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人养一方水土

来罘 (2025-11-10 09:40:39) 评论 (4)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若干年前,吾反其道而曰之,其对称命题也成立,一方人养一方水土。说这番话时,手头有两个佳例,一正一反。正例为阿米什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哪里有阿米什人,哪里就是桃花源。君若不信,不妨亲自到阿米什人的聚居区,用心走上一遭,自然心领神会。

反例为东方大国。那方土地上的可考文明存在四千年了,有过曲折,有过平庸,有过辉煌,也有过灾难。四千年来,统治者象走马灯似地轮换,你方唱罢我登场。土地还是那片土地,时大时小而已,土地的所养还是那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人,时多时少而已。哪一帮得势,土地的所养都免不了要完粮纳税,吃粮当兵。区别只在哪一帮刮民刮得更狠些,哪一帮饿死的人更多些而已。吾乃过来人,不由吾不信。你信不信的吧,反正我信了,那方土地的官爷如是说。

其实,还有一个合例。辩证法讲究正反合,合例更有说服力。那就是上世纪末的出国大潮,潮头所向尽是西方发达国家。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良禽择木而栖,明士择邦而居,...,此类古训,俯拾即是,深入人心,沁入骨髓。大潮缘何而起?还不是因为数代物质贫乏,常年精神受压,牢门一朝打开,狱人蜂拥而出。

潮头缘何向西?不少人表面理由可能冠冕堂皇,个中真情无非是外面的日子比口里好。我则直言不讳,要找一个不用跪着就能把钱挣了的去处,哪怕它只是一个草窝。一般说来,走不动的,奶酪没动,多半苟且,奶酪被动,多半拼命。对于走得动的,上策自然是离乡去国。何处黄土不埋人?遑论肥沃的黑土地。

电影《苦菜花》里,德刚走投无路,四叔给出的主意是,下关东,前人走出来的路。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前人把三个方向的路都打通了。后来,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国民党的黄兴,孙逸仙,共产党的叶挺,郭沫若,把东方的路也打通了。如今,出走的大路通四方,路迢迢,水长长,何不走四方?走出去兮,田园将芜胡不出?弃破船兮,飘摇欲沉奚踌躇?

出走的人很多,除了那方黄土地,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各色人等来自五洲四海,为了美好的生活走到了一起。到达新土地都叫新移民,新移民多遵循古训,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翻译成主流话语,即融入主流文化,翻译成革命话语,即在当地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反之呢?什么叫反之?多年前,我跟邻居四姐交过心,有如下心得,

四姐,刚才说哪儿了?对了,跑车,清一色的跑车。除了喊穷彼以外,车里人喊的多是爱国口号,敢情是咱国的人上外国来爱祖国了。四姐,要是我住你家里,天天念叨我爱我家,你烦不烦我?刚才不是说,爱国就兹好比是爱圈吗?既然爱圈,就该老实儿地呆在圈里,跳圈的猪不是好猪。四姐,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其实,上外国来爱祖国的是不光咱国的人。包着头巾的Ilhan Omar都当上国会议员了,不也是身在美利坚,心向索马里吗?这还不是最糟的。试想,来自五洲四海的新移民皆坚守故国价值,拒不融入主流文化,身在美利坚,心向索马里。那是什么情况?抱团聚堆,对抗主流,反客为主,鸠占鹊巢,...,简直是新土地的恶梦!新土地的主人焉能束手待毙?西部牛仔片的主题之一就是印第安人与欧洲移民的搏杀,最后文明战胜野蛮。如今的局势似乎颠倒过来,难道要上演野蛮战胜文明?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最近,Zohran Mamdani当选纽约市长,便给新土地敲响警钟。Biden一朝放进两千万非法移民,为甚?两千万非法移民靠新土地的纳税人供养,他们却反过来托出个Mamdani,对抗传统价值,试图长期吃白食。如果不加抑制,这个火苗很快将成燎原之势。一方人养一方水土。美利坚的土地被数千万心怀异志的人养育几代,美国还是美国吗?

至于非法移民具体心向谁,Democrat Party不甚在意。为了大位,纵然是鸩酒,眼下也得饮。反正最后买单的是美国人民,崽卖爷田心不痛。况且,“美国人民”是个模糊概念,公民,居民,流民,移民,非法移民,...,形成一个连续统。连续统的特点就是元素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给了左棍以可趁之机。尽管美国公民有明确的定义,无奈,左棍之长技就是混淆黑白,颠倒是非,模糊男人与女人,遑论合法与非法。待到数千万非法移民都混成“美国人民”,选出千百个Mamdani,这方水土被养成其家乡的水土,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

他们的家乡若是文明社会还则罢了,可那些糟糕的国度,世人心里都有数。一朝解禁,蜂拥而出,冒死走线,拼命偷渡。从前,马克思说资本家剥削工人,工人们却说,还是请资本家剥削我吧。如今,把资本家换成美国,把工人换成非法移民,命题依然成立。

驴党不是蠢到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是坏到要利用这一点。如果数千万非法移民都有投票权,并把票投给驴党,那么,美利坚的印把子就可以被驴党铸作尊彝,子子孙孙永宝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