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八旬老人五年时间用最简陋的工具独修20里山区公路

八旬老人五年时间用最简陋的工具独修20里山区公路

文章来源: anakin 于 2008-05-29 13:41:1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核心提示:新疆一位1924年出生的老人加勒木汗.那斯尔为了打通萨尔拖海乡与外界联系的通道,5年来不顾家人反对,日日夜夜在山里修路,而用的工作只是钢钎、镐头这样的简陋工具。5年时间,他把一条马不能走骆驼不能上的山路修成了走摩托、马车的路。

新疆新闻网5月29日报道 一条弯曲延伸长达10公里的牧区山路,竟是一位年过八旬的哈萨克族老人用钢钎、镐头一点一点刻凿出来……

加勒木汗.那斯尔,1924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牧户家庭,旧社会的沧桑经历,他的父亲对旧社会对统治阶级恨之入骨,解放后由于表现积极,还担任过大队支部书记。从小,加勒木汗.那斯尔就接受了父亲的熏陶,为公社的积极放牧,视公社的牲畜和财产高于一切。

1951年3月,青河县成立,一切百废待兴,1957年,青河百兴(当时的跃进公社)大兴水利开荒种地,积极肯干的加勒木汗.那斯尔起早贪黑苦干的精神受到公社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两年后,他光荣地加入到共产党。从此,他对公社的财产更加爱护,干活更加卖力,他在心底里感谢党感谢社会主义,他说,是共产党把我们一家从火坑里救了出来,是共产党给了我们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今生今世要用我们的全部来报答党和人民。

在天际中修路的老人

加勒木汗.那斯尔是一家在青河县哈拉乔拉村落户,多年来,在萨木特山上放牧,熟悉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也使他对这块土地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熟悉的山路他走了一年又一年,闭着眼睛也能走个来回。

由于哈拉乔拉村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交通条件不便,至今仍沿袭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生产方式,因此村民一直未能实现脱贫,村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畜牧业,90%的村民劳动力从事放牧,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07元。而因为这个海拔1800米山道,隔绝了牧民们与外界商家的联系,使得畜牧产品无处销售,外界日用物质无法运进来,尤其是萨木特至赛可尔特的羊肠小道,更是马不能走骆驼不能上,人畜经常在这里跌倒和摔伤,可这又偏偏是萨尔拖海乡10万余头牲畜转场的必经之道,牲畜的难走,牧民跌倒摔伤,深深地印在了加勒木汗.那斯尔的脑海里,2003年,已经79岁的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修好这条路,减少人畜的伤亡,为广大牧民造就方便和幸福。

其实,加勒木汗.那斯尔现在的家境还算是不错的,家里有5个孩子,其中一个儿子由于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现在已成为县级干部,曾经一度,老人到县城儿子家住过一段时间,但他感到自己很难离开大山,于是又返回了哈拉乔拉村,也就是那时他动起了修路的念头。

要修路,不是简单的事,尤其是在海拔1800米的云间天际,凭着仅有的钢钎、镐头这样的简陋工具修路更加困难,再加上老人年岁已大,家人也并不那么支持,可是坚强的加勒木汗.那斯尔顽强地在路上修了五年,竟把骆驼都能摔倒的山路修成了能走摩托、马车的路了。

山高路陡,80开外的老人日日独自在山上修路,他经常被松动的石头绊倒,有一天,不小心他从石崖上滑下来,腿剐破了,腰摔肿了,家人为了阻止他上山竟把工具藏了起来,为了不让家人再次没收他的工具,老人家就不把工具带在家里了,而是把工具藏在山上,等用时取出来再干。

加勒木汗.那斯尔的举动,引起不少人的议论,有人说,这个老人疯了,这么大年纪,在这个高山上修路怎么可能,有人说他是一时心血来潮,想当英雄,过不了许久,自己就会退下山来,还有的直接找到老人好心劝说。这山上有狼,你独自在这山上修路危险很大,一定要考虑好啊!加勒木汗.那斯尔好象一点没有听进去,天天上山,慢慢将路伸向前方。

说来也巧,这山上本来就天天有狼叫,这对一个放牧的老人来说并不罕见,一天他在施工借用的小房里休息,晚上出来方便,听到前方簌簌作响,老人家意识到不好,狼真的来了,老人急忙转回房里,手执刀子,又在房门口燃起了火堆,使得狼在房外转了大半夜才离开。

还有一天傍晚,老人只顾修路,不留神,猛一起身,只见一只狼向自己逼近,凭着多年的经验,他顿觉危险来临,因为这是只独眼狼,草原上的人都知道独狼的凶狠,老人顺手拿起了钢钎与狼搏斗,凶狠的浪一躲一闪,不但没有逃跑的意识,反而直扑老人头部,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附近放牧羊犬闻声赶来,咬住恶狼撕扯起来,老人才死里逃生。

