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中,身下死死护着4名学生
地点:德阳市东汽中学
人物:谭千秋老师
“那4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痛哭。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我外甥女是高二(1)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红的,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4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描述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她脆弱的神经:“昨天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痛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4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先带着我们的小女儿出去散步,然后早早赶到学校。可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爸是个真诚而朴实的人,他很节俭,抽烟都抽1元5毛钱一包的,我总想以后给爸买好烟抽,买大房子给他住,可惜都没来得及回报……”说出这番话时,北京大学法学院06级本科生、18岁的女孩谭君子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悲伤,相反,却让人看到一种憧憬与希望。谭君子的爸爸谭千秋,德阳市东汽中学的教导主任,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自己却没能再醒来。“我虽然很舍不得父亲,但我更为他感到骄傲!”
一场变故 生死两隔
地震发生时,谭君子正坐在北京大学的教室里上课,一个老乡发短信说四川可能地震了,接着妈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她当时切断了电话,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后来,她却一直没能联系到爸爸,5月13日,她在深夜得知了父亲可能遇难的消息后再也按捺不住了,第二天清晨,她乘飞机、搭汽车一路辗转赶回了她的家乡——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
“飞机在成都降落,并没有太大的破坏。高速公路已经封路了,公共交通基本都已停止,很多车排着队在加油站加油,因为一切都要为救援车让路。我打车回到了汉旺。”面对满眼的废墟与断壁残垣,此时的谭君子已经不能相信这就是自己如此熟悉的家乡。“除了少数的家属楼没有完全坍塌,大部分房屋都已经夷为平地。大家都搭建了简易的帐篷,睡在路边、绿化带和体育场上。我在帐篷里过了两夜,在四川潮湿的天气中就已经感觉到了关节的疼痛。”
谭君子回去后看到了爸爸临终前的景象,她内心无法平静:“他的头被砸得陷下去一块,应该是颅内出血而导致的死亡,我多希望他没有经历太多的痛苦,能够平静地离去。”她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这么好的人身上,但她也深深的知道,以爸爸的性格,这样的事情也并不让人意外。据说,在当地的一所小学里,每一个牺牲的老师的怀里,都紧紧的抱着一个活下来的孩子。”
在谭君子眼里,谭千秋是一个很细心的爸爸。“大家都说他最爱的就是我,我上高中要住校,走之前他给我列了一张表,上面连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喝水,吃多少、喝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爸就是那种默默为人,却不会张扬的人,走在路上,看到小石子都要踢开,问他为什么,他说怕别人走路不方便。”谭君子说出事的前一天她还和爸爸通了电话,爸爸一边抱着妹妹,一边和她说,他找到了一个让小孩子不长湿疹的好办法。而如今,这一切却都已经生死相隔。
血脉相依 同心同力
谭君子知道北京大学还有很多家在四川的同学,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虽然你们不能回去,对于不明的情况心里难免会着急。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我在家乡看到糟糕的情况正在好转,有那么多的好心人,用自己的方式尽着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放心,做好自己眼前该做的事。”谭君子觉得从另一个角度讲,与家人失去联系未必意味着最坏的结果,“失去联系就还有希望,一定要心怀希望!”
在四川的几天中,谭君子在地震的灾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鼓舞。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赶到之前,很多人都是采用了自救的办法,死里逃生,安全了之后,他们又第一时间去营救别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很多人自愿地担当志愿者,力气大的都参与救援,还有一些就在伤员聚居的操场等地为他们盖被子、递水送饭。更有一些初中生,带了志愿者的袖标,每个帐篷都询问一次:“您这里有需要喝奶粉的小孩子吗?”家里有车的人自愿地把车贡献出来,自发地制作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抢险救灾”等标语贴在车上,方便有需要的人使用。还有一些餐饮店,每天煮米饭、馒头免费地分发给大家,完全不计报酬。“我从没有想过,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心人,他们互帮互助,共同渡过这个难关。”
“其实我很想留下做志愿者,可我留在哪里,妈妈就无法专心自己的工作,我劝她和我一起到北京来,她也坚决不肯,她说自己作为公务员,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另外,现在的物资还很紧缺,我留下会只增加负担。其实志愿者也未必一定要到现场去,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也是一种贡献力量的方式吧!”谭君子看到当地的学校已经陆续复课,她提出自己很想留下当老师。可能潜意识里,她仍希望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吧!
关怀帮助 情真意切
谭君子的班主任李霞介绍说:“谭君子在学生会担任文体部部长,多才多艺,成绩优秀,是个非常出色的学生。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她表现得非常坚强。”为了不干扰她的生活,很多非常关心她的同学和朋友尽量不给她打电话和发短信,而建立了一个QQ群,在上面写下关心和祝福。
5月19日一早,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校长许智宏、党委副书记张彦等校领导和部门领导到宿舍看望了谭君子,为她送上赈灾补助金和水果。闵维方表示,谭君子的父亲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应该成为北大全体教师的榜样。北大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谭君子今后在学习、工作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向学校提出来。其实,早在校领导得知谭君子家庭变故的当天,闵维方就委托秘书打来了慰问电话,许智宏则每天给她发一个短信,鼓励她坚强面对、保重身体。“第一天看到许校长的短信,他署名为许老师(校长),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是谁,因为真的没有想到许校长会给我发短信!”面对大家的关爱,谭君子充满了感激之情。
另据了解,截至5月18日,北京大学已经全面展开首批赈灾补助金的发放工作。目前,全校申请首批资助的95名家庭受灾的在校同学均已顺利领到学校专项拨付的赈灾补助金,学校已发放补助金额总计89500元。(北大新闻网新闻中心记者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