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实拍高锟在美国硅谷生活现状 将捐赠部分奖金(组图)

实拍高锟在美国硅谷生活现状 将捐赠部分奖金

文章来源: civic 于 2009-10-08 10:45: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57F107DT2009100811522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美国当地时间10月7日,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光纤之父”高锟和夫人黄美芸计划捐出部份奖金,资助香港圣雅各福群会老人中心和美国阿兹海默症研究协会。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58F107DT2009100811582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光纤之父”高锟在美国硅谷的一间老人看护中心内锻炼身体。中新社发 陈钢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59F107DT2009100811571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图为高锟在当地的老年中心和护理人员跳舞,安享晚年。中新社发 陈钢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60F107DT2009100811564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图为在美国硅谷定居的高锟和夫人黄美芸鹣鲽情深,安享晚年。中新社发 陈钢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61F107DT2009100811561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光纤之父”高锟和夫人黄美芸自2009年夏天起定居于美国硅谷的一所公寓,屋内布置简朴。中新社发 陈钢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62F107DT2009100811553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光纤之父”高锟和夫人在美国硅谷的寓所内,陈列着光纤样品和其英文著作。中新社发 陈钢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63F107DT2009100811550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光纤之父”高锟和夫人在美国硅谷的寓所内的全家福照片。中新社发 陈钢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64F107DT2009100811544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图为患有阿兹海默症的高锟在夫人的陪伴下,坚持步行去健身房训练体能。中新社发 陈钢 摄



 11年前,陈益新应诺贝尔奖评选机构的咨询推荐过高锟;11年后,陈益新高兴地看到高锟荣获诺贝尔奖。谈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益新由衷地说:“我的这位朋友是一位乐于助人、热心桑梓的谦谦君子。”

   陈益新是国内光纤通信领域的带头人,他和高锟在将近30年的交往中切磋科研、增进友谊。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在1980年。那时候,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陈益新当时作为访问学者正在美国从事光纤通信研究,1980年参加了一次国际会议。“那个时候我们刚刚走出国门,对于怎么作报告还比较陌生,有很多海外华人科学家和国外科学界的老朋友来给我做‘参谋’。”陈益新说,“其中就有高锟,因为他在1966年就发表了《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是公认的‘光纤之父’,所以他的意见很有分量”。

   虽然是业内公认的权威,但是高锟从来没有给人“权威”的样子。陈益新说:“他那时40多岁,总是笑嘻嘻的样子,非常和善,很谦虚,甚至让人感觉比较腼腆。加上我们年龄相仿,所以一见如故。”

   此后,陈益新和高锟经常在美国、日本等地的学术会议场合见面。陈益新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90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他那时是香港中大的校长,为了让尽量多的内地学者能够参加,他主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系好,给学者提供一些补贴。另外,中大还把许多接待学者的宿舍腾出来,让内地学者住。所以,那次国际会议内地有60多位学者参加,这对大家提升学术水平很有帮助。高锟对国家的感情很深,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陈益新说。

   这些年来,陈益新经常作为东道主,在上海迎接高锟。陈益新说:“他很喜欢上海,还会用上海话开玩笑。在上海期间,除了讲学,我们也安排他去吃吃地道的上海菜,游览上海风景。这些年来,他来上海不下10次。”

   1998年,陈益新作为国际光纤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收到诺贝尔奖组织机构寄来的推荐信,请他推荐一位本领域的诺贝尔奖人选。“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高锟,毫不迟疑就推荐了他。我认为他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因为光纤是信息革命的基础。”

   11年之后,随着信息革命的继续深入,光纤的重要性更加显现,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显得水到渠成。陈益新说:“他得奖不是任何一个人推荐的结果,而是科学界的共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承鹏最新文章:跳舞的妈妈
逐渐变味的“健身运动”:“暴走团”里的老年江湖
“反对预制菜”,究竟在反对什么?
泰国前总理他信被转至狱中医疗病房,“已剃光头发”
西贝事件的根源,在于没有谁说得清预制菜是啥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联合国独立调查首度证实:以色列对加萨实施"种族灭绝"
川普下令国家公园移除这张照片 “宣扬腐蚀性意识形态”
医生赞刺杀柯克枪手“枪法精准” 被永久禁止入境美国
德州黑人女生柯克追悼会上挑衅被捕 州长:挑错了学校!
CNN:川普正酝酿一场对左翼大规模打压 Antifa将列恐怖组织
男留学生被安排混住女生宿舍楼 重庆理工大学致歉
川普怒炒Fed理事再失利!法院驳回 恐上最高院
美国惊现“叮咚沟”恶作剧 提醒华人家长极其危险!
卢比奥:那些庆祝的外国人 将被驱逐、吊销签证…(视)
贝森特爆TikTok达成协议内幕:美国威胁关闭…
美刚挺完以色列!以军轰垮民宅「把人活埋」
城市打工人,花十几万回村给父母补缴社保
邓聿文:美国控枪为什么如此之难
枪杀柯克嫌犯被控加重谋杀罪 检察官寻求死刑判决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实拍高锟在美国硅谷生活现状 将捐赠部分奖金

