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的名单是美国计算机奥林比克(USACO)的finalists,他们是从USACO竞赛达到Platinum水准的学生中选拨出来的。
这些顶尖选手获得了进入美国奥赛夏令营的资格,在营地集训后再选拨出四位代表美国参加国际信息奥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OI)的选手。
这是在美国竞争非常激烈的竞赛,分为Bronze, Silver, Gold, Platinum。那些参赛的小中男是从小Coding到眼睛出问题的学生,那是真的热爱,绝非父母能逼出来的。我以前的学生只止步Gold这级,他在申请CMU时不顺利,现在应该己经从Georgia Tech计算机毕业,为拥有锦秀前程的小中男。
这是斯坦福本科和华大MD老爸分享的信息,通过我以往知道的信息,我开始认为华裔会在此类竞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这个惊人的结果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在24人中,23人是华裔。他们完全是拼音的姓氏,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中国大陆的优秀基因入侵美国的结晶。
这是完全凭本事的竞赛,没有种族或性别的干扰,呈现出小中男绝对垄断的状态。这种结果很不政治正确,姓氏为拼音垄断,名则全是小中男光头。
地域上加州拥有相当的优势,9/24位入选者来自加州,密苏里无人当选。宾大家长留言:“很多CA和NJ的,如果你们查查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中国顶尖大学的理科毕业生。对孩子学习的重视自不必说,孩子智力也不错,,老爸老妈亲自上阵教和学,从很小年龄就开始”。
这可真是怪了,小中男们怎么这么会考试?计算机的发明是英国同性恋图灵,华人在计算机的原创领域并不领先,除了这次英国AI的诺奖得主是希腊人与华裔的混血外。
这也是太戏剧化了,吴家人有三个光头在里面,斯坦福本科和华大MD老爸是赵家人,他们赵家的也有两个。其中一位赵家小中男还是来自清华附中国际部,外国学生可以打入美国奥赛的夏令营,但是因为国籍不能代表美国参加IOI。
另外唯一的外族姓名为Rohan Barg,开始以前是德国姓氏,但是名字似乎是印度的。我查了一下,确认名和姓都是印度裔。
这么不政治正确,经营竞赛的美国专业人士也采取了些措施去弥补。他们组织竞赛筛选美国参加欧洲女子计算机竞赛的选手,邀请她们也出席夏令营,结果仍然是7/8为华裔,只有一个姓Hudman的德国后裔,Law是香港华裔。
那么我们要问的问题是,那些美国白人和黑人到哪里去了?这样下去的话,华裔是不是在国际奥赛筛选时要给其他种族分一点名额?虽然这是违宪的。我们以前就说过,如果耶鲁本科生达到超过50%是华裔,那么我是支持耶鲁适当限制华裔的,因为这是多种族国家的发展所必须的。
为什么华裔的数学这么好?今天与我的朋友Kyle吃中饭聊天,他是拼命学中文的苏格兰裔美国人。他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人数学好与他们从小学习汉字和中文有关。因为从他自己现在学习写汉字时发现,汉字的上下左右就像是把数学公式摆放出来那样。但是这不能解释不会写汉字的美国小中男的数学那么好,这里应该研究被美国人领养的中国孩子们的情况。
斯坦福本科和华大MD老爸主修物理,当我述说WashU的Carl and Getty Cori的诺贝尔奖故事时,他让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在物理学家心目中神一样存在的Lawrence boys。

这些是他的留言:“Berkeley 的大物理学家Lawrence, recruit 了一大批各科的青年才俊在他身边,史称Lawrence Boys。这批人中最后有七人拿到了诺奖。连他本人一起,共有八位拿了诺奖。在他这个实验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erkeley Lab, a.k.a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总共产生了16位诺奖得主,包括华人李远哲”
下面是ChatGPT 关于美国如何选拔 USACO 奖项获得者和 IOI 队员 的详细说明, 这是基于USACO 官方信息及可信的第三方资源整理的:
“USACO 竞赛 & 选拔流程总览
1. USACO 在线竞赛流程
参赛资格:面向所有 pre-college 的 U.S. 学生开放,无需报名费用 。
分级系统:比赛分为四个等级:Bronze, Silver, Gold, Platinum。选手从 Bronze 开始,根据得分达到晋级标准可“永久晋级”至下一级。Platinum 为最高级别,无降级机制 。
竞赛时间安排:每年举行四场线上比赛(12月、1月、2月),加一场年度 US Open(3月),均为 3–4 道题,4 小时完成 。
2. 晋级与 Camp 候选人选拔
