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中之争,川习谁执牛耳?

ShalakoW (2025-10-26 18:58:27) 评论 (0)
在2020年与2024年两场美国总统大选中,华人自媒体人何频对共和党候选人川普态度的巨大转变,已为标题中的问题给出了答案。
何频是活跃在YouTube上的美国华人自媒体人,2020年美国大选期间,他"想点就点"频道曾在以鲜明的反川普立场在海外华语圈中独树一帜。当时,我是这个频道的忠实观众,深深认同何频先生对川普连任可能给美国政治制度造成破坏的担忧。然而,四年后的2024年大选期间,我偶然点开已多年不看的"想点就点"频道, 惊讶地发现,明显老去的何频先生,不仅对川普的政治危险已经失去往日的担忧,还流露出对川普再次当选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何频当年为"想点就点"频道所设的定位是: "在海外一片反对习近平的声浪中,希望我这个频道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认识了解习近平的新角度"(大意)。这几乎就是教科书中"辩护律师"的标准定义。

2020–2024:习近平的误判和转向
1
习近平上任后最显著的外交转向,是疏远美国、靠近俄罗斯。他对中美关系的基本判断是:美国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使它无法与中国正面对抗。如此一来,当中国联合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上拥有更多更大话语权的时候,美国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将无能为力。这一判断一直延续到川普发起对华第一次贸易战之前。在2019年2月15日,在会见由川普政府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财政部长姆努钦领导的美国经贸访华团时,习近平明确表示:"我多次讲过,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附录1)。
然而,川普随后不久发动对华关税战并强势推进贸易谈判的一连串举动,令措手不及的习近平感到非常难堪。尽管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但中国在仓促应战中被迫让步的结果,以及贸易战本身显示出自己预期有误的事实,都让习近平难以接受。
2
在太平洋两岸存在着两股的势力,一方是以"打击中国政府,让习近平难受"为首要目标而支持川普的海外华人自媒体群体(如新西兰大康、法轮功媒体等);另一方则是因川普贸易战而有些失去方寸的中国政府和习近平。在2020年美国大选时,一个颇具讽刺意义的现象意外地浮出水面:势不两立的对立双方具有同一个共识,"川普连任"对中国不利。
在这种肤浅短视的共鸣中,作为习近平"海外辩护人"的何频,在2020年大选期间极力反对川普连任,也就有了逻辑上的解释
3
面对川普的突袭式关税战,中国政府最初仍将其视为美中关系中可能的"偶发事件",期待白宫换人后,中美关系重回正轨。拜登上任后,中国多次呼吁"中美关系回归正常轨道",何频更是在节目中将中美高层在阿拉斯加会谈中的激烈交锋,轻浮地解读为"中美在相互调戏"。
然而,拜登政府提出"激烈竞争、保持沟通"的对华新战略,并在川普关税基础上增加了对华高科技禁运,清晰地表明中美激烈竞争的关系已不可逆转。习近平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中美谁也离不开谁"的判断存在巨大漏洞,中国必须为中美关系新格局做好准备。
于是,在不得不接受拜登定义的中美新常态后,中国一方面应美方要求逐步恢复和建立与美国在外交、金融、商贸与军事领域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也开始为可能重演的"川普式贸易战"积极准备。
4
与拜登的四年交道让习近平意识到,相比拜登政府"润物细无声"地推进中美对抗的外交风格,川普"横冲直撞"的肤浅外交反而更具可预测性,只要准备充分,应对川普式的冲突反而更容易。既然与美国的竞争已经无法避免,那么川普的再次当选,会让中国有更大的胜算机会。
更重要的是,习近平个人内心或希望与川普再交一次手,再打一场仗,以雪2019-2020年仓促应战之耻。从这个角度说,川普二度挑起贸易战,或正合充足准备后习近平的心意: "Come on up, I want this fight, and I need this fight/来吧,我想要这一战,我需要这一战"。或按中国战争电影中那句经典的台词说,"给他来个将计就计、瓮中捉鳖!"
于是,到了2024年,何频不再担忧川普对美国政治制度的破坏,反而对其回归白宫充满期待。

2025,或许是习近平顺风年
1
中国在过去十几年里过早、过度地夸大自身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导致在国际舞台上频频陷入被动,最终,在川普突如其来的贸易战面前显得措手不及。这一系列反应表明,无论是中国外交界整体还是习近平个人,都缺乏足够的外交智慧。
拜登政府执政期间,中国外交部逐步淡化"战狼"风格,弃用华春莹、赵立坚,改由相对柔和的汪文斌、毛宁作为中国政府对外发言人,似乎在悄然回应拜登政府克制的外交语境。这一人事调整,或许也反映出习近平对外交风格与内容的重新审视。
而川普本人却对外部的任何变化都毫无兴趣,更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局限。第一任期中对华贸易战取得的有限胜利,让他更加相信关税是美国对外施压的万能工具。他不仅在2024年竞选集会上高喊"关税是我最爱的词汇",再次上任后更把关税作为解决全球问题的灵丹妙药。但这一次,他或许正好走进了习近平的埋伏圈。
2
不久前,中国商务部宣布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面对中国的这一新措施,川普的回应只是愤然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稀土在汽车、人工智能、国防等关键工业领域中具有"一两拨千斤"的重要性,而中国的这一新举动,似乎不只是在展示,而更像是在炫耀它拥有"摧毁美国经济"核武级别的能力;而川普加征100%额外关税的回应措施,则如同一个人愤然抄起斧头,试图阻挡一辆滚滚而来的坦克。
更为糟糕的是,川普随后就不得不承认"100%的关税无法持续"。这样的公开服软不仅是一次政策上的认输,更是一次战略上的自我否定。之后的任何美国总统,都难以再将关税作为胁迫中国的一个有效工具。
从这个角度看,2025年的确像是习近平的顺风年。
3
在不久前那篇"加沙和平难持久,川普约错一场架"的帖子中这样写道(附录2),
"...(习近平)以强化稀土控制来提高谈判中的要价,但会将[暂缓实施这一新措施]作为谈判桌上的筹码。...这场川习贸易战(再次)交锋,最终可能以川普做出重大让步而结束。...在拒绝中国多个降低关税的要求后,如恢复川普第一任期贸易战前的关税水平,或与英国看齐的10%关税等,美国最终可能将对华关税税率定在与欧盟/日本一致的15%左右。"
这个预测维持不变。
4
在聚焦美中贸易战胜负的时候,人们往往忽略了习近平的一个额外收获。川普再次上任后对"美国是世界民主灯塔"这一普世信念的持续冲击甚至摧残,为习近平的"制度自信"提供了难以反驳的现实依据。从这个角度上说,习近平这一"躺赢"胜利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中美贸易战中任何具体的胜利。
它或许才是习近平在2025年最大的政治收获。

附录
1. 习近平"我多次讲过,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
https://news.sina.com.cn/o/渊源2019-02-17/doc-ihqf逻辑skcp5881938.shtml
2. 加沙和平难持久, 川普约错一场架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077/202510/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