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早茶里含着千年古城的韵味,含着扬州人传统的文化。我觉得不吃扬州早茶,就不能算真正到扬州。
中国近代文学巨匠朱自清曾在扬州生活了十三岁,在他的一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扬州度过的。他在《扬州夏日》散文中这样描述扬州早茶,"一个人最好上茶馆,可以永昼消磨,永夜消磨"。"茶馆里花样之多,非外地人所及。点心来时,说是'五味俱全',其实又是干湿互搭,冷热杂陈"。朱先生的寥寥数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扬州这座城市的漫生活节奏,厚重的饮食文化习俗和扬州早茶当时的地位。
扬州始建于春秋末期的公元前486年,由吴王夫差所建。随着大运河的开挖,唐朝时期扬州成为东南第一大都城,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意思是天下繁荣,扬州第一,益州第二,益州即现在的成都。到了清朝,康熙和乾隆皇帝都六下江南,扬州是必到之处,这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和饮食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据AI提供的数据,扬州早茶诞生在十八世纪康乾盛事时期,而广东早茶在十九世纪中期才出现。
在扬州吃早茶,不是去"饭店",要去茶社。扬州有三大茶社,富春茶社冶春茶社,趣园茶社。我到扬州的第二天,去了排在第一的富春茶社。富春是富贵长春的意思。
富春茶社位于老城区一个专卖扬州“三把刀”的胡同里,三把刀是指厨刀,修脚刀,理发刀。这三把刀并非单纯指三种工具,而是代表三种精湛的技艺。这三种技艺构建了扬州的美食文化,洗浴文化和精细生活的核心。
富春茶社始建于1885年,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小巧别致的院落,给我这顿早茶增添了雅兴。我按服务员的推荐,点了魁龙珠茶和套歺点心。
"一壶水泡三省茶",这是富春茶社独创的拼配茶魁龙珠的特点。一个茶包里含有三种茶,茶水里融合了浙江龙井的味,安徽魁真的色,扬州朱兰的香。浅绿色的茶水,清澈透明。喝起来浓郁醇厚,顺口解腻。我不太懂茶,只觉得这茶与众不同。
扬州点心是淮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做工精细,口味鲜美,口感丰富。扬州点心的经典代表有"扬州双绝"的翡翠烧麦和千层油糕,还有"天下第一品"的蟹黄汤包,"包子之王"的三丁包和五丁包。
富春茶社的套歺点心看来是专门为外地游客准备的,我点的套歺,共有六种点心,每样一个。有精品蟹黄包,五丁包,海鲜饺,乌米松子烧麦,千层油糕,双麻酥饼。吃完后仔细回味,觉得各具特色,值得一吃。富春茶社还有很多种点心和扬州的名菜,遗憾的是六种点心下肚,什么也吃不下去了。
过去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如今没有十万贯,也能下扬州。扬州的物价比北京,上海,南京低很多很多。从南京到扬州的城际铁路,只需一个小时,34元人民币。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为国内外的游客提供着便捷的服务。
有这样一句话,扬州人"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肚子里装满了茶水,晚上浴池里的热水浸泡着皮肤。扬州特色的早茶文化正等待着八方游客去体验。我只吃了两顿早茶,尚没品尝完所有的点心,只能期待下次再去扬州了。



茶社的大厅

庭院内的小楼,我在这里就歺的。









双麻酥饼。酥饼两面都有芝麻,被称为双麻酥饼。我拿到盘子时,不小心踫掉了上面的皮,芝麻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