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央视证实屏蔽NBA等外语缩略词 评: 请先屏蔽CCTV

央视证实屏蔽NBA等外语缩略词 评: 请先屏蔽CCTV

文章来源: LostControl 于 2010-04-07 00:46: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4月份以来,常常收看央视体育新闻的体育迷一定会感到别扭———“NBA”“CBA”“F1”这类耳熟能详的英文名称通通被“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联赛”“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等中文全称所取代……这确实不是愚人节玩笑,记者昨日证实,央视等媒体已经接到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在今后的电视转播中尽量屏蔽英文缩略词,而是使用赛事的中文全称。目前,包括央视、北京电视台在内的多档体育新闻已经就此对节目进行整改。 “不是所有观众都懂‘NBA’”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到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他向记者证实,“上周确实已经收到这样的通知,要求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尽可能避免使用外语缩略词。如果要使用也只能加‘括号’与中文全称一起使用。”江和平介绍,不仅仅是体育频道要执行这个通知,整个央视所有频道都要执行,“除了体育领域以外,例如 GDP、WTO、CPI这类缩写也在禁止使用的范围内。”与此同时,有些主持人在转播中经常会不时蹦出几个英语单词,这种行为也在此次通知内予以明令禁止。

记者观察到,央视体育频道近日已经在NBA和CBA转播、新闻播报中进行了修正,不过仍然有播音员会念出了“NBA”,同步字幕的提示栏中也还有“NBA常规赛”的字样。对于这样的改变对电视节目产生的影响,江和平认为“目前看来,对于体育赛事转播、新闻播报等节目没有任何影响,只需要主持人、记者稍加注意就行。”

江和平还向记者介绍,“在此前央视也对观众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观众并不知道 ‘NBA’到底是什么,或者‘NBA’对于他们来说仅限于‘篮球’的概念,CBA、F1等同样是如此。我认为这种规范行为不仅不会对观众的收看习惯产生影响,反而会帮助更多的观众理解认识这类赛事。”

主持人于嘉:我还是挺适应的

对于新规定,感受最深的要数体育频道 NBA解说员于嘉。昨日,在接受采访时,于嘉表示,“这个规定我还挺适应。”据他介绍,在主持人中很早就得知了这一规定,“在比赛转播时,我们也进行了落实。实际上,解说员和记者在比赛转播中规避起来也比较简单,基本上只是在节目一开始说上一句,其余时间也不会总使用NBA和CBA。这样的改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还是挺适应的。”

而著名体育解说员孙正平则更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工作中的改变,他说,“在口播新闻中,虽然要求尽量避免英文缩略词,但对于播音员和观众来说,这样的改变一时半会可能还不能适应,因此会在说完NBA之后加上美国国家篮球协会男子职业联赛、在CBA之后要加上中国篮球协会男子职业联赛。至于滚动字幕,目前还是会出现英文缩写,毕竟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

专家观点

俄罗斯等国早已如此

对于央视等媒体屏蔽英文缩略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举措在国外早已不是新鲜事,例如俄罗斯媒体,早已在电视台和报纸上全面禁止出现外语单词。”

他向记者介绍,“在俄罗斯,俄语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最优雅、最纯净的语言。强烈的民族自尊也让他们拒绝在各类媒体上出现外语。这是捍卫民族语言纯洁、维护媒体用语统一的体现。”而对于国内媒体的此次改变,在他看来也会起到相同的作用。

时评:屏蔽NBA前,请先屏蔽CCTV

连岳贡献的段子如下:“央视转播屏蔽外文缩略词,从此不准说NBA、 CBA、GDP、WTO、CPI等等,非常赞同——— 终于可以屏蔽CCTV了。”

作者:麦嘈

网民们反应迅速,连岳贡献的段子如下:“央视转播屏蔽外文缩略词,从此不准说NBA、CBA、GDP、WTO、CPI等等,非常赞同——— 终于可以屏蔽CCTV了。”为了克服自己身上的小市民偏见及网民狂热,我迅速查阅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新规定相关的条文如下:“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看来,网友们的调侃不在法规本身,而在双重标准。

看来,“NBA”这三个字母实在太刺眼了;反观“英超”,有多少中国球迷知道它的缩写“EPL”呢?当然,很多人也不知道CCTV在国外是指代令人不舒服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如此说来,某些英文缩写对于不谙洋文的国人来说,还暗藏玄机,索性CCTV也更换台标吧。不过,仅就纯粹享受体育竞技的球迷而言,NBA只代表比赛本身。央视日进斗金,这才代表了“NBA”这个英文LOGO所昭示的垄断资本和超级利润全球化之梦。

作为国家电视台,央视为了方便不会英文的百姓,用中文代替,也是从群众需要出发。这样做确实有些道理,也让我反思自己的不是:本人学习英语多年,在国内勉强能给老外指路,在国外不至于遭洋人白眼(遇到法国人除外)。每次给我那年少时学俄语的老爹打电话交代E-m ail账号之类,都闹一满头大汗:J和G,M和N,俄语可没这个差别。这下可好,今后不让说NBA了,父子俩终于在外语上均了贫富。可是问题又来了,电脑键盘上还是26个英文字母啊,一个一个撬掉不成?

