座全新的房子连税共花了37万元,跟政府的估价一样。房子楼上三个卧室,楼下一个卧室。

  如今,她住了将近十年的房子已经涨了几十万元。

  Linda说,自己一家很幸运,但她对自己当初买房的选择至今还有些后悔。她说,以现在对温哥华的了解程度和当初的经济实力,她不会选择买现在的房子,而是买一座全新的大独立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hr/news/2010/04-10/U59P4T8D2218342F107DT20100410170424.jpg" style="text-align: center;" border="0" ="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pbsrc="http://www.chinanews.com.cn/hr/news/2010/04-10/U59P4T8D2218342F107DT20100410170424.jpg" class="PopBoxImageSmall" pbShowPopImage="true" title="Click to magnify and shrink" onclick="Pop(this,15,'PopBoxImageLarge');" border="1" />
click image to enlarge
  新加坡·

  移民买家重品质

  刘可一家于5年前定居新加坡,并开始在当地购置房产。受惠于楼市的上涨周期,她在5年内买了3个公寓。像刘可一样,在新加坡购置多个房产的新移民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刘可目前在当地一家银行工作,全家都已是新加坡公民。她说:“我们买房主要是考虑自己居住,投资意图并不是很强。”

  她说:“新加坡房子的价格主要由地点、面积和地契等因素决定。我们在屋子朝向、安静程度、环境和私密性方面十分挑剔,要选到一个合适单位很不容易。”

  在上海已有两栋房子的刘可比较了自己过去在中国买房的经验说:“在新加坡买房,特别是从发展商那里直接买房,各种价格和信息都很公开,大家机会均等,老少无欺。但在中国,发展商往往不是很透明,好房子不易买到,而且房价也大有‘水分’。”

  七年前 中国人就将视线转向狮城

  很多新加坡发展商和房地产经纪透露,在新加坡购置房产的中国新移民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新加坡最大的发展商之一远东机构营运总裁谢文华说,2009年,约有10%购买新加坡房产的买家原籍海外,原籍中国的买家占总外籍买家的18%。

  谢文华说:“中国人是在7年前开始对新加坡房地产感兴趣的,他们看到新加坡一些发展商在中国兴建的项目,就把视线转移到了狮城。”

  他说:“中国人当初熟悉的公寓是简装的毛坯房,而由新加坡发展商兴建的公寓普遍装有厨房和厕所,还有卧房橱柜等,而且共用设施多元化,非常舒适。”

  西班牙·

  华人成主力军

  对于仍处于金融危机之中的西班牙房市,华人移民是购房的主力军。

  西班牙《欧华报》报道,马德里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方先生说,受金融危机影响,西班牙房地产市场从2008年开始持续走低。此外,西班牙银行停止发放贷款,大部分开发商不再开发新项目。中国人选择这个时间段出手买房,是符合房地产市场变化规律的。

  以前80%的华人买房者都是老板,而现在有60%-70%是打工族。在西班牙打工多年的华人,手里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相比于自己开店,购房风险则要小的多,选择在房市低迷的时候购入,即使将来没有太大的升值空间,也不至于赔本。

  另外,马德里的租房市场也很火热,很多华人将买的房子租出去,用房租支付银行贷款,甚至还有少量盈余。

  为子女闪电买房

  1998年底,来自山东的瞿女士举家移民到加拿大,定居温哥华,目前住在南素里·白石一带。

  原来从事IT业的瞿女士在南素里·白石一带做起了地产经纪。这一带算得上是大温哥华地区的高尚住宅区,社区人口结构十分稳定。

  刚开始时,瞿女士还不太认可这个职业,几年下来,她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渐渐熟悉了这个行业,也发现了不少乐趣,但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近来发生的一件事。

  在南素里·白石地区,瞿女士有一位当教师的大陆移民朋友Michelle。去年秋天,Michelle去温哥华国际机场接朋友。在机场结识了两位从大连移民到加拿大的母女。

  母亲因无法忍受临时居住的家庭旅馆地下室,决意带着女儿回大连。Michelle劝她说:一是要克服困难,坚持留下去;二是要给孩子找个好学区、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Michelle建议这位母亲去白石看看,并把瞿女士介绍给她。在瞿女士的帮助下,这位母亲很快看中并买下了一个47万元的独立屋。后来,Michelle又帮这位母亲在白石镇找到了一份菜场收银员的工作。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这么恨中国,现在是不是回来当间谍了?”
川普又爆惊人语:在美国出生的坏人也应该赶出去
美国、越南关税谈好了 川普抢先发文曝税率
不要回答!死卫星发出超强无线电讯号 科学家震惊