civic 2009-10-08 10:45:11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57F107DT2009100811522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美国当地时间10月7日,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光纤之父”高锟和夫人黄美芸计划捐出部份奖金,资助香港圣雅各福群会老人中心和美国阿兹海默症研究协会。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58F107DT2009100811582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光纤之父”高锟在美国硅谷的一间老人看护中心内锻炼身体。中新社发 陈钢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59F107DT2009100811571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图为高锟在当地的老年中心和护理人员跳舞,安享晚年。中新社发 陈钢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60F107DT2009100811564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图为在美国硅谷定居的高锟和夫人黄美芸鹣鲽情深,安享晚年。中新社发 陈钢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61F107DT2009100811561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光纤之父”高锟和夫人黄美芸自2009年夏天起定居于美国硅谷的一所公寓,屋内布置简朴。中新社发 陈钢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62F107DT2009100811553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光纤之父”高锟和夫人在美国硅谷的寓所内,陈列着光纤样品和其英文著作。中新社发 陈钢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63F107DT2009100811550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光纤之父”高锟和夫人在美国硅谷的寓所内的全家福照片。中新社发 陈钢 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tp/news/2009/10-08/U86P4T8D1899664F107DT2009100811544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图为患有阿兹海默症的高锟在夫人的陪伴下,坚持步行去健身房训练体能。中新社发 陈钢 摄



 11年前,陈益新应诺贝尔奖评选机构的咨询推荐过高锟;11年后,陈益新高兴地看到高锟荣获诺贝尔奖。谈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益新由衷地说:“我的这位朋友是一位乐于助人、热心桑梓的谦谦君子。”

   陈益新是国内光纤通信领域的带头人,他和高锟在将近30年的交往中切磋科研、增进友谊。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在1980年。那时候,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陈益新当时作为访问学者正在美国从事光纤通信研究,1980年参加了一次国际会议。“那个时候我们刚刚走出国门,对于怎么作报告还比较陌生,有很多海外华人科学家和国外科学界的老朋友来给我做‘参谋’。”陈益新说,“其中就有高锟,因为他在1966年就发表了《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是公认的‘光纤之父’,所以他的意见很有分量”。

   虽然是业内公认的权威,但是高锟从来没有给人“权威”的样子。陈益新说:“他那时40多岁,总是笑嘻嘻的样子,非常和善,很谦虚,甚至让人感觉比较腼腆。加上我们年龄相仿,所以一见如故。”

   此后,陈益新和高锟经常在美国、日本等地的学术会议场合见面。陈益新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90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他那时是香港中大的校长,为了让尽量多的内地学者能够参加,他主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系好,给学者提供一些补贴。另外,中大还把许多接待学者的宿舍腾出来,让内地学者住。所以,那次国际会议内地有60多位学者参加,这对大家提升学术水平很有帮助。高锟对国家的感情很深,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陈益新说。

   这些年来,陈益新经常作为东道主,在上海迎接高锟。陈益新说:“他很喜欢上海,还会用上海话开玩笑。在上海期间,除了讲学,我们也安排他去吃吃地道的上海菜,游览上海风景。这些年来,他来上海不下10次。”

   1998年,陈益新作为国际光纤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收到诺贝尔奖组织机构寄来的推荐信,请他推荐一位本领域的诺贝尔奖人选。“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高锟,毫不迟疑就推荐了他。我认为他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因为光纤是信息革命的基础。”

   11年之后,随着信息革命的继续深入,光纤的重要性更加显现,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显得水到渠成。陈益新说:“他得奖不是任何一个人推荐的结果,而是科学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