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四集《沉默的荣耀》。阵容盛大。除了男主于和伟女主吴越以外,那些一闪而过的也都是大演员。比如第一集吴石的顶头上司是嗓音特殊的郑晓宁饰演的,谷正文是“坏蛋”余皑磊扮演的,蒋介石是帅哥马晓伟扮演的,毛人凤是人见人爱的张晞临扮演的,还有比如只有短短短几分钟开枪自杀以保护吴石的也是挺有名的军旅演员,名字记不住了。
据说该剧诸多场景,不仅仅1:1复制1949的年基隆港与台北街头,电线杆标语都是书法家手写的民国简体字,于和伟的将军制服肩章、领章也严格契合1949年国军编制。加上一个个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可见此剧对“真实”的追求。
但是真实人物也留下许多疑点。如:吴石是共产党员吗?
网上众说纷纭。有说是的,权威新华网连具体时间都有:1947;也有说不是的,有意思是官方沉默不语。
其实,是不是名正言顺登记在册宣誓留言的共产党员在最高层都是浮云,比如沈钧儒,生前多次提出入党请求(抗战时期、建国后及临终前都有记录),但中共统战上认为他作为民主党派的旗帜,留在党外更能发挥影响力,因此未被吸收为正式党员。
又如邹韬奋,抗战时期曾郑重向周恩来提出入党愿望;周恩来则认为党需要他以党外民主人士的身份在国统区开展工作,建议他继续留在党外并给予支持。
最近则是茅以升, 1962年他就向周恩来等表达过入党愿望,周恩来考虑到他在国内外的特殊联系与影响,劝其权衡利弊——在党外能更方便地开展某些联络与统战工作,直到1987年才入党。
2012年出版了的《冷月无声-吴石传》,算是详尽地写了吴石的一生。他的密友兼战友吴仲禧审阅了此书,书中说:“吴石原系国民党高级军事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1947年开始秘密为中共工作,后按组织意图赴台湾执行任务。”
台湾方面披露官方文件说“中共在国民党内部最高情报官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被中共命名为「密使一号」。吴石在南京任国防部史政局中将局长时,自36年4月经投共之立法委员何遂介绍与共产党建立关系后,不断将国民党军队在东南、华南、台湾的部署情况等重要情报递交华东局转给毛泽东、周恩来直接收看,给投共的吴仲禧安插监察官方便向共党提供部队信息,于38年3月将国民党长江江防部署图交给华东局,对中共取得国共战争的胜利产生关键作用。”
两岸都没有提及入党与否。
中共方面,1973年,周恩来总理力排众议,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下,由国务院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为什么力排众议?大概因为他还不是正式手续的共产党员。直到2000年,吴石将军的子女将他和妻子王碧奎的遗骸奉回大陆,安葬在北京郊外的福田公墓。注意:不是烈士公墓是福田公墓,江青也葬在此地。但是吴石碑文由长期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原国务院秘书长罗青长亲自审定。
所以吴石至少不是正式在册宣誓签名的共产党员。但是他效忠了共产党的事业;而长征干部蔡孝乾则叛变了革命,将自己的大批同志送上断头台。
再说吴石。
他是标准“根红苗正”的国民党军人,从武昌陆军中学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再到日本陆军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一路深造,参加过北伐,抗战中参加过湘鄂战役赣闽战役,1936年晋升为少将。个人又极具才气,被誉为“十二能”( (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能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否则蒋介石也不会赏识他,败走台湾还带着他提拔他。
吴石被捕后对自己的事情供认不讳,这算不算叛变?我以为不算。军人实事求是,我做了的我都认,何况已经暴露无遗,人家手握铁证。抗辩隐瞒无意义。吴石1949年9月上台湾,次年2月被捕,连半年都不到,可谓“壮志未酬”令人唏嘘;这样级别的战略特工如此短命,对于共产党的情报事业无疑也是重大损失。试想他如果多活十年二十年,是否可为推动两岸和平再立新功?
他的同袍上司曾经为他求情,因此遭蒋罢黜,可见此人待人不薄。
吴石留下绝命书——
“余年廿九,方与碧奎结婚,壮年气盛,家中事稍不当意,便辞色俱历。然余心地温厚,待碧奎亦克尽夫道。碧奎既能忍受余之愤怒无怨色,待余亦甚亲切。卅年夫妇,极见和睦。此次累及碧(奎),无辜亦陷羁缧绁,余诚有负。”。
临行前从容吟诵了在狱中所作的一首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
说此书此诗流露悔过之意,未免苛求,最多可能就像瞿秋白《多余的话》,瑕不掩瑜。
据说蒋介石一生很少亲自下“杀令”。头一个是杨虎城,亲自下令杀全家,连秘书也没放过。西安事变让他的对手共产党坐大,继而失去大陆,这种恨很难咽下;一个就是吴石,他那么赏识亲手提拔的将领背叛他,简直是直接打他耳光,所以不仅要杀,连求情者也不容,一并罢官。
《沉默的荣耀》刚刚开了头,第一集不尽如意,如此追求“真实”,却把配音搞砸了,遗憾。朱枫刚刚露头,蔡孝乾还深藏不露。全剧长达40集,往下怎么发展?估计有吴石狱中回顾一生的情节吧?很是期待。
《沉默的荣耀》假作真来真亦假
花似鹿葱 (2025-10-03 12:27:27) 评论 (7)
昨晚看了四集《沉默的荣耀》。阵容盛大。除了男主于和伟女主吴越以外,那些一闪而过的也都是大演员。比如第一集吴石的顶头上司是嗓音特殊的郑晓宁饰演的,谷正文是“坏蛋”余皑磊扮演的,蒋介石是帅哥马晓伟扮演的,毛人凤是人见人爱的张晞临扮演的,还有比如只有短短短几分钟开枪自杀以保护吴石的也是挺有名的军旅演员,名字记不住了。
据说该剧诸多场景,不仅仅1:1复制1949的年基隆港与台北街头,电线杆标语都是书法家手写的民国简体字,于和伟的将军制服肩章、领章也严格契合1949年国军编制。加上一个个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可见此剧对“真实”的追求。
但是真实人物也留下许多疑点。如:吴石是共产党员吗?
