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乌东满血复活

国华P (2025-11-10 14:16:49) 评论 (2)
俄罗斯满血复活

CNN报道, 俄军即将攻占象征意义的波克罗夫斯克。波克罗夫斯克又称‘红军城’,是顿巴斯西部连接乌东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第聂伯罗三大后方基地的铁路会公路枢纽。一旦失守‘红军城’,乌军几乎会失去顿巴斯,因为其在顿巴斯的其余抵抗据点基本暴露在俄军围困之内。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故事跌宕起伏,其军队的表现时而令亲痛仇快,时而又让支持者欢呼雀跃。战争爆发之初,包括北约成员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认为乌克兰是死定了。敢与战斗民族硬刚,那不是以卵击石吗。因此,乌克兰的命运是向俄罗斯投降的时间早晚问题。然而令世人大跌眼镜的是,势不可挡的俄军钢铁洪流在战场上非但没能势如破竹,而且还被阻拦,围困,击溃,击退。被击伤击毁的俄军坦克散布在俄军自乌克兰领土东撤的道路和田野,让外部观察家得出结论:大毛军队昔日的战斗精神已消耗殆尽,西方支持下一次精心组织的反击就能将俄国熊送回老家,打回原型。事实证明,军事“专家”们,尤其是西方的一些“砖家”,看走眼了 - 乌克兰的反攻失败了。俄军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撤守和痛苦反思后,又恢复了从已占的乌东领土自东向西缓慢但持续地推进(下图 Newsweek)。如今,许多人不再争论俄罗斯是否还能打,而更多的关注基辅能否获得足够的外部支持,以便继续熬下去的问题。

为何乌克兰现在如此被动?可能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西方许多政策制定者和战略家轻视了莫斯科的学习能力。俄罗斯显然从第一轮攻势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并相应调整了应对乌克兰及其他地区战争的战略和战术。俄罗斯系统性地审查其作战经验,从中汲取教训,并在其武装部队中分享这些经验教训。到2023年初时,莫斯科已经悄然构建了一个复杂的学习生态系统,涵盖国防制造基地、大学以及从司令到前线士兵的指挥链。如今,俄军正在将其实战经验制度化,并对其国防制造商和研究机构作相应地调整以更好的支持战争的需求。同时,俄罗斯还将科技初创公司与国家资源进行有利战争的整合。其结果是战场上出现了新的战术和更好的武器。莫斯科已经开发出新的无人机使用方法,用于寻找并击杀乌克兰士兵及摧毁乌克兰资产,转曾经的弱点为现在的优势。俄罗斯制造了更先进的导弹,并打造了更坚固耐用、性能更强大的装甲系统。俄军赋予了初级指挥官更大的作战自由。俄军已经成为一支既能在这场战争中不断演变,又能为未来高科技冲突做好准备的军队。

由于这些变化,乌克兰在未来几个月可能在战场上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它将面对的是俄罗斯速度更快、数量更多的无人机袭击,这意味着乌克兰城市、平民和关键基础设施遭受更大的损害。更多的俄罗斯导弹将突破乌克兰的防御,使乌通往前线的十英里路程变得更加危险,难以穿越。当然,乌克兰的防御以及大规模的无人机和炮火袭击,俄军的变化仍然让俄罗斯难以在战场上取得任何重大突破。但这确实意味着莫斯科可以继续以牺牲士兵为代价来推进对顿巴斯地区的缓慢侵吞,同时寄希望于北约因对冲突感到厌倦而袖手旁观。

卡内基国际和平捐赠基金会研究员马西科特(Dara Massicot)注意到,一些美国和欧洲官员确实对乌克兰失去了兴趣。但她提醒其他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应关切俄罗斯对其侵乌行动的调整。马西科特认为,侵乌战争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对未来作战的清晰愿景,将赋予俄军崭新的实力。而且,俄罗斯正与中国大陆、伊朗和朝鲜得以分享其宝贵的实战经验。即便如此,卡内基基金会研究员马西科特相信俄罗斯仍将受到军政纪律涣散的制约,难以生产最先进的装备。马西科特认为战斗民族的天性会让俄罗斯即使资源,也要以新的战争方式为下一次冲突做好准备。她敦促华盛顿和欧洲各国政府必学习乌克兰战争,尤其应研究俄罗斯的学习成果,然后对本国的军事战略做相应的调整。下面介绍卡内基研究员马西科特发表的一篇探讨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改变策略,扭转劣势的文章。该篇题为《How Russia recovered》的文章刊登在10月8日一期的《外交事务》杂志。

