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恍如隔世:广东南雄深山内 惊现明代神秘古堡(组图)

恍如隔世:广东南雄深山内 惊现明代神秘古堡

文章来源: 今日时事 于 2007-08-13 09:25:2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广州日报8月13日讯 南雄发现一座完好明代古城堡 占地万米的“世外桃源”曾为中原士族南迁避敌之所 说起中世纪古堡,人们或许会想起欧洲那一座座神秘的尖顶建筑。但在粤北南雄最偏远的百顺镇,近日也发现了一座被重重大山深“锁”的明代古堡。

这座神秘的古堡带着古代中原士族的贵族风格,寂寞地屹立于群山深处,既曾抵御过盗匪猛兽的洗劫,也曾庇护数代中原后裔,历经630年风雨沧桑依旧巍然不倒。

古堡之内机关重重

“城堡名叫黄屋城,顾名思义,是黄姓人家居住的地方。里面机关重重,没有城堡居民带路,进去后就难以出来。”在土生土长的城堡人——百顺小学黄校长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深入古堡探秘。

站在城堡的东门极目四眺,宏伟的城墙向山边延伸,一眼望不到边。高达9米多的城墙分为两部分,下部由质量上乘、手工精细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则是清一色的规整厚实的青砖砌成。城墙厚从70至170厘米不等。“原来每扇城门都有2套门,1套是木门,1套是铁门。铁门厚6厘米,木门厚10厘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黄校长说。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8/13/20070813042004276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老人从深巷走来,让人恍如隔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8/13/20070813042013b88e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古堡正门。
风格独特的防御堡垒

黄屋城其实是一座庞大坚固的防御性建筑。如遇敌情,城门一关便固若金汤,居民们可在巨堡中生产生活数月无忧。高大的城墙每隔3米左右就设有一个枪炮眼,能居高临下地予敌迎头痛击。城堡南门建有一个高10多米的碉堡围楼,厚厚的铁门奇重无比。这是供城堡居民进攻和退守的第一道防线。

记者看到,古堡中的房屋之间全部都是用梁木连接,相互之间全赖其严谨的整体结构互相勾连。房屋不仅具有防震功能,还有较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冬暖夏凉。其建筑规模之宏大,技术之精湛,依明代科技条件而言非常罕见。

走进城堡,一条条被岁月磨得又圆又滑的鹅卵石古巷伸向深处,寂寞而悠长。巷街两边全是老房子,几户人家对门而建,共用一个天井和门前水沟。雨滴从屋檐下丁丁冬冬滴下来,是寂寞的古堡六百多年来最动听的音乐。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8/13/200708130420244b41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8/13/20070813042132ad06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群山环绕的古堡。


“堡民”只剩十多户


黄校长说,旧时有黄、诸、严三姓共居城内,最旺盛时600多间房屋中共住了300多户人家。后来诸、严二姓迁往别处,只剩下黄姓人家。

目前的古堡“原住民”大都耐不住城堡的陈旧与寂寞外迁,只余下10多户人。听到有说话声,偶尔有一扇门“吱呀”洞开,“谁呀?”随着一句地道的客家话,伸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相询。黄校长说,有的老人喜欢城堡的幽静淳朴和与世无争,在跟年轻人在外居住后,又重新搬回古堡居住。

中原士族南迁避敌之所

为了探究神秘古堡的来历,记者采访了南雄博物馆朱馆长。据介绍,唐宋时期,中原大批士族为避战乱南迁,多驻足珠玑、牛田坊一带。其后,南迁珠江三角洲各地,但也有部分氏族定居南雄,时称客家人。客家人初到南雄落籍,十分艰难,尤其到崇山峻岭寄居的,常受到盗匪、猛兽的侵袭,苦不堪言。客家人为在当地生息繁衍,不得不摆脱一家一户独居的方式,集资建城堡,住在高墙城堡里面。

沉睡了630年的古城堡能否苏醒过来,承载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的另外一种功能?当地许多热心人都期望着能有人前来开发,给古城堡穿上时代的新衣裳。

“古城堡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距今正好630年了。古堡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共有600多间房屋,城内有街巷8条。”当地人、百顺小学黄校长说,大山深处的城堡历经630年风雨沧桑,通体难觅丝毫裂缝和倒塌之处,坚固异常,的确是一个奇迹。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拜登儿子"狂飙脏话"怒轰乔治克隆尼,记恨老爸被逼退选
加入日本国籍的原中国人,当选日本参议院议员
杭州3岁男童18楼坠下,奇迹生还
噩梦!美国新任移民局长上任 主张废除OPT 严查H1B
气候变化压力增加,人类是否应该减少吃米?