网上众说纷纭。有说是的,权威新华网连具体时间都有:1947;也有说不是的,有意思是官方沉默不语。
其实,是不是名正言顺登记在册宣誓留言的共产党员在最高层都是浮云,比如沈钧儒,生前多次提出入党请求(抗战时期、建国后及临终前都有记录),但中共统战上认为他作为民主党派的旗帜,留在党外更能发挥影响力,因此未被吸收为正式党员。
又如邹韬奋,抗战时期曾郑重向周恩来提出入党愿望;周恩来则认为党需要他以党外民主人士的身份在国统区开展工作,建议他继续留在党外并给予支持。
最近则是茅以升, 1962年他就向周恩来等表达过入党愿望,周恩来考虑到他在国内外的特殊联系与影响,劝其权衡利弊——在党外能更方便地开展某些联络与统战工作,直到1987年才入党。
2012年出版了的《冷月无声-吴石传》,算是详尽地写了吴石的一生。他的密友兼战友吴仲禧审阅了此书,书中说:“吴石原系国民党高级军事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1947年开始秘密为中共工作,后按组织意图赴台湾执行任务。”
台湾方面披露官方文件说“中共在国民党内部最高情报官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被中共命名为「密使一号」。吴石在南京任国防部史政局中将局长时,自36年4月经投共之立法委员何遂介绍与共产党建立关系后,不断将国民党军队在东南、华南、台湾的部署情况等重要情报递交华东局转给毛泽东、周恩来直接收看,给投共的吴仲禧安插监察官方便向共党提供部队信息,于38年3月将国民党长江江防部署图交给华东局,对中共取得国共战争的胜利产生关键作用。”
两岸都没有提及入党与否。
中共方面,1973年,周恩来总理力排众议,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下,由国务院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为什么力排众议?大概因为他还不是正式手续的共产党员。直到2000年,吴石将军的子女将他和妻子王碧奎的遗骸奉回大陆,安葬在北京郊外的福田公墓。注意:不是烈士公墓是福田公墓,江青也葬在此地。但是吴石碑文由长期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原国务院秘书长罗青长亲自审定。
所以吴石至少不是正式在册宣誓签名的共产党员。但是他效忠了共产党的事业;而长征干部蔡孝乾则叛变了革命,将自己的大批同志送上断头台。
再说吴石。
他是标准“根红苗正”的国民党军人,从武昌陆军中学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再到日本陆军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一路深造,参加过北伐,抗战中参加过湘鄂战役赣闽战役,1936年晋升为少将。个人又极具才气,被誉为“十二能”( (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能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否则蒋介石也不会赏识他,败走台湾还带着他提拔他。
吴石被捕后对自己的事情供认不讳,这算不算叛变?我以为不算。军人实事求是,我做了的我都认,何况已经暴露无遗,人家手握铁证。抗辩隐瞒无意义。吴石1949年9月上台湾,次年2月被捕,连半年都不到,可谓“壮志未酬”令人唏嘘;这样级别的战略特工如此短命,对于共产党的情报事业无疑也是重大损失。试想他如果多活十年二十年,是否可为推动两岸和平再立新功?
他的同袍上司曾经为他求情,因此遭蒋罢黜,可见此人待人不薄。
吴石留下绝命书——
“余年廿九,方与碧奎结婚,壮年气盛,家中事稍不当意,便辞色俱历。然余心地温厚,待碧奎亦克尽夫道。碧奎既能忍受余之愤怒无怨色,待余亦甚亲切。卅年夫妇,极见和睦。此次累及碧(奎),无辜亦陷羁缧绁,余诚有负。”。
临行前从容吟诵了在狱中所作的一首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
说此书此诗流露悔过之意,未免苛求,最多可能就像瞿秋白《多余的话》,瑕不掩瑜。
据说蒋介石一生很少亲自下“杀令”。头一个是杨虎城,亲自下令杀全家,连秘书也没放过。西安事变让他的对手共产党坐大,继而失去大陆,这种恨很难咽下;一个就是吴石,他那么赏识亲手提拔的将领背叛他,简直是直接打他耳光,所以不仅要杀,连求情者也不容,一并罢官。
《沉默的荣耀》刚刚开了头,第一集不尽如意,如此追求“真实”,却把配音搞砸了,遗憾。朱枫刚刚露头,蔡孝乾还深藏不露。全剧长达40集,往下怎么发展?估计有吴石狱中回顾一生的情节吧?很是期待。
据说该剧诸多场景,不仅仅1:1复制1949的年基隆港与台北街头,电线杆标语都是书法家手写的民国简体字,于和伟的将军制服肩章、领章也严格契合1949年国军编制。加上一个个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可见此剧对“真实”的追求。
但是真实人物也留下许多疑点。如:吴石是共产党员吗?