国家电视台禁说外语,也许事关民族大义,可语言本来就约定俗成,就交流的实际需要而论,说还是不说,对特定节目的特定目标人群———以 NBA观众为例,城市、年轻、男性的白领或学生——— 影响不大。我的意思是,所谓方便群众,群众也是有差别的。禁说或让网民不爽,可是,那些在矿井下生死未卜的兄弟,那些偏远地区文化生活贫瘠的人们,NBA 还是美国职业男篮,G D P还是国内生产总值,对他们大抵是无甚影响的。

总的来说,靠行政命令来抵抗文化入侵;禁令是下了,禁不禁得了又是另一回事。这一点上,我倒非常欣赏香港人的智慧。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住笼屋的兄弟,谁人不知出门打“的”(taxi,出租车),上落楼搭“车立”(lift,电梯)。既然你要搞文化殖民,那么store(商店)就叫“士多”吧,straw berry(草莓)就叫“士多啤梨”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却成就了香港文化独特的魅力与活力。也许,有人视“不中不洋”为怪胎,可就连红色经典《国际歌》,也留下了一句“英特纳雄耐尔”不是?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这么恨中国,现在是不是回来当间谍了?”
川普又爆惊人语:在美国出生的坏人也应该赶出去
美国、越南关税谈好了 川普抢先发文曝税率
不要回答!死卫星发出超强无线电讯号 科学家震惊

24小时讨论排行

被视“国运之战” 中国发力超级计划 堪比“两弹一星”
美国正式关闭USAID!卢比奥详述理由 列4大失败
示范样板?美对越20% 越对美0%+开放市场+堵"洗产地"…
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 那是什么党?这次认真的?
视频热传:专业团队砍巨树 “最后一击”砸毁了一切…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印防长突提永久划界 抛“四步走”计划 中方冷处理
"大而美法案"众院219票闯关!5共和党人一度倒戈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中国杂技大妈WNBA表演时坠落!已效力NBA超30年
大而美法案是川普的胜利 马斯克或成最大牺牲品
“10亿人挺你” 马斯克杠川普 中国网友一面倒支持
媒体对决川普落败!CBS母公司支付川普巨额和解
越南吹填南海岛礁 扩大8.5平方公里 现3千米跑道
纽约时报:共和党削减电动车补贴将削弱车企竞争力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它的一份无耻的判决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央视证实屏蔽NBA等外语缩略词 评: 请先屏蔽CCTV

LostControl 2010-04-07 00:46:13

4月份以来,常常收看央视体育新闻的体育迷一定会感到别扭———“NBA”“CBA”“F1”这类耳熟能详的英文名称通通被“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联赛”“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等中文全称所取代……这确实不是愚人节玩笑,记者昨日证实,央视等媒体已经接到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在今后的电视转播中尽量屏蔽英文缩略词,而是使用赛事的中文全称。目前,包括央视、北京电视台在内的多档体育新闻已经就此对节目进行整改。 “不是所有观众都懂‘NBA’”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到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他向记者证实,“上周确实已经收到这样的通知,要求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尽可能避免使用外语缩略词。如果要使用也只能加‘括号’与中文全称一起使用。”江和平介绍,不仅仅是体育频道要执行这个通知,整个央视所有频道都要执行,“除了体育领域以外,例如 GDP、WTO、CPI这类缩写也在禁止使用的范围内。”与此同时,有些主持人在转播中经常会不时蹦出几个英语单词,这种行为也在此次通知内予以明令禁止。

记者观察到,央视体育频道近日已经在NBA和CBA转播、新闻播报中进行了修正,不过仍然有播音员会念出了“NBA”,同步字幕的提示栏中也还有“NBA常规赛”的字样。对于这样的改变对电视节目产生的影响,江和平认为“目前看来,对于体育赛事转播、新闻播报等节目没有任何影响,只需要主持人、记者稍加注意就行。”

