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家庭,17年间发生了什么,他们之间是爱情还是怜悯……带着一个个疑问,本报记者来到巫山县官阳镇三岔村五社,见到了陈绍智和周学珍。
从巫山到陈家,除了要走近两个小时的水路外,还要走一个多小时土石子路,当地人称为“回头线”。家有100多平方米,被周学珍合理地分割成五间,正中间的堂屋被改成小卖部,陈绍智的床就在小卖部最靠近门的地方,床边放着电话和钱盒。堂屋两侧分别是周学珍和他们9岁养女桂花的卧室,兼粮食储存室和库房。最外侧的那间被周学珍改造成猪圈,里面的四头猪是陈家除了小卖部之外的另一个经济支柱。
他们之间没有什么情感交流,彼此间说的话多是“小卖部的收入怎样”、“桂花的学习如何”、“该吃饭了”等。每当开饭的时候,桂花都会很懂事地把饭桌推到陈绍智床前;周学珍会把肉菜摆在离陈绍智最近的地方;每当天气好的时候,周学珍会把陈绍智抱到房间外面晒太阳,细心地按摩陈绍智已经瘦成麻杆一样的双腿。
一个月20元17岁少女做保姆
1988年,当年20岁的陈绍智为筹结婚钱,只身前往湖北宜昌一矿山打工,不幸被塌方压断腰椎,不仅媳妇飞了,陈绍智也被砸成高位截瘫。
由于兄弟姐妹全部外出打工,母亲早已去世,照顾陈绍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已经50多岁的陈父身上。那时,陈父忙得一天只吃一顿饭,可陈绍智的身上还满是浓疮。不忍心拖累父亲的陈绍智曾三次自杀,但都被救了过来。在同乡的劝说下,陈绍智决定从8000元补偿金中拿出一部分来雇个保姆,月工资20元。
住在邻村的周学珍到三岔村走亲戚,恰好经过陈绍智家门口,口渴得不行的周学珍从陈家讨到了一杯水喝。没想到第二天乡邻就带周到这家做工。“你的工作就是煮饭、喂猪、简单护理。你叫我二哥,我叫你幺妹,”陈绍智说。从周学珍进门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以兄妹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