网上众说纷纭。有说是的,权威新华网连具体时间都有:1947;也有说不是的,有意思是官方沉默不语。
其实,是不是名正言顺登记在册宣誓留言的共产党员在最高层都是浮云,比如沈钧儒,生前多次提出入党请求(抗战时期、建国后及临终前都有记录),但中共统战上认为他作为民主党派的旗帜,留在党外更能发挥影响力,因此未被吸收为正式党员。
又如邹韬奋,抗战时期曾郑重向周恩来提出入党愿望;周恩来则认为党需要他以党外民主人士的身份在国统区开展工作,建议他继续留在党外并给予支持。
最近则是茅以升, 1962年他就向周恩来等表达过入党愿望,周恩来考虑到他在国内外的特殊联系与影响,劝其权衡利弊——在党外能更方便地开展某些联络与统战工作,直到1987年才入党。
2012年出版了的《冷月无声-吴石传》,算是详尽地写了吴石的一生。他的密友兼战友吴仲禧审阅了此书,书中说:“吴石原系国民党高级军事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1947年开始秘密为中共工作,后按组织意图赴台湾执行任务。”
台湾方面披露官方文件说“中共在国民党内部最高情报官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吴石,被中共命名为「密使一号」。吴石在南京任国防部史政局中将局长时,自36年4月经投共之立法委员何遂介绍与共产党建立关系后,不断将国民党军队在东南、华南、台湾的部署情况等重要情报递交华东局转给毛泽东、周恩来直接收看,给投共的吴仲禧安插监察官方便向共党提供部队信息,于38年3月将国民党长江江防部署图交给华东局,对中共取得国共战争的胜利产生关键作用。”
两岸都没有提及入党与否。
中共方面,1973年,周恩来总理力排众议,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下,由国务院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为什么力排众议?大概因为他还不是正式手续的共产党员。直到2000年,吴石将军的子女将他和妻子王碧奎的遗骸奉回大陆,安葬在北京郊外的福田公墓。注意:不是烈士公墓是福田公墓,江青也葬在此地。但是吴石碑文由长期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原国务院秘书长罗青长亲自审定。
所以吴石至少不是正式在册宣誓签名的共产党员。但是他效忠了共产党的事业;而长征干部蔡孝乾则叛变了革命,将自己的大批同志送上断头台。
再说吴石。
他是标准“根红苗正”的国民党军人,从武昌陆军中学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再到日本陆军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一路深造,参加过北伐,抗战中参加过湘鄂战役赣闽战役,1936年晋升为少将。个人又极具才气,被誉为“十二能”( (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能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否则蒋介石也不会赏识他,败走台湾还带着他提拔他。
吴石被捕后对自己的事情供认不讳,这算不算叛变?我以为不算。军人实事求是,我做了的我都认,何况已经暴露无遗,人家手握铁证。抗辩隐瞒无意义。吴石1949年9月上台湾,次年2月被捕,连半年都不到,可谓“壮志未酬”令人唏嘘;这样级别的战略特工如此短命,对于共产党的情报事业无疑也是重大损失。试想他如果多活十年二十年,是否可为推动两岸和平再立新功?
他的同袍上司曾经为他求情,因此遭蒋罢黜,可见此人待人不薄。
吴石留下绝命书——
“余年廿九,方与碧奎结婚,壮年气盛,家中事稍不当意,便辞色俱历。然余心地温厚,待碧奎亦克尽夫道。碧奎既能忍受余之愤怒无怨色,待余亦甚亲切。卅年夫妇,极见和睦。此次累及碧(奎),无辜亦陷羁缧绁,余诚有负。”。
临行前从容吟诵了在狱中所作的一首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
说此书此诗流露悔过之意,未免苛求,最多可能就像瞿秋白《多余的话》,瑕不掩瑜。
据说蒋介石一生很少亲自下“杀令”。头一个是杨虎城,亲自下令杀全家,连秘书也没放过。西安事变让他的对手共产党坐大,继而失去大陆,这种恨很难咽下;一个就是吴石,他那么赏识亲手提拔的将领背叛他,简直是直接打他耳光,所以不仅要杀,连求情者也不容,一并罢官。
《沉默的荣耀》刚刚开了头,第一集不尽如意,如此追求“真实”,却把配音搞砸了,遗憾。朱枫刚刚露头,蔡孝乾还深藏不露。全剧长达40集,往下怎么发展?估计有吴石狱中回顾一生的情节吧?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