与时俱进

自侵乌初期伊始,俄罗斯军队便得适应环境。乌克兰在战场上的猛烈反击,迫使俄军在车辆上加装防护装甲,学习新型伪装,并采用小规模突击战术(下图 The Guardian)。俄罗斯士兵还通过社交网络、封闭的社交媒体渠道以及自行出版的建议手册来分享各种信的建议。这种非正式、人与人之间或作战单元与作战单元之间的学习是战时适应的重要第一阶段。但是,若无更大层级的军事组织能够积极推广应用,这些经验教训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丢失,无法传递给需要它们的人,也无法普及到整个部队。俄军学习的第二阶段就是将这些变革制度化,如修订训练计划、采购计划和作战概念。学习效果最佳的军队遵循五个步骤:获取战斗经验、分析经验、提出建议、在部队中传播建议和经验教训,以及最终实施。

随着战争旷日持久的形势愈发明朗,俄罗斯开始执行大部分标准。临时性战场适应性措施,逐渐演变成一项系统性举措,旨在总结、研究战场经验,并在全军范围内分享,从而提升作战效能。例如,2022年,军方派遣专职参谋和研究人员到前线军事指挥所,以便尽可能近距离地观察战争,并了解部队表现。研究人员随后根据战斗结果,梳理指挥官日志,采访相关人员,最终生成了分析报告。经过进一步评估后,这些“经验教训”报告被分享给了位于罗斯托夫的战时指挥部、位于莫斯科的总参谋部、各军种司令部、各军事院校、军工企业以及军事研究机构。

随后,俄罗斯武装部队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莫斯科2022年9月发布的动员令和不断飙升的国防预算的帮助下,俄军重组了指挥结构,并调整了在乌克兰的战术和兵力部署。莫斯科改变了后勤系统,以提高其生存能力。它引进了新技术或将旧技术重新运用,以提高其精确瞄准和电子战能力。这些临时调整帮助俄罗斯稳定了战线,并抵御了乌克兰2023年的反攻。

此后,俄军的学习生态系统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在前线和研究人员所做“经验教训”报告基础上,俄军方提出了各种改进建议,并设立了20多个委员会来执行这些整改建议。具体措施包括军方发布简报、举办专题研讨会以及召开会议来解决问题和分享知识。如俄南部军区多次召集空军、地面部队、电战部队和国防工业的士兵和指挥官,教授他们如何更好地探测、压制和摧毁对乌克兰早期的军事成功至关重要的无人机。短短三年内,俄罗斯对作战手册进行了450多项临时修改。军方领导人强调,这些手册很可能在战争结束后进行彻底修订。

道高一尺

俄乌战争第一年,乌克兰意外地获得了一些帮助,即不称职的俄军装备。由于维护不善、制造缺陷和设计缺陷,俄罗斯的装备往往连续数月反复出现故障。以莫斯科的电子战装备为例:对数百套俄电战系统的突击检查发现,其中30%存在缺陷。最常见的缺陷是电子元件质量低劣,尤以电子线路。根据俄罗斯军方旗舰出版物《军事思想》,2022年至2024年期间,俄军高达60%至70%的电战故障是由各种类型的设备故障引起的(下图 POPULAR SCIENCE)。只有30%至40%的故障是由乌克兰军队的火力造成的。

俄罗斯常常难以解决其装备问题。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国防工业反应迟缓、与士兵脱节以及过时的规章制度阻碍了创新工作。后来,莫斯科命令俄国防制造商改进生产、完善维修率,并加快创新速度。在政府的支持下,国防制造商确实达到了要求。为缩短研发时间,国防部特意放宽了规章制度。国防部还与国防制造商举行会议,确保其根据收到的消化前线部队的反馈意见做出改进。与此同时,国防公司像保卫阿萨德政权时的叙利亚战场那样,派??行业专家前往俄占乌领土维修各种设备、研究其性能并汇报。从2023年初开始,克里姆林宫又制定了计划将民间大学和研究中心整合到国防工作中。这加强了军方和民间工程师在试验场和训练场的合作,共同对将投入战斗前的原型设备进行测试。

