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地沟油事件披露者召开发布会 因各方压力而改口(图)

地沟油事件披露者召开发布会 因各方压力而改口

文章来源: 张一眸 于 2010-03-24 00:45: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51c87t.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图片虽然很恶心,但不可否认,我们都吃过这样的地沟油



 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3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否认自己曾提及“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作为采访何教授并报道此数据的记者,我并不感到惊讶。

  稿件见报后的第二天,何教授就给我打来电话,语气急促。他说这一天当中有50多家媒体在找他,各级各部门领导也打来电话,他说自己“压力很大”,甚至担心会影响到自己作为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的正常工作。核心问题在于“200 万~300万吨”这个数字,他说,报道本身还可以,但“这个数字太敏感,不该以我的名义讲出来”。

  实际上,对地沟油总量的判断是我采访中提的第一个问题,何教授的回答“每年200万~300万吨”也是采访本上的第一行字。这并非新数字。大家可以去找找今年2月《北京科技报》第4期的报道《餐馆地沟油黑幕》,在那里面,何教授对该报记者说:“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返回餐桌的地沟油大约有200万吨。”

  地沟油是个见不得光的产业,想来不会有确凿的统计数字,但并非不能推算。一是在前述《北京科技报》报道中,中国农业大学一位副教授称,“曾有政府部门为市场上流通的食用油算了笔账,发现每年进口和国产食用油的供应总量比市场上食用油的消费量少了几百万吨。多出来的这几百万吨油从何而来?”该学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那些黑心小作坊利益驱使的杰作”。二是何东平教授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中的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 其中有多少是从正规渠道被回收利用了,这总该有统计吧。近日安徽合肥的媒体调查就显示,当地2/3的废弃油脂流向不明。三是何教授的团队曾在武汉做过科学严谨的抽样调查,由此推算出武汉市可提炼泔水油年产量约为15万吨。何教授甚至还计算过我国地沟油全年的总利润为15亿~20亿元。如果总量不明,何来总利润?

  栏头挂着“科学现场”的《围剿地沟油》一文,旨在讨论地沟油科学检测的难题和解决地沟油问题的出路,本无意于渲染地沟油的总量和毒性。一篇科普报道得到如此关注,皆因其背后存在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即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看看这一周以来各地媒体的报道吧:在西安,正在熬炼废弃油的连锁火锅店被突击检查的药监部门现场查获;在济南,电视台记者跟拍到不法商贩打捞地沟油的画面;在深圳,荔枝林里隐匿的无证养猪场还在偷炼贩卖潲水油;在武汉,地沟油的回收和贩卖已形成一条完备的产业链,大酒店每年以数万元出卖收购权……这些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事实难道还不够有力,还需要在那个冰冷的数字上纠缠吗?此未解者一也。

  地沟油是个老问题了,但这20多年来,“七八顶大盖帽就是治不住这顶小草帽”。近日,郑州市的质监部门、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地沟油主要不归我们管。”唯一在行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却没有执法权,只能负责督查。而且从部分地区的反馈来看,抽样检查之后,有关部门大多像报喜一般宣布:“未发现地沟油流入我市。”实际上这正是地沟油难治理的主要原因。不法分子和餐饮业者不会把地沟油贴上标签,坐等执法人员查封,通常的做法是把精炼过的地沟油勾兑到正规食用油中销售。而广义的地沟油更是包括了劣质猪肉熬炼的下脚油和餐馆自产自销的回锅油。如果等地沟油流入餐饮流通环节再去检查,连检测取证都很困难,遑论治理。难道只有出现三聚氰胺那样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时,才能看到各部门雷厉风行地联合执法吗?此未解者二也。

  有关部门不借此人心所向之际,清理整顿地沟油,反倒暗地里给一位“说了真话,想办些实事”的教授施压。如今教授改口了。我对何教授本人承受的压力感到抱歉。不过,从报道的反馈来看,公众自此重新审视地沟油的危害,大酒店的厨师长站出来曝光内幕,各地媒体开通读者热线明察暗访黑窝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第一时间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药监部门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不正是何教授这位一辈子都在“搞油”的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景象吗?然而作为一个熟悉新闻规律的媒体工作者,我却不得不担心这派烈火烹油的壮观景象能维系多久。最近,掺着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卷土重来即是一例。如果政府部门再不从源头上解决餐厨垃圾的处理问题,难道要坐等地沟油这一绵延20余年的顽疾在此番声浪中自行消遁吗?此未解者三也。