Certified Score 概念:Gold/Platinum 参赛者需在官方指定时间段开始竞赛以获得“认证成绩”,这是进入 Camp 候选池的必要条件 。
Camp 入选方式:基于全年表现(尤其是至少三次认证成绩,其中必须包括 US Open 的成绩),顶尖选手会受到邀请参加夏季训练营(Training Camp),一般约有 24–25 名选手成为 Camp 候选人 。
细分群体:Camp 通常会将受邀者分为 “Holsteins”(高级 / 资深选手)和 “Gurnseys”(表现卓越的新选手)。Holsteins 中表现最出色的选手将有资格成为 IOI 团队候选人 。
3. IOI 队员最终确认
Camp 过程:为期一周,包括高强度训练、模拟赛和内部选拔 。
IOI 队员选拔:通过 Camp 内竞赛成绩评定,从 Holsteins 中选出 4 名选手代表美国参加当年的 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OI) 。
简明流程图
USACO 在线竞赛(Bronze → Platinum)
↓
获得 Gold/Platinum 认证成绩(包括 US Open)
↓
全年表现优异 → 24–25 名选手获 Camp 邀请
↓
夏季训练营内部选拔(Holsteins vs Gurnseys)
↓
从 Holsteins 中选出 4 名学生,代表美国出赛 IOI
资格限定:只有在校学生或高中以下学生(高中生)可作为 Camp 或 IOI 候选人。此外,必须是美国公民或合法居民 。
奖牌与荣誉:USACO 本身并不颁发 IOI 等级奖牌(如金、银、铜);这类奖项由 IOI 官方根据成绩直接颁发。
总的来说,USACO 的选拔机制是一条清晰的路径,从全年绩效到 Camp 决赛,从 Camp 训练到代表美国参赛 IOI。流程透明、竞争激烈、机会集中于扎实表现的选手。
在 USACO 夏令营(USACO Camp)中,Organizers 将入选的选手分为两组:Holsteins 和 Guernseys。这两个术语借用了奶牛品种名称,用来区分不同经验级别的学生,具体如下:
Holsteins vs. Guernseys:定义与区别
Holsteins(“荷斯坦”)意味着“资深营员” —— 通常是回营生,他们已经参加过 Camp,经验丰富。Holsteins 是在营中直接竞争 IOI 队的主要群体。这意味着 Holsteins 不仅参加训练和学习,也参加每天的竞赛,优秀者有机会被选为 IOI(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代表队。其中的特殊要求是 Seniors(高中毕业年级):他们会被自动归入 Holsteins,因为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争取 IOI 名额的机会。
Guernseys(“格恩西”)
表示“新生营员” —— 首次参加 USACO Camp 的学生。他们不会直接参与 IOI 队的选拔,而是主要侧重于学习课程、参加讲座,以及适应营会节奏。Guernseys 有更多时间参与社交、体验营会活动、接受训练,但并不参加 Camp 期间的竞赛选拔。
Holsteins 与 Guernseys 在 Camp 中平行存在,Holsteins 为 IOI 选拔保留竞赛名额,Guernseys 则侧重于学习与发展。
Holsteins是曾参加过 Camp 的资深生 参加内部竞赛,有机会入选 IOI 队
Guernseys 是首次参加营的新人,侧重学习、适应营会与培训。
这种群体划分有助于营会更好地组织教学与选拔流程:Holsteins 面临更高强度的训练和选拔压力;Guernseys 则有更多时间适应环境、构建编程基础;对于 Seniors(高三年级学生),因为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机会,直接归为 Holsteins,确保他们能参与 IOI 选拨”。
美国华裔追赶犹太精英的时代已经来临
雅美之途写于2025-08-15
最近华裔年轻人在硅谷高科技领域的工资己经以亿元的美金计算,这堪比足球的转会费。他们不需要去意大利依靠足球赚钱,而是在旧金山湾区的各大厂换工作。
我是为他们高兴的,但是这也说明AI的泡沫是现实的存在,什么时候破裂是另外一回事。
我好久就想好了这篇文章的题目:“美国华裔学生超越犹太人的时代已经来临”,只是沒有时间写,现在似乎正是时候。
最后定题目时将“追赶”代替了“超越“,也将“学生”两字去掉和扩展到“美国华裔”。我们总需要humble些,其实华裔学生在已经超越犹太学生,这是事实。
在20多年前,我就发现美国华裔高中生全面代替犹太学生成为美国最优秀的年轻人。这是我对美国顶尖公立高中的观察结果,很令人欣慰的是这个趋势保留到现在。无论从课业成绩还是课外活动看,他们都是如此。
几乎所有的奥赛专科比赛,华裔都是以压倒性多数成为美国国家队成员。我们儿子是美国奥赛队成员,今年自己的学生也代表美国参加国际化学奥赛,在迪拜举行的国际大赛上赢得金牌。
这个现象也被美国著名保守派活动家Ron Unz观察到,他还在专文中给出了强有力的证据,犹太知识界也开始认为华裔是美国的新犹太人。
华裔确实没有犹太人那样的宗教力量,与西方文明的交融时间也短很多。希望我们的中文学校能够为华裔后代提供每周的交流空间,尤其应该训练他们在公开场合自由表达与辩论的能力。