此外,俄罗斯政府还推出了扶持国内国防初创企业等多项举措,希望以此促进创新。例如,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致力于将初创企业与主导该领域的国有企业联系起来,这些国企为了垄断通常会抵制新入行的初创企业。俄防长的这一举措奏效了:现在,初创企业已经与俄罗斯最大的国防承包商一起参加武器展,并向军方出售其产品。这些变化使莫斯科降低了基辅在战争初期享有的技术优势。俄制造商正生产更适合乌克兰战场条件的新型改进系统,俄军方则学会了如何使用它们。或许最值得关注的是,俄国防部成立了 Rubikon,这个俄罗斯最精锐的无人机研究和作战部队。Rubikon试验了不同类型的无人机战术,这些战术正为其他无人机部队的指挥方式提供指导。

莫斯科还做出了一些重要、但不那么引人瞩目的改进。如国防公司升级了多种车辆的装甲和其他防御系统,并为其他车辆配备了更强大的发动机、更先进的瞄准镜和改进的干扰系统。俄罗斯提高了滑翔炸弹的杀伤力,并增加了改进型“沙赫德”无人机和其他各种无人机的产量(下图 Forces News)。此外,国防部门正在解决俄罗斯电子战系统的制造缺陷,并改进其维护规程。

这些升级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乌克兰人在过去一年半中遇到了更多麻烦。 2022年和2023年,基辅可以相对轻松地瞄准俄罗斯指挥中心、库存和补给线;如今,俄罗斯的电子对抗措施和调整后的导弹防御系统使此类攻击变得更加困难。俄罗斯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也变得更大规模、更复杂。至少,这意味着乌克兰的合作伙伴需要为其提供更多的防空系统,并对该国的电子战系统进行更多投资。乌克兰还在研发远程导弹,希望从源头上摧毁俄罗斯武器。

这些升级让乌军在过去一年半里遭遇了不少麻烦。2022年和2023年时,基辅可以相对轻松地瞄准俄军指挥中心、库存和补给线;如今,俄罗斯的电子对抗措施和调整后的导弹防御系统使此类袭击实施更加困难。俄无人机和导弹对乌袭击比以前规模更大、更复杂。这意味着乌克兰的合作伙伴需要为其提供更多防空系统,并向乌军电子战系统投入更多资金。

改革进行式  

俄军的学习还延伸至另一个重要领域,那就是训练。俄罗斯军事教官正在全面回顾战斗经验,并将所学知识融入训练计划。为了确保这些计划既切合实际又切实可行,俄罗斯在战场和训练场之间轮换部队,就像他们派遣国防制造商前往前线学习了解装备发挥性能一样(下图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当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军方会在前线部队、院校和训练中心之间建立安全的视频会议。而且,一些有实战经验的残疾退伍军人已成为全职教官。俄军根据在乌克兰的作战经验,对教学进行了多项调整。它提高了模拟器的逼真度,并修改了战术急救的教学内容。它开始教授部队如何驾驶军用车辆穿越复杂的无人机战场,以及如何在更大规模的无人机和装甲部队的协同下进行小规模突击。俄军事教官首次使用无人机监控士兵的训练,以便更好地评估和讨论部队的成败。

俄军还对其初级军官的培训课程进行了几项修改,以便他们更好地为作战任务做好准备。莫斯科的主要战时调整是增加为期两个月的补充训练课程,帮助这些基层军官提高射击、火炮、情报、地形、导航、无人机使用和战术医疗的技能。鉴于小规模步兵突击在战场上的重要性,教官们还注重教授初级军官如何指挥小型部队。一些初级军官甚至在学习北约国家所谓的任务规划,即他们及他们指挥的队伍必须独立自主、而非教条地遵循上级指挥,去实现战术目标。这对于传统上自上而下的俄罗斯军队来说是一个重大转变,这一转变受到一些俄军在战场上所获胜利的启发。

