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梁漱溟之争”说明,中华民族弱智
姚顺 (2025-08-19 03:36:16) 评论 (0)“毛泽东与梁漱溟之争”说明,中华民族弱智
一
毛周等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梁漱溟和费孝通等,是搞了几十年中国乡朴研究的专家,闻名全国,毛周等哪有不知道的理。中国农民怎么苦?在延安呆了那么长时间的中共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毛周等都跳起来骂梁。毛周等要的是梁漱溟服政权之威。
那梁漱溟呢?揣的是什么?装没装?
梁漱溟和毛泽东同庚。学历都不高,一个是初中,一个是师专。但毛做北大图书馆管理员时,梁已是北大教师。
梁毛,都是“中国应向哪里去?”的极度爱好者。梁走的大部分和核心部分是读书人的路,主张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等。毛走的是山大王的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了权,其它的再说。
梁毛的关心和人格,除了张爱玲,所有人都程度不同地有,上下五千年,直到今天满网的博文。
梁毛两人的思想,质量相当。共同的:弄潮儿向潮头立,他们随潮并弄潮,沾的是一样的潮水,或曰,都被同一款的“救中国”的水给洗脑了。
这是中华民族思想和人格的死结。他们从不问:这儿有救吗?值得救吗?或者压根就没有救不救的事儿。
进一步:屁股决定脑袋的脑袋还是脑袋吗?先入为主成了成年人的智商,是不是弱智水准?
再进一步:这个民族就是个弱智。这种情况,够不上上餐桌,只能留在菜单上。
梁漱溟的精彩在于,他最终认为,佛救一切,包括中国。其中不精彩的地方是,放不下一个救字。换句话说,他尚未达到“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水平,尚未达到张爱玲的人格水平。
也就是说,梁和毛一样,都是个大俗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一代又一代,俗得一塌糊涂,只有极个别例外,而且这极个别例外的凭藉是“第六感觉”,经不住苏格拉底的诘问。
二
极个别的例外的情况概览。
百家争鸣中的庄子,算一个。庄子,其实是在说感觉,完全自己的感觉。老子不是,老子讲的道,是看着家外面人说什么,然后进行总结,讲出个大家都还尚不明白但想想终于会想明白的“道”。
完全说自己的感觉并坚持,是中国人思想和人格,人品质的天花板。
毋宁说,炎黄子孙从造物主那里只得到了一块点心。苏美尔人,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得到的,要多一些。古希腊和古罗马,得到的是烤牛排正餐。
直至张爱玲,仍然是“点心”的水平。她之后,再没见到过。
梁毛之争,和满神州的“救亡图存”“复兴”“文革又重演了”,是渣,思想人品人格之渣。
“点心”要成正餐,且努力!而渣,撂了就是。说白了,华夏文明没有“救”的价值,或者说从来就没有救不救这回事。
附:笔记详情(毛泽东与梁漱溟吵起来了!)
一九五三年年九月十一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梁漱溟作了大会发言,不同意李富春副总理关于发展重工业和周恩来关于工商业改造的报告,最厉害的是他对农民的待遇叫怨,他说: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
九月十二日毛泽东在即席讲话中,不点名地回答了梁漱溟昨日的发言,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有人竟班门弄斧,似乎我们共产党搞了几十年农民运动,还不了解农民,笑话!
梁漱溟不服,要求毛泽东澄清。
不但没有澄清,周恩来发言指名道姓中说:梁说工农生活‘悬殊’相差‘九天九地’,好像他代表的是农民,实际上他是代表地主说话,是挑拨工农联盟的。
毛进一步插话:梁漱溟说,工人在“九天之上”,农民在“九地之下”。事实如何呢?差别是有,工人的收入是比农民多一些,但是土地改革后,农民有地,有房子,生活正在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有些农民比工人的生活还要好些。有些工人的生活也还有困难。用什么办法来让农民多得一些呢?你梁漱溟有办法吗?……你说工人在“九天之上”,那你梁漱溟在那一天之上呢?你在十天之上、十一天之上、十二天、十三天之上,因为你的薪水比工人的工资多得多嘛!
梁漱溟也生气了,要求毛主席拿出“雅量”收回说过的话。
九月十六日,梁漱溟再次登台发言申辩,并公开向毛泽东索讨雅量。“我根本没有反对总路线,而主席却诬我反对总路线,今天我要看一看毛主席有无雅量收回他的话。” 一个知识分子敢当面指责最高领导人,说污蔑了他,而且要对方认错!
对梁漱溟公开向自己讨要“雅量”的做法,毛泽东的回答是:“……在梁漱溟看来,点头承认他是正确的,这就叫‘有雅量’;不承认他是正确的,那就叫没有‘雅量’。那样的‘雅量’,我们大概不会有。”
梁仍不服,要求发言,毛激怒了:“ 好,你梁漱溟是大青天,是农民的救星,我毛泽东是农民儿子,现在虐待农民,现在同意梁漱溟发言的人举手”
全场哑然,气氛十分紧张,只有毛一人举手,接着毛说,不同意梁漱溟发言的人举手,全场举手,除了毛泽东和梁漱溟。
这时有人要梁漱溟向毛泽东道歉,梁漱溟站到台上纹丝不动,一副不屈不挠的样子,公然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此回答使全场从肃气转成杀气,我记得是(人名可能有误)陈毅,叶剑英等叫了起来,要求枪毙梁漱溟!
形势到了千钧一发,这时有三个人要求发言,我记不得是谁了,肯定有何香凝,还有一个是国民党投诚过来的高级官吏,他们说梁漱溟今天的样子死有余辜,但是请主席念他解放前的功劳,饶他一命。
下面是毛泽东回答,大意是,大家说你过去有功,你有什么功,你有反革命的功,你梁漱溟是个老反革命,不过我们今天不杀你,不但不杀你,还要养着你,你还可以当政协委员,因为你有反革命的功劳,我们要留着你,做反面教员。当然你这个政协委员将来可以不用来开会,工资我们送到你家中去。
毛讲完话,下面是暴风雨的掌声,歌颂毛的宽宏大量。
梁漱溟虽然从鬼门关走了一圈回来了,但是留下了一个正直的中国文人形象,至今回忆起来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忘记了多少事,但对读过的这个材料却记得清清楚楚,可能是因为对自己在共产党威吓时那种求饶的样子感到羞愧,而充满对梁漱溟的敬佩,我在将来描写我怎么被定成反动学生的文章中会抱着非常耻辱的感情写下那段记忆。
多少年来,我最佩服梁漱溟的是什么?
是他敢于在毛泽东猛将林立,万人怒视的大堂肃杀气氛下讲出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在梁说出这句话后,他已立于不败之地。毛已必输,就是杀了他也输了。
就这个事情说,梁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