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任正非创立华为时,公司的银行账户里只有几千美元,公司产品并着眼于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逆向工程。7年后的1994年,华为已开始生产构成现代电信基础的电话交换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而任正非也因公司取得的成绩而受到与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接见(下图 reddit/digital trends)。这位华为首席执行官指出,公司的产品事关“国家安全”,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交换设备,就如同没有自己的军队”。任的发言得到江泽民的赞许。自那时起,企业和政府就成为合作伙伴,共同维护中国大陆电信的安全。与此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及整个本世纪头十年,在电信领域的领导地位无可匹美国,并未对其主导地位感到担忧。毕竟,美国创造的2G、3G和4G技术,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采用并安全运行。犹如在其他高技术领域一样,美国在电信领域睥睨天下,并毫不怀疑自由市场的力量将使美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这时刚刚勉强追上行业潮流的中国大陆企业,已经雄心勃勃却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定位为赶超行业领先的挑战者。北京向华为和其他中国大陆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使它们能够在竞争中不但不输领先的同业外国公司,而且要超越它们。这一政企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 - 到2012年,华为的电信设备就已遍布美国乡村地区,其覆盖区域甚至包括了美国核武器基地。这实际上让北京有能力对美国最敏感地区和军事能力进行持续监视。华为或许从这项投资中获利不丰甚至没有获利,但该项投资可以说是北京一次情报上的胜利。
5G技术的失误
20世纪中叶,美国政府的投资催生了互联网、高速网络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诞生。美国公司在蜂窝技术方面的创新也塑造了全球通信:2G带来了文本,3G带来了移动宽带,4G带来了移动视频和应用商店。除了政府(主要是国防部)对研发的支持外,华盛顿基本上没有干预自由市场。相比之下,在中国大陆,政府和军方视领先的电信公司为国家冠军,并为其崛起提供动力,希望这些冠军企业的成功有助于北京政府实现其战略目标。据报道,仅华为一家公司在2008年至2018年期间就获得了750亿美元的政府支持,这使得它能够通过远低于成本的价格来获取市场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末时,西方供应商还占据着全球近90%的电信设备市场。但2025年,爱立信和诺基亚即使在收购了各自经营不善的同行后,其市场份额也下降到了40%(下图 GMI)。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另外40%。
川普1.0政府认识到电信安全的重要性,禁止华为和其他中国大陆产品进入美国网络,并采取措施更换已有的设备。美国还鼓励其盟友,尤其是英国,移除华为设备,转而与值得信赖的公司合作。拜登政府延续了这一战略。但多年来,两党都知道,仅仅禁止中国技术是不够的。美国及其合作伙伴需要开发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以与北京大幅补贴的产品竞争。为此,拜登政府引入了两个重要的政府机构 - 美国进出口银行和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负责直接资助哥斯达黎加从华为4G网络转向值得信赖的5G网络等项目,并与芬兰投资银行合作,为诺基亚5G技术在印度的大规模部署提供资金。
从资金成本方面竞争
华盛顿的目标始终未变。它需要与中国进行规模化竞争,缩小中美技术之间的价格差距,并鼓励世界更广泛地采用西方的可信系统。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激励技术创新,并为各国在选择中国和非中国技术时提供联合融资。川普政府首先应该更好地利用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设立的为期十年、总额15亿美元的拨款计划。初始拨款重点资助对集成不同供应商硬件和软件的技术进行大规模互操作性测试。该计划已向美国及外国公司和大学提供了超过1.4亿美元的拨款,并于2024年5月再提供4.2亿美元的拨款。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未来的融资轮次必须加快步伐,并专注于将新技术商业化的项目,从而为美国软件公司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的动力。特别是,将资金引导至网络基础设施的“云化”,即补贴创建专用设备虚拟版本的技术,为擅长软件开发的美国产业带来红利(下图 Microsoft)。
降低美国企业成本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税收政策。例如,华盛顿可以通过允许加速折旧来鼓励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加速折旧可使企业快速降低新资产的价值,从而减轻税负并释放投资资金。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包含了这样的条款,但该条款的设定期限有限,而且该机制目前正在逐步取消。国会现在应该将此类税收优惠政策扩展到更广泛的数字基础设施设备类别,以最大限度地吸引私营部门的投资。
联手盟友
即使美国实施这些改革,非中国技术的成本仍难以说服其他国家避开中国大陆供应商,除非美国提供的替代方案既技术先进且价格又具竞争力。因此,美国需要与其合作伙伴在数字基础设施融资方面开展合作,如2022年启动的东密克罗尼西亚光缆项目,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共同出资超过9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太平洋岛国及其之间安全、可持续且具有韧性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下图 EXAMINER/IB)。
中国正在加大对其5G项目的资金投入,美国及其合作伙伴也必须效仿。华盛顿显然可以求助的机构是美国政府的信贷机构 - 进出口银行。该银行仍需更灵活地承担风险并为5G项目提供有竞争力的融资,但其近期的努力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2023年,该银行董事会批准了5G相关交易,其中涉及的商品和服务中,只有不到51%来自美国,前提是出口商能够提出在美国扩大就业的计划。根据与芬兰出口信贷机构达成的联合融资协议,目前已批准3.13亿美元用于支持印度的5G建设。通过更多此类合作,华盛顿可以向世界展示,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决心为中国大陆补贴的供应商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频谱的使用
最后,华盛顿应该改革其频谱政策。频谱是指用于通过空气传输信息(例如电视和WiFi)的不可见能量波范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国防部是美国最大的频谱所有者,但其所需频谱数量和使用时间并不透明(下图 DEFENSESCOOP/U.S> Department of Defense)。频谱对于各种数据传输都至关重要,无论是流媒体电影还是使用无人机监控基础设施 - 换句话说,不仅仅是政府需要它。但与中国大陆公私部门就共同目标进行合作不同,美国的政府和私营企业争夺频谱使用权。这使得美国的技术相对于其中国大陆竞争对手有所欠缺。华盛顿现在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将五角大楼的部分频谱用于商业用途,同时确保其保留关键的军事和情报能力。
迄今为止,支撑现代世界的大部分数字基础设施都是在美国发明、开发和部署的。如果美国彻底失去这一优势,后果将非常严重 - 一个主宰全球数字网络的中国大陆将能够随意监控这些网络(下图 CIMA/Linkedin)。它还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利用流经中国大陆公司网络的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并控制依赖高速网络的人工智能应用。历届美国政府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们采取的措施并未解决核心问题:缺乏能够在价格上与中国大陆竞争的替代技术。
* 本文作者安妮·纽伯格(Anne Neuberger)现为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弗兰克·E·和亚瑟·W·佩恩杰出讲师(Frank E. and Arthur W. Payne Distinguished Lecturer)。她曾在拜登政府时期担任总统副助理兼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网络与新兴技术副国家安全顾问。
参考资料
Neuberger, A. (2025). China is still winning the battle for 5G-and 6G.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china-still-winning-battle-5g-and-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