尽管高层领导重视改进,俄军的训练项目仍然参差不齐。目前,对前往乌克兰的俄志愿兵的指导重点理所当然地集中在教士兵如何在无人机密集的战场上以小型突击队的形式作战。但由于训练时间过短,抵达乌克兰战场的俄士兵仍然无法胜任他们执行的作战任务。自2022年以来,新入伍士兵的教学计划也已根据作战经验进行了修改,但改革尚未完全。俄罗斯官员报告称,一些地区训练中心仍在教授过时的信息,或者未能跟上战场快速适应的步伐。

俄军的局限

俄罗斯的训练还在进行中,而乌克兰也继续激烈地抵抗着克里姆林宫想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下图 FINANCIAL TIMES)。然而,俄军取得的进展无疑令乌克兰人感到沮丧。自战争爆发以来,基辅曾经拥有与莫斯科抗衡的创新优势,如今在很大程度上正逐渐消退。乌克兰人早已承认,他们无法凭借数量来击败俄罗斯军队。但幸运的是,俄罗斯在质量方面对基辅的优势有限。首先,俄罗斯军方的学习过程存在一个关键缺陷,那就是总部工作人员、研究人员和一些国内国防企业之间充满活力的学习与前线士兵的惨淡体验之间存在差距。尽管俄罗斯军方在获取、分析和传播作战经验方面表现出色,但它在执行方面却举步维艰,而且在确保其指导方针得到贯彻方面也步履蹒跚。例如,官员们建议对国家质量控制系统进行全面改革,以应对众多故障和错误,但该建议却未得到贯彻落实。同样,自2022年以来,俄罗斯的战斗医学和战斗创伤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感染艾滋病毒的前线士兵人数却有增无减。

此外,莫斯科在诸如纪律和专业精神这类领域长期被忽视领域仍待努力。因此,俄罗斯一线人员的素质仍然参差不齐。一些部队指挥官的确称职,但另一些部队的领导人要么则滥职或要么空缺。相邻部队间缺乏协调,导致部队轮换或演习期间伤亡过重。有士兵遭受暴力和忽视,也有士兵则因违规遭受严厉体罚,如被绑在树上或被扔进露天坑。尽管这些问题并未妨碍作战部队执行大部分指派的任务,但它们肯定是俄军相对于其物质和人力优势而言持续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俄军事心理学家已经发出警告,认为俄罗斯目前评估士兵心理状态并识别所谓越轨行为(开小差、投降、暴力或丧失战斗力)触发因素的努力已经过时。但军事机构本身并未内化这一信息,而是选择专注于耐力和盲目地服从命令听指挥。

至少就目前而言,俄军面临的与战争性质相关的挑战即使已经明确,也极难解决。例如,俄指挥部非常清楚,乌克兰战场受到无人机的广泛监控,因此几乎不可能在不遭受攻击的情况下集结大量部队进行装甲突击。在军事期刊上,战略家们直言不讳地承认,俄军传统的编队已不再“是取胜的主要条件”。军方已经适应了这种变化,不再使用大型装甲编队,而是越来越多地采用小型突击队,而小型突击队如今已成为军事训练的核心。俄罗斯官员还增加了新的无人机部队、突击分队和侦察分队,以帮助突破乌克兰的严密防御。尽管这些变化使乌克兰的反制措施更加复杂,并偶尔导致俄罗斯取得战术突破,但它们的伤亡惨重,而且这些小型部队和分队无法像大规模集结的部队那样夺取和守住领土。即便如此,克里姆林宫还是要求战争以这种方式继续下去(下图 Radio Free Europe)。最后,莫斯科在战后学习方面的往绩并不是特别鼓舞人心。俄军在阿富汗战争和帮助阿萨德政权的叙利亚战场获得的知识并未在战斗的小团体之外传播。