  相关报道:何东平:关于地沟油数量和毒性报道有所夸大


  何东平:“至于有些报道上面的数量也好,毒性也好,有夸大的说法,我想表这个态。人吃了以后,对人致死不至于,他加工以后你吃,你肯定死不了,但是从道理伦理上,让人受不了。”

  浙江省药监局食品安全处处长卢用福说,杭州也做过类似的暗访,他认为,地沟油进入餐饮行业的可能性很小。

  卢用福:“我们暗访过,他要把地沟油提纯到食用油的水平,成本相当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是不合算的。”

相关评论:像整治三聚氰胺一样整治地沟油

三聚氰胺早已成过街老鼠,然而危害不亚于它的地沟油却依然“活得很精彩”。地沟油屡禁不绝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多头管理导致“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二是政府部门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三是相关规定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

  这三个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问责的问题。从地沟油极广的危害面来看,毫无疑问,地方政府对此应该负总责。负总责意味着如果出了地沟油危害百姓健康的问题,地方政府一把手应被问责。只有明确地方政府负总责,多头管理背景下的无人管理才会转变为多部门协作。

  日本解决地沟油怪招对中国有启示

  日本的地沟油问题只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似乎并没有出现“屡禁不绝”、“愈演愈烈”等现象,而是迅速地消失在历史之中,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呢?

  严格的立法和执法固然是原因之一,向日方有关人士了解之后,才发现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在日本,如今即使想买地沟油,也没有地方可买,买到了,也完全没有可能去作糕点。

  今天,走在日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漆饰鲜明的垃圾车从居民区出出进进。这些垃圾车使用的燃料,就是地沟油。日本的地沟油现在都由专业的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了日本政府。而日本政府则将这些地沟油提炼后用作了垃圾车的燃料。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电子垃圾三件套,捞了中国男人几百亿?
看不懂,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默克尔吐槽特朗普:镜头前拒绝握手 摄影机关了才握
区区一个“红军村”,俄军为何集11万兵力猛攻?
扎克伯格“暴利抢人”!挖走OpenAI前首席科学家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印度花巨资建90度死亡直角高架桥 7工程师遭解雇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很重要
已入籍也不保险!川普动手 这10类人恐失去美籍!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俄海军副总司令在指挥所阵亡,乌方袭击细节披露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反诈大使”朱时茂自曝一天两遇骗局 被骗走2000元
美国迈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问,你是哪种MAGA人?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地沟油事件披露者召开发布会 因各方压力而改口

张一眸 2010-03-24 00:45:12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51c87t.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图片虽然很恶心,但不可否认,我们都吃过这样的地沟油



 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3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否认自己曾提及“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作为采访何教授并报道此数据的记者,我并不感到惊讶。

  稿件见报后的第二天,何教授就给我打来电话,语气急促。他说这一天当中有50多家媒体在找他,各级各部门领导也打来电话,他说自己“压力很大”,甚至担心会影响到自己作为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的正常工作。核心问题在于“200 万~300万吨”这个数字,他说,报道本身还可以,但“这个数字太敏感,不该以我的名义讲出来”。

  实际上,对地沟油总量的判断是我采访中提的第一个问题,何教授的回答“每年200万~300万吨”也是采访本上的第一行字。这并非新数字。大家可以去找找今年2月《北京科技报》第4期的报道《餐馆地沟油黑幕》,在那里面,何教授对该报记者说:“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返回餐桌的地沟油大约有200万吨。”

  地沟油是个见不得光的产业,想来不会有确凿的统计数字,但并非不能推算。一是在前述《北京科技报》报道中,中国农业大学一位副教授称,“曾有政府部门为市场上流通的食用油算了笔账,发现每年进口和国产食用油的供应总量比市场上食用油的消费量少了几百万吨。多出来的这几百万吨油从何而来?”该学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那些黑心小作坊利益驱使的杰作”。二是何东平教授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中的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 其中有多少是从正规渠道被回收利用了,这总该有统计吧。近日安徽合肥的媒体调查就显示,当地2/3的废弃油脂流向不明。三是何教授的团队曾在武汉做过科学严谨的抽样调查,由此推算出武汉市可提炼泔水油年产量约为15万吨。何教授甚至还计算过我国地沟油全年的总利润为15亿~20亿元。如果总量不明,何来总利润?