这些优秀华裔是全面发展的,可不是外界脸谱化的做题家。这个我是亲眼看到的,他们在美国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很多,不像中国奥赛选手在北大集训一年。
Meta 向前苹果 AI/ML 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上海交大和普林斯顿校友庞若鸣(Ruoming Pang)提供总值超过2亿美元的“天价年薪”。这个消息震撼了科技圈,该薪酬规模不仅超过苹果 CEO Tim Cook 的薪酬,也接近顶级体育明星的收入水平。
Meta 斥巨资打造超级 AGI 团队,华人比例相当显著。在Meta 最新成立的“超级人工智能实验室”里,约有 50% 的员工为华裔。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群研究者不仅受到高薪的吸引,他们更是拥有高远目标的人才。
你们可能说这些华裔青年才俊仍然是在OpenAI的奥特曼和Meta的扎克伯克这些犹太老板手下工作,但是在未来就会出现张、王、李和赵姓氏的华裔当头的高科技企业,其实现在已经出现了。
在美国风投支持创业公司中的高比例是华裔创办人,自1998年起,数据显示约 20% 的硅谷高科技新创公司是由华裔美国人创办的;较早期这一比例大约是 9%,我们可以看见这些日益增长的事实。
移民背景创始人主导着美国的独角兽公司。在全美范围内,估计 51% 的美国产值 ≥10亿美元的私有创业公司(Unicorn) 都有至少一位移民创始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华裔,中国大陆出身者约占 21 位。
以下是一些较为知名的华裔科技创业者或高层:Jensen Huang(黄仁勋):NVIDIA 联合创始人兼 CEO 。Lisa Su(苏姿丰):AMD CEO & 总裁 。Eric Yuan(袁征):Zoom 创始人兼 CEO 。Alexandr Wang:Scale AI 创始人兼 CEO,自 MIT 辍学后创业 。Lucy Guo:Scale AI 联合创始人之一,年仅 30 岁即成为自力更生的女亿万富翁 。Jerry Yang(杨致远):Yahoo! 联合创始人,他也是斯坦福的董事长主席;Steve Chen(陈士骏):UIUC毕业生,为我们看看的YouTube 的联合创始人 。James Park:Fitbit 联合创始人 。Shuo Wang:Deel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收官(CRO) 。Honghao Deng(邓鸿浩):Butlr Technologies 创始人兼 CEO,从事智能感测设备 。Jerry Yue:Brain Technologies 创始人兼 CEO 。
当然也包括在媒体风口的Intel总裁陈立武(Lip-Bu Tan), 他奇迹般地在白宫说服了川普,总统对他的评价从“应该辞职”到“了不起的人”,这也说明美国华裔面孔在中美搏弈中的挑战。
如果我们横向将美国华裔与印度裔高中生比较,印度裔在美国高中基本上不是华裔的对手,要差很多。但是印度裔比较接地气,他们是什么实用学什么,所以他们是努力往医学院钻。
华裔高中生在美国顶层处于支配地位的现象是从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我当时将这归于优秀基因库浓缩后的结果。在我们那个年代,华大留美博士的太太都是武大的生物研究生毕业,他们的后代不聪明才怪呢。
我当时只看到的高中生的这些表现,大学和研究生不太明显,现在是在职场,特别是AI领域华裔都有如此亮眼的表现。英伟达, 台积电,AMC和Scale AI都是美国华裔创办或担任CEO, 这已经证明华裔在计算机领域都比印度裔更具创造性。两个决定因素:他们的聪明才智,美国给移民无限的机会。
我不认为学计算机或AI就是最强的大脑,各领域都有非常聪明的人。学纯数学的人看不起学统计的,他们也不会仰望玩计算机的人。
在我看来,在美国选择文科作为职业活命的人,普遍比学计算机和医学的人聪明,因为职场对他们更残酷。我们应该这样比较,全美大约每年只有个位数的Faculty Positions available for History major, 与每年成千上万MD出炉挣高薪相比较。所以主要大学历史系的Assistant Professor是不可能笨的,拿tenure几乎都需要写书,但是差劲的医生不少。
现在分享美国著名保守派评论家Ron Unz在2012年写的文章,这是以学术态度确定美国名牌大学存在对亚裔录取配额的里程碑发现,我想高院在2023年判平权违宪的决定时肯定参考过。
他的文章以整页的篇幅比较美国亚裔与犹太学生的变迁,亚裔完成承担了犹太人当年的优秀角色。以美国高中和大学的著名数学竞赛IMO和Putnam为例,犹太学生可以从几十年前的44%或41%降到0%,而亚裔则从0%增加到72%或50%?这个变化太令人惊讶了,也涉及到其他的领域,化学奥赛也是亚裔90%对比犹太人的0%。
我是比较好奇Ron Unz怎么鉴别学生是犹太人的,因为有些犹太人完全釆用了安格鲁的姓氏。但是Ron Unz本人就是犹太人,他自有办法,用不着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