然而,这些因素在如今的俄罗斯已不复存在。事实上,莫斯科目前正在经历的许多学习过程与二战后的经历颇为相似。鉴于目前的军事架构、财政状况和领导层,俄罗斯军队似乎已准备好在乌克兰战争结束后进入全面而密集的学习阶段。官员们已开始讨论对俄罗斯的作战理念、军事理论与战略、作战规章以及从现在到2030年代中期的长期采购选择进行全面审查。俄罗斯官员表示,克服大规模装甲突击的威胁是首要研究重点,他们正计划调整军队的兵力设计和作战理念以应对这一挑战。从现在开始,俄罗斯军队可能会研制更多无人机和其他无人系统,这将增强莫斯科相对于北约的军事实力。

俄军将进一步整合无人机、机器人和其他自主系统,使其融入军队。在军方看来,这些技术代表着未来的战斗力:俄罗斯军事专家曾撰文指出,无人系统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武器。在他们设想的世界里,很快将会出现能够压倒对手防御的自主无人机群、难以识别或拦截的微型无人机,以及能够模仿鸟类、昆虫或其他野生动物的无人机。俄罗斯军方一直在观察乌克兰军方对作战机器人的使用情况,并准备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以协助其执行哨兵执勤、后勤保障、布雷和排雷以及海底监视等任务。

俄军事理论家和领导人也认为人工智能对现代战争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技术处理海量数字信息的速度之快,将使指挥官能够更及时地做出决策。莫斯科的战略家们担心,如果俄军指挥官没有顶尖的人工智能工具,他们将被拥有AI工具的对手压倒。因此,俄专家正考虑如何在2030年代初部署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和人工智能武器(下图 STAR INSIGHT)。军方正探索如何在高超音速导弹、防空系统和无人机中使用人工智能来提高性能。他们还在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分析任务的执行速度并实现指挥自动化。尽管用于军事目的的AI是国家重点领域,但政府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仍然相对有限,这意味着俄罗斯在短期内的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不改革死路一条

俄罗斯军方自2022年侵乌伊始就误判了乌克兰的作战能力和战斗意志。莫斯科的装备表现一言难尽,甚至一些系统彻底失灵。其士兵没有接受过针对性任务的训练,其指挥系统也运转不灵。但此后的几年,俄军已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根据前线实情持续调整成为俄军通过战争学习打仗的重要内容。莫斯科正在积累和分析作战经??验,并将所汲取的教训分享传播到其整个部队和国防生态系统。它正系统地努力汲取和制度化战时经验,为战后改革做好准备。它意识到未来战争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因此军队也必须随之改变。

但冲突结束并不能保证俄罗斯领导人可以顺利执行其改革军队的雄心壮志。届时,俄罗斯很可能继续面临国际制裁。毕竟,俄军的提升能力将取决于持续的资金、关键矿产的投入以及生产顶级装备的能力,而制裁使所有这些变得困难重重。俄罗斯军队还需要领导层的支持以及足够多经验丰富的老兵的投入,才能使计划中的改革得以实施。无论发生什么,俄罗斯传统的人员弱点,如纪律松懈,以及缺乏执行设备采购的巨额资金,将制约俄军改革。

同时,美国和欧洲也会积极研究俄乌战争,并制订和发展压制俄罗斯最新能力和战术的计划措施。为了赶上俄罗斯的能力并在无人机战争等关键领域迎头赶上,美国和欧洲必须加快对入侵乌克兰事件的分析,并做出调整,包括采购更多无人机并采用其他创新技术。北约国家下属组织将协作研究俄乌战争的经验教训,并改变北约各国的采购计划、训练方案或作战理念。美国和欧洲必须看清俄罗斯军队的优缺点:既存在缺陷,但也具韧性十足。俄军的结构性问题非常现实,如果与北约发生冲突,这些问题将尤为严重。然而,它也善于学习过程并持续改进。随着俄罗斯武装部队开始为期十年的重建工作,他们将进一步调整战术,引进新武器,并进行扩充。军队塑造战争,战争也改造军队。

* 本文作者达娜·马西科特(Dara Massicot)现担任卡内基国际和平捐赠基金会的俄罗斯和欧亚大陆计划的高级研究员。她曾在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担任高级政策研究员,那之前在国防部担任高级分析师。

参考资料

Massicot, D. (2025). How Russia recovered.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russia/how-russia-reco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