妻子去世一个月他又出现在路上

2006年2月,加勒木汗.那斯尔屡遭不幸,修路时摔伤的腿还没好,75岁的妻子又去世了。很多人都以为老人的精神会彻底崩溃,但一个月后,云山相接之处又闪出了老人的身影,钢钎、镐头上下飞舞,如同“神仙下界”为人点福,他的顽强精神感动了干部、感动了群众,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积极行动起来自发地跟着这位“老愚公”在云间山顶修起路来。

采访中我们跟随着这位老人走上了云山之路,到了工地,我们看到一条弯曲山路在山腰盘绕,路面虽不平整。但走一辆马车还是没有问题,给牧民搬迁大大提供了方便。在我们看路之际,老人爬到山上,我们不知他要干什么,等我们定下神来才发现,他从一块石崖上取出钢钎、镐头,原来这是他秘密藏工具的地方,只要到了山上就可以拿出来修上一段路。

看看已修成的10公里山路,可再看看老人如石头雕刻的面容,那满脸的皱纹很深,双手犹如百年风吹雨淋的松树皮,心底敬意倍生。他的儿子吐尔逊告诉我们:父亲从2003年开始修路的,五年来,他经常是带伤回家的,有时是工具磨破了手,石头蹭破了皮。我们家人都不愿他这样辛苦,可是就是拗不过他。就这样,他一直坚持修着这条路,现在,全乡转场要少走20公里路。以前没有路时,夏天的羊皮只能坏掉,烂掉,晒成了干板不值一钱。现在到村里买羊的商人真不少,我们的口袋也开始鼓起来了,父亲修的这条路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实惠。

这条路虽然修得不那么正规,但每一寸都注入着老人的心血和汗水。走在云端修出的山路,转头再看看老人,敬意倍生。感动之余,我们又转向了老人,向这位老人尊敬地问到:“是什么力量让你在这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这么多年”。老人家不动声色,指着胸口的党徽郑重地答到:“因为我是共产党员,修路是为了大家”。

镐头、钢钎的叮当声仍在作响,一串串音符在山涧回荡,在老人家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意志,被村民们编做故事在山村颂扬……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老友记》钱德勒死因大反转,不是溺亡!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中国“N号房”曝光,大量女性私密照在外网传播
斯坦福揭秘婚姻现代真相:为何"优质"单身女性更多?

24小时讨论排行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华人家的花园太丑险遭罚款,大家评评冤不冤
一份与释永信通奸女人笔录 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释永信涉刑事犯罪 严重违反戒律 包养多名情妇还有私生子
中国餐厅日营业额“惨崩9成” 关店潮猛烈来袭
58岁宋祖英罕见露面,短发造型惊艳,皮肤光泽Q弹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民进党误判情势? 赖清德罢免前还认为能罢10席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手术成功!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将造福数十亿人
直击河北易县暴雨:“一天下完了一年的雨”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专坑美国观光客!记者卧底揭穿巴黎餐厅离谱行为
大罢免结果出炉 小粉红嗨翻:湾湾快回家
美波音737起飞失火冒烟 173人仓皇逃生:看到轮子喷飞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八旬老人五年时间用最简陋的工具独修20里山区公路

anakin 2008-05-29 13:41:10
核心提示:新疆一位1924年出生的老人加勒木汗.那斯尔为了打通萨尔拖海乡与外界联系的通道,5年来不顾家人反对,日日夜夜在山里修路,而用的工作只是钢钎、镐头这样的简陋工具。5年时间,他把一条马不能走骆驼不能上的山路修成了走摩托、马车的路。

新疆新闻网5月29日报道 一条弯曲延伸长达10公里的牧区山路,竟是一位年过八旬的哈萨克族老人用钢钎、镐头一点一点刻凿出来……

加勒木汗.那斯尔,1924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牧户家庭,旧社会的沧桑经历,他的父亲对旧社会对统治阶级恨之入骨,解放后由于表现积极,还担任过大队支部书记。从小,加勒木汗.那斯尔就接受了父亲的熏陶,为公社的积极放牧,视公社的牲畜和财产高于一切。

1951年3月,青河县成立,一切百废待兴,1957年,青河百兴(当时的跃进公社)大兴水利开荒种地,积极肯干的加勒木汗.那斯尔起早贪黑苦干的精神受到公社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两年后,他光荣地加入到共产党。从此,他对公社的财产更加爱护,干活更加卖力,他在心底里感谢党感谢社会主义,他说,是共产党把我们一家从火坑里救了出来,是共产党给了我们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今生今世要用我们的全部来报答党和人民。

在天际中修路的老人

加勒木汗.那斯尔是一家在青河县哈拉乔拉村落户,多年来,在萨木特山上放牧,熟悉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也使他对这块土地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熟悉的山路他走了一年又一年,闭着眼睛也能走个来回。