24小时讨论排行

被视“国运之战” 中国发力超级计划 堪比“两弹一星”
美国正式关闭USAID!卢比奥详述理由 列4大失败
示范样板?美对越20% 越对美0%+开放市场+堵"洗产地"…
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 那是什么党?这次认真的?
视频热传:专业团队砍巨树 “最后一击”砸毁了一切…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印防长突提永久划界 抛“四步走”计划 中方冷处理
"大而美法案"众院219票闯关!5共和党人一度倒戈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中国杂技大妈WNBA表演时坠落!已效力NBA超30年
大而美法案是川普的胜利 马斯克或成最大牺牲品
“10亿人挺你” 马斯克杠川普 中国网友一面倒支持
媒体对决川普落败!CBS母公司支付川普巨额和解
越南吹填南海岛礁 扩大8.5平方公里 现3千米跑道
纽约时报:共和党削减电动车补贴将削弱车企竞争力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它的一份无耻的判决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华人买房进行曲:居住投资两不误 成购房主力军

鬼雨 2010-04-10 09:06:40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hr/news/2010/04-10/U59P4T8D2218341F107DT20100410170315.jpg" style="text-align: center;" border="0" ="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pbsrc="http://www.chinanews.com.cn/hr/news/2010/04-10/U59P4T8D2218341F107DT20100410170315.jpg" class="PopBoxImageSmall" pbShowPopImage="true" title="Click to magnify and shrink" onclick="Pop(this,15,'PopBoxImageLarge');" border="1" />
click image to enlarge


  4月10日至12日,美中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在北京召开,该交易会由美中贸易发展协会等机构组织,70多家美国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参加交易会。新华社

  房子永远是海内外华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买了房子的华人难掩幸福神情;正准备买房子的华人举棋不定;而那些买不起房子的华人只得遥看一路飙升的房价暗自神伤。

  在这条通往买房的大道上,华人移民们正诠释着各自悲喜交加的购房人生。

  加拿大·

  买房如抢房 买了就不想了

  2006年8月,Alen从台湾高雄的政府机构退休,举家移民加拿大。他们向往加拿大的水和空气,同时也梦想到加拿大去住大房子。

  广东出国在线报道,那一年的台湾经济不好,台币兑加币的汇率也不高,所以Alen 没有立刻买房子,先在烈治文租了一个占地五六千平方英尺的房子住。

  2009年4月,Alen觉得时机已成熟,他看上一所占地3700平方英尺的新房子,税后55万元(加币,下同),他只犹豫了一会就被别人出价买下。

  本以为到8月份的淡季买房的人会减少,可Alen 锁定的三个学区之内,除了一些靠学校太近或离马路太近有点吵闹的房子外,其他看好的房子都同时有五六个人在抢,最终售价比挂牌往往高出两三万元。

  现在,他在大温哥华地区的许多朋友都还没有买房,Alen也觉得薪水和房价的比例很不合理。他说:“在台湾,政府炒房价是会被立法院骂的,而在这里,政府炒房却无人问津。”

  2009年10月,Alen 终于买了一对老夫妇居住了16年的两层屋。房子占地7700平方英尺,屋子面积2800多平方英尺,税后55万元,跟政府的估价一样。房子的结构很好,只是缺少修饰和粉刷。

  至于买房子后悔不后悔的问题,Alen说:“买了就不想了,总想就睡不着觉了。儿子已经11年级,等他上了大学再买就没有意义了。”

  虽然房价涨了,仍有些后悔

  2000年2月,Linda一家三口从北京移民到温哥华。登陆加拿大两个月后,Linda的先生就顺利找到了一份从事IT的工作。

  Linda特别爱看房子,没事就和老公一起四处转悠。那时在加拿大的大陆移民还不算多,资讯来源有限,因此,他们对大温地区的房市一点都不了解。虽然工作稳定,但Linda夫妇在房市最低迷的时候没有选择入市。

  2001年以后,随着买房人的增多,房价也开始上涨。Linda一家到温哥华以后一直住在本拿比,所以对其他地区也不甚了解。2002年初,Linda夫妇在离铁道镇不远的京士威大道南面买了一个两层的房子。