  栏头挂着“科学现场”的《围剿地沟油》一文,旨在讨论地沟油科学检测的难题和解决地沟油问题的出路,本无意于渲染地沟油的总量和毒性。一篇科普报道得到如此关注,皆因其背后存在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即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看看这一周以来各地媒体的报道吧:在西安,正在熬炼废弃油的连锁火锅店被突击检查的药监部门现场查获;在济南,电视台记者跟拍到不法商贩打捞地沟油的画面;在深圳,荔枝林里隐匿的无证养猪场还在偷炼贩卖潲水油;在武汉,地沟油的回收和贩卖已形成一条完备的产业链,大酒店每年以数万元出卖收购权……这些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事实难道还不够有力,还需要在那个冰冷的数字上纠缠吗?此未解者一也。

  地沟油是个老问题了,但这20多年来,“七八顶大盖帽就是治不住这顶小草帽”。近日,郑州市的质监部门、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地沟油主要不归我们管。”唯一在行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却没有执法权,只能负责督查。而且从部分地区的反馈来看,抽样检查之后,有关部门大多像报喜一般宣布:“未发现地沟油流入我市。”实际上这正是地沟油难治理的主要原因。不法分子和餐饮业者不会把地沟油贴上标签,坐等执法人员查封,通常的做法是把精炼过的地沟油勾兑到正规食用油中销售。而广义的地沟油更是包括了劣质猪肉熬炼的下脚油和餐馆自产自销的回锅油。如果等地沟油流入餐饮流通环节再去检查,连检测取证都很困难,遑论治理。难道只有出现三聚氰胺那样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时,才能看到各部门雷厉风行地联合执法吗?此未解者二也。

  有关部门不借此人心所向之际,清理整顿地沟油,反倒暗地里给一位“说了真话,想办些实事”的教授施压。如今教授改口了。我对何教授本人承受的压力感到抱歉。不过,从报道的反馈来看,公众自此重新审视地沟油的危害,大酒店的厨师长站出来曝光内幕,各地媒体开通读者热线明察暗访黑窝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第一时间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药监部门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不正是何教授这位一辈子都在“搞油”的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景象吗?然而作为一个熟悉新闻规律的媒体工作者,我却不得不担心这派烈火烹油的壮观景象能维系多久。最近,掺着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卷土重来即是一例。如果政府部门再不从源头上解决餐厨垃圾的处理问题,难道要坐等地沟油这一绵延20余年的顽疾在此番声浪中自行消遁吗?此未解者三也。



  相关报道:何东平:关于地沟油数量和毒性报道有所夸大


  何东平:“至于有些报道上面的数量也好,毒性也好,有夸大的说法,我想表这个态。人吃了以后,对人致死不至于,他加工以后你吃,你肯定死不了,但是从道理伦理上,让人受不了。”

  浙江省药监局食品安全处处长卢用福说,杭州也做过类似的暗访,他认为,地沟油进入餐饮行业的可能性很小。

  卢用福:“我们暗访过,他要把地沟油提纯到食用油的水平,成本相当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是不合算的。”

相关评论:像整治三聚氰胺一样整治地沟油

三聚氰胺早已成过街老鼠,然而危害不亚于它的地沟油却依然“活得很精彩”。地沟油屡禁不绝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多头管理导致“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二是政府部门缺乏积极治理的自觉性;三是相关规定不够细化,缺乏可操作性。

  这三个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问责的问题。从地沟油极广的危害面来看,毫无疑问,地方政府对此应该负总责。负总责意味着如果出了地沟油危害百姓健康的问题,地方政府一把手应被问责。只有明确地方政府负总责,多头管理背景下的无人管理才会转变为多部门协作。

  日本解决地沟油怪招对中国有启示

  日本的地沟油问题只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似乎并没有出现“屡禁不绝”、“愈演愈烈”等现象,而是迅速地消失在历史之中,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呢?

  严格的立法和执法固然是原因之一,向日方有关人士了解之后,才发现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在日本,如今即使想买地沟油,也没有地方可买,买到了,也完全没有可能去作糕点。

  今天,走在日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漆饰鲜明的垃圾车从居民区出出进进。这些垃圾车使用的燃料,就是地沟油。日本的地沟油现在都由专业的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了日本政府。而日本政府则将这些地沟油提炼后用作了垃圾车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