由于哈拉乔拉村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交通条件不便,至今仍沿袭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生产方式,因此村民一直未能实现脱贫,村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畜牧业,90%的村民劳动力从事放牧,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07元。而因为这个海拔1800米山道,隔绝了牧民们与外界商家的联系,使得畜牧产品无处销售,外界日用物质无法运进来,尤其是萨木特至赛可尔特的羊肠小道,更是马不能走骆驼不能上,人畜经常在这里跌倒和摔伤,可这又偏偏是萨尔拖海乡10万余头牲畜转场的必经之道,牲畜的难走,牧民跌倒摔伤,深深地印在了加勒木汗.那斯尔的脑海里,2003年,已经79岁的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修好这条路,减少人畜的伤亡,为广大牧民造就方便和幸福。

其实,加勒木汗.那斯尔现在的家境还算是不错的,家里有5个孩子,其中一个儿子由于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现在已成为县级干部,曾经一度,老人到县城儿子家住过一段时间,但他感到自己很难离开大山,于是又返回了哈拉乔拉村,也就是那时他动起了修路的念头。

要修路,不是简单的事,尤其是在海拔1800米的云间天际,凭着仅有的钢钎、镐头这样的简陋工具修路更加困难,再加上老人年岁已大,家人也并不那么支持,可是坚强的加勒木汗.那斯尔顽强地在路上修了五年,竟把骆驼都能摔倒的山路修成了能走摩托、马车的路了。

山高路陡,80开外的老人日日独自在山上修路,他经常被松动的石头绊倒,有一天,不小心他从石崖上滑下来,腿剐破了,腰摔肿了,家人为了阻止他上山竟把工具藏了起来,为了不让家人再次没收他的工具,老人家就不把工具带在家里了,而是把工具藏在山上,等用时取出来再干。

加勒木汗.那斯尔的举动,引起不少人的议论,有人说,这个老人疯了,这么大年纪,在这个高山上修路怎么可能,有人说他是一时心血来潮,想当英雄,过不了许久,自己就会退下山来,还有的直接找到老人好心劝说。这山上有狼,你独自在这山上修路危险很大,一定要考虑好啊!加勒木汗.那斯尔好象一点没有听进去,天天上山,慢慢将路伸向前方。

说来也巧,这山上本来就天天有狼叫,这对一个放牧的老人来说并不罕见,一天他在施工借用的小房里休息,晚上出来方便,听到前方簌簌作响,老人家意识到不好,狼真的来了,老人急忙转回房里,手执刀子,又在房门口燃起了火堆,使得狼在房外转了大半夜才离开。

还有一天傍晚,老人只顾修路,不留神,猛一起身,只见一只狼向自己逼近,凭着多年的经验,他顿觉危险来临,因为这是只独眼狼,草原上的人都知道独狼的凶狠,老人顺手拿起了钢钎与狼搏斗,凶狠的浪一躲一闪,不但没有逃跑的意识,反而直扑老人头部,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附近放牧羊犬闻声赶来,咬住恶狼撕扯起来,老人才死里逃生。

妻子去世一个月他又出现在路上

2006年2月,加勒木汗.那斯尔屡遭不幸,修路时摔伤的腿还没好,75岁的妻子又去世了。很多人都以为老人的精神会彻底崩溃,但一个月后,云山相接之处又闪出了老人的身影,钢钎、镐头上下飞舞,如同“神仙下界”为人点福,他的顽强精神感动了干部、感动了群众,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积极行动起来自发地跟着这位“老愚公”在云间山顶修起路来。

采访中我们跟随着这位老人走上了云山之路,到了工地,我们看到一条弯曲山路在山腰盘绕,路面虽不平整。但走一辆马车还是没有问题,给牧民搬迁大大提供了方便。在我们看路之际,老人爬到山上,我们不知他要干什么,等我们定下神来才发现,他从一块石崖上取出钢钎、镐头,原来这是他秘密藏工具的地方,只要到了山上就可以拿出来修上一段路。

看看已修成的10公里山路,可再看看老人如石头雕刻的面容,那满脸的皱纹很深,双手犹如百年风吹雨淋的松树皮,心底敬意倍生。他的儿子吐尔逊告诉我们:父亲从2003年开始修路的,五年来,他经常是带伤回家的,有时是工具磨破了手,石头蹭破了皮。我们家人都不愿他这样辛苦,可是就是拗不过他。就这样,他一直坚持修着这条路,现在,全乡转场要少走20公里路。以前没有路时,夏天的羊皮只能坏掉,烂掉,晒成了干板不值一钱。现在到村里买羊的商人真不少,我们的口袋也开始鼓起来了,父亲修的这条路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实惠。

这条路虽然修得不那么正规,但每一寸都注入着老人的心血和汗水。走在云端修出的山路,转头再看看老人,敬意倍生。感动之余,我们又转向了老人,向这位老人尊敬地问到:“是什么力量让你在这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这么多年”。老人家不动声色,指着胸口的党徽郑重地答到:“因为我是共产党员,修路是为了大家”。

镐头、钢钎的叮当声仍在作响,一串串音符在山涧回荡,在老人家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意志,被村民们编做故事在山村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