24小时讨论排行

为吓阻中共犯台出奇招!美众院无异议通过新法案
亨特·拜登:我爸辩论搞砸 是被安眠药害的
川普要改H-1B制度!"高薪留美 低薪走人"时代将来临….
高考录取风向又变了,名校被踩在脚下摩擦
中国禁抗战神剧:“我方超人化 敌方弱智化” 低级红高级黑…
英国联合27国谴责以色列:"不人道地杀害"加沙平民
中国在西藏修建全球最大水坝,印度为何深感忧虑
川普再退群!美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大理由”曝光
金融时报:国民党与民意脱节 即将面临大罢免
川普不顾马丁路德金家人反对 解密其遇刺FBI档案
承认窃取美国核弹机密 中国裔研究员面临10年重刑
特朗普正深陷泥潭 使出一招“围魏救赵”
美国务院:一名美籍专利与商标局职员被中国禁止离境
华人女子回国旅游失踪,丈夫被判赔2360万美元
五角大楼惊爆云系统由中国工程师维运 防长勒令清查
美企称破解炼金术:以核聚变把水银变成黄金…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恍如隔世:广东南雄深山内 惊现明代神秘古堡

今日时事 2007-08-13 09:25:29

广州日报8月13日讯 南雄发现一座完好明代古城堡 占地万米的“世外桃源”曾为中原士族南迁避敌之所 说起中世纪古堡,人们或许会想起欧洲那一座座神秘的尖顶建筑。但在粤北南雄最偏远的百顺镇,近日也发现了一座被重重大山深“锁”的明代古堡。

这座神秘的古堡带着古代中原士族的贵族风格,寂寞地屹立于群山深处,既曾抵御过盗匪猛兽的洗劫,也曾庇护数代中原后裔,历经630年风雨沧桑依旧巍然不倒。

古堡之内机关重重

“城堡名叫黄屋城,顾名思义,是黄姓人家居住的地方。里面机关重重,没有城堡居民带路,进去后就难以出来。”在土生土长的城堡人——百顺小学黄校长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深入古堡探秘。

站在城堡的东门极目四眺,宏伟的城墙向山边延伸,一眼望不到边。高达9米多的城墙分为两部分,下部由质量上乘、手工精细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则是清一色的规整厚实的青砖砌成。城墙厚从70至170厘米不等。“原来每扇城门都有2套门,1套是木门,1套是铁门。铁门厚6厘米,木门厚10厘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黄校长说。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8/13/20070813042004276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老人从深巷走来,让人恍如隔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8/13/20070813042013b88e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古堡正门。
风格独特的防御堡垒

黄屋城其实是一座庞大坚固的防御性建筑。如遇敌情,城门一关便固若金汤,居民们可在巨堡中生产生活数月无忧。高大的城墙每隔3米左右就设有一个枪炮眼,能居高临下地予敌迎头痛击。城堡南门建有一个高10多米的碉堡围楼,厚厚的铁门奇重无比。这是供城堡居民进攻和退守的第一道防线。

记者看到,古堡中的房屋之间全部都是用梁木连接,相互之间全赖其严谨的整体结构互相勾连。房屋不仅具有防震功能,还有较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冬暖夏凉。其建筑规模之宏大,技术之精湛,依明代科技条件而言非常罕见。

走进城堡,一条条被岁月磨得又圆又滑的鹅卵石古巷伸向深处,寂寞而悠长。巷街两边全是老房子,几户人家对门而建,共用一个天井和门前水沟。雨滴从屋檐下丁丁冬冬滴下来,是寂寞的古堡六百多年来最动听的音乐。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8/13/200708130420244b41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7/8/13/20070813042132ad06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群山环绕的古堡。


“堡民”只剩十多户


黄校长说,旧时有黄、诸、严三姓共居城内,最旺盛时600多间房屋中共住了300多户人家。后来诸、严二姓迁往别处,只剩下黄姓人家。

目前的古堡“原住民”大都耐不住城堡的陈旧与寂寞外迁,只余下10多户人。听到有说话声,偶尔有一扇门“吱呀”洞开,“谁呀?”随着一句地道的客家话,伸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相询。黄校长说,有的老人喜欢城堡的幽静淳朴和与世无争,在跟年轻人在外居住后,又重新搬回古堡居住。

中原士族南迁避敌之所

为了探究神秘古堡的来历,记者采访了南雄博物馆朱馆长。据介绍,唐宋时期,中原大批士族为避战乱南迁,多驻足珠玑、牛田坊一带。其后,南迁珠江三角洲各地,但也有部分氏族定居南雄,时称客家人。客家人初到南雄落籍,十分艰难,尤其到崇山峻岭寄居的,常受到盗匪、猛兽的侵袭,苦不堪言。客家人为在当地生息繁衍,不得不摆脱一家一户独居的方式,集资建城堡,住在高墙城堡里面。

沉睡了630年的古城堡能否苏醒过来,承载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的另外一种功能?当地许多热心人都期望着能有人前来开发,给古城堡穿上时代的新衣裳。

“古城堡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距今正好630年了。古堡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共有600多间房屋,城内有街巷8条。”当地人、百顺小学黄校长说,大山深处的城堡历经630年风雨沧桑,通体难觅丝毫裂缝和倒塌之处,坚固异常,的确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