江和平还向记者介绍,“在此前央视也对观众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观众并不知道 ‘NBA’到底是什么,或者‘NBA’对于他们来说仅限于‘篮球’的概念,CBA、F1等同样是如此。我认为这种规范行为不仅不会对观众的收看习惯产生影响,反而会帮助更多的观众理解认识这类赛事。”

主持人于嘉:我还是挺适应的

对于新规定,感受最深的要数体育频道 NBA解说员于嘉。昨日,在接受采访时,于嘉表示,“这个规定我还挺适应。”据他介绍,在主持人中很早就得知了这一规定,“在比赛转播时,我们也进行了落实。实际上,解说员和记者在比赛转播中规避起来也比较简单,基本上只是在节目一开始说上一句,其余时间也不会总使用NBA和CBA。这样的改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还是挺适应的。”

而著名体育解说员孙正平则更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工作中的改变,他说,“在口播新闻中,虽然要求尽量避免英文缩略词,但对于播音员和观众来说,这样的改变一时半会可能还不能适应,因此会在说完NBA之后加上美国国家篮球协会男子职业联赛、在CBA之后要加上中国篮球协会男子职业联赛。至于滚动字幕,目前还是会出现英文缩写,毕竟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

专家观点

俄罗斯等国早已如此

对于央视等媒体屏蔽英文缩略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举措在国外早已不是新鲜事,例如俄罗斯媒体,早已在电视台和报纸上全面禁止出现外语单词。”

他向记者介绍,“在俄罗斯,俄语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最优雅、最纯净的语言。强烈的民族自尊也让他们拒绝在各类媒体上出现外语。这是捍卫民族语言纯洁、维护媒体用语统一的体现。”而对于国内媒体的此次改变,在他看来也会起到相同的作用。

时评:屏蔽NBA前,请先屏蔽CCTV

连岳贡献的段子如下:“央视转播屏蔽外文缩略词,从此不准说NBA、 CBA、GDP、WTO、CPI等等,非常赞同——— 终于可以屏蔽CCTV了。”

作者:麦嘈

网民们反应迅速,连岳贡献的段子如下:“央视转播屏蔽外文缩略词,从此不准说NBA、CBA、GDP、WTO、CPI等等,非常赞同——— 终于可以屏蔽CCTV了。”为了克服自己身上的小市民偏见及网民狂热,我迅速查阅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新规定相关的条文如下:“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看来,网友们的调侃不在法规本身,而在双重标准。

看来,“NBA”这三个字母实在太刺眼了;反观“英超”,有多少中国球迷知道它的缩写“EPL”呢?当然,很多人也不知道CCTV在国外是指代令人不舒服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如此说来,某些英文缩写对于不谙洋文的国人来说,还暗藏玄机,索性CCTV也更换台标吧。不过,仅就纯粹享受体育竞技的球迷而言,NBA只代表比赛本身。央视日进斗金,这才代表了“NBA”这个英文LOGO所昭示的垄断资本和超级利润全球化之梦。

作为国家电视台,央视为了方便不会英文的百姓,用中文代替,也是从群众需要出发。这样做确实有些道理,也让我反思自己的不是:本人学习英语多年,在国内勉强能给老外指路,在国外不至于遭洋人白眼(遇到法国人除外)。每次给我那年少时学俄语的老爹打电话交代E-m ail账号之类,都闹一满头大汗:J和G,M和N,俄语可没这个差别。这下可好,今后不让说NBA了,父子俩终于在外语上均了贫富。可是问题又来了,电脑键盘上还是26个英文字母啊,一个一个撬掉不成?

国家电视台禁说外语,也许事关民族大义,可语言本来就约定俗成,就交流的实际需要而论,说还是不说,对特定节目的特定目标人群———以 NBA观众为例,城市、年轻、男性的白领或学生——— 影响不大。我的意思是,所谓方便群众,群众也是有差别的。禁说或让网民不爽,可是,那些在矿井下生死未卜的兄弟,那些偏远地区文化生活贫瘠的人们,NBA 还是美国职业男篮,G D P还是国内生产总值,对他们大抵是无甚影响的。

总的来说,靠行政命令来抵抗文化入侵;禁令是下了,禁不禁得了又是另一回事。这一点上,我倒非常欣赏香港人的智慧。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住笼屋的兄弟,谁人不知出门打“的”(taxi,出租车),上落楼搭“车立”(lift,电梯)。既然你要搞文化殖民,那么store(商店)就叫“士多”吧,straw berry(草莓)就叫“士多啤梨”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却成就了香港文化独特的魅力与活力。也许,有人视“不中不洋”为怪胎,可就连红色经典《国际歌》,也留下了一句“英特纳雄耐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