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灰色儿歌映照尴尬现实:“三年级的小妞没人陪”

灰色儿歌映照尴尬现实:“三年级的小妞没人陪”

文章来源: 人间HYDE 于 2010-03-22 00:15:4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灰色儿歌映照尴尬现实   曾经,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给儿童的生活带来无穷的快乐和笑语,而且还给他们以真善美的启迪和向上的力量。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但在许多孩子们的口中,却不时蹦出一些带有恶搞、暴力色彩的“灰色儿歌”,令人担忧。


  这些改写流行歌曲、古诗词、老童谣的儿歌,被儿童用来表达压抑的情绪、对学习的不满,如“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更有甚者如“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美女陪着睡”等。不少“灰色儿歌”被孩子奉为“经典”。

  这些“儿歌桥段”的出现并非偶然,不管愿不愿承认,它已成为当下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现实世界的投影。“灰色儿歌”为何能大行其道?

  叛逆性、流行性、娱乐性和庸俗性等特征,让“灰色儿歌”刻有大众文化的深深烙印,它的出现有社会发展、教育滞后、儿童社会化步伐加快等诸多因素,但大众文化的影响则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大众文化被人形容为“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孩子们正处于求学阶段,一不小心,大众文化成为他们文化精神的销蚀剂,无聊与庸俗,替代了文化品位,自然易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一年级的强盗;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小妞没人陪;四年级的帅哥一群群;五年级的情书漫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对。”如此庸俗的儿歌从儿童口中吐出实在让人尴尬,不过谁能否认成人文化和低俗文化对孩子的冲击?

  灰色儿歌同时折射出教育力量的式微。灰色儿歌之所以能够迅速流传,一方面迎合了小学生好奇、爱模仿、喜欢从众的心理;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家庭、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反映了一些学校缺乏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缺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无可否认,当下的基础教育陷入到了功利主义的泥淖中,学生为应试教育所苦,良善品德、高尚情操、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则成了可以放弃的内容。从学校到家庭,都围绕成绩给学生施压,造成一些孩子自暴自弃,产生逆反心理,更容易通过编写一些灰色儿歌来表达不满。

  儿歌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应该能丰盈心灵,让儿童“解渴”、家长放心,而不是让整个社会都为之忧心忡忡的“灰色儿歌”。如何给学生减负,给他们创造一个文明、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真正描述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并为儿童所喜爱传唱的儿歌,已经成为一道现实考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电子垃圾三件套,捞了中国男人几百亿?
看不懂,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默克尔吐槽特朗普:镜头前拒绝握手 摄影机关了才握
区区一个“红军村”,俄军为何集11万兵力猛攻?
扎克伯格“暴利抢人”!挖走OpenAI前首席科学家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印度花巨资建90度死亡直角高架桥 7工程师遭解雇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很重要
已入籍也不保险!川普动手 这10类人恐失去美籍!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俄海军副总司令在指挥所阵亡,乌方袭击细节披露
各国8月1日开始交关税,川普:税率最高70%
“反诈大使”朱时茂自曝一天两遇骗局 被骗走2000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灰色儿歌映照尴尬现实:“三年级的小妞没人陪”

人间HYDE 2010-03-22 00:15:42
 灰色儿歌映照尴尬现实   曾经,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给儿童的生活带来无穷的快乐和笑语,而且还给他们以真善美的启迪和向上的力量。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但在许多孩子们的口中,却不时蹦出一些带有恶搞、暴力色彩的“灰色儿歌”,令人担忧。


  这些改写流行歌曲、古诗词、老童谣的儿歌,被儿童用来表达压抑的情绪、对学习的不满,如“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更有甚者如“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美女陪着睡”等。不少“灰色儿歌”被孩子奉为“经典”。

  这些“儿歌桥段”的出现并非偶然,不管愿不愿承认,它已成为当下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现实世界的投影。“灰色儿歌”为何能大行其道?

  叛逆性、流行性、娱乐性和庸俗性等特征,让“灰色儿歌”刻有大众文化的深深烙印,它的出现有社会发展、教育滞后、儿童社会化步伐加快等诸多因素,但大众文化的影响则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大众文化被人形容为“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孩子们正处于求学阶段,一不小心,大众文化成为他们文化精神的销蚀剂,无聊与庸俗,替代了文化品位,自然易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一年级的强盗;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小妞没人陪;四年级的帅哥一群群;五年级的情书漫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对。”如此庸俗的儿歌从儿童口中吐出实在让人尴尬,不过谁能否认成人文化和低俗文化对孩子的冲击?

  灰色儿歌同时折射出教育力量的式微。灰色儿歌之所以能够迅速流传,一方面迎合了小学生好奇、爱模仿、喜欢从众的心理;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家庭、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反映了一些学校缺乏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缺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无可否认,当下的基础教育陷入到了功利主义的泥淖中,学生为应试教育所苦,良善品德、高尚情操、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则成了可以放弃的内容。从学校到家庭,都围绕成绩给学生施压,造成一些孩子自暴自弃,产生逆反心理,更容易通过编写一些灰色儿歌来表达不满。

  儿歌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应该能丰盈心灵,让儿童“解渴”、家长放心,而不是让整个社会都为之忧心忡忡的“灰色儿歌”。如何给学生减负,给他们创造一个文明、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真正描述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并为儿童所喜爱传唱的儿歌,已经成为一道现实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