  这座全新的房子连税共花了37万元,跟政府的估价一样。房子楼上三个卧室,楼下一个卧室。

  如今,她住了将近十年的房子已经涨了几十万元。

  Linda说,自己一家很幸运,但她对自己当初买房的选择至今还有些后悔。她说,以现在对温哥华的了解程度和当初的经济实力,她不会选择买现在的房子,而是买一座全新的大独立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www.chinanews.com.cn/hr/news/2010/04-10/U59P4T8D2218342F107DT20100410170424.jpg" style="text-align: center;" border="0" ="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pbsrc="http://www.chinanews.com.cn/hr/news/2010/04-10/U59P4T8D2218342F107DT20100410170424.jpg" class="PopBoxImageSmall" pbShowPopImage="true" title="Click to magnify and shrink" onclick="Pop(this,15,'PopBoxImageLarge');" border="1" />
click image to enlarge
  新加坡·

  移民买家重品质

  刘可一家于5年前定居新加坡,并开始在当地购置房产。受惠于楼市的上涨周期,她在5年内买了3个公寓。像刘可一样,在新加坡购置多个房产的新移民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刘可目前在当地一家银行工作,全家都已是新加坡公民。她说:“我们买房主要是考虑自己居住,投资意图并不是很强。”

  她说:“新加坡房子的价格主要由地点、面积和地契等因素决定。我们在屋子朝向、安静程度、环境和私密性方面十分挑剔,要选到一个合适单位很不容易。”

  在上海已有两栋房子的刘可比较了自己过去在中国买房的经验说:“在新加坡买房,特别是从发展商那里直接买房,各种价格和信息都很公开,大家机会均等,老少无欺。但在中国,发展商往往不是很透明,好房子不易买到,而且房价也大有‘水分’。”

  七年前 中国人就将视线转向狮城

  很多新加坡发展商和房地产经纪透露,在新加坡购置房产的中国新移民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新加坡最大的发展商之一远东机构营运总裁谢文华说,2009年,约有10%购买新加坡房产的买家原籍海外,原籍中国的买家占总外籍买家的18%。

  谢文华说:“中国人是在7年前开始对新加坡房地产感兴趣的,他们看到新加坡一些发展商在中国兴建的项目,就把视线转移到了狮城。”

  他说:“中国人当初熟悉的公寓是简装的毛坯房,而由新加坡发展商兴建的公寓普遍装有厨房和厕所,还有卧房橱柜等,而且共用设施多元化,非常舒适。”

  西班牙·

  华人成主力军

  对于仍处于金融危机之中的西班牙房市,华人移民是购房的主力军。

  西班牙《欧华报》报道,马德里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方先生说,受金融危机影响,西班牙房地产市场从2008年开始持续走低。此外,西班牙银行停止发放贷款,大部分开发商不再开发新项目。中国人选择这个时间段出手买房,是符合房地产市场变化规律的。

  以前80%的华人买房者都是老板,而现在有60%-70%是打工族。在西班牙打工多年的华人,手里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相比于自己开店,购房风险则要小的多,选择在房市低迷的时候购入,即使将来没有太大的升值空间,也不至于赔本。

  另外,马德里的租房市场也很火热,很多华人将买的房子租出去,用房租支付银行贷款,甚至还有少量盈余。

  为子女闪电买房

  1998年底,来自山东的瞿女士举家移民到加拿大,定居温哥华,目前住在南素里·白石一带。

  原来从事IT业的瞿女士在南素里·白石一带做起了地产经纪。这一带算得上是大温哥华地区的高尚住宅区,社区人口结构十分稳定。

  刚开始时,瞿女士还不太认可这个职业,几年下来,她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渐渐熟悉了这个行业,也发现了不少乐趣,但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近来发生的一件事。

  在南素里·白石地区,瞿女士有一位当教师的大陆移民朋友Michelle。去年秋天,Michelle去温哥华国际机场接朋友。在机场结识了两位从大连移民到加拿大的母女。

  母亲因无法忍受临时居住的家庭旅馆地下室,决意带着女儿回大连。Michelle劝她说:一是要克服困难,坚持留下去;二是要给孩子找个好学区、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Michelle建议这位母亲去白石看看,并把瞿女士介绍给她。在瞿女士的帮助下,这位母亲很快看中并买下了一个47万元的独立屋。后来,Michelle又帮这位母亲在白石镇找到